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鲲鹏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21-12-03张鑫鑫黄艳杰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31期
关键词:实训课程体系华为

张鑫鑫 黄艳杰

一、人工智能技術应用专业的建设原因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应用和发展,人工智能应用型人才将成为推动智能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广西作为国家“一带一路”、“东盟经济发展区”发展规划的重要城市,势必需要加紧建设紧缺性人才的本土培养及专业培育,目前全国虽然已有385所高职院校获批开设人工智能技术服务专业,但总体而言,高职院校人工智能教育仍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因此我校积极申报探索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模式,为区内培养掌握人工智能基础专业理论知识、应用技术,具备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开发、系统管理与维护等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的建设痛点

尽管我校紧跟区域经济建设发展步伐,开设人工智能专业,但与众多开设人工智能专业的高职院校一样,对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一些痛点问题,急需要得到政府和企业的支持,才能得以加快解决。

第一,课程设置的局限。人工智能技术属交叉学科,核心是算法,而发展方向是行业结合,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具备计算机技能,还需全面渗透与之相关的其他专业课程。因此,制定合理、完整的课程体系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教材体系不完善。信息时代科技日新月异,新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速度更快,但是相应的教学资源建设具有滞后性,尤其是教材体系的规划还不够完善,教材缺乏相关专业之间的连接脉络,针对人工智能应用的结合特征体现较少。

第三,缺乏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的师资力量。人工智能专业尚属于新兴专业,相对其他专业的师资力量十分匮乏。因此能够胜任专业核心课程的任课教师为数不多,虽然外聘教师能够解决短期的问题,但从全局来看难以形成高校自身的课程体系。

第四,实训活动开发不足,表现在:

(1)缺乏应用场景。

目前高职院校和人工智能领域企业合作还在探索之中,学生在实训基地从事的工作与未来就业岗位要求存在差距,如何在实训实习中深入企业,积累实战经验还有待解决。

(2)缺乏算力的资源。

AI算力平台的搭建,需要大量的CPU和GPU。密集和频繁地使用高速计算资源,其所花费的成本往往难以估计,单靠高校很难建成高效的运算中心。

(3)缺乏数据资源。

大数据作为人工智能持续发展的基石,但目前大数高校均缺乏数据资源。绝大多数高校来说,其主要数据资源还仅仅是课程配套资源等,自身的数据资源量极其有限,且多是静态数据,缺乏有效的互动和即时性。

三、建设鲲鹏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基地,打造优质教学资源

为了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广西数字经济的发展战略,紧密围绕工作岗位实际,才能缩小学生在实训基地从事的工作与未来就业岗位要求的差距,解决上述痛点问题。学校决定与华为公司共同开展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学科建设,依托华为云资源以及华为生态系统,构建完善人工智能专业课程体系,搭建智能教学与实验一体化支撑平台,培养一支高质量、高水平的人工智能“双师型”师资队伍,通过中国—东盟(华为)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在广西各行业的融合和应用案例,将“教学、实训”和“产业、商用”相融合,实现人工智能专业“产教学训”结合,并组建技术服务团队,深耕与区内企业的技术创新与研发合作。

(1)构建课程体系

校企共同构建人工智能专业课程体系以及学分制系统性教学方案、编制课程标准、开发教学材料。一方面发挥学校在基础知识教育的优势,夯实基础课程及专业基础课程的内容,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华为在ICT技术领域以及在产业行业中的积累,融入行业解决方案、产品与技术的课程内容,作为专业核心课程与实训实践课程的补充。

(2)智能教学与实验一体化支撑平台

搭建人工智能实训平台以及ModelArts一站式开发平台,从数据准备到算法开发、训练模型,最后把模型部署起来,集成到生产环境,一站式完成所有任务,解决繁多的AI工具安装配置、数据准备、模型训练慢等一系列问题。并将教学实训与产业应用开发结合,拉通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目标与人工智能产业人才需求,真正实现“产教”融合。

(3)提升人才就业竞争力维度

全面提升人才就业竞争力维度,完善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体系,同时提供融合华为企业文化的职业素养课程,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从专业知识、技术能力、职业素养多维度加持,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在扩大人才出口维度,依托华为全球产业链合作伙伴,对接华为ICT人才联盟招聘需求,华为各地办事处每年会根据情况联合合作伙伴举办人才双选会,针对合作院校已取得华为认证的学生择优招聘,为产业链输送合格人才。

(4)开展师资培训

鲲鹏人工智能培训服务模块主要结合师资队伍梯队情况,进行多维度多形式的人工智能学科课程体系的教师培训服务。以深度学习基础、人工智能应用实践、大数据基础与应用为主要培训方向,以在线训练营、华为认证培训、专业技术培训、顶岗实践的方式开展,亦可引入华为“训战结合”的教学模式,以“场景化、标准化和案例化”为特征,聚焦真实场景和任务,按照实际工作流程设计学习方案,改革教学方法。

鲲鹏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基地项目的建设,是围绕广西数字经济的发展战略。主要依托华为云资源以及华为生态系统,结合我校隶属于工信厅的行业办学的优势,通过深度校企合作,加速人工智能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开展职业教育特色教材建设;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实现人工智能专业“岗课赛证”结合,打造具有本校特色的“人工智能+工业”品牌专业,从而使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知识结构,兼具技术应用能力,推动广西“信息化”和“数字广西”建设。

作者简介:张鑫鑫(1987年-),硕士,研究方向:人工智能、图形图像处理;

通讯作者:黄艳杰(1965年-),电子信息学院院长,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负责人,高级实验师;

基金项目:

2019年度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校级教改项目:“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的探索与研究——以《人工智能实战:人脸识别》课程为例”(2019015KY023)。

2020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基于深度学习的车型识别系统研发及应用”(2020KY39026)。

2021年度中国—东盟(华为)人工智能创新中心2021年2021年第一批补提项目:鲲鹏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基地。

猜你喜欢

实训课程体系华为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现在的余华为谁写作?
赛力斯华为智选SF5
华为承诺函的批评话语分析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华为:畅享8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