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锌企业的绿色发展实践
2021-12-04李洪伟李宗兴
丁 艳,李洪伟,李宗兴
(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云南 曲靖 65500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但由于发展方式粗放,带来一系列环保问题。近年来,生态环境保护被国家提高至从所未有的高度,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章,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制度日益严厉,排污企业环保压力与日俱增,我国已逐渐走向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阶段。作为排污大户的铅锌冶炼与采选企业,实现绿色发展是企业持续发展,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研究铅锌企业绿色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1 当代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从全球来看,自产业革命以来,北美、欧洲、日本等国经过高能耗、高污染的工业化发展,诸多环境污染问题集中爆发。世界著名的比利时马斯河谷事件、日本水俣病事件、美国多诺拉事件、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英国伦敦烟雾事件、日本四日市哮喘事件、日本米糠油事件、日本痛痛病事件等世界八大公害事件均表明环境污染已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安全。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讨论当代环境问题的第一次国际会议“人类环境大会”,呼吁各国维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由此开始了环境保护事业。尽管各国对生态环保的意识有所提升,但全球生态环境问题依然严峻,主要体现在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蔓延、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资源短缺、大气污染肆虐、水环境污染严重、固体废弃物成灾等。当今全球的生态环境问题极其复杂,不仅影响经济持续发展,而且严重威胁人类安全,环境问题不能仅依靠个别国家采取措施控制,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
就国内而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稳中向好,但成效并不稳固,生态环境问题依然不容乐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生态破坏问题依然严峻。2019年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废气方面,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180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超标,占53.4%。全国酸雨区面积约47.4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5.0%。地表水方面,全国地表水监测的1931个水质断面(点位)中,Ⅰ~Ⅲ类水质断面(点位)占74.9%,劣Ⅴ类占3.4%。地下水方面,全国10168个国家级地下水水质监测点中,Ⅰ~Ⅲ类水质监测点占14.4%,Ⅳ类占66.9%,Ⅴ类占18.8%。全国2830处浅层地下水水质监测井中,Ⅰ~Ⅲ类水质监测井占23.7%,Ⅳ类占30.0%,Ⅴ类占46.3%。土壤方面,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主要受重金属影响。生态方面,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1.16万平方千米,沙化土地面积为172.12万平方千米[1]。
有色金属行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产业。我国最常用的10种有色金属中铅、锌两种常用金属产量占全国有色金属产量的30%以上,铅锌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铅锌行业资源、能源消耗量大;废水、废气排放量大,属涉重金属行业;危废种类多,产生量大;环保历史欠账多,是污染防治攻坚的主战场,形势严峻、任务艰巨。
铅锌矿山开采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有三类:一是引发地表塌陷、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二是重金属进入水体、大气、土壤,引发环境污染;三是导致生态系统破坏[3]。胡振琪等人的研究表明,我国各种工矿废弃地累计超过400万hm2,目前仍以每年3.3万~4.7万hm2的速度增加[4]。周瑩莹等人开展的锰矿区水域重金属污染成因及治理研究表明,矿区受污染面积达到开采区域面积的50倍以上,且这些污染区一旦形成很难治理和恢复。
铅锌冶炼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为废水、废气、土壤重金属污染。铅锌冶炼废水主要为污酸、酸性废水、循环系统冷却水等,污染物主要为pH及重金属;废气主要为工业炉窑熔炼过程产生的工艺烟气、渣口、料口产生的环境集烟烟气及转运皮带、料仓等产生的粉尘,污染物主要为二氧化硫、重金属、颗粒物等;固废主要为冶炼废渣、烟尘等。据报道,中国近年来最严重的十大环境污染事件中,5起均为重金属污染事件:云南阳宗海砷污染事件,危及了两万人的饮水安全;湖南浏阳镉污染事件,导致周边大面积镉污染,多地爆发儿童血铅超标事件;紫金矿业尾矿库溃坝事件,造成汀江重大水污染事故,直接经济损失3187.71万元;云南曲靖铬渣污染事件;广西龙江镉污染事件,导致龙江河段重金属镉超标,严重威胁沿岸及下游居民饮水安全。
面对全球、国内严峻的环保形势,铅锌行业企业作为重点排污企业,要主动履行主体责任和社会责任,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绿色发展道路。
2 铅锌企业的绿色发展实践
云南某上市企业是一家集铅锌矿采选、冶炼为一体的大型企业,该企业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以“善待自然、绿色发展”为环保理念,将环保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打造。生产运营及战略发展过程中高标准,严守三条红线,始终坚持达标排放只是底线,废气特别限值排放、废水零排放、固废减量化无害化才是目标,在铅锌行业中,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将生态文明建设落到实处。
2.1 严守三条红线
在生产运营过程中牢固树立底线意识,新改扩建建项目采用国内外领先技术,大力开展技术提升改造,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及资源利用上线三条红线。
(1)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企业新改扩建项目选址、建设、矿山开采等严格管控,杜绝不合理开发利用活动,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作为相关综合决策的重要依据和前提条件,履行好保护责任。在行业中率先解决历史遗留渣物料资源综合利用和安全处置问题。采选企业按照边开采边恢复的原则,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并严格落实。对新进入的企业,及时开展环境现状本底调查,包含周边重要保护目标,力求查清其历史生产运营的环境影响和环境治理负债。正常生产经营企业,持续跟踪关注政府规划和区域开发计划,避免周边新增敏感保护目标。积极推进建设厂区四周环形绿色生态隔离带,减少企业生产营运对周边环境影响,形成企业生存发展控制屏障。
(2)严守环境质量底线。企业紧盯国家和行业环保政策标准变化,将其作为底线坚决执行,同时,自我加压、从严要求,新改扩建项目对标国际、国内一流企业,采用领先适用的环保技术,生产运营过程中严格做好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主动淘汰落后设备工艺,以废水零排放、废气达特别排放限值排放为目标,以更高标准和要求严守环境质量底线。
冶炼企业废水严格落实清污分流、雨污分流、分质处理、梯级回用原则,在源头减排和末端治理方面下功夫,配套建设有污酸预处理系统、酸性废水处理系统、深度废水处理系统、雨水收集处理系统、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等,采用了国内外先进的超滤、反渗透、电渗析、蒸盐浓缩、电化学等技术,所属冶炼企业均实现了工业废水零排放。采选企业采用源头回用与末端处理回用相结合的方式,主体矿山均实现选矿废水零排放。冶炼企业废气主要分为高浓度和低浓度SO2烟气、环境集烟烟气及扬尘等。高浓度SO2烟气采用国内先进的“二转二吸制酸工艺+尾吸”进行治理,低浓度SO2烟气送氨酸法脱硫系统产出副产品硫酸铵。各产尘点配备有环境集气装置及除尘、脱硫等处理设施。采选企业产生的废气主要污染物为颗粒物,在选矿系统的破碎、筛分、粉矿、转运等环节配备有集气、除尘设施,废气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近年来,该企业对部分采选、冶炼企业实施了废气治理提标改造,实现部分企业废气中二氧化硫、颗粒物、重金属等污染物达特别排放限值排放。
(3)严守资源利用上线。企业严格按照生产许可要求进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生产运营过程中通过淘汰燃煤小锅炉,实施煤改天然气、煤改电等项目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大力研究并应用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将严守资源利用上线落到实处。冶炼企业充分利用铅、锌冶炼互补性强的优势,将锌湿法冶炼产出的部分渣返回火法系统回收有价金属,铅系统烟化炉挥发产生的烟尘又作为湿法冶炼的原料,最终产出一般固废水淬渣,销售给当地水泥厂作生产原料。对内部无法利用的危废外委有资质单位利用处置,实现了固体废物管理合法合规。采选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将采矿废石、选矿尾矿等制成膏体充填于井下采空区,形成全国铅锌行业首例膏体充填系统,实现“无废”开采。近年来,该企业进一步加大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研究,大力推进危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落地。实施了废旧铅蓄电池回收利用项目、锌浸出渣处理环保节能技改项目、氧压浸出渣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等。通过综合利用项目实施,进一步提升了企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水平。
2.2 建设标准化、智能化、生态化“三化”企业
企业认真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把提升环保核心竞争力作为发展的首要任务,努力建设标准化、智能化、生态化"三化"企业。在标准化方面,企业努力争做铅锌行业标准化的引领者,参与多项环保标准制定。在生态化方面,企业推行绿色制造,下属多家企业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工厂、绿色矿山。此外企业主动在厂界四周规划设置绿色生态隔离带,构建绿色防护屏障,保障周边环境质量。智能化方面,企业积极推行信息化、智能化改造,将智能化工作体现在效益上,体现在未来发展上。
2.3 构建生态环境保护长效运行机制
企业始终遵循“善待自然,绿色发展”的环保理念,以“自觉承担社会责任,持续改进环境保护,综合循环利用资源,创建环境友好企业”为环境管理方针,从文化与领导力、环境风险管控、目标机构和职责、制度化管理、能力、培训和意识、过程控制与达标排放、环境隐患排查与治理、应急管理、突发环境事件管理、持续改进等十方面,建立并运行环保管理体系,实施精准管理,构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长效运行机制。
3 展望
面对当今全球严峻的生态环境保护形势,铅锌企业必须立即行动起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从自身做起,进一步强化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