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IDO模式物流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讨

2021-12-03段李杰吴丹

关键词:CDIO模式以赛促教创新能力

段李杰 吴丹

摘 要:物流专业在学生能力培养过程中,需要借助于工科思维,将行业、协会、企业等资源进行整合,立足“发展学科融合,强化实践实用”为抓手,结合“互联网+”时代现代物流发展需要,采用CDIO的教育理念,基于CDIO为基础的创新冷链物流课程教学体系,分别从课程设计、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三个方面进行融合,通过引入企业实践课程,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进行提升物流场景教学,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达到为物流行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创新能力;CDIO模式;以赛促教

物流管理专业涉及的知识多且范围广,培养的目标更是涵盖了工学、管理学等诸多交叉学科,因此需要强化实践能力培养,重点突出对接社会需求。结合物流企业对于人才发展的需要,以及物流行业自身发展的特点,因此在课程体系中不断引入企业导师,让课堂教学更加贴近业务前沿。现阶段模仿式教学,很难实现思维创新,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际工作中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需要基于CDIO模式重构课程体系,将创新理念植根于学生的思维中,为学生的专业能力提升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

一、当前阶段物流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现状

(一)理论知识运用不足

由于现代物流技术革命早就突飞猛进,而教科书部分内容已经落后于市场环境,很多知识点都是按照传统物流领域进行分解,缺乏现代物流的基本认知教育,新的理论无法及时更新,从而导致陈旧理论与应用场景缺乏有效互动,学生职业能力无法胜任现代物流的创新需求,进而影响他的职业发展规划。

(二)学生系统掌握能力不足

由于传统课程教学以介绍理论和通用技术应用为重点,不涉及具体实践和运用,学生进入物流企业面对实际应用时就缺乏整体思维的能力,同时学生对现代物流的基本工具软件也不熟悉且平时接触较少,虽然课程考核不涉及这些知识点,但是由于缺乏持续学习能力,遇到棘手问题整体思辨能力不足,导致往往学习效果较差。

(三)学生的项目经验偏少,缺乏场景教学

物流专业属于理论联系实际比较紧密的,很少有学生在大学期间参与一些项目,大部分都是进入研究生阶段才有机会接触,但是受到客观条件和知识能力的限制,学生更应该跟着专业老师做一些数据整理、资料整理等工作,将自身的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对接起来,了解业界发展的基本情况。

(四)课程教学方式创新缺乏灵活性

由于现行课程考核方式缺乏基于解决问题方式的考核,同时受到考试规范的要求,不能把解决企业问题作为考核的基本要素,企业在实际过程中的问题缺乏课程对应的章节支撑,无法综合评价学生的能力,从而无法真正让学生了解自身的技能水平和学习状态。

二、用CDIO理念推动物流专业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

(一)CDIO的基本理念

CDIO模式是二十一世纪初国际工程教育改革创新的成果,其起源于发达国家工业界对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改革需求,以摆脱工程教育越来越偏重工程科学和复杂的分析工具,欠缺解决工程能力的困境,从2000年开始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四所大学组成的跨国研究机构,经过四年的探索研究创立了CDIO工程教育理念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就是利用工程思维,解决工程技术领域的实际问题作为突破口,其主要观点为:“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運行”(Operate)的缩写。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是基于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全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CDIO培养大纲将工程毕业生的能力分为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要求以综合的培养方式使学生在这四个层面达到预定目标,因此在物流专业创新能力培养中需要将基础知识、个人发展、团队合作和实践训练进行有机融合,以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和专业能力,从而实现从学校到社会的无缝对接。

(二)CIDO的知识能力图谱

CDIO包括了三个核心文件:1个愿景、1个大纲和12条标准。它的12条标准对整个模式的实施和检验进行了系统的、全面的指引,使得工程教育改革具体化、可操作、可测量,并对学生和教师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三、基于CIDO模式物流专业学生能力的构建

由于CDIO按照工程专业培养的目标进行对标,参与的学校主要为工科类院校,参与的专业大部分为机械类、电气类、化工类和土木类等专业,而物流专业作为经管类专业,是介于工程与管理专业两者之间的交叉学科,如何从人才培养目标、学生能力素质和教学方式等环节创新,本文围绕冷链物流运营为例分别从体系构建、项目内容、能力培养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阐述,通过CDIO模式进一步聚焦学生创新能力。

(一)基于物流专业学生创新能力CDIO体系构建

物流专业基于CDIO体系构建需要以“具体项目”为载体,基础知识重点是培养学生基本专业技能,通过项目载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个人能力重点是结合自身专业技能,通过项目培养学生的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团队合作重点是强化学生之间交流的,通过协作提高项目的成熟度和执行性,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重点是利用企业场景去实践,将企业项目作为实践重点,按照企业的思维模式训练以便更好地适应需求。按照成长规律和技能成长规律,通过由易到难的“项目”式教学与学习,学生的综合能力及素质不断地得到锻炼和提高。

(二)CDIO的项目矩阵流程

借助企业真实场景的案例,按照项目模式进行矩阵式训练,针对不同的学习重点、能力要求进行知识单元重构,既能符合个性需求,又能体现团队合作的目标。

1. 构思“C(Conceive)”

构思(Conceive)是学生能力培养的首要步骤,也是课程目标是否实现的基础。同时也是训练学生进行全面的思考重要环节。但是,在这个阶段,由于学生基础知识能力掌握的深浅不一,缺乏科学的强化训练,可行性分析和方案评价得出结果是否符合企业预期无从得知,更不能说完全符合企业需求,此环节的核心就是希望学生能够全面掌握基础知识。

2. 设计“D(Design)”

设计D(Design)是学生能力培养的关键,有助于案例具体实现,借助分析模型和计算公式等工具不断提升方法和途径,从而达到能力培养目标,让学生掌握以下基本能力:一是要学会搜集相关信息并加以整理,了相关基础知识;二是要通过团队分享开展团队交流,不断将每个人的想法充分表达出来,团队合作来完善自身知识体系的不足。

3. 实现“I(Implement)”

实现I(Implement)是学生能力综合展示的重要途径,不仅仅结合个人能力,而且还是团队能力的具体体系,利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对整个项目实现的可能性提出建议并给出具体的路径,不能过于强调管理和技术,毕竟项目实施需要结合企业实际不能超出企业所不能完成的范畴。学生将自己所做的成果以PPT、报告来进行集中展示,同时还可以向专业教师或企业导师进行问询,集中进行团队成果展示,描述团队集体智慧的结晶。

4. 运作“O(Operation)”

运作O(Operation)是学生在特定企业场景下进行实践,是真正对企业有帮助的,由于选题来自企业实际过程中遇到的难题,鼓励学生参与企业问题的解决,甚至可以提出具有创新性和建设性的解决方案,以此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

通过项目矩阵,项目由简到难,一步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让课堂的学习氛围更加具有活力。

(三)基于冷链运营概论的CDIO模式能力创新

1. 冷链运营CDIO的基础知识能力

基础知识是学生学习之根本,而冷链运营就是让学生了解冷链生产企业的管理及冷链物流企业的运营管理,对于冷链货物的出库、入库、在库保管的作业等环节熟悉,对各类冷链货物的包装、储藏、运输、配送等实际操作流程有所掌握,通过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学习,能够具备与冷链物流相关的物流业务运作的能力,掌握冷链技术和管理、冷链物流操作的技能,了解制冷技术、冷链管理、食品冷冻学、冷库与冷藏技术等相关知识,因此这些知识都是来自理论知识,同时还涉及内容有仓储管理、运输管理、物流信息系统等其他课程。

2. 冷链运营CIDO的个人能力

个人能力是学生自我学习的源泉,由于冷链运营会涉及冷库的平面设计、冷库的选址等具体要求,就个人能力而言,不仅仅需要推理能力,同时还需要系统思维,毕竟课程与个人的知识、技能、态度都相关,需要愿意去创造性的思考,针对个人职业进行规划。

3. 冷链运营CIDO的团队能力

团队能力是学生相互协助的必备条件,由于冷链运营本身还需要懂市场营销、企业运作、质量管理等相关课程,这就需要团队的其他成员也能参与交流,提供相关的专业建议和协作,共同来完成案例的推进。

4. 冷链运营CIDO的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是学生进入社会的通道,企业场景过程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现代大学生最缺乏的是实践能力这一块,冷链运营又不能脱离实践,不能脱离社会,因此需要把学生与企业紧密联系起来,构建符合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就需要不断引入企业案例进行专业导入训练。

(四)基于冷链运营概论的CDIO模式教学手段创新

1. 支持多元场所教学。课堂教学不再局限于教室环境,可以去企业现场,也可以邀请企业导师参与,针对学生在项目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破除“满堂灌”方式,学生需要在抽象出问题并建立體系,通过自己的逻辑思考将知识链连接成知识网,形成系统性的专业知识。

2. 鼓励发散式项目讨论。将学生划分为若干研讨小组,或者由学生自行组织团队,发挥创新思维,开展小组研讨以确定实施方案。在团队研讨的过程中,各成员需要充分表达意见,进行研讨,以期对方案设计达成共识。在交流的过程中,成员之间会产生思想的碰撞。在这样的交流与碰撞中,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语言沟通技能,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在小组内部进行的头脑风暴,可活跃学生的思想,使学生进行不断地思考。团队成员集众家之所长,可以实现全方位的学习,从而催生创新思维。

3. 鼓励以赛促学让学生参与。冷链物流受制于企业实践教学场地不足,如果按照冷链物流的要求设置特定场景,各种要素资源无法实现,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通过相关竞赛,借助虚拟仿真环境来要求学生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实现既定的任务,借助假期的时间让学生多多接触企业,带着项目去企业调研,定期为所指导的学生布置任务并进行定期检查,例如参加各类供应链设计竞赛,通过竞赛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果,就是学校和企业导师共同合作,企业出题目,学生团队针对一个项目进行思考并设计方案,通过团队PK各自展示自己的思路,从而获得成长。

四、综述

物流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不仅仅依赖于课堂理论教学,还需要依赖于企业的案例,借助于企业项目和课堂教学的共同协同,基于CDIO工程训练方法,围绕冷链物流运营为例分别从体系构建、项目内容、能力培养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分析,通过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为冷链物流企业输送合格的人才,从而实现校企双赢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路姝娟.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的思考[J].石油教育,2007,(3):10-11.

[2] 王雪莹.“新经管”建设下的会计应用展望[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8,(7):154-155.

[3] 李敬明,胡笑梅,张子振,等.“新经管”战略下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菏泽学院学报,2018,(5):98-101.

[4] 郑军,杨柳.基于CDIO模型的“新经管”建设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6):31-37.

[5] 杨军,税文兵.基于CDIO教育模式的物流成本管理课程改革探讨[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7,(10):142-143.

[6] 秦智聃,陈章跃.CDIO理念下课赛融合的供应链管理课程改革[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9,(11):110-116.

猜你喜欢

CDIO模式以赛促教创新能力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提高职业院校教师专业能力的策略分析
“以赛促教”学习方式在足球教学与训练中的运用
CDIO模式下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基于CDIO模式高职“可编程序控制器”实践教学研究
基于CDIO模式的机械专业《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改革初探
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学生物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