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植物栽培和养护管理
2021-12-04李绍会
李绍会
(广南县园林绿化管理所,云南 广南 663300)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构建环保型、节约型生态社会理念的提出,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数量和规模在不断扩大,生态环境逐渐变好。园林绿化工程是城市绿化以及市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好园林绿化工程,对于改善人们居住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1 园林绿化植物栽培技术
1.1 合理选择绿化植物
植物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比较高,种植于最合适的地方,才能保证其生长效果最佳。对绿化植物进行栽培时,必须遵循“适地适栽”原则,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气温、降水、光照强度、土壤类型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植物类型,这样才能提高植物成活率,达到园林绿化的基本目标。因此,园林绿化设计人员不仅要对各种园林绿化植物的生长特性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而且要根据当地的环境特点选择适合的植物类型[1]。
1.2 场地准备
园林绿化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场地质量。从植物移栽和生长实际情况来看,移栽土壤以壤土为宜,如果移栽地土壤为沙地或者黏土,则需要根据移栽植物的特点和实际需求,及时对土质进行改良,确保土壤中各类养分充足、透气性和透水性良好。在缺少表土或厚度不足的表土层上种植植物时,应铺盖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土壤,使土壤厚度达到植物生长所需的最低土层厚度。铺盖的表土需要经过质量检测。移栽前应对土壤进行翻耕,清除土壤中残留的各类杂物,如杂草、草根、碎石等。如果在翻耕过程中,发现土壤质量不合格,需要立即进行处理,更换优质的移栽土壤。翻耕完毕后,需要对土壤进行平整处理,确保表面无明显坑洞、边缘稍低于路面。
1.3 合理选择苗木
苗木选择是否科学合理,会直接影响植物的成活率。首先,要选择没有病虫害、主干没有明显外伤且根系比较发达的植株,以最大限度地提升植株的移栽成活率。其次,在苗木和花卉运输过程中,需要做好防护工作,保护枝叶、枝干不受损伤。最后,需要对苗木根部进行包裹,一方面是保护根系不受损伤,另一方面是保护植物根部的原有土壤不脱落。
1.4 合理选择栽培时间
根据植物的特性及生长规律,选择在春季或者秋季进行移栽。移栽工作要在清晨进行,尽量避免在10:00后移栽,因为中午温度较高,不利于植物生长,易由于温度过高或者缺水而造成植物死亡[2]。
1.5 挖掘定植穴
需要根据移栽植物的特点,开挖合适的定植穴。通常,定植穴直径比植物根部土球的直径大25 cm左右,具体大小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控制。定植穴要有足够的垂直度,不能明显倾斜或者与地面出现夹角,严禁挖成“锅底形”。
1.6 移栽技术
对植物进行移栽时,需要严格按照工艺流程进行施工,确保植物的存活率。移栽前,施工人员需要进行定点放线,确定每个植物的具体移栽位置。进行起苗施工时,应确保与移栽时间相结合,确保起苗后及时移栽,避免植物缺水死亡或者受损。起苗时需要进行修剪处理,在保证基本形态不受到影响的前提下,减除存在病虫害的树枝,切口处应保证光滑、整齐,必要时可以涂抹创伤药剂。在苗木运输过程中,需要对土球进行特殊保护,必要时应使用塑料膜进行包裹,避免阳光晒伤植物根系,也能防止冬季冻伤苗木。对移栽后的树木要适当遮阳,减少移栽后苗木和花卉的水分蒸发量。移栽时,先在穴底铺一层营养土或腐熟有机物,再拆除土球上的包扎物,借助吊车缓慢将苗木移入树穴、扶正,并调节好方向。回填土时,注意先回填上层土(腐熟土或耕作层土),分层踏实,当回填土至土球高度2/3时,灌透水一次。也可回填完毕后,封高围堰,打好支撑,再灌透水。
2 园林绿化植物管护技术
2.1 修剪
修剪是园林植物养护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管理工作。一些植物生长速度比较快,如果不进行修剪,不仅会影响其美观度,而且会抑制其他植物生长。修剪时要根据园林景观需求,合理选择树形。对于生长环境较差的植物或者伤口愈合能力偏低的植物,要轻修剪;对于生长旺盛的植物,要重修剪。根据植物的生长特性,确定合适的修剪时间。落叶类树木可以选择在落叶后至第2年萌芽前进行修剪,常绿树则可以在休眠期进行修剪,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树木吸收养分、减少蒸腾,使植物顺利越冬,同时平衡树势,促进植物良好生长[3]。
2.2 灌溉
植物栽植完成后,根据植物的需水特性、天气情况以及土壤含水量等适当进行灌溉,保证植物可以顺利度过“成活危险期”。要根据植物的需水规律进行灌溉,不能浇灌过多,以免影响植物生长,导致出现烂根死亡现象。灌溉时要选择合适的时间节点,一般选择07:00—10:00,以保证灌溉效果最佳。另外,为了使绿化树木可以顺利越冬,冬季来临前需要进行一次灌溉。需要注意避免在中午温度偏高时、雨天或者即将下雨前进行灌溉,雨季要适当减少灌溉次数,避免植物死亡。
2.3 施肥
植物对养分的需求量比较大,因此,需要根据植物的生长特性及实际需要,合理进行施肥。前的生长期进行(3—10月),叶面施肥应在早晨或傍晚无风、无雨天气(至少三四天内)进行。追肥可采用环施、穴施或沟施,环施应在树冠正投影线外缘挖环状沟,深度和宽度一般为30~40 cm,沟(穴)施应避免伤根。根据灌木品种生长发育需要,选择施用有机肥、无机肥及专用肥。开花灌木可在开花前施肥,以追施磷、钾肥为主。施肥时,肥料不能裸露,采用埋施或水施等方法进行。宿根及草本花卉,可根据植物品种、生长发育阶段,在每年春、秋季重点施肥两三次,并根据生长情况适当追施无机肥,以满足植物生长需要。肥料的施用要适量、均匀,防止过量或不均匀引起肥害。另外,在施肥过程中,浇施肥料浓度需要控制在3.0%以下,叶面肥施用浓度控制在0.3%以下。
2.4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是绿化植物养护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点内容。首先,加强苗木检疫。随着社会的发展,国际间或地区间的人员往来和产品交流日趋频繁,增加了危险性病虫害传播的机会。因此,严格贯彻执行我国的检疫法规,在机场、港口、车站等商品进出口的门户抓好苗木病虫害进、出口检疫,同时抓好苗木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避免危险性病虫害扩散、蔓延。
其次,实施生物防治。一是利用微生物制剂防治。例如,利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利用春尺蠖多角体病毒、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分别用于防治春尺蠖、马尾松毛虫、舞毒蛾;利用枝顶孢霉防治杨干象、用泰山1号线虫防治杨树天牛。另外,利用白粉寄生菌可控制白粉病,利用锈菌寄生菌可控制锈病的发展,利用大隔孢伏革菌防治松树银白腐病等。二是利用天敌昆虫防治。我国应用较多的寄生性天敌昆虫有赤眼蜂、肿腿蜂、姬小蜂、蚜小蜂和天牛蛀姬蜂等,捕食性天敌昆虫有蒙古光瓢虫、异色瓢虫等。例如,利用赤眼蜂防治松毛虫,利用蒙古光瓢虫防治松干介,利用寄生性天敌蒲满控制隐蔽性害虫(双条杉天牛、柏肤小蠹、吉丁虫等),利用肿腿蜂防治双条杉天牛、粗鞘双条杉天牛、青杨天牛,利用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利用天牛蛀姬蜂防治青杨天牛等。三是利用益鸟防治。利用挂人工鸟巢的方式招引大山雀、啄木鸟和灰喜鹊等益鸟,可以明显降低食叶害虫和蛀干害虫的密度;猫头鹰对林鼠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再次,实施物理防治。例如,利用害虫成虫的趋光性,设置黑光灯或高压灭虫灯诱杀成虫;采取超声波、热处理、射线照射等方法处理种子和插条,消灭病原物或害虫;利用松毛虫下树越冬习性,在松毛虫春季上树前在树干上绑缚塑料带,可阻止越冬幼虫上树。
最后,实施化学防治。化学防治仍是控制病虫害大发生和消灭虫源基地的主要措施,但需在搞好预测预报的前提下,适时、适量使用低毒、低残留的高效农药。
3 结语
园林工程绿化植物的栽培和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为了提高绿化工程的整体建设水平,必须加强绿化植物养护管理,保证园林绿化植物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