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百年历程的科学文化路径

2021-12-04

关键词: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理论

任 丑

(西南大学 国家治理学院,重庆400715)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过了辉煌的百年历程。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历程,也是中国共产党锲而不舍地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习近平说:“发展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必须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保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锲而不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使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1]47在我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百年历程中,科学文化发挥了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科学文化是在科学发展历程中积淀而成的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形态。今天,随着高新科技日益发展,科学文化越来越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强大力量。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积极运用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提高理论传播的便捷性、时效性和生动性,在科学文化的普及中融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渗透科学文化的基本内容。

根据中国知网主题检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一词,2021年6月最新数据表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成果,有期刊论文4 874篇,学位论文763篇,报纸文章285篇,会议论文137篇。研究主题包括三大部分:(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研究,包括大革命时期、延安时期、中央苏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等各个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如何芳对建党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2];邱新有、黄立群对中央苏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3];刘志明对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4];汤志华、郑炳对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5];等等。(二)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包括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原则、基本问题以及乡村振兴、边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等。如张瑾研究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大众文化中的话语转化与现实意义[6];储照芳研究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晋宁实践[7];等等。(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路径研究,主要涉及工会、高校、社团、农村、宣传、制度、传统文化等领域。如何博、张妍研究了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的生成机制与培育路径[8];王伟慧讨论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传统文化的交融互动[9];欧庭宇讨论了基于网络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10];等等。综上所述,目前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虽然总体成果数量不少,但对科学文化路径的研究不多。在不多的科学文化路径研究成果中,又大多集中在某些具体领域,如“互联网+”传播路径、媒体融合路径、大数据实践路径、全媒体时代传播机制等,而缺少科学文化路径的总体研究,更缺少对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科学文化路径的系统研究。这就由此提出了新的研究使命,即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百年历程的科学文化路径的系统研究。

那么,科学文化是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呢?本文认为,科学文化主要从观念、制度、器物、实践等四大路径共同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本文即按上述四大路径进行展开。

一、科学文化观念: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力量

人们从知识论角度把科学理解为关于真的经验命题的体系,这种理解一定程度上阻隔了科学的文化之根和生命之源。事实上,科学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实践活动,也是一项具有内在精神动力的文化事业。科学文化观念主要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要素,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运用科学文化观念不断推进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涵、实事求是品格和价值实现。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运用科学知识深化理论内涵

早在1843年,马克思就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思想的闪电一旦彻底击中这块素朴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11]这一科学论断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理论指导。理论的产生与发展需要自然科学提供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正是在概括和总结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基础上创立的。每一种理论形式都与当时的自然观或自然科学的发展程度相适应,这一点体现在人类哲学史和科学思想史之中。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自然哲学观认为,某种物质形态(如水、火、气、土)是万物的本原。泰勒斯“把水看成本原(因而宣称地浮在水上)”[12]16。赫拉克利特说,这个世界对于一切存在物都是一样的,“它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12]21。恩倍多可勒提出构成宇宙的四元素说,“火、水、土以及那崇高的气”[12]43。这种直观性、简单性和猜测性的自然观与当时萌芽阶段的自然科学发展状况密切相关。从16世纪中叶到18世纪中叶,以“人的发现”和“世界的发现”为主题的文艺复兴运动大力推进了数学、物理学的发展。在此期间,牛顿经典力学成了举世公认的标志性科学理论成就。人们力图通过机械类比来解释自然现象,由此形成了机械论、还原论、决定论的世界观,甚至出现了人是机器、人是植物之类的机械哲学观。拉美特里说:“人体是一架会自己发动自己的机器:一架永动机的活生生的模型。”[13]虽然机械唯物主义对自然各个细节方面的知识超越了朴素的唯物主义,但机械唯物主义主张形而上学的机械自然观,对自然辩证发展的总体性认识并没有超越古代自然哲学。

随着人类对自然认识的逐步深入,关于自然界各部分知识的材料逐步达到非常丰富的程度,自然科学的任务由搜集材料转变为整理材料,自然科学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其标志性就是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即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能量守恒定律,向人们展示了人与自然普遍联系与辩证发展的世界新图景。在此基础上,马克思从哲学高度指出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14]52马克思主义总结当时自然科学的所有成果并进行伟大的综合,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0世纪以来,现代自然科学在物质结构理论、脑科学、物理学、信息科学等领域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在时空观、物质观、因果律等方面丰富、拓展了唯物辩证法的内容。中微子有质量的证明、引力波的发现、分子机器的开发与合成等,都证明了“物质第一性”这一论断的正确性。大脑定位系统细胞的研究证明了“意识的第二性”,意识来源于物质,意识是高度发展的物质即人脑的机能,是客观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DNA修复机制、细胞自噬机制以及控制生物钟节律的分子机制等,揭示了物质世界存在客观规律,即物质世界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发展。马克思主义正是在吸收、消化、提炼、概括当代自然科学的过程中持续发展的科学理论。21世纪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呢?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运用科学知识,与时俱进,不断深化理论内涵。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深化理论内涵的过程,也是借助科学方法不断前进的过程。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借助科学方法,秉持实事求是的理论品格,更加有效地推进自身进程

马克思主义和科学方法的共同理论品质是“实事求是”。科学方法是确保科学实践得以顺利进行而采取的方法、途径或手段。按照其运用特点的差异,科学方法大致可以分为理性方法和非理性方法。20世纪以来的科学哲学诸流派中,逻辑经验主义(逻辑实证主义)主要推崇观察与实验等理性研究方法,批判理性主义则将非理性方法与理性方法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无论是理性方法还是非理性方法,实事求是都是蕴涵其中的最为重要的理论品格。科学研究事业的本质是追求真理。具体来说,科学研究是一项理性与非理性相结合的事业,它是人们在现有的理论与技术条件下,通过一定的流程和步骤,实现知识增长和技术进步的过程。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科研工作者必须敬畏并尊重科学研究事业,秉持实事求是的科学品格。同时,科研成果只有合乎实事求是的原则,才能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不断检验,才能得到公认并被确认为真理。可以说,获得真理的过程也就是科学研究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真理,是因为它从来不企图构造所谓“完善”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在回答时代所提出的问题中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什么是“实事求是”呢?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对“实事求是”作了精当的阐释,他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15]194质言之,实事求是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力保障和内在精神。

马克思主义和科学方法的共同理论品质就是实事求是。马克思说:“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14]87邓小平说:“培养好的风气,最主要的是走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这两条。特别是科学,它本身就是实事求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是不允许弄虚作假的。”[16]57江泽民说:“科学的思维、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其本质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17]438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以实事求是为桥梁和纽带,运用科学方法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借助科学方法,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更容易、更广泛地被人民群众理解和接受。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弘扬马克思主义,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实现。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以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中国进程能够星火燎原的重要原因。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运用科学精神推进其价值实现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是什么?如前所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价值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江泽民说:“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18]12胡锦涛说:“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是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准则。只有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坚持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坚持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才能从根本上做到求真务实。”[19]156习近平说:“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基础之上,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建立在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崇高价值的基础之上。”[1]82科学精神作为观念层面的科学文化之内核,是科学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行为规范、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以及研究传统等,它主要包括探索与献身精神、批判与创新精神、求实与理性精神、自由与平等精神等内容。那么,科学精神的丰富和完善在何种意义上有益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实现呢?

马克思主义不是学院派推崇的思辨理论,而是旨在解答人类历史向何处去和人类如何实现自身解放的时代问题。毛泽东说:“马克思列宁主义是科学,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任何一点调皮都是不行的。”[20]科学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与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无情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基本矛盾所导致的劳动的普遍异化,为生活在“颠倒的世界”中的贫苦大众指明改变其悲惨命运的革命道路,为建立一个能够实现人的自由解放的、公正公平的理想社会而奋斗。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价值诉求在于:人民群众尽可能多地接受、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人民群众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现实的物质力量,成为实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实践力量。习近平指出:“全党同志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使我们党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21]浸润着科学精神的马克思主义以对自然、人及社会的规律性认识为基础,借助彰显实事求是理论品格的科学方法,在实现大众化的过程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追求,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实现。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运用科学文化观念不断推进和发展自身的理论内涵、实事求是品格和价值实现,同时,科学文化形成的制度也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相应的制度建设的借鉴。

二、科学文化制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制度之鉴

当一种文化由于“概念的广延性所带来的模糊性”而导致“文化内涵泛指性”时,需要通过制度文化的建设来实现其“实指性”,保障其观念层面的精神文化的弘扬[22]。科学文化的制度主要指科学的社会建制,是由科研机构、科学团体、出版部门、奖励机制、法律规章等构成的系统工程。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科学建制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因为这意味着科学的发展从散漫无序状态逐渐走向组织化的有序状态。此后,科学家成为一种固定的专门化职业,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机构相继建立,同时也形成了相应的科学活动的道德要求和法律制度等规范或秩序。胡锦涛说:“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19]159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能够从科学文化制度范畴的职业科学家、科学学术机构、科学自主性等层面挖掘可资借鉴的优良要素,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系统工程。

(一)职业科学家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专业人才的培育

科学建制化的重要标志是“科学家”社会角色的形成。职业科学家的出现既是科学建制化的结果,又是科学建制化的主体性体现。只有科学研究从精英阶层的业余兴趣、私人爱好或个人炫技转变为专业化职业时,科学才可能从自由松散的个体活动走向有组织、有计划、有秩序的社会建制。同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需要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人才的建制化。

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建制化过程中,作为建制者的人是首要因素。因为人是所有实践活动的具体实施者,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实践主体。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人才建制的关键是,从人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人才队伍。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解决好三大问题:(1)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至少应当考虑三个要素:高尚的思想道德修养、专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贴近群众的多元化宣传能力。原因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其本质而言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因而必须正确处理好理论与群众之间的关系。(2)建立人才准入机制,确保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专业人才队伍的结构最优化,因为严格的准入制度能够有效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专业人才队伍的质量。要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通过正规合法的程序录用和组建高学历、精理论、善进取、人品端正的高级知识分子队伍。当前各高校、科研院所的博硕士研究生将成为专业人才的主力军,因为他们能够以其敏捷的思维、较高的理论素养、饱满的热情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3)健全专业人才培养机制,激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邓小平指出:“体制搞得合理,就可以调动积极性。”[16]54一方面通过严格的制度和物质手段为相关人才提供必要的晋升机会和物质条件,确保人才的稳定性和工作的责任感;另一方面通过完善学习进修制度、构建形式多样的资源共享平台,拓宽人才的理论视野,提高沟通技巧,加强实践能力。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能够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践行和群众路线的实践提供内在动力和专业化的生力军。

(二)科学学术机构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发平台的建设

由于研究对象、构成人员、探究方式等不同,科学组织的类型或模式呈现出多样性特征,如大学或企业里的研究所、实验室,官方或民间组建的各类科学学会、研究会、促进会、社团等。学术研究或交流不再是“居无定所”的偶然现象,而是以正式的组织机构为物质载体的定期性活动。这种学术活动主要通过各个学科专业的学术期刊或图书出版物等方式形成学术对话机制或科研网络。有序的组织与合理的制度能够促进职业科学家之间的合作交流与良性竞争,进而形成以金字塔式结构为主导或以同行承认机制为主导的科学共同体,推动科学技术及其建制化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学术机构的运行机制,可以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发平台及相关组织机构建设提供借鉴或参考。

与科学学术机构对于科学文化的功能类似,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发平台及相关组织机构的建设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物质载体和重要媒介。目前,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中心和发布平台建设已初见成效。与研究中心相比,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布平台相对较少,利用率较低,一定程度上存在缺乏有效监管、宣传方式较为单一、特色不太鲜明等问题。针对这些现实问题,我们可以借鉴科学学术机构的运行机制,构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发平台。这项工作主要可从以下三点着手:(1)畅通受众渠道,夯实基层平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在于要让人民群众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根据基层人民群众的真实生活,选取喜闻乐见的内容,增强人民群众的参与感、体验感和享受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平台建设要充分考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接受程度,充分调动政府、企业、高校及民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彰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特征。在不同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革命战争年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特征就是毛泽东思想的大众化。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特征就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胡锦涛说:“要积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深入浅出回答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更好析事明理、解疑释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日益深入人心,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所掌握,发挥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23]61进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大众化。习近平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新长征路上,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主角、都有一份责任。”[1]233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说:“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24]20这就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特征。(3)构建系统网络,创新传播平台,畅通交流平台。2015年12月16日,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目前,中国有六亿七千万网民、四百一十三万多家网站,网络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融入人民生活。”[25]303-304这充分说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已经具有非常坚实的物质基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发平台,要整合已有资源,结合具体实际,建设立体的平台网络体系。要以网络技术的创新平台为基础,发挥公开、平等、普及、互动的巨大优势,让先进科学技术真正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服务。

(三)科学自主性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机制的构建

从科学的发展历程看,科学建制化的标志,主要是科学家从其他职业分离出来成为一种固定的职业,以及科学研究机构或自治组织的产生、大学研究所或实验室的出现等。这些现象的共同特征,是科学及从事科学活动的个人或共同体获得了某种自主性。“自主性”是指科学作为一种高度自治的体制,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和运行机制。其中,科学规范是维护科学自主性的内在制度保证。科学规范通常包括两方面内容:(1)科学的认知或技术规范,它从方法论角度要求经验证据的充分性、可靠性和逻辑一致性;(2)科学的道德或制度规范,它从科学的社会规范角度提出并确证科学共同体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以捍卫真理的客观性基础。不过,科学家并非抽象的人,而是受到了一定条件(如社会、语言、民族、国家、教育背景等)限制的具体的社会的人。因此,科学的自主性是在科学内部与社会外部之间保持必要张力之关系中表现出的相对独立性。

作为社会建制的科学经历了百年的历史流变,与社会环境之间保持着适度的张力,已形成健全的科技政策、相关法律制度、宽松的科研氛围等,并以此推动科学与社会的共同进步,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建制可资借鉴利用的重要资源。百年以来,我党非常重视制度建设。毛泽东在谈到党代表制度时指出:“党代表制度,经验证明不能废除。特别是在连一级,因党的支部建设在连上,党代表更为重要。”“红军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26]胡锦涛指出:“坚持求真务实,不仅要从思想上强调,而且要从制度上落实,以制度建设和创新来保证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19]159-160具体而言,科学自主性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建制主要体现为四个路径:(1)通过建立完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资料数据中心,为理论研究和大众化实践提供坚实基础和优质条件;(2)畅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成果的刊发渠道,以促进研究者之间、研究者与大众之间的交流互动;(3)丰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形式,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文学、美术、音乐、微视频等)使普通大众自觉主动地接受马克思主义;(4)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学科规范与效果评价机制,避免对马克思主义及其理论的恶意歪曲或庸俗解读,正确引导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原理的理解和运用,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高效优质的机制建设。

当然,构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高效优质机制,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内容研究、传播方式、组织机构等方面的相对独立性发展,还需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技术保障。这就是科学文化器物层面的使命。

三、科学文化器物: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技术保障

科学文化器物是科学理论与社会现实相结合的技术化后果,其典型形态是产业技术革命。如今,利用高新科技服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重要。习近平指出:“每一次产业技术革命,都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现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极大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改变世界的能力。”[25]303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造就人化、文化与物化相统一的技术世界,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新的技术保障。我们既要有效利用当代高新技术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水平,也要利用先进科技成果切实改善民生,使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成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重要的群众工作,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水平需要掌握群众工作的第一手材料,摸清吃透具体情况。习近平指出:“现在,了解情况的手段更多了,电话、微博、微信都很快,我们做群众工作的手段更好了。”[1]134我们要积极有效地利用高新科技手段服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充分发挥高新技术的力量,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落实到人民群众生活和工作的实际之中,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广度和深度。

人类文明在传播方式上主要经历了五个阶段:口耳相传时代、手抄时代、印刷时代、电子时代以及网络信息时代。每一次传播方式的变革都影响着文化交流的广度和深度,甚至改变文化交流的内容。网络时代的传播方式更为注重知识生产者、使用者与评价者之间的多向度互动交流。科学知识传播与科学精神培育不再是自上而下的单向灌输,而是从“被”科普转变为“要”科普。这就促使知识的流向呈现出协商、民主、多元的非线性传播路径,能够鼓励人民群众充分发挥沟通、对话、交流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网络信息时代,要充分利用网络等技术,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更加生动、范围更加广阔,切实有力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当前,我们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水平,主要注重利用软件开发技术、新型网络技术与多种传媒手段。

(一)利用软件开发技术提高理论成果的形象化水平

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人民群众发自内心地自觉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种较为高级的接受方式,认同是对某种传播内容的主动接受。在网络传播模式下,要熟悉不同阶层群体网络语言的不同特点,用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通俗易懂的语言,去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计算机软件作为文化传播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传播器,可以内嵌适合各阶层网民的语言,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内容形象化、亲民化、生活化。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要提高理论成果的电子化、形象化、生动化水平,让群众产生亲近感,自觉积极地学习、领会、理解、认同马克思主义。

(二)利用新型网络技术扩大理论覆盖范围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范围越广泛,其大众化程度就越高。习近平指出:“让互联网成为我们同群众交流沟通的新平台,成为了解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新途径,成为发扬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群众监督的新渠道。”[27]336要利用新型网络技术(互联网、手机、移动电视等现代媒介)有效扩大马克思主义理论覆盖范围。值得注意的是,网络空间的匿名化、多元化、虚拟化等特征往往导致良莠不齐的信息,甚至出现歪曲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良信息。这不但会损害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发展,而且还会损害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有鉴于此,必须加强网络空间的监督管理,规范网络宣传的内容和语言等。要把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载体,因为它们具有权威性、严肃性、可信度高和影响力大的特点。还要进行多媒体联动,推动马克思主义从传统媒体向网络媒体辐射,占据网络宣传和舆论主阵地。新闻宣传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实事求是,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三)利用多种传媒手段提升理论交互能力

胡锦涛说:“互联网已成为各种社会思潮、各种利益诉求的集散地。成为意识形态较量的一个重要战场。……我们必须从占领文化传播制高点和掌握信息化条件下宣传思想工作主导权的高度,抓住信息化的历史机遇,善于运用先进技术传播先进文化,积极发展中国特色网络文化。”[23]64网络媒体具有交互性强的特点,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水平,要构建多元化网络对话平台,让群众主动理解、认同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和价值取向。理论交互能力的提升意味着人民群众能够就此发表自己的观点,能够在思想交流与观点碰撞中形成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与认同。这也要求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利用网络等技术联系群众,做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习近平指出:“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潜潜水、聊聊天、发发声,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善于运用网络了解民意、开展工作,是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27]336利用多种传媒手段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重要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网络信息技术也可能会带来语言暴力、隐私泄露等负面效应。因此,从传播主体的角度看,网络媒介要注重如下三个方面的工作:(1)引导分散化的受众转向团体化,缩小不同社会阶层和地区间的差异;(2)准确把握受众个体的认知习惯差异,有针对性地创建多元化传播形式;(3)利用网络媒介舆论宣传,用价值导向引领公众意见。习近平指出:“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劣化,不符合人民利益。”[27]336网络媒介一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营造符合人民利益的网络空间和宣传阵地。与此同时,必须利用先进科技成果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切实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落实到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实际之中。

四、科学文化实践: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惠民之路

科学文化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惠民之路,科学文化实践的使命就是运用先进科技成果改善人民生活,让人民群众切实享受到先进生产力的成果,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落实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之中。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4]11新时代的问题不是“有没有”的问题,而是“好不好”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运用科学技术惠及群众利益,服务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现实要求。

(一)科技惠民的根据

科技既是创新的核心力量,又是改善民生的助推器。民生既是社会的关注热点,又是科技发展的服务对象。科技惠民是实现科技与民生互通的契合之处,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路径之一。要引进与应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群众的科学文化素养和生活质量,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和社会管理创新。可以说,科技惠民有其理论、实践和价值根据。

从学科角度来讲,自然科学与技术是马克思主义的应有之义。毛泽东说:“马克思主义包含有自然科学,大家要来研究自然科学,否则世界上就有许多不懂的东西,那就不算一个最好的革命者。”[15]1025自然科学与技术是人们争取自由的一种方式。人们为了在社会上得到自由,就要用社会科学了解社会、改造社会、进行社会革命。人们为了在自然界里得到自由,就要用自然科学和技术了解自然,克服自然和改造自然,从自然里得到自由。邓小平说:“大量的历史事实已经说明:理论研究一旦获得重大突破,迟早会给生产和技术带来极其巨大的进步。当代的自然科学正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应用于生产,使社会物质生产的各个领域面貌一新。”[16]87自然科学要在社会科学的引导下去改造自然界,社会科学需要自然科学提供技术力量。科技惠民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撑力量,更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方向指导。

从实践角度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的重要力量,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支撑。1963年,毛泽东指出,建设上层建筑、生产关系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现在生产关系是改变了,就要提高生产力,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15]1023,“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15]1022。1988年,邓小平指出:“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8]274中国的发展必须依靠科学技术。1978年,邓小平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16]861995年,江泽民指出:“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努力攀登科学技术高峰。……科技工作必须更加自觉地面向经济建设,把促进经济发展作为中心任务和首要目标。”[17]429“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18]25科技惠民这一重要举措,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途径。

从价值追求来看,为人民谋福利是科技惠民的价值追求和价值根据所在。邓小平强调,科学研究是一件大事,“我们引进先进技术,是为了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有利于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制度”[16]133。在21世纪,科技问题将越来越突出。核心问题是,科学技术进步应该服务于人民幸福,服务于人民幸福、发展与进步的崇高事业。习近平指出: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我们要始终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1]13-14。那么,如何通过科技惠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呢?或者说,科技惠民的具体工作要求是什么呢?

(二)科技惠民的具体工作要求

科技惠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民生科技企业要转变企业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理念,以改善民生为发展动力。1992年,邓小平指出:“搞科技,越高越好,越新越好。越高越新,我们也就越高兴。不只我们高兴,人民高兴,国家高兴。对我们的国家要爱,要让我们的国家发达起来。”[28]378科技创新是科技企业发展的动力和关键。2016年,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新的长征路上,“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定不移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让党和国家事业始终充满创造活力、不断打开创新局面”[27]54。科技企业必须不断开展科技难题攻关,向科技化、创新化、系统化、民生化、产业化发展;注重加强人才培养和应用,吸引先进人才投身民生科技领域。

第二,重点扶持与民生相关的产业,尤其是绿色环保、节能减排、人口健康、生物医疗方面的科技产业。胡锦涛指出:“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发展与民生相关的科学技术,按照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的要求,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紧密结合起来,着力解决关系民生的重大科技问题,不断强化公共服务、改善民生环境、保障民生安全。”[23]403习近平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25]491我们要大力推动科技创新进步、改善民生,推动科技成果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科技创新与民生改善相结合、科学进步与生态改善相结合。

第三,科技惠民要面向基层,从小事做起,踏实认真地服务群众。要重视民生科技的科普宣传,通过成果展示、官方科普等形式,大力宣传科技惠民政策,加强人民群众对民生科技的认知,彰显科学技术的人文关怀和现实力量。早在1985年,邓小平就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说:“我很高兴,现在连山沟里的农民都知道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他们未必读过我的讲话。他们从亲身的实践中,懂得了科学技术能够使生产发展起来,使生活富裕起来。农民把科技人员看成是帮助自己摆脱贫困的亲兄弟,称他们是‘财神爷’。”[28]107科技惠民要发挥科学技术服务于生产实践这一根本要求,通过科学技术的实践化、基层化、普及化,提高科技实用化和产业化水平,改善人民生活。习近平指出:“有利于百姓的事再小也要做,危害百姓的事再小也要除。”[1]131科技惠民能够让人民群众享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切身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制度红利、改革福利和发展便利,真正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实实在在地理解、感受、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性和实践力量。

五、结 语

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便开始了大众化历程,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批判性与革命性相统一的理论品格。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从不囿于解释世界的理论玄思,而是持之以恒地以改造世界为己任。为了使理论成果变成实践力量,马克思主义必然走向理论掌握群众的大众化之路。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一直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指出:“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坚持紧紧依靠人民……今天,我们全面深化改革,依然要充分发挥人民主体作用。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1]129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其本质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习近平深刻地指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人民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最牢固的根基。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治国理政、管党治党的智慧和力量,从严治党必须依靠人民。”[29]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文化交融趋于多元的当代世界舞台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内蕴着巨大的历史机遇,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2021年5月28日,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高度重视科技事业”,今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经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团结起来,勇于创新、顽强拼搏,为建成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30]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切实增强群众的政治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为积极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奋斗。

猜你喜欢

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陆地冰壶运动大众化推广的研究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客体关系的特点与当代启示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延安戏曲改革研究:大众化视角下的回顾与反思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学习型政党建设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