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时空联系"的中外城市建设史课程探究
2021-12-03游佩玉
摘要:“中国城市建设史”与“外国城市建设史”是介绍与阐述中外城市发展历史的重要课程,对于学生城乡规划的未来职业发展来说,是必须要学习和掌握的重点内容。由于中外两个部分建设史缺乏链接性,教师在授课时需要运用纵向梳理与横向梳理的方法,将自成体系的两个部分建立起时空联系。
关键词:时空联系;中外城市建设史;课程;研究
引言:
中外城市建设呈多样化形式,但是中外城市建设在规划上也具有一定的共同之处,建立“时空联系“,对中外城市建设史课程进行研究,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拨开云层见日月”,形成中国城市建设发展与外国城市建设发展的整体概念,将碎片化的知识整合成有序的系统,掌握其中的区别与联系。
一、探寻"时空联系"下的城市发展规律的必要性
1.基于课程体系梳理需要
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史主要从规划思想和城市布局、宫城(行政中心)、城市轴线、城市道路、居住市肆、水系绿化等方面记载了各个朝代城市规划和布局的特点,并详细介绍了各朝代背景、发展状况,以其中的典型城市为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外国城市建设史以时间流线分为古代史、中古史、近代资本主义史与现代史,同样也是以历朝历代为背景,介绍了各时期典型城市的城市规划与空间布局。这两部分的内容非常繁杂,各成体系。城市具有时间连续性与空间连续性,历代朝代的更迭,都伴随着城市的建设、摧毁、重建与毁灭,以时空联系为切入点,对其进行梳理研究,有利于对这两部分课程进行系统整合,有利于建立个部分知识之间的脉络,便于构建更为紧密互相关联的课程体系。
2.基于学生学习需要
课程中各个朝代与学生生活的时代有一定距离,学生很难在课程学习中对其中涉及到的各个典型城市的规划、社会背景、发展历程等有深刻的理解,没有办法在脑海中形成具体的印象。所以,对中外建筑史进行纵向与横向梳理,总结其中的共同点与区别,有利于学生对各典型城市形成具体的认知,便于学生形成有条理的记忆,掌握中西方城市发展的规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基于时空联系的梳理研究策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社会以及大众越来越关注城市文化遗产,对中外各个城市的文化遗产元素进行挖掘与保护,是为了守住人类自古以来在城市建设中创造出来的具有美学、艺术学、历史学等价值的城市建筑与城市中的文物等。中国城市建设史和外国城市建设史上为人类文明创造出了丰富的城市文化遗产。一般认为城市文化遗产是城市的建筑以及文物等,但其实城市整体也可以作为文化遗产。历史中城市的发展轨迹总是有迹可循,城市整体建设有其独特的体系。通过时间轨迹进行纵向梳理,可以有效分析出其中的差异与相同的规律。
1.中国城市建设发展的纵向梳理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即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一定会出现城与城市。城与城市的出现不是单一的,城市出现是自然、社会,经济、政治等因素综合发展的结果,“城”兼有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功能。就中国而言,城出现的最初功能是作为军事堡垒,为了防御而建。中国城市起源于北方黄河流域与南方长江流域,为了防御自然灾害,在高地聚集形成了初期的的城池结构。经过漫长的发展,到了周朝城市在选址,空间规划,城市建筑布局等开始规范,依据“营国制度”进行统一规划。周朝之后的历代封建王朝都城建设与其他城市建设也基本参照营国制度进行。
依据时间脉络,结合中国城市建设史中的典型城,各时期城市建设与规划的规律可见一斑。秦咸阳都城没有遵循周朝城市营建制度,打破了传统集中封闭的形制,形成城市综合区,外国以天体观念建设,体现了“家天法地”的规划思想,以宫廷为核心宫城形状不规则,有一定的功能分区。及至西汉时期,也没用按周礼形制建设,城区建设主要依据地形而进行,所以城区出现不规则矩形形态。曹魏邺城则从实际出发,开创了布局严整,明确功能分区的规划手法,城市中间设置了东西干道,将城市划分为南北两个部分,统治阶级分布在北部城区,官街与居住区集中在南部,宫城在城区正中。唐朝长安城是依据周朝礼制规划的,城市平面为规则方形,两套城墙,有建设时序,功能分区明显,有利于管制,城市有自北向南的中轴线,宫城在中部偏北的区域。隋唐洛阳也是由宇文恺规划,布局严谨,平面为规则方形,结合河流规划,他依据地形地势规划,西北高地用来作为宫城所在,形成了不对称的布局,从空间上便于全城进行控制。宋东京也考虑了地形,对前人的城市形制进行了继承,并根据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创造了平面不规则的新形制,特别是大内、子城、罗城依次从内到外、宫城在中间的三套城墙形制,防御技术进一步加强。宋平江府的建设结合了水系,城墙沿护城河,并设有水门。元大都采用中轴对称,宫城在中间等方式,既继承了周朝的营城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唐宋以来的城区规划进行了发展,布局体现皇权至上的思想。元大都宫城居中偏南,城市道路在布局上呈方格网状,干道对着城门,宫城形制规则感比较强,建立了完整的道路等级。到了明朝,由于地理环境相对复杂,南京建康城经历了多次改建与扩建,导致其规模很大,并且不規则。它的宫墙划分为宫城、皇城、外城三重城墙,并且继承了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形制。发展到明清时期,北京城上层建筑依然遵循祖制,按照宗法礼制思想严格布局,而居民建筑的布局上比较灵活,自发形成了因地制宜的生活建筑格局。北京城以皇城为中心,形成了京城、皇城、宫城三位一体的局面,保留了中轴对城模式,集中地反映了其皇权思想。由此可以看出,封建社会都城的营建大都是严格参照体制,发展到一定时期又出现自由营建的现象,最后又回归到严格参照体制。都城一般都是政治中心,直到新中国成立以来也是如此。
2.外国城市建设发展的纵向梳理
一般认为外国城市起源于古埃及与两河流域。外国城市建设与发展是由于崇拜神明的需求,庙宇与广场集中规划在城市的中心,这样做是为了便于人们对神明进行参拜。例如古罗马人早期正方形平面,十字交叉路,四个城门,市中心设神庙晚期布局不规则,丁字道路,三个城门随着建设风格军事化,军权化,营寨城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如巴黎,伦敦。中世纪时,教会的权利越来越大,城市的中心位置往往是教堂,并且通过不断地发展壮大,对城市的整个格局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城堡的发展与扩大带动了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的中央教会的教堂与广场成为人们进行集会的地方。教堂广场是城市道路规划的中心,呈现出网状形式放射出去。到了近代资本主义时代,第三代新城出现,它的规划思想是建立相对平衡的社会,城市中有多种工作,为人们提供更多就业的机会,同时城市的交通比较便捷,注重以居民为主体打造城市的环境,建设吸引人的景观,保障人们的社会生活,并且在编制城市规划方案时,引导人们参与进来。第三代新城的城市规划注重经济性,考量的是城市运行与管理效益。这些规划理论不断演变,影响着今天的西方甚至世界城市建设,特别是当前的城乡规划,都能从中看到这些城市规划的影子。根据时间流线,可以看出西方城市发展是由神明崇拜向英雄崇拜再向神明崇拜直到平民化。
3.中外城市建设横向梳理
“中国城市建设史"和"外国城市建设史"中包含了丰富的中外人文思想,如中国城市建设中“相天法地”规划思想、西方的生态城市理论,另外,它们的政治体制也存在较多差异。但是,从历史发展的横向时间轴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中外城市建设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因此,在进行中国城市建设史和外国城市建设史的课程中,教师可以综合和系统分析两部分内容,对其进行横向梳理,横向比较,引导学生找出同一时期,中外城市建设的不同点与共同点,对比各自的城市规划、空间布局等城市建设内容,让学生把握城市发展中的一般规律,以加强学生将中外城市建设史的内容进行串联整合记忆的能力。
4.中外城市规划思想梳理
城市的出现与发展推动了城市规划的不断进步与完善,影响城市规划的因素有很多,无论是中国城市规划还是外国城市规划,其主要都是受军事、宗教、经济、交通、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在意识上,中国居民偏向市井意识,没有统一的宗教信仰,而外国古代则较早统一了信仰,中西方城市规划差异主要是中西方思想意识不同造成的。对中外城市规划思想进行梳理,可以看出,古代西方城市建设更为看重城市军事功能,而且西方城市建设较少遵循固定的规划,在格局上相比中国古代城市比较随意。我国古代城市规划受“大一统”思想影响,以礼制为中心进行规划,城市规划在格局上相对规整、对称、集中。另外,中古古代城市规划崇尚顺应自然、因地制宜、天人合一,城市建设会尽力根据地形地势顺势而为,而外国的城市建筑则强调人对自然的改造。
总结:
中外城市建设史课程涉及了较多学科,比如建筑学、历史学、社会学等,教师在授课时,需要以时间流线,带领学生纵向梳理出中外城市建设各时期城市规划、城区建设等方面的内容,也要横向梳理出同一时期中外城市建设之间的关联,并引导学生把握城市規划影响因素上存在的差异。构建中外城市建设之间的“时空联系”,能够有效地对知识点进行综合分析,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张灿灿. 我国古代城市居住区演变特征研究[J]. 美与时代:城市,2019(10):2.
[2]杨蓉,刘晨,薛德升. 全球化背景下基于宗教地理的西方城市空间研究进展[J]. 地理科学进展,2020,39(1):13.
[3]李言. 20世纪以来西方城市规划思想的梳理与探讨[J].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0(9):3.
作者简介:游佩玉(1980—),女,讲师,研究方向为城市规划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