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

2021-12-04鲍丽娟

长春大学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硕士汉语词语

鲍丽娟

(长春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长春 130022)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与以往的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略有不同: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更多着眼于研究生的系统理论的学习和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倾向于研究型;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主要“培养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和良好的文化传播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专门人才”。也就是说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更侧重于实践能力即汉语教学能力的培养,培养目标要求既要打好扎实的语言学理论基础以及掌握教育学心理学跨文化交际等理论知识,为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和教学服务,又要着重突出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将来从事对外汉语教学成为国际汉语教师打基础,培养未来能承担各层次各类型各技能训练的汉语教学工作的汉语国际教师。所以在课程教学中不仅要大力加强教学实践环节,而且是贯穿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各门课程授课过程中的突出重点,教学活动中要打造实践能力培养的意识并凸显于各个教学方面与层次,为实现培养目标服务。

1 着力充实与教学实践有关的前沿研究成果,并在实践过程中掌握其理论内涵

根据学科论的教育培养体系原则,每一门课程的设置都是学科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共同为完成培养目标服务,而每门课程自身都具备完整的理论体系内容,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实践性等内涵,国际汉语教育的专业硕士的培养体系也不例外,学生们既要学习本学科的系统理论,同时要培养作为汉语教师应该具备的担任各种教学内容课程的对外汉语教学能力。作为授课教师,要充分依据国际汉语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对学生着重进行实践性能力训练,在教学中凸显培养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内容和环节。首先在课程教学中要不断融入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传授最前沿的理论知识,同时要在理论的传授中植入实践能力培养环节以体现学以致用的原则。比如“第二语言教学理论”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是给学生介绍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介语理论和对比分析理论、习得模式、个体差异、学习策略、教学模式等理论性知识,在教学模式这一章应该嵌入近年来语言教学模式发生的巨大转变以及新的研究成果,同时选择比较有代表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比如说任务型、体验型、块状教学并进行深入学习和实践训练。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指教师通过引导语言学习者在课堂上完成任务来进行的教学,这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在做中学” 的语言教学方法,是交际教学法的发展。

任务型教学法从它诞生起就受到了教育界特别是语言教育界的肯定,但是因为这种方法完全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完全以学生为课堂活动中心,实施起来难免存在不得心应手影响教学进度教学效果的情形,因此对于尝试和实施产生一定的阻碍。但任务型教学法对实现第二语言的习得效果更优,近年来得到了充分重视。因此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充分理解这种教学方法的内涵和操作程序,并且在课堂上实践这种方法的过程,让学生充分领略这种方法的魅力及掌握其要领。该理论认为:掌握语言大多是在活动中使用语言的结果,而不是单纯训练语言技能和学习语言知识的结果。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围绕特定的交际和语言项目,设计出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学生通过表达、沟通、交涉、解释、询问等各种语言活动形式来完成任务,以达到学习和掌握语言的目的。根据这种方法的原则和过程,课堂上可以进行操作性训练。首先根据教学法流程和实际的教学情形设计一些问题,然后进行分组讨论,分析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最后每组代表交流发言,让大家找到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设计的问题可以是目前课堂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学生上课常迟到怎么办?学生上课不专心怎么办?学生上课总是看手机怎么办?有的学生上课经常出出进进怎么办?只是喜欢听说不喜欢读写的学生怎么办?教师可否严格要求或者批评学生等问题,学生经过讨论根据不同国家的文化特点和教育原则找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可以借鉴使用的方法,同时完成了任务型教学的全过程。这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很好的教学过程,学生不仅捋清了这一教学法的思路,同时掌握到了很多新的教学原则和理念,特别对一些问题有了新的理解和分析判断以及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比方对于学习懒散的外国学生,教师大多以文化存在差异为由对他们采取比较宽容的态度,但是留学生研究生们谈到在外国对学生同样是严格要求,但要运用各种方式技巧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要求按照学校的规定严格执行等等,解决了教师的一些困惑,也为学生今后学习指明了方向。因此这种教学方法确实是一个受学生喜欢并见实效的好方法。

由此可见,这样一个流程的教学给学生的不仅是任务型教学法步骤的感受,同时给学生的是这个方法是切实可行的运用意识,而且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实践训练。

2 有效合理地借助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升教学层次的同时加强实践教学

目前现代化教学手段很发达,可以利用的种类繁多,不只是有多媒体教学设备让教学更直观更利于取得精彩的教学效果,还有精品课、微课、慕课等大量的教学视频可以利用,同时还有戏剧电影名山大川历史地理等内容等的音像制品,为我们教学提供了很多方便。电子教学制品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很重要的手段,积极合理地利用对教学有极大的帮助作用。比方“国际汉语教学案例分析”这门课,此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根据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来分析对外汉语教学的各种案例,在分析鉴赏中评价各种案例,分析其优点和不足,为自己将来从事汉语教学提供典范及借鉴作用,以应对教学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为此,除了可以利用纸质教材、真实的课堂环境以外,我们还可以利用经典电子教学案例资源来做教学示范。比如北京语言大学出品的《汉语课堂教学示范》电子音像制品。这是优秀课堂教学的典范,是精品是完美教学的课堂教学展现,各门技能训练课程综合、口语、阅读、语法等都分别有典范的教学实况录像,可以学习和借鉴到很多东西。根据《国际汉语教学案例分析》的教学模式——观摩、反思、研讨、总结、模拟、等步骤和环节,学生边观摩边讨论边总结和体会运用,收获远远大于只是看纸质案例的分析。因此教师要积极合理充分地利用这些资源为教学服务,提升教学层次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3 强化理论指导实践的教学理念,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提升应用能力

任何一个学科的教学,课程设置都体现学科理论的系统性和统一性。国际汉语专业硕士的教学也是如此,但是重要的是我们要在学习这些理论的过程中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无论是在“对外汉语基础理论”“对外汉语教学法”“语言要素教学”“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等课程,基本上都有学生教学实践的环节,重点是要用理论指导实践,才能达到提高实践能力的理想效果,使学生获得较高的教学能力,以应对未来的所有教学工作。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有的学生在授课内容的准备过程中,比较偏重于备教材,备语法、备生词,但是不太注重备课程特点和目的,不太注重备方法和手段,分课程技能训练意识不够,目标性不强。在一则“高级口语”教案的“教学目的”中第一条就是学习近50个生词,每个生词都做了比较详细的解释的内容准备,而且还特别强调“一般的名词要举例,个别词要求学生造句,并指出错误加以改正。要讲到动词后边常带的成分(跟宾语、补语) ,形容词最经常的用法(作定语、谓语、状语)。动词、形容词一般都要给几个句子做例子。在学习生词的过程中,要多花时间,多准备句子让他们练习。”如果看这个对于讲解词语的说明,应该说很细致很全面,对词语的准备无懈可击,能感受到教案拟写者知识的的丰富性准备的充足性,但正是如此,这个教案明显的感觉倾向于综合课的设计,方法也接近综合课的方法,显现出课程分技能培养目的不明确不突出的问题。词语是语言表达的基础,学生必须有大量的词语积累才能有言语的输出,口语的词汇训练应该是为了表达为了交际服务,口语课词语学习最好的方法是少说明多运用。学生到了高级阶段,已经有了一定量的词语储备,对于词语使用的语法规则要求已经基本掌握,所以教学中要弱化对离开语境的单独词语的讲解和练习,而将授课时间及重点放在成段话语表达以及如何使用语法将学过的词语能从大脑中泛起并准确使用,特别是书面语的使用上。经过结合理论对实际存在问题的分析,使同学们更充分明确对外汉语教学各门课程的独特教学目的,对于每门课程的要求和功能有了更进一步的体会,同时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意识加强,体会到教学要遵循第二语言的教学理论和规律的基础,教学中要体现精讲多练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目的。充分理解如高级口语课程就是要强化高级口语训练,完成用汉语进行成段成篇表达的教学目的。其他的课程如阅读课、写作课都有各自的技能训练要求。

从以上分析我们看到汉语国际教学硕士培养中,要将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培养重点,同时要将这个意识贯穿在各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出综合能力强、有理论水平更有实践能力的优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以推动国际汉语推广的步伐。

猜你喜欢

硕士汉语词语
山东艺术学院作品精选
容易混淆的词语
学汉语
找词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厦大硕士创业新一站 卖卤味
The varieties of modern English and how does this range affect teach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建筑学硕士揽了“瓷器活儿”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