传统文化融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理论审思与路径探讨
2021-12-04牟柳,郭立亚,叶泽洲
牟 柳,郭 立 亚,叶 泽 洲
(1.西南大学 体育学院 重庆 400715;2.重庆理工大学 体育教学部 重庆 400054;3.六盘水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 贵州 六盘水 553004)
传统文化是由各民族创造并传承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的文化形态,大致包括了先秦诸子之学、中医理念、民族音乐、民族体育等十几种类型,具有包容性、实用性和丰富的人文性。传统文化融入体育课程是当前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实践的重要内涵,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强调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时代价值,传承中华文脉[1]。就体育传统文化看,国家更是具体指出要认真梳理武术、摔跤、棋类、射艺、龙舟、毽球、五禽操、舞龙舞狮等中华传统体育项目,因地制宜开展传统体育教学,并融入学校体育教学、训练、竞赛机制。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是培养未来体育教师的“主力军”,而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是主力军的“灵魂”,把传统文化融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更是文化自信的表现和落实立德树人的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本文旨在探索传统文化融入体育教育课程的逻辑依据,厘清当前传统文化融入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的现实困境,指出未来可能的实践思路。
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的逻辑依据
逻辑是洞察事物本质及其运行机理的起点,厘清逻辑有助于在整体上把握传统文化和体育教育课程之间的内在关系与规律,是推进两者有机融合的前提。传统文化融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触及了课程本质及课程使命,审视这种“融入”需要遵循以下逻辑。
(一)融入本质:一种文化再选择
课程是文化的选择,文化是课程本质形态。离开文化,课程便无法回答“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这一根本性问题。课程与文化具有互构性,这种互构可从三方面理解。从本质看,课程即文化。文化之所以能够融入课程,究其原因在于课程本身即是文化的一种形式,两者同质性是前提。古代传统文化的精华在很多时候就表现为教材与课程,如四书五经六艺,以及西方七艺等,既是课程同时也是精神文化遗产,其高度组织化、系统化的特点有助于文化的传承。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是体育文化不断演化和凝练的当代表达,促进传统文化更好融入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其本质是体育文化的再选择和改造过程。这种再选择与改组改造主要依赖两个方面。从逻辑看,课程建构依赖文化自觉。推动传统文化融入课程体系,这本身即是依赖建构主体的文化自觉。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并接触到多种文化的基础上,才能明确自己在多元文化世界中的秩序和位置,并将这种文化自觉转化为文化资源和教育资源。从目标看,课程建构促进文化认同与传承。通过系统的课程开发,有计划地将传统文化知识转化为课程知识、课堂知识,成为学生学习的载体与依据,有助于促进学生感知和了解传统文化。新时代教育哲学强调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能够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重新激发出其生命力”,而文化的课程建构是激活传统文化生命力的核心途径。
(二)融入方向:以课程思政为引领
人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人的发展不仅要关注知识与能力,更要强调价值引导,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建设于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传统文化教育内蕴传统精神与价值传承,融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其使命就是要夯实大学生思想底色,端正价值立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要根据自身特色优势,深度挖掘体育教育专业知识体系所蕴含的思想价值与精神内涵,从课程涉及的文化、历史角度,提升知识性、人文性,让青年大学生感受传统文中所内蕴的体育精神、体育文化和体育知识。传统文化作为体育专业课程思政的路径有两层内涵。一是唤醒传承民族精神。传统体育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元素,通过理念濡化、身体练习和技能贯穿而得以传承。以武术为例,习武者以习德为先,未曾习武先习德,习武又与保家卫国、惩恶扬善相结合,武术成为较为典型的爱国主义运动,这种“为国为家”的体育精神是中华传统民族的精神要义。二是实践传承体育活动。在实践中感知民族价值,升华民族情感是传统文化融入的根本任务。《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总规程》规定,我国传统体育项目有十七类,如花炮、蹴球、龙舟、独竹漂、秋千、射弩、民族武术、民族式摔跤、民族马术等等,这些项目与高校体育教育课程融合,有助于激发青年学生爱国情感,也更饱含中国情、中国味,传承中华文脉。
(三)融入使命: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是培养体育教师的摇篮。长远来看,体育的育人功能是面向所有青少年学生助其成长,帮助其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这是关涉接班人和未来建设者培养的大计。体育教师的素养不仅包括专业知识、教育理论,还包括职业素养。传统文化中体育知识及其人文性是体育教师素养的重要基础与构成。易言之,传统文化融入体育教育课程既是培养一流体育师资的需要,同时更是基于未来体育师资影响更多青少年,让未来接班人和建设者近距离感知传统文化,在体育实践中升华民族和国家认同的需要。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国家的未来,但年轻的一代不会自发地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传统文化的思政功能和其丰富的育人属性是未来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一方面,传统文化中的德、仁、礼、道等思想能对学生的行为起引导和规范作用,在教与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自身道德修养;另一方面,增强和夯实体育教师队伍的文化根基,使他们成为有理想信念和灵魂的专业教师,同时更为主要的是能使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得到文化浸润,在提升身心素质的同时,传承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体育文化中的进取、尚德等品质。
二、传统文化融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的核心元素
传统文化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主要分为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四大基本结构。将传统文化融入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并非全盘渗透或者摘取要点简单混合,既要开发传统民族体育课程,更需注重传统文化的核心元素对全部专业课程的融入,发挥传统文化核心元素在课程中的引导和激励作用。传统文化中对“天人、群己、义利、理欲等关系提出相拒而又交融、相反而又互补的认识观点”[2]。“以人为本、以和为贵”“刚健有为、自强不息”[3]“天人合一、崇德兴仁”[4]等,构成了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也蕴含着中华民族对体育的价值追求,特别是对未来命运的进取精神、对自然追求的天人合一、对社会追求的尚武精神和对自我追求整体生命观,高度概括了传统文化中契合当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价值追求。
(一)进取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在整个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中,进取精神就是贯穿整个民族文化的纽带。进取精神的实质就是一种动态、变化、发展的观念。《周易》所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表达出进取精神的两层含义,一是能够以包容万物的胸怀面对挫折,不自哀;二则强调以刚毅坚卓的态度勇于拼搏,不退缩。所谓“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其精髓就是进取精神,不为现实条件而左右而后愤而有为。另一方面,进取精神亦是体育的重要品质之一。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早期的体育都源于人对于生命质量的追求,如中国传统体育中的跑、跳、投掷等运动技能,武术、养生、骑射等运动项目都是古人在与未来命运的抗争的表现,现代竞技体育追求的“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则内含着人类不断克服困难、改善自我的身心条件来实现人类自我存在的价值追求。于高校而言,体育教育专业承担着培养能胜任学校体育工作以及体育教学训练的专业人才重任,更需要运用这种体育精神来引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理念,不论是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还是田径类、球类、武术类等课程,都需理论结合实践,并以身体训练为基本手段的技能性课程为主,需要“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常年有恒、刻苦耐劳、砥砺精进、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来激励师生共同地朝着理想的目标不断前进。
(二)天人合一:顺应自然、和谐有序
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发轫于先秦,历经数千年的发展,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品格与人文走向。“天人合一”经由庄子与“天”为一到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广大劳动人民不断适应自然变化,摸索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规律。我国古代传统的民族体育文化多以人体模拟自然的四时运转、五行变化甚至各类生命形态。一方面,要求人体训练根据大自然季节和地理环境的变化采取不同的练习方法。如形意拳之锻炼,需要与四时相配,要顺四季发展的规律,即春发、夏放、秋收、冬藏,少林八卦五行功则要求练功者根据不同的季节,分别进行卧功、坐功、站功和走功的练习。另一方面,要求人体训练与地理环境统一,如在传统体育训练中,一般都“须择山林茂盛之地,或奇观庄严之处,或房屋洁净之区”。这种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借助于人体内部的信息系统调节有机体的新陈代谢和生命保养的观念影响了中国人的身体观、健康观[5]。很显然,这些传统体育的训练路数已经经过现代科学的检验,同现代哲学所揭示的整个世界的辩证发展图景表现出惊人的一致。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要不断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协调发展。于高校而言,将天人合一的观念融入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中,就是坚持传统体育训练规律、传承传统体育文化,着重协调身体训练与生理(自然)发展规律的耦合,实现个人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和谐等。
(三)尚武精神:以德为先、侠肝义胆
“武”作为民族传统体育的精神内核,一直备受民间推崇。近代梁启超专门论述尚武精神,他指出“欲养成尚武之精神,则不可不具备三力,即‘心力’‘胆力’和‘体力’”[6],分别代表尚武精神所需的“仁义精神”“冒险精神”和“健康的身体”。尚武首先要以德为先,即武德,也可以理解为一种行业道德、职业规范,它包含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是尚武精神秉持家国天下的民族认同感。尚武精神不是逞凶斗狠、崇拜战争,而是同民族大义、家国情怀联系在一起的奉献精神。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就认为国家想要崛起就需要这种“尚武精神”。二是尚武精神主张侠肝义胆的向善奉献。在文人墨客的妙笔下,尚武精神诞生了更为立体、鲜活的侠客形象,他们凭借高超的武艺,能够不畏强权,为正义而拔刀相助、惩恶扬善、慷慨舍己。因此,尚武精神对体育有诸多启示:第一,尚武精神以体育为载体表现出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有利于建设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厚植爱国主义精神。第二,尚武精神培育体育道德。现代竞技体育中违禁药品、违规操作等顽疾屡见不鲜,缺乏的正是体育之德。尚武精神不仅要培养体育专业学生精湛的体育技能,还要重视其良好体育道德,即德技双馨、勇于冒险和坚韧顽强。所以,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中,尚武精神作为传统体育文化的核心元素之一,全方位融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中,增强大学生对传统体育精神的了解,更加鲜明地展示学科知识的内涵,唯有如此现代体育才能健康发展。
(四)整体生命观:阴阳和谐、身心并育
人类认识和改造大自然中的活动实际上是一种人与环境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运动形态。在这一活动形式中,人体功能的强化和优化成为一个精神同物质即身心并育的统一载体,这就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哲学观点——阴阳学说。它在一开始就具有整体性、统一性的认知特点,将身心二者设想成体用合一、神秘相应、混沌不分的,同时又将动与静、神与形、劳与逸这三对基本矛盾进行了统一整合。[7]如传统健身养生术认为,任何生命的产生、存在和发展都需要提供一个适宜其生存的环境,人体及其生理运动是阴阳二气相互作用而成,同宇宙同构相应,有着共同的运动规律。其他诸如武术、养生等皆以阴阳和合、身心并育的规律,通过个人内外身心的保健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功效,这与现代医学解释的血液循环等生理机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现代体育与体育教育非常重视运动技能的身体训练与心理辅导,但又容易陷入身心二元论,将身体训练同心理辅导分离,即使有少量的融合也仅仅得出在运动过程中降低抑郁及焦虑水平,促进心理健康的结论,显然同“身心并育”的观点相差甚远。因此,身心并育、阴阳和谐的生命整体优化理念具有巨大的实用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途,也必将融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
三、传统文化融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实施阻力
当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已经开设了诸如武术、独竹漂、板鞋竞速等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甚至设有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但整体看,无论是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还是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在挖掘、保存和传递传统文化上尚处于自说自话、停留在一些“文字理论”上,没有真正成为现代体育教育的普遍理念[8]。从课程实施角度看,传统文化融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课程与传统文化脱节,挖掘转化力不够
当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对传统文化的呈现尚处于初级阶段,仅停留在开设一些特定的课程层面,对传统文化甚至传统体育文化的挖掘不够。调查显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掌握情况较弱,对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挖掘略显不足,视野较窄[9]。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课程主要有两条路径,一是直接开设传统文化必修选修课程,二是在不同的学科课程中融入传统文化的理念思想。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则通过更为形象的身体教育来实现知识的积累。但目前高校还缺乏对传统文化开发挖掘的优良环境,主要表现在体育教学模式单一、内容集中于球类、田径类的现代体育[10]。究其缘由有二:一是现代体育和体育教育对竞技成绩的追求导致传统文化难以在专业课程中生存,并且这些传统体育项目大多承担着表演的任务,与专业课程“更高、更快、更强”的目标格格不入,最终失去了生存的根基。二是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对传统文化的内涵挖掘不足。许多课程谈到融入传统文化,大多是以理论形态安插在课程绪论部分,而忽视了传统文化的人文内涵。特别是对传统体育项目的理解,过分注重体育运动的细节抑或忽视体育项目的情境,导致传统文化不能转化为真正的体育课程。因此,要实现弘扬与集成传统文化的目标,应根据课程特点渗透融入,将重点放在课程的建设上,通过课程体系的不断改革与完善,进一步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力度。
(二)传统文化内涵丰富,但融入水平不均衡
体育教育不仅是培育学生健康的身体,更是培养未来的体育教师,体育教育专业承担着更高层次的文化传承的功能,是“融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11]传统文化内容广泛,内涵丰富,哲学、艺术、科学、文学、政治、道德等几乎无所不包。但传统文化要融入高校体育专业课程还面临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地方性传统文化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特别是部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保留着更原生态的民族传统文化。从地域上看,东北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拥有传统体育项目103项、西北地区246项、西南地区470项以及华东、中南地区184项,各地传统文化资源差异十分显著[12]。二是传统文化资源融入课程的水平不均问题。从文化形态上看,传统文化又可分为器物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思想文化等。文化认知逻辑顺序和学生认知特点决定了器物、行为等具象显性的文化形态更易融入高校专业体育课程,相较而下思想制度等抽象文化较难融入。实际上,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传统武术、保健养生和民族体育项目课程的开设极大程度触发了学生了解传统体育文化的动机。但对部分与专业相关性较高的传统文化的融入也导致其他非专业范畴的传统文化难以融入课程,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片面、狭隘地看待传统文化。因此,教师在备课及传统文化知识的择取中可以充分考虑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诉求,结合课程内容有针对性的融入学生比较愿意了解和比较认可的传统文化知识,以提高课程教学的效果。
(三)教师传统文化素养弱,教研引导力欠缺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执行者,教师应该具有宽厚的文化素养和精湛的专业知识。传统文化之于教师,不仅作为一种背景知识而存在,更应该能够运用传统文化到学科教学中去,这就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传统文化素养。有学者将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分成三个境界:一是大体把握文化脉络的境界,即将传统文化作为一种背景知识,无所谓学科,但凡了解传统文化(知识)的来龙去脉、基本框架即可;二是专业阐释传统文化的境界,即从自身专业的角度去解读传统文化,“从专业视角向先贤学习”;三是身体力行文化精神的境界,即要求教师能够“知人论世”,全面把握运用传统文化,与先贤为伴,以身体力行的方式感染学生[13]。对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而言,传统文化融入专业课程要求专业课程教师具有良好的传统文化素养,才能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传承传统文化的内涵。20世纪以来,传统文化一直处于弱势地位,使很多一线体育教师长期忽视了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甚至对一些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开设的传统体育项目(如太极拳)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实战技巧、养生功能都知之甚少,教师自身文化底蕴不足,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储备不足是重要原因。所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的授课教师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来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从传统文化中来感悟其精髓,学习其神韵,将传统文化扎根于每一位教师的心中,以形成良好的传统文化素养。
(四)传统文化融入成效评估难,评价规约力尚弱
教育评价是反映教育各个环节成效的重要手段。通过对传统文化融入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进行评价,可以有效反馈学校、专业和教师在融入过程中的成效和问题。对传统文化融入体育专业课程需要通过评价来调节专业建设过程中的顶层设计、管理服务、教学实施等工作,但其中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传统文化往往“隐藏”在绩效之下,导致评价陷入严重的功利性倾向。二是由于传统文化融入专业课程的评价暂缺少相应的标准与监测指标,故而,部分专业教师和学生并不重视传统文化的融入,尤其对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与体育教育专业结合比较紧密的传统文化资源的使用上融入相对较少。这与大多数教师认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中渗透和融入传统文化知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及学生学习成绩并无显著影响有关[14],即传统文化对专业教育是可有可无的,更有一些教师甚至认为这类资源的应用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负影响。于学生而言,课程考核内容里并没有有关的评价指标体系,更多的是对课程专业知识的考核,而忽略了对于传统文化有关知识及其融入专业课程方面的考核,从而导致了学生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发掘和利用不够。
四、传统文化融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的实施路径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存在着内容、师资、评价等方面的问题。因此,需要从融入内容、师资力量、教学评价和引导机制方面改善传统文化融入体育教育专业课程。
(一)明确“教什么”,选编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体育教育专业课程
传统文化内容纷繁复杂,其中有符合时代发展需要亦有过时之糟粕。体育学科本身是一门开放的学科,其包容性、开放性为其他学科内容融入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提供了可能性,所以将传统文化融入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时必须要对传统文化的内容进行选编。一方面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选取符合学生兴趣且有利于学生成长的传统文化,以凝练的语言将传统文化中同体育及体育教育有关的内容进行编纂形成系统的传统体育文化教材。同时注意传统文化与专业课程两张皮的问题,积极开发传统文化与体育教育课程教学的契合点。在整个体育教育专业及体育运动项目中,对传统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哲学思想、伦理道德甚至中医理论有较高的依赖,这集中表现为诸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高脚竞速、民族武术、毽球、龙舟等已经形成体育赛事的项目,甚至可直接进入大学课堂。其次,要基于已有的契合点,适当扩大传统文化的深度与广度,特别是在进行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如龙舟可以培养参与者的优良意志品质,增强团队协作精神,加强对规则制度的认知等。另外,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与情感教育的关联也很密切,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作为感性动物,情感教育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通过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调动学生的感性经验,使学生在情感上得到同化后对传统文化从心理上产生强烈共鸣和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体育课程资源,但这都需要施教者进行深度的挖掘,并将其潜移默化地拓展到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核心课程之中。
(二)明确“谁来教”,提升教师传统文化教研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教师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理应受到尊敬,要在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教师是落实立德树人的主力军。若要高质量地推进传统文化融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离不开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勇于钻研、敢于创新的教师队伍。首先,增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教师文化自信。长期以来,受西方文化冲击,存在“崇洋媚外”“数祖忘典”“外国月亮比中国圆”的现象。我国急需一批“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传递传统文化”的专业教师。其次,提高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教师教研能力。教学研究能力主要指教师对传统文化融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的教学设计、教材编写、教法探索、考试评价的能力。于体育教育专业而言,培养的是未来的体育教师,专业教师的教研水平直接影响师范生的教研能力。因此,专业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通过自身举手投足间的传统文化魅力影响学生。最后,“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更好地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15],重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教师能力提升。建立长期有效的传统文化素养培训机制,可以要求地区的传统体育项目非遗传承人及其他传统文化专家、民间艺人作为专业教师的培训教师,系统建构专业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
(三)明确“如何评价”,保障育人育才质量
有什么样的评价,就有什么样的导向。如美国著名教育评价学专家斯塔弗宾所言:“评价的目的不在证明,而在改进”。首先要明晰教育评价的含义,传统文化融入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的评价包括两个基本的方面,一是对传统文化融入课程的效果评价,二是对传统文化融入课程的教学评价。前者是有关传统文化如何融入课程、融入程度如何,这需要一定的顶层设计,将传统文化融入课程作为体育教育专业建设的一项制度,从学院甚至学校的层面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后者则关注各门课程的实践操作,要克服前文所述功利性倾向,则要以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及中小学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为评价标准,通过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不以学生识记传统文化知识为标准,而以考查学生对待传统文化及传统文化的价值与作用为依据。另外,完善传统文化教学评价系统,一是要建立自上而下的逐级评价监督体系。比如教育部对各地方教育管理部门的评价,地方教育管理部门对各管辖的高校进行评价,各高校对下属的学院、学科进行评价等。二是要建立左右联动的多方参与评价主体体系。评价主体不再是传统的某一主体,而是一个多方命运共同体,有教师、学生、管理者、家长、社会(第三方机构),涉及校内、校外,各评价主体各司其职,分类赋权,最终在协商的基础上形成综合评价体系。三是要建立相互交错的多维度分类评价内容。如果从不同的属性来划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有必修课、选修课、技术课、理论课、核心课、基础课等。这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符合某一课程的多维度评价内容。
(四)明确“如何引导”,建立传统文化融入课程示范平台
体育教育专业已发展成为我国体育学类本科专业规模最大的专业之一,然而,很多体育专业在办学过程中定位不精准,特色不突出,千篇一律,同质化发展严重,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目前,从国家层面出台的《高等学校体育学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学分设计、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方向。但在实践中,体育教育专业分属在不同类型的学校。又因地理位置、历史文化、民族特色、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差异,各地区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文化。由此,除了坚持国家划定的基本要求外,还需要各地方、各办学单位群策群力,“因校施策”。因此,在建立传统文化融入先导机制,强化典型示范引领样板过程中,一方面是要结合地方实际,融入地方特色,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按照国家标准,体育教育专业选修课设置中各地方可以结合民族特色,开设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比如蒙古族的摔跤、黎族的跳竹竿、乌孜别克族的赛马等。另一方面是打造传统文化融入体育教育专业示范平台,建立自下而上的定期交流机制,发挥各办学机构的主体地位,充分利用大数据、移动通信设备,对于“效果好、质量高、影响深”的典型课、示范课要大力宣传推广,分享成果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