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阅读:向阅读更深处漫溯
2021-12-04江苏省江阴市高新区长山中心小学蒋燕飞
江苏省江阴市高新区长山中心小学 蒋燕飞
“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对于统编版中小学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来说,他认为这是整个语文课程标准中的精髓所在。
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的主题阅读不失为有效的阅读教学。这里所说的主题阅读,是指学生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阅读多篇文章。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文本之间思想内涵、写作技巧等方面的异同,在缜密细致的思辨中将学生的思想认识引向全面深入,既能拓宽阅读的广度,又能增强阅读的深度,帮助学生发展语文能力,积淀人文素养。
一、研究教材,开发资源,丰富主题阅读的内容
现行的统编版教材都是以“以专题组织教材内容,加强整合”为编写思想,每一个单元无论内容还是形式上,基本上都有明确的主题。教师在进行单元主题教学的同时,列出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课外可供学生阅读的文章或书籍,在教材经典范文的基础上,精心选编与教材主题相对应的经典文本,努力开发自成体系的主题式课外阅读资源。
例如,统编版第十一册第二单元主要是围绕“重温革命岁月”这个主题进行编排的,四篇课文以具体的故事、从不同的角度来引导学生感受革命先辈热爱祖国、舍己为人的伟大胸怀。根据这一主题,我们借助《小学语文阅读空间》这本书开发阅读资源,编排了《绣红旗》《囚歌》《我们就是到这儿埋地雷的》《“天将午,饥肠响如鼓”》四篇文章在一起,引导学生体会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感受英雄人物的爱国情怀。国庆节,学校举行了“我与祖国共成长”的红歌传唱活动,学生们在《映山红》《红星照我去战斗》等爱国歌曲的咏唱中重温历史,那勿忘国耻、矢志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感油然而生。班上某同学说:“以前,我读一些关于战争主题的文章始终也无法理解,总感觉很枯燥,但现在看了《囚歌》等文章,唱了《映山红》等歌曲,我仿佛看到了漫山遍野的映山红如火如霞,感受到了老百姓‘夜半三更盼天明,寒冬腊月盼春风’,对光明的无比渴望,我也知道了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我时时都被这些文章和优美的旋律感动着。”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将学生对这一主题的认识引向深入。
语文有着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语言文字的工具承载着文章的思想内涵,因此,阅读的主题可以是某一思想内容,也可以是某一读写技能,以某一作家或某一题材为主题的阅读群都有着一些相同的写作方法。例如,统编版第十一册第四单元主要是围绕“虚构小说”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桥》《穷人》《在柏林》三篇课文组成。在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分析了这三篇小说的共同点:(1)情节一波三折,作者都在前文巧设悬念,埋下伏笔,到最后结尾才抖搂包袱,以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2)都能通过环境描写来推动情节发展,凸显人物形象;(3)作家都运用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描写来刻画人物。围绕小说三要素的这一特点,要求学生再次集中阅读类似的小说,加深对小说特征的印象。学习了这些写作技能,就可以为己所用,发挥想象,创编生活故事。
二、开展导读,举一反三,构建主题阅读的思维
朱光潜先生说: “第一流小说中的故事大半只像枯树搭成的花架,用处只在撑持住一园锦绣灿烂生气蓬勃的葛藤花卉。这些故事以外的东西就是小说中的诗。读小说只见到故事而没有见到它的诗,就像看到花架而忘记架上的花。”教师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看到故事以外的诗,带领学生向着青草更青处漫溯。因此,上好主题阅读导读课,教给学生阅读思维方法同样重要。
统编版第十一册第四单元“快乐读书吧”的主题是“笑与泪,经历与成长”,通过阅读故事,了解同龄人的成长经历,体验成长故事阅读的乐趣。笔者想到了曹文轩的系列美文小说《草房子》《青铜葵花》《根鸟》等,格调高雅,由始至终充满美感,像一枝傲霜的菊花,散发着幽幽清香;像一首无言的心歌,静静地深情吟唱;像滴滴晶莹的雨珠,感化世间万物。它们有着很高的欣赏价值与教育力量。这样的美文,若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的阅读只会停留在故事的情节上,无法欣赏到作家曹文轩的写作风格。因此,笔者以《草房子》为例,教给学生阅读思维方法,并引导学生以此方法继续阅读《青铜葵花》《根鸟》。
笔者是从本单元小说三要素的角度来引导学生品味《草房子》的美的。
1.走进环境,感受语言美
草房子,给人的感觉是破旧的、难看的,可曹文轩笔下北方油麻地的草房子是这样的:“油麻地小学的草房子里,冬天是温暖的,夏天却又是凉爽的。这一幢幢房子,在乡野纯净的天空下,透出一派古朴来。而当太阳凌空而照时,那房顶上金泽闪闪,又显出一派华贵来。” 在作家的笔下,草房子是古朴华贵的。这样的语言总带着浓浓的诗意,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享受到诗的美感,回味无穷。
2.走进故事,感受情节美
笔者是这样设置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的:如秃鹤,是很地道的秃,其他孩子都会去摸他的光头借以取乐。这颗秃头,带给他太多的烦恼,太多的伤心,可是后来,书里有这样一句话——“纯净的月光照着大河,照着油麻地小学的师生们,也照着世界上一个最英俊的少年……”秃鹤怎么成了最英俊的少年,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有着怎样的情节变化?
再如秦大奶奶,占据着草房子的一角,油麻地的人都说她是个“可恶的老婆子”,可她死后送葬的队伍在田野上迤逦了一里多地,怎么会有那么多人给她送葬呢?这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这些具有强烈反差的问题设置,让学生感受到了小说情节的波澜起伏。
3.走进人物,感受人性美
曹文轩在这本书里为我们塑造了二十几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在这些形象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个呢?本来生活在红门的杜小康,属于全村首富,后来家道中落,他是怎样与厄运抗争的呢?细马是一个领养来的孩子,他本能地抵触他的养父母,可最终为什么毅然地承担起了照顾养母的责任?……根据学生的回答提炼总结:杜小康正是在生活的磨砺中学会了坚强与责任。洪水的洗礼后,细马用瘦弱的肩膀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冬夜的苦练中,秃鹤成了月光下最英俊的少年;在病痛的折磨下,桑桑在无字歌声中绽开了不屈的微笑……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成长”与“苦难”是曹文轩写作的两大主题,也是现在的学生最需要但却缺少的。虽然我们的生活已并没有很多苦难,但挫折在所难免,这些蕴含人性光辉的故事的作用就是在学生经历这些事情时,给予他们勇气去面对。
这堂主题阅读导读课,教师精心设计了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向阅读更深处。今天《草房子》的阅读交流,也是为了引领学生能运用学到的阅读思维方法去阅读曹文轩的其他小说。围绕曹文轩成长系列小说这一主题阅读,学生会构建小说之间的内在联系,求同、析异,在加深思想认识的同时,也能更全面深入领悟到作家的写作艺术。这就有效地克服了单篇文章解读孤立性、平面化等弊端。
三、搭建平台,欣赏交流,享受主题阅读的快乐
在围绕同一主题阅读群书后,教师应以“赏析汇报课”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欣赏、评析、总结汇报、拓展延伸。类型可以多种多样,如主题辩论、知识竞赛等。学生因为背景、个性等差异,共读文学作品的审美感受,既会产生相似的体验,也会产生各具个性的反应。相似的体验会引发成员间的共鸣,差异的体悟会给其他人带来新的启迪。通过和同学的交流,学生在思维碰撞中加深理解,收获读书的成果。这既让学生有施展才能的机会,也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主题阅读的信心和热情。这种美妙的阅读体验是任何个体阅读无法获得的。
主题阅读强调的是课外阅读资源开发的“结构性”以及实施的“多样性”。资源开发主要集中在对阅读资料的收集和重组,它不仅是对教材内容的补充、拓展,更是对教材内容的文化解读和创新处理,其实施主要从阅读的方法指导课、欣赏交流课等展开。
主题阅读教学对于教师而言无疑是一个考验,它将使教师成为课程的建构者、践行者、创造者,它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语文知识、深厚的人文素养,还要在课堂上依据学生的思维进行总结和提炼,师生共同探讨、共同成长,向阅读更深处漫溯。主题阅读,不失为师生共赢的一件乐事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