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最美腐植酸人”
2021-12-04
近年来,社会上流行一种“最美效应”,像“最美逆行者”“最美奋斗者”“最美劳动者”……,影响和带动一批人形成了一股股健康向上的正能量。在腐植酸行业里,同样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凭借扎实的理论知识、精湛的技艺水平、丰富的实践经验、执着的梦想追求、饱满的工作热情,为推动腐植酸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今天,让我们一起分享十位“最美腐植酸人”的故事,汲取感动人心的精神力量。
一、深耕土肥的护生使者
李荣,男,1963年生,中共党员,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副主任/研究员,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第六届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耕地质量监测调查评价与建设保护。从事科学施肥技术、新型肥料试验示范与推广等学习、研究和管理工作40多年,对我国土壤肥料行业的现状和发展有深入研究,先后参与制定了《有机肥料》(NY 525-2012)、《高标准农田建设 通则》(GB/T 30600-2014)、《测土配方施肥 配肥服务点技术规范》(GB/T 31732-2015)等国家和行业标准,为推动我国耕地质量提升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提出的“以有补无,以无补有,有无结合”“12字”方针,对解决化肥利用率低、土壤退化快、面源污染严重等问题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名誉会长曾宪成题赠贺联《两机成祥》,“荣就地理天堂,礼敬自然风光。”这是一位“背负国家使命深耕土壤肥力的腐植酸人”!
二、腐植酸研究领域愈学愈坚的老学长
成绍鑫,男,1939年生,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成先生从事有机化学和煤化学学习、研究和新产品开发60多年,见证了中国腐植酸环境友好产业发展的全过程,也是腐植酸研究开发的践行者。成先生曾主持过8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过60余篇科技论文,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3项、中科院科技进步奖1项、山西省优秀科技论文奖6项。成先生退休后,仍义无反顾地支持、帮助行业发展,编著完成了《腐植酸类物质概论》专著第二版,这是中国腐植酸环境友好产业发展50年献礼丛书之一。他理论扎实,实践丰富,是腐植酸研究领域一位老战士,也是行业公认的腐植酸研究领域的一颗常青树。正如曾会长在第二版《腐植酸类物质概论》书序中题贺的一样:“六十载探索始终无悔,八十叟求真礼敬年轻。”这是一位“活到老学到老不懈追求科学进步的腐植酸人”!
三、盘根问津的老志士
许恩光,男,1939年生,中共党员,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研究员。许先生从事林木育苗工作30多年,他研究的腐植酸类农药、腐植酸生根粉、腐植酸肥料等产品在林木育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许先生发表论文60余篇,曾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著有《林业化学除草手册》《腐植酸类绿色环保农药》等书籍,为腐植酸类农药的开发应用作出了重要贡献。许先生退休后仍不辞辛劳,先后在江苏、山西、云南等地的多家企业,指导研发、生产。2014年春节,许先生做了心脏支架手术,就在手术康复阶段,仍然牵挂着腐植酸绿色助剂的研究开发。即便眼睛不好,还经常将手写书稿或者录音发给协会,向行业同仁分享他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更令人感动的是,在本次“纪念《腐植酸》杂志出版发行200期征文活动”中,许先生身患肩周炎、写字困难,但他还是亲笔手写了一篇“我眼中的腐植酸”(见本期第23页)发给协会。曾会长为许先生题写贺联《尽含微光》,“恩育腐植酸激励苗木生长,光化植宝素调节作物健壮。”这是一位“在‘根’上走心的腐植酸人”。
四、德义只为腐植酸标准化而行
邹德乙,男,1940年生,中共党员,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教授。邹先生长期致力于植物营养与施肥、腐植酸肥料生产与应用等研究工作以及腐植酸肥料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大家知道,标准在行业发展中的作用十分重要,是推动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邹先生为推动我国腐植酸肥料标准化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主持制订多项腐植酸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先后在《腐植酸》杂志《腐植酸环保应用》《协会(专业)标准讨论》栏目发表相关文章20余篇。退休后的他,仍然不忘腐植酸、不舍标准化,力所能及地积极推动腐植酸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令人敬重。曾会长为邹先生题写贺联《德艺相彰》,“德以高寿标天下,乙未养土正当时。”这是一位“擎着标尺仗大地的腐植酸人”!
五、推动肥料产业技术进步的“黑美人”
赵秉强,男,1963年生,民盟党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科学院首批聘任二级岗位杰出人才,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农业部新型肥料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肥料及施肥技术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等科技奖励14项,主编出版著作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获得26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主持制定《含腐植酸尿素》(HG/T 5045-2016)、《腐植酸复合肥》(HG/T 5046-2016)、《含腐植酸磷酸一铵、磷酸二铵》(HG/T 5514-2019)等企业/行业相关标准40余项。他是增值肥料发明与创始人,发明的锌腐酸尿素、锌腐酸磷铵、锌腐酸复合肥等系列增值肥料新产品在国内40多家大型企业实现产业化,产能超过2000万吨,为推动增值肥料、腐植酸肥料产业科技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曾会长为赵老师题写贺联《兆庆万民》,“秉持公道,生平高风。”这是一位“奋力推动肥料‘两机结合’的‘黑美人’”。
六、咬定做有思想的腐植酸肥料不放松
马学文,男,1963年生,中共党员,山东农大肥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第六届副会长。1985年,马学文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土壤化学系,并留校任教。1995年,他创建山东农业大学专用肥厂,开始了校办企业的生产经营。在学校任职期间曾获山东农业大学“青年岗位能手”,荣立山东省农业厅三等功。2009年获得山东省高校校办产业工作先进个人。校办企业的出身使得山东农大肥业科技有限公司在近二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理念,建立了“专家-讲师-基层”三级联动的推广应用模式,开创了一条产学研相结合,用科技创新促企业发展之路。如今,山东农大肥业科技有限公司坚持做“有思想的腐植酸肥料”,集合矿物源腐植酸活化技术,形成了规模化腐植酸绿色产业体系,打造出“农大”腐植酸本源性肥料的全国品牌,特别是与山东农业大学联合培养专业硕士在全国拔了头筹。公司先后获得“国家企业技术中心”、 农业部“腐植酸类肥料重点实验室”、工信部“腐植酸肥料单项冠军”、“中国腐植酸肥料十大品牌”等多项荣誉,迅速成长为行业的领军企业。曾会长题赠贺联《气大肥大》,“肥城说肥事高歌齐天,农大构肥源立马就是。”这是一位“把优秀论文写在田间地头上的腐植酸人”。
七、化肥行业成功转型的先锋代表
刘兴旭,男,1954年生,中国党员,河南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任中国氮肥工业协会高级副理事长,高级经济师。1994年获委任为国有企业新乡化肥厂厂长,如今在化肥业拥有20余年经验。2015年4月28日,刘兴旭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自2015年国家开展化肥工业转型行动以来,刘董带领公司积极开展化肥转型,其中“腐植酸+化肥”取得了显著效果,并将“腐植酸肥料”列入未来几年重点打造的四大品牌之一,堪称“促进化肥行业转型升级、推动肥料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典型代表。曾会长为刘董题赠贺联《一心向农》,“造腐肥欣欣向荣,培新土再创辉煌。”这是一位“树立起‘两个最大’(腐植酸 + 化肥)产业化标杆的腐植酸人”!
八、毕生追寻腐植酸事业的老战士
孙明广,男,1951年生,研究员,山东创新腐植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第六届副会长、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医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聊城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孙董从事煤化工产品研发和管理工作以来,先后主持承担了国家、市、区、企业项目等共31项。2009年获得“中国腐植酸洁净型煤技术的领军人物”荣誉称号,2010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16年获得山东省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获得省级奖励5项,市级奖励2项。发明专利6项,参与制定行业标准3项,发表论文8篇。孙董于1991年结缘腐植酸,当时他已是东阿县综合化工厂的厂长,由于终日的劳累和风寒的侵袭,刚过40岁的他就得了脑血栓和高血压,倒在了病床上,口不能言,身不能动。经过医生的抢救,虽保住了性命,却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四肢酸软,面部怕风怕冷。高血压也时时困扰着他,绝望的他想到了腐植酸。通过查找资料,知道了黄腐酸可以改善微循环,提高血液流量、流速、增强免疫力,于是他决定试一试。在助手杜茂福的协助下,经过多次试验,终于成功提取出了黄腐酸。经过十几天的服用,他感到四肢逐渐恢复气力,血压也下降了,孙董信心大增,继续服用半年后,身体完全恢复正常。从此他与腐植酸结下了不解之缘。孙董曾经动情地对曾会长说:“是腐植酸挽救了我的生命,我要用我的毕生精力,献身腐植酸、回报腐植酸,让更多的人受益于腐植酸。”曾会长为孙董题赠贺联《弘医德广》,“创新腐植酸为品有药,明见乌金素既刚又柔。”这是一位“将身燃烧给腐植酸利养事业的腐植酸人”!
九、老当益壮的腐植酸追梦人
张常书,男,1941年生,中共党员,上海通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级工程师,总工程师,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聘教授。从事腐植酸研发、生产、经营 56 年,将腐植酸用于锅炉水处理、循环冷却水处理、钻井泥浆处理、煤球粘结剂、型砂粘结剂、蓄电池阴极板膨胀剂、腐植酸医药制剂、畜牧饲料添加剂、腐植酸生物肥、水溶肥、木霉腐生物腐植酸、生化黄腐酸等多个领域,开发生产了 50 多种腐植酸工业产品。张董先后获得省、市重大科技成果奖30多项,发表50多篇科技论文,多次获省市先进科技工作者等光荣称号,1984年一举获得“国家经委举办的首届新产品博览会”3个国家级新产品金龙奖。然而,在追梦腐植酸的路上,张董从江西——上海——广西——云南,可谓“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但是,每次面对困难,他都不退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是一位具有顽强开拓和科技创新精神的企业家。2017年,在“中国腐植酸环境友好产业发展 60年暨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成立 30周年庆典大会”上,年近80岁的张董劲头十足地说,“我还要再干20年”!曾会长为张董题写贺联《老当益壮》,“常怀大地之情,书展弘化之义。”这是一位“技不精湛死不休的腐植酸人”!
十、矢志不移开创腐植酸事业的女强人
罗亚南,女,1952年生,中共党员,云南千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罗董曾是一位新闻工作者,偶然的机会了解到腐植酸有机肥能大幅度地减施化肥农药,从源头保障食品安全,开启了她与腐植酸的缘分。2000年,年届47岁、有着31年工龄的她,义无反顾地辞公职下海,带着一班科技人员成立了云南容大生物化工有限公司,开始了寻梦腐植酸之路。经受了十多年市场严峻考验,容大丰膏肥作为国家绿色食品生产资料,靠着实实在在的技术服务和应用效果显著优于其他产品而稳定地占领一个个市场,如滚雪球般影响左邻右舍,辐射十里八乡。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6年罗董确诊结肠癌,做了病灶切除手术,医嘱做6~8次化疗。得益于在腐植酸这个行业,手术后她发了个大愿:坚绝不做化疗放疗,如果生命就此终结我也认命。如果不死那就是上天眷顾我,我一定是有使命的人!腐植酸的事情没做好,我不能走!她经过吃中药调理,喝药用黄腐酸,状况越来越好,每年复查一切正常。于是,2018年,她从广西回到昆明,重新注册新公司——云南千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重新申报肥料登记证,一切从头开始,继续着她的腐植酸事业!曾会长为罗董题赠贺联《事尽承先》,“亚德不具功高,南山意在蕴瑞。”这是一位“巾帼不让须眉的腐植酸人”!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腐植酸行业里,还有很多像他们一样的腐植酸人,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谱写着腐植酸人的美丽人生。希望全行业向榜样学习,传递正能量,形成“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百花齐放之势,汇聚成推进腐植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以让腐植酸环境友好产业造福更多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