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矿山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及治理措施
2021-12-04王蒙
王 蒙
(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24地质队,安徽 池州 247000)
地质灾害、资源和环境问题是当今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其中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最为严重。地质灾害发生后,会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目前对矿山、水力学和环境地质灾害进行评价,需要掌握更多的学科知识和技能,需要先进的设备,只有具有较高综合能力的人才能准确地评定具体的灾害等级。因此,当前方法在矿山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分析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为此此次与俺就对矿山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1 矿山水工环地质灾害类型
(1)地震。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地下采掘破坏了原有的应力平衡,局部地区出现了高应力集中区,达到触发,迅速释放,引发中小地震。一般多发生于板块间的交界处,由于地震是一种突发性的地质灾害,即使有非常先进的现代探测设备,也不能十分准确地对其进行预警。当地震发生在山区时,震后极易引起一系列水环境地质灾害,常常是泥石流和山崩。
(2)山体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矿山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生在地形不平的山区,山区矿山泥石流因长期受风沙、雨水及气候侵蚀影响,明显增多[1]。容易发生山崩、滑坡等地质灾害,特别是在土质疏松的地区,如果月份降水集中,在长时间雨水浸泡的条件下,更容易发生泥石流灾害。坡面泥石流的特点是:①群落带小规模多点分布;②出现在数万平方公里范围内;③边坡上部松散堆积层逐渐饱和软化,下部坚硬基岩表面不透水,交触区为弱区,形成崩塌、滑坡、泥石流快速转化的“链”反应现象,单点破坏,范围广。
(3)地面塌陷。地陷也是矿产开发过程中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其主要原因是长期不合理地开采矿产资源,内部地质结构受到严重破坏,地面塌陷灾害是经常发生的。如不及时采取目标明确的解决办法,不仅会限制矿物资源的开发,而且会严重威胁到生产工人和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
(4)地裂缝。地面开裂通常有两种原因。由于过度开采,矿床形成了大量的采空区,破坏了岩体的整体性或岩石应力变化,使屋顶变形或塌陷,造成地面开裂。但由于地壳结构的移位,造成了地下水资源的严重浪费,最终导致了地质裂隙和断层的产生,威胁到人类的正常生活。
2 矿山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现实价值
在矿山资源开采中,矿山山水环境地质灾害严重影响着整个矿山工程的安全生产。在矿山、水利、环境保护等领域,随着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技术的发展,如果能够采用一些先进的评估技术和评估设备,相关人员就可以对该地区的地质灾害风险及其等级进行准确、及时的评估,发布警报和通知,以减轻灾害发生后对某一地区的不利影响。并且可以有效减少开采过程中的地质灾害,防止形成灾害。在地质灾害规律的指导下,优化开采方案,保证了安全生产。对保护矿产资源,保障矿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当前矿山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存在问题
(1)评估勘查技术落后。开发利用矿产资源评价是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性工作。煤矿水工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科技创新不足,相关科研力量和技术服务力量相对薄弱,对评估结果产生影响。
(2)危险等级划分不清。在对矿山地质灾害、水文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中,由于危险性等级未作明确划分,给以后的开采工作带来了隐患。在开展矿山、水利、环境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工作中,相关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这对相关人员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但在具体工作中,相关人员缺乏专业知识,无法准确划分地质灾害风险等级,给后期开采工作带来安全隐患,不利于采矿工作的顺利进行。
(3)评估缺乏全面考量。在矿山、水利和环境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中,由于缺乏综合考虑,对评价结果产生了一定影响。矿山水力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应从矿区环境、地质环境和水文环境三个方面进行。但是对于一些特殊的地形条件,还容易发生水工和环境地质灾害,如果不加以综合考虑,就会埋下安全隐患,影响以后的开采。
4 矿山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主要策略
4.1 实行现场勘察策略
在煤矿水工环境地质灾害风险调查、分析与评估中,要深入矿区,积极开展现场环境调查,对工程地质灾害进行准确风险评价的基础工作。外勤时,工作人员可积极引进先进仪器设备,采用专业精密仪器,对矿山井水环境地质环境进行了较全面、详细的调查,并作了相关记录。对于评价矿井、水力学、环境地质灾害风险水平,掌握和分析现场主要灾害成因,都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一般情况下,工作人员进入现场进行现场检查时,可以得到更多的第一手资料,以确保后续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从而促进矿、水、环境地质灾害风险评估[2]。
4.2 全面分析地质环境
实际上,地质环境的调查与分析,直接关系到矿山山水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成败。对此,工作人员应根据矿井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地质环境分析。经过调查分析,工作人员能根据所掌握的地质参数,与相关的参数标准进行比较,最终科学准确地评价矿山、水力学、地质灾害等现有风险等级,并建立环境保护制度,制定开发计划的依据。
例如:针对某矿山工程实际,为提高矿井水环境地质灾害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对矿山所在地区的地质环境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在制定开采方案时,必须对目前的地质环境进行深入分析,并综合考虑矿山地质灾害、水文环境等因素。
4.3 结合当前水文环境
在矿井水力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中,水环境是重要因素,是确定灾害等级的基础因素,因此,工作人员应更加重视矿区水文环境。一般来说,矿山水力地质灾害危险度分级应根据地下岩溶的实际情况进行,但要结合当时矿山危险度评价工作的要求,以达到最佳的精度。例如:结合某矿目前的实际情况,开展了水文环境调查和分析,以查明地下水的赋存状况和特征,判断地质条件,并对该矿井水环境地质灾害进行了危险性评估。
4.4 寻求专业合作机构
为提高矿山、水利、环境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的专业化水平,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正确性,应积极与专业机构合作。从而更准确、更专业地利用各种手段和技术,对矿山整体环境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得出具体的评价结果,为评价提供准确的数据参考。例如: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时,可请专业机构设置监测点,由专业人员对地表变形进行相关数据监测,并对不稳定边坡进行参数设计。通过专业队伍和人员的监督,将所获资料进行整合和分析,以评估矿山地质灾害、水工环境的危险性程度,制定更安全的后续作业方案,提高矿山工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5 现阶段江西地区水工环地质灾害防治对策
针对水环境地质灾害问题,严格按照综合治理、综合防治的原则,尽量恢复废弃地生态,合理利用矿区废弃土地资源,并采用植树造林技术进行矿区土地改良。加强水文地质环境的监测和管理,保证地下水的平衡,这方面的保护和管理是环境地质调查工作的重点。为保护和治理工程地质,必须在保护前对整个矿山进行认真的地质勘查,查明矿区的地质状况,发生变化时,地壳稳定性和地形条件必须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
(1)地震。首先,地震灾害分为直接灾害和间接灾害。从震中动物的异常行为,可以从宏观上获得震中即将来临的信息。震前微信号可通过专业仪器获取,当前地震预报主要采用磁场探测、重力探测等方法,但其工作范围广,难度大。因此要求防震部门提高地震预测和探测的意识,加强地质防治的管理,能够更加准确、迅速地发现震前的预警信号,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2)山体崩塌、滑坡和泥石流。水工环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将严重影响交通,降低救援效率,并增加一定的死亡率。应积极做好这些灾害的防治工作:一、加强监督管理,规范采矿秩序;建设完成后,还要注意完成土地复垦和绿化恢复。一般来说,在某些地质灾害隐患区,要合理设置警示标志,对矿工要做到采、探并举,勘探不能落后于开发;对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要加强预警监测,积极完善预警监测体系。
(3)地面塌陷。水电工程地质灾害中,地面塌陷的成因极其复杂。根据成因,可分为自然崩塌和人为塌陷,根据地质条件可分为岩溶塌陷和地面塌陷。砂土为主要类型,底面无粘性,集中在地下水、岩溶管道及排水沟等主要区域,地面塌陷具有连续性,阶段性,周期性特征。地面沉降发生后,直接影响到房屋等建筑物,因此,防治工作必须辅之以防治。
针对建筑物开裂、地面变形等地面塌陷的前兆,有针对性地采取建筑物裂缝填堵、阻隔地面涌水等防治措施。灾害发生前,合理安排金矿开采,疏通河道。强化防洪设施建设,建立地面沉降监测系统,对灾害进行洞室回填、河道防渗等治理。
(4)地裂缝。针对水工环内地质灾害中的地裂缝,防治措施主要是避开地裂缝。在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前,应加强调查和检测手段,准确测量地裂缝与建筑物之间的安全距离。对造成建筑物损坏的地面裂缝,应采取拆除建筑物构件,进行特殊地基处理等措施。同时,对于微裂缝灾害,要加强居民聚集区域和流域的规划,加强巡查。当发现凹痕时,要及时处理,防止漏水。对已存在的地裂缝,应采取填土加固,同时做好防水工作,避免地裂缝再次发生。
6 结语
水环境地质灾害危害严重,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增强水环境地质灾害的防治意识,结合新技术、新方法、新手段,使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降到最低。同时,要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的宣传工作,争取全社会的参与。同时,要定期进行地质环境评价,为生态环境的改善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