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研究进展
2021-12-04赵欣周明
赵欣,周明
(潍坊市中医院脑病重症急救科,山东 潍坊 261000)
中医之中风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为主要病证。作为临床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缺血性中风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发病年龄呈年轻化。目前,全球每年约5‰的人群发生缺血性中风,而死于缺血性中风的患者约500万例[1]。缺血性中风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等特点,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极大疾病负担,并严重威胁人类健康[2]。临床上,西医治疗缺血性中风的常规方案包括急症溶栓、介入治疗、常规抗血小板聚集、抗动脉硬化以及康复治疗等[3],但许多患者会产生肢体无力、言语障碍、焦虑、抑郁等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传统中医药在治疗缺血性中风的长期实践中形成了大量的名方及验方,且疗效显著;近年出现的丹参酚酸B、黄芩苷等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4-5],提示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现就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1 缺血性中风的病因病机
传统中医认为,素体气血亏虚、劳逸失度、内伤积损、情志不遂及饮酒饱食等均会导致机体阴阳失调、脏腑功能失衡、气血逆乱,使风、火、痰、瘀、虚交作,触发缺血性中风[1,6]。近年研究发现,缺血性中风与内伤积损、饮食不节、体肥痰盛、气虚邪中等密切相关[7]。缺血性中风的病因病机复杂,主要包括外虚、火、风、痰、气、血等[8],即与现代生活中的情志、饮食、劳累、气候等因素相关[9]。
1.1情志郁怒 近代医家张锡纯[10]曰:“脏腑之气化皆上升太过,而血之注……其所司,至昏厥不省人事”,说明五志过极,可引起内风,进而引发中风。临床上,愤怒可导致气、火激增,使血液被迫上涌,同时气血行滞不畅或因怒气血不畅,致气血瘀滞、寒气凝滞,又或者热引伤津耗液血滞而导致中风[11]。而忧愁、焦虑、愤怒等也可能成为疾病的诱因。临床研究表明,不良情绪不仅是中风发生的重要因素,还可影响中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11]。
1.2饮食不节 过食肥甘醇酒,可导致脾失健运、湿积生痰,痰滞发热,造成肝风感应、痰疳不适,进而引发缺血性中风[12],特别是酗酒可诱发缺血性中风[13],表明缺血性中风的发病与饮食密切相关。辛辣刺激、高脂、高糖饮食易诱发缺血性脑中风的发病,尤其是中老年群体;此外,长期过量饮酒也是诱发缺血性中风的高危因素之一[14]。研究发现,67%~75%的缺血性中风患者为长期饮酒者[15]。综上可见,不合理的饮食结构与缺血性中风密切相关,也是缺血性中风一级预防的重要环节。有效、及时地进行干预(如合理改善饮食、戒酒、适当运动等)可减少或延缓缺血性中风的发作。
1.3劳累过度 《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烦劳则张”,表明人身阳气容易扰动太过,促使亢奋不敛,结果阴血消耗,阳虚化风。而放纵伤精、失水火旺是缺血性中风患者发病的原因[16]。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人生活作息不规律、精神压力大、过度劳累,导致身体亏虚、免疫功能下降、体内代谢紊乱、血管堵塞,最终导致缺血性中风发生,严重者可导致猝死。因此,长期劳累是缺血性中风的危险因素,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和充足的睡眠可降低缺血性中风发生的风险。
1.4气候变化 缺血性中风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其发病率与季节气候变化有关[17],冬季忽冷忽热,寒邪侵入,影响血液循环。正如《素问·调经论》曰:“寒独留,则血凝位,凝则脉不通……”。而早春变暖,内应于肝,风阳暗动,也易诱发缺血性中风。虽然缺血性中风四季均可发生,但其发病具有季节特征,冬季缺血性中风的发病率最高[18]。骤冷的气温导致体内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易致已病变血管发生破裂出血,因此寒冷、潮湿的气候是缺血性中风发病的一个高危因素[19],提示人在突变的环境中,应注意保暖。
2 缺血性中风的治疗进展
辨病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的基本特征,也是中医疾病诊治中最具特色的重要环节[20]。在现代中医学发展中,病证结合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对于缺血性中风应辨证论治。首先,应明确缺血性中风的病因病机及其发生发展规律,把握病理变化;然后根据患者的个体特征(年龄、性别、体质、饮食、情志、气候等)以及患者所处疾病阶段的具体症状进行专方加减治疗。针对不同患者的个体差异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21]。
2.1治疗法则 临床上,缺血性中风的治疗应采取“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辨证原则[22]。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华所在,即根据患者发病时间、地区、体质或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临床表现不同,制订不同的治疗方案,即“同病异治,证异治亦异”[23-24]。缺血性中风的治疗亦应根据患者发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常用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①养阴熄风、清火平肝;②益气活血、化瘀通络;③泄热通腑、化痰开窍等。
2.1.1养阴熄风、清火平肝 有学者认为,缺血性中风的病理因素之风分为外风和内风[25];而《素问》有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因此患者多在正气虚弱时感受外风而阻痹脉络,如营不达外,则肢麻不遂,如营不达内,则神昏语塞[26]。另有学者认为,内风为缺血性中风发病的主要因素,肝肾阴虚、阴亏于下、肝风内动、上扰清窍,而致缺血性中风发生[27]。即内风引动,导致气血运行逆乱,上扰脑内神明,故而引发中风,治宜平肝熄风、祛风活络。李录山[27]研究显示,与常规西医及康复指导治疗的缺血性中风患者相比,加用镇肝熄风汤治疗的缺血性中风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改善。有学者研究疏肝通络汤治疗缺血性中风后抑郁症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疏肝通络汤可提高缺血性中风后抑郁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表明疏肝通络汤介入治疗缺血性中风后抑郁症的疗效良好[28]。此外,柴胡疏肝汤在神经功能修复方面效果良好,因此也可用于治疗缺血性中风。王小波[29]研究发现,增液汤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阴虚风动型中风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后遗症。此外,柴胡疏肝汤可促进缺血性中风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30]。
2.1.2益气活血、化瘀通络 华佗《中藏经》曰“气为血之帅”。人体五脏六腑赖气血运行,气为阳,血为阴,阴阳调和则脏腑功能协调运行,气虚则血行无力,瘀组脉络而发病[31]。王清任[32]在《医林改错》中肯定了“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并发展了瘀血理论。临床常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另外,各医家自拟益气活血方剂在临床中也取得了一定疗效。如杨小梅等[33]应用脑梗通汤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患者,结果发现,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脑梗通汤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更明显、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更好。文向东和何倩[34]研究发现,与常规西药治疗相比,益气化瘀通络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中医临床证候改善更显著。《血证论·阴阳水火血气论》曰:“气为血之帅”,气能生血,也能行血。气虚、气滞、气逆等气的功能障碍,也可能引起血行不畅,因此,在治疗血瘀证的同时,还应根据不同的病因分别加用补气、行气、破气、降逆等药物,以达到治本的目的。
2.1.3泄热通腑、化痰开窍 腑气不畅,痰热内阻是缺血性中风的主要特点,阳明胃气不能通顺下达,气壅痰郁化热,反而逆上,上扰清窍,是谓中经络;气机逆乱,挟痰热秽浊上壅清窍,导致窍闭神昏,发展为中脏腑[35]。缺血性中风的本在气机壅滞,气机壅塞则津血脉络难以畅通,故痰热腑实证常伴有血瘀脉络的病机改变。缺血性中风的急性期常本虚标实并存,且标实可能为主要证候,包括瘀血、痰浊等。徐君霞[35]研究发现,通腹化痰法可显著改善痰热腹实型缺血性中风患者的神经功能和多项血液化验指标。王文婷[36]研究发现,对于痰热腹实型缺血性中风患者,口服星篓承气汤的疗效优于开塞露灌肠或口服乳果糖口服溶液治疗。
2.2中药制剂的临床应用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单味中药提取制剂及中药复合制剂的出现,缺血性中风患者的治疗有了更多的选择,且中药制剂价格低廉、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疗效显著,患者接受度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近年临床常用的中药制剂主要包括疏血通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和舒血宁注射液等。
2.2.1疏血通注射液 疏血通注射液具有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的功效,主要用于瘀血阻络所致的缺血性中风的急性期,并达成了《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应用专家共识》[37]。陈志刚等[38]比较疏血通注射液与三七皂苷治疗缺血性中风患者的疗效,发现疏血通注射液对于瘀血阻络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的中医证候及血液流变学的改善更显著,且安全可靠。郝孝盈等[39]研究发现,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崔志刚和高岭[40]发现,疏血通注射液可显著降低缺血性中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哈玲梅等[41]研究发现,与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阿替普酶治疗相比,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治疗可更好地促进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能力、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另有临床研究显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且安全性较高[42]。
2.2.2川芎嗪注射液 川芎嗪是一种从中草药川芎中提取的生物活性成分,在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强血管扩张、增加脑血流量以及神经保护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川芎嗪注射液被广泛用于缺血性中风的急性期治疗,且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均较好。一项随访1年的研究显示,与常规药物治疗相比,川芎嗪联合常规药物治疗缺血性中风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生存率均显著升高[43]。此外,一项荟萃分析显示,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疗效显著,且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患者的安全性、总有效率以及患者生活能力等均优于同期单纯西药治疗患者[44]。
2.2.3舒血宁注射液 舒血宁注射液的有效成分为黄酮和内酯,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的功效,临床常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等的治疗[45]。陈勇等[46]研究显示,舒血宁注射液可降低缺血性中风患者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抑制炎症因子释放,从而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且舒血宁注射液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牟梓樟等[47]应用舒血宁注射液联合蚓激酶治疗脑梗死患者,结果发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降低,表明舒血宁注射液联合蚓激酶可缓解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显著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杨保华等[48]研究发现,舒血宁注射液联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缺血性中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并下调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此外,临床常用的中药制剂还有红花注射液、葛根素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等,这些中药制剂广泛应用于临床,对于改善缺血性中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相关实验室指标均有显著疗效。
3 小 结
随着中医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致力于中西医结合的研究,以促进东西方医学的优势互补、互相融合。对于急性缺血性中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显著。但目前中药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且药物有效成分的分离、提取等仍需进一步研究。此外,尚缺乏大规模、多中心的随机、双盲、对照中药临床试验研究,未来应加强对中医科研人员科研设计、临床研究能力的培训,使其能够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现代医学,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以完善对中西医结合的认知,推进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应用,使其发挥更好的疾病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