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羊常见产科疾病的防治

2021-12-04史文军林为民

养殖与饲料 2021年2期
关键词:产道胎衣母羊

史文军 林为民

新疆兵团第八师畜牧兽医工作站,新疆石河子832000

1 流 产

导致母羊流产的原因有饲养管理方面的因素,也有疫病因素。饲养管理方面主要包括冷应激、机械应激、中毒等,疫病方面主要包括布鲁氏杆菌病、衣原体病、胎儿弯曲杆菌病等感染。怀孕母羊应坚决杜绝饲喂冷水和冰冻饲料,新打出的水应在暖和房间放置一段时间或与热水掺和后再饮用。为防止机械应激,对怀孕母羊应尽量避免暴力抓捕,多添加饲喂和饮水设备以防止抢水抢料造成碰撞挤压,及时清除圈舍积冰防止滑倒。饲料方面,应不喂霉变及棉粕、棉籽壳等有毒有害物质,久贮的饲料外观不易发现霉变,应适当添加霉可脱等脱霉剂。当羊群发生集中流产时,应考虑传染病,采集血样或流产胎儿、胎衣、阴道分泌物等到动物疫控机构检测,根据动物疫控机构建议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2 难 产

母羊产程超过40 min 以上,使用催产素等药物仍未见胎儿产出,即需要人工助产。接产人员应剪短、修平指甲、用消毒水消毒手臂及母羊阴门部位,将母羊侧卧保定,手探入产道触摸判断胎儿胎位状况。若胎儿胎位正常,两前肢和头已进入产道或两后肢进入产道,则是产力不足,此时往往羊水已流干,产道干涩,可稍稍抬高母羊后躯,在阴道内灌入少量食用油,手抓羔羊可触部位前后推拉以使产道充分润滑,然后顺遂母羊努责将羔羊拉出。若胎儿出现横卧等胎位异常情况,则应将手伸入子宫,摸索分辨前后躯,若前躯接近产道则摆正胎儿头部使其与前肢平行,抓住两前肢;若后躯接近产道则应抓住两后肢,然后,另一人将母羊后躯充分提高,推拉活动胎儿使其在子宫内自动矫正,然后将胎儿拉出。若胎儿过大、产道狭窄,无法娩出胎儿,则需要找兽医专业人员通过剖腹手术取出胎儿。为防止难产发生,母羊在妊娠期应保持适量运动,并根据体况适当控制膘情。

3 胎衣不下

母羊产后4~6 h 胎衣未排出即视为胎衣不下。母羊发生胎衣不下,会在体内产生毒素和引发产道感染,因此要及时处理。母羊产后胎衣不下与妊娠期运动量不足、过肥、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尤其是硒和维生素E)摄入不足有关。冬春季节,草料维生素缺乏,一定要注意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制剂,喂给舔砖等微量元素补充剂。处理胎衣不下,可给母羊灌服促胎衣散等中草药制剂,也可以通过导管向子宫内灌注50~100 mL 10%氯化钠注射液以促进胎衣尽快排出。实施子宫灌注,所选用的灌注管头部要钝圆光滑,灌注前对其消毒,避免对阴道和子宫造成损伤和带入病原造成感染。对较顽固的病例,应在实施上述措施后,每隔1~2 h 轻轻扯拉1 次,露出体外的胎衣,辅以外力促使胎衣脱出。上述措施不能奏效时,切忌硬拉,以免损伤胎盘或造成子宫脱出。2 d 内仍不能排出胎衣的,应找兽医专业人员手术剥离。胎衣不下的羊只可能会出现体温升高、食欲下降等情况,应使用恩诺沙星、氧氟沙星等药物控制感染,并辅以复合维生素B 等促进胃肠活动的药物治疗。青霉素等药物可影响泌乳,所以产后哺乳期尽可能避免使用此类药物。

4 子宫脱落

由于产程过长、人工助产不当等原因,母羊产后可发生子宫脱出阴道的情况。子宫脱出时间较短时一般不发生水肿,此时容易将脱出子宫送入复位。用一盆温热盐水清洗脱出子宫,手剪指甲消毒后,一手托起子宫,一手握成拳头顶在子宫体顶部,缓慢送入复位。当子宫脱出时间较长时,子宫发生充血、水肿,此时子宫肌肉韧性降低,外力易致子宫体破裂,所以,此时处置应动作轻缓小心,清洗子宫时,在水中加入2~3 滴肾上腺素可有效缓解水肿,清洗结束后过5 min 左右再进行子宫复位工作。子宫已有破裂时,为防止感染,在子宫表面和破裂部位施用红霉素软膏、庆大霉素粉、头孢粉等药物涂抹,然后送入复位。送入复位时,有时使用拳头可能会因为体积过大导致挤压子宫使子宫撕裂,此时可用光滑的木棍等头部缠绑棉花球自制1 个复位器,头部棉花球一定要绑紧,防止脱落到子宫内。使用时,头部棉花球涂抹凡士林或用清油浸泡,以利于复位完成后将其顺利从产道抽离。实施复位后,母羊往往还会努责,所以要在阴门上部缝2~3 针,针距应以保证不影响母羊排便、排尿为宜。缝合使用一般缝衣针即可,但缝线不能过细以免拉裂阴门。在复位后的1~2 d 内,病羊应适当减少采食、饮水量,以减少粪尿排出对缝合部位的压力。助产时,造成子宫、阴道损伤的须进行3~4 d 的抗菌素注射治疗,治疗药物可选用头孢、林可霉素等。

5 乳房炎

产后哺乳期由于特殊的生理状况,是羊乳房炎高发期,多数乳房炎由链球菌、葡萄球菌、衣原体等病原引起,少部分则由于挤压等机械因素导致。母羊乳房炎可导致母羊乳房组织结构损坏,乳房炎造成的乳变质、产乳减少或停乳,也严重影响羔羊培育。导致乳房炎的细菌往往耐药性较强,所以使用治疗药物时要勤观察,1 种药物使用1 d 后未见明显疗效时应及时更换。根据临床治疗情况,丁胺卡那霉素、磺胺间甲氧嘧啶、壮观霉素等抗菌素是治疗乳房炎首选药物。中草药中以穿山甲、蒲公英等为主的复方注射剂疗效较好,不易产生耐药性。必要时,可中西药联合使用。治疗乳房炎也可使用乳导管针乳房灌注药物的方法,针对性更强,作用更集中。母羊虽无乳房肿、热、红等炎性可见变化,但无乳或产乳较少,其往往也与病原感染有关,针对这种情况不能只注重催奶,而要在使用催奶灵等药物的同时,注射抗菌药物配合治疗。

6 子宫内膜炎

母羊在配种、产羔过程中,有多种因素可导致子宫被病原侵袭而发生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炎临床表现为从阴门流出污秽、恶臭甚至化脓液体,严重者体温升高到40 ℃以上,饮食欲废绝。在生产中发生子宫内膜炎的羊往往屡配不孕,影响正常繁殖。治疗子宫内膜炎临床可选用氧氟沙星、恩诺沙星、林可霉素等药物注射,也可选择以益母草等为主的复方中草药制剂进行注射治疗或子宫灌注,一般治疗2~3 d 即可收到良好效果。产羔过程中的子宫损伤是导致子宫内膜炎的重要原因,因此接产时要做好消毒工作,对助产过程中造成子宫、阴道损伤的羊只,要对损伤部位涂抹抗菌药物,并辅以抗菌素注射治疗。

猜你喜欢

产道胎衣母羊
胎衣加赘物预防母牛胎衣不下的效果观察
母羊不同时期的饲养管理
繁殖期母羊的饲养管理
基础母羊的饲养管理
母羊的几个常见疾病
养牛场常见的难产类别及治疗
产道保护凝胶对初产妇经阴道分娩中软产道及盆底的保护作用
软产道裂伤致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
二例奶牛胎衣不下的诊治
软产道损伤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