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济南市图书馆民国报刊保护现状及对策建议

2021-12-04

人文天下 2021年2期
关键词:济南市馆藏报刊

■ 陈 敏

按照文献形成的时间划分,从1912 年1 月1 日中华民国建立到1949 年10 月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这个时间段内产生的各种文献资料,包括书籍、报纸、期刊及其他特殊的非出版物资料,如手稿、老照片、通知、旧地图、布告等,均归为民国文献。据《民国时期总书目》统计,我国民国期刊达2.5 万多种,报纸近8 千余种,主要反映了民国38 年间的经济、政治、军事、思想文化、外交、教育、宗教等各方面的情况。相比民国时期的图书而言,报刊是人民大众主要的信息来源,具有鲜明的时效性,贴近民众生活,极具学术、收藏和史料价值。

一、图书馆加强民国报刊保护的必要性

1912 年至1949 年,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也是中国学术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产生的文献从各个角度详细记录了过往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事实,对研究民国时期的经济史、政治史、教育史、外交史、思想文化等提供了详实的史料,是中国历史文献的一座宝库。作为收集、整理、保存人类文献的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保护好、收藏好民国报刊是公共图书馆的社会职能,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自国家颁布并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以来,全国各级公共图书馆都将古籍文献保护作为工作重点,古籍文献得到了有效整理和保护。2012 年,国家“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正式启动,但很多图书馆只重视民国图书,对民国报刊的保护意识十分淡薄,把民国报刊视为普通报刊“裸放”在书架上,不做任何保护措施,保存环境和条件十分简单。由于民国时期出版纸张的特殊性,因此纸张易酸化,甚至变碎掉渣,相关文献面临消亡的危险,因此,开展民国报刊抢救性保护迫在眉睫。

二、济南市图书馆民国报刊保护工作现状

(一)收藏情况

济南市图书馆成立于1953 年。据初步统计,共有民国文献约2 万册,其中已初步整理民国期刊430 余种,1300 余册件,报纸合订本170 余种,290 余册。整理中发现,报纸、期刊都有不同程度的破损、变色发黄,重度和中度破损的比例分别占23%和72%,除了严重发脆、碎化、掉落,更有无法对接的情况出现。56%的民国期刊封皮开裂、破损,边缘参差不齐,出现掉页、缺角、少页等问题,破损严重。馆内收藏1912 年至1949年竖版繁体字印刷的民国报纸,有八开小报和四开大报。馆内收藏最早的报纸是1912 年的《齐鲁民报》。馆藏报纸包括山东地区62 种,济南地区47 种。馆藏民国期刊包含山东地区73 种,其中济南45 种,创刊号9 种,另有复刊号3 种,停刊号1 种。2019 年,济南市图书馆开始对馆藏民国报纸、期刊进行整理,对已整理完毕的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

(二)保护情况

济南市图书馆新馆现有现刊库1 个,面积达120 平方米,书库配有火灾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但书库尚未配备水灾报警系统、温湿度计,书库存放环境根本达不到防水、恒温、恒湿、避光、防尘的藏书标准。目前有铁制(内有樟木条)书橱7 个,用于存放民国期刊。由于铁制书橱数量不够,因此民国报纸只能与普通报纸一起“裸放”在密集架内,破损状况得不到有效控制。

(三)管理情况

所有民国报纸、期刊皆由济南市图书馆报刊部统一管理,无专门特藏书库,与普通期刊、报纸一起混放在密集书库一同保管,由于没有报名架标,查找十分不便。

三、济南市图书馆民国报刊保护策略

(一)确立保护为主,兼顾使用的原则

中华民国建立距今已达百年,民国的报纸、期刊寿命已经进入末期,成为较为珍贵而又难以保护的历史文献。因此,要确立保护为主,兼顾使用的原则。只有先进行抢救和保护,才能谈开发和利用,应该全方位加强民国报刊的保护工作,以“保”为主,在做好保护工作的前提下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

(二)提升认识,制定保护计划

随着2011 年“民国时期文献保护工作座谈会”的召开和2012 年2 月“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的正式启动,绝大部分公共图书馆愈发重视对民国文献的保护。但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只重视民国图书保护,而轻视甚至忽略民国报刊保护的情况。依据民国报刊的保存现状,迫切需要图书馆人增强自身的保护认知和意识。济南市应成立“济南地区民国文献保护计划中心”,全面启动实施保护计划,让图书馆的馆藏民国报刊得到科学有效的保护。

(三)建立健全保护制度,严格管理机制

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既是物质资源,又有别于一般的物质资源,必须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形成一套严格的管理机制。对于民国报纸、期刊特藏业务来说,应该建立健全《特藏报刊书库管理制度》《特藏报刊查询规则》《特藏报刊岗位安全责任书》,建立读者等查询人员出入书库档案、特藏报刊查询记录档案、特藏报刊整理档案、投放防虫剂时间记录档案等,并配置科学有效的管理工具和设备,将保护工作落在实处。

(四)争取专项资金,改善硬件条件

为了使民国报纸、期刊得到有效的保护,图书馆要积极争取政府的支持,申请保护工作专项经费,并将之纳入政府的财政预算,落实到位,专款专用。开辟专门的保护库房,尽快制作适合存放报纸的封闭式报橱(内嵌樟木条),购买或定制民国报纸专用的脱酸报盒,加装恒温、恒湿设备,改善贮藏保护的硬件设施。

(五)建立馆藏目录,完善财产管理

民国报刊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文献资源。由于过往较长一段时期内把它作为一般文献进行管理,混于其他文献的现象较为普遍,导致民国报刊“家底不清”。图书馆应开展全馆动员普查,摸清民国文献“家底”,甄选出民国报刊专门登记入册,完善目录体系,加强馆藏民国报刊保护和其它文献资源的分类管理。

(六)运用数字化技术,开展“再生性保护”工作

在加强对民国文献原生性保护的同时,图书馆应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通过数字化、缩微、复制等方式对民国报刊进行再生性保护,实现民国报刊抢救保护和使用的双重功能。如此,既能满足读者利用文献内容的需求,又能解决文献“藏与用”的矛盾,充分发挥出民国文献资料的史料价值和效益价值。

(七)广泛征集,丰富馆藏资源

济南作为山东省省会,民间藏有不少民国文献。济南图书馆目前拥有读者45 万余人,可通过刊登公告、函电征集、相互交流等方式,在全市单位或读者中广泛征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民国报刊。此项征集措施不仅是对民国文献的有效保护,更可丰富馆藏,增加藏量。

(八)研发专题数据库,打造馆藏特色

民国报刊是一个时期的特色文献,特别是我馆收藏的具有济南地方特色的民国报刊,若针对这部分文献进行研发,形成数字化专题数据库,将是我馆馆藏的一大特色。当然,研发民国文献专题数据库是一项较大的工程,单靠一馆之力是很难完成的,需要跨行业、跨部门的广泛协作,发挥各种优势,走共建共享之路。2019 年12 月,济南市图书馆联合山东省图书馆、驻济高校图书馆、各区县图书馆搭建的“泉城图书馆联盟”成立,实现了联盟单位间的系统兼容和资源的共建共享。今后可依据“泉城图书馆联盟”收集、整理、开展地方特色民国时期报刊的数字化加工模式,建立“山东地区民国报刊原文资料数据库”和全新的名城保护体系,实现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互补和共享,为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做出贡献。

(九)加强对修复人才的培养,夯实弘扬优秀文化工作基础

各级图书馆近年来十分注重古籍文献保护方面的人才队伍建设,但由于人员所学专业与实际工作存在现实差距,以及民国文献的修复与传统的古籍修复技术上的差异,许多难题仍无法解决。因此,图书馆应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请专家到馆指导教学,派员工参加各种行业培训或到先进公共图书馆交流学习,重点培养一批既具有修复古籍原始文献能力,又能解决民国报刊文献修复难题的技术创新型人才,为弘扬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夯实基础。

结语

文化遗产是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保护文化遗产,积极开展民国期刊保护工作是公共图书馆的重要职能,保护好、抢救好、利用好民国报刊文献资料是图书馆人的本职工作和使命担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猜你喜欢

济南市馆藏报刊
馆藏高句丽铁器的显微共聚焦激光拉曼光谱分析
馆藏几件残损《佚目》书画琐记
云南省档案馆馆藏《东巴经》
融合发展:少儿报刊的一次华丽转身
《小学生必读》再次入选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百种优秀报刊
济南试水“大部制”改革
在“门”字内加字可以组成新的字,试着填填下面的空吧!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
2009年10月报刊广告刊登额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