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钦州市紫米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2021-12-03王宏利韩彰桂张映卿黄雪芬宋国显邹金松

贵州农业科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钦州市生产

王宏利,韩彰桂*,赖 淼,张映卿,黄雪芬,宋国显,邹金松

(1.广西农业科学院 钦州分院,广西 钦州 535000; 2.钦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广西 钦州 535000)

0 引言

紫米在我国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植物脂肪、纤维素和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尤其是含有普通稻米缺乏的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且富含花色苷、黄酮和酚酸类等活性物质,是少有集食用、药用于一身的稻米品种[1-2]。赵腾芳[3]对云南、贵州等7个地方紫米营养成分的分析发现,紫米中赖氨酸、色氨酸、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1、维生素B2含量均显著高于普通白米。朱智伟等[4]分析不同色泽的稻米发现,紫米的蛋白质品质最佳,100 g紫米中含蛋白质约6.8 g,较普通稻米高30%~50%,氨基酸含量较普通稻米高46%~66%,花青素含量为62~67 mg,硒为0.03~0.037 mg。陈起萱等[5]用紫米喂食高脂高胆固醇试验兔发现,紫米可促进胆固醇的逆转运,加速胆固醇清除,防治动脉粥样硬化。ICHIKAWA等[6]研究报道,紫米花色苷的抗氧化活性是同浓度对照抗氧化剂水溶性生育酚(Trolo x)的10~25倍,具有较强的体外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羟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抗氧化作用,能降低人体过敏反应。NAM等[7]研究发现,紫米稻皮层70%乙醇浸提液具有抗氧化、抗突变及抗癌活性的作用。唐传核等[8-11]发现,紫米中所含的花色苷具有抗脂质氧化活性、抗发炎活性、抗发厥活性、降低血清胆固醇和血清脂质、抑制癌细胞和抗癌等生理功能。随着科学的发展,紫米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得到了进一步证实,紫米的开发应用已成为功能性稻米研究的重要领域。紫米具有独特的营养价值与保健功能,适应了当前人们对食品的追求从吃得饱逐渐转向吃得安全、营养健康的新趋势。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紫米种植技术的改进,种植紫米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使紫米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紫米栽培已成为部分地区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钦州市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特别适宜紫米种植,在钦州市推动紫米产业发展可带动当地农民增收、巩固和壮大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分析国内紫米产业发展现状,深入剖析钦州市发展紫米产业的主要优势和不足,提出壮大钦州市紫米产业发展的对策和措施,以期为推动紫米产业发展成为钦州市新的特色优势农业产业提供参考。

1 紫米产业现状

1.1 全国

2020年,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约为0.3亿hm2,产量为2 118.5亿kg,单产470.78 kg/667m2。相对于普通稻米,紫米作为一种特殊的稻米种质资源,主要分布于陕西、四川、湖北、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等地。由于栽培面积十分稀少,统计部门将紫米归类到稻谷,没有单列进行统计,目前暂时无法获得全国层面及以省市为单位的紫米种植面积、产量、产值等数据。

1.1.1 万亩以上紫米种植基地的种植情况 目前我国以县为单位、发展万亩以上紫米种植基地的有云南墨江、贵州惠水等2个县,紫米种植面积共约2 666.67 hm2,总产量1.3万t,单产325 kg/667m2,约为全国水稻单产的69%[12]。

云南墨江有“中国紫米之乡”的美誉。墨江县委、县政府按照“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提升墨江紫米产业化发展水平,以品牌为纽带带动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的思路,在推进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中提出把“墨江紫米”作为新兴产业培植,取得较好成效,成为该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抓手。该县15个乡镇均有紫米种植,2020年全县种植面积1 586.67 hm2,产量0.7万余t,实现产值约1亿元。该县紫米生产在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带动墨江县地道酒厂、酒江酒业有限公司、回归优质粮油加工厂等紫米加工企业发展壮大[13]。

贵州惠水全县年紫米种植1 040 hm2,总产量约0.51万t,产值约7 000万元。紫米种植主要集中在联珠镇和龙坝镇,占全县紫谷种植面积的54%,其他乡镇为以农户自用为主呈零星种植。

1.1.2 电商平台销售情况 为了解国内紫米市场,通过淘宝、京东、拼多多等国内主流电商平台以紫米、墨江紫米为关键词检索发现,淘宝销售紫米店铺为1 899家,月销量前3名分别为美亚农场8 500单、千柏山7 500单、阿表哥6 500单,前11名店铺共计月销售量为32 783单,基本能代表整个淘宝平台的销售情况。据2019年网络零售B2C市场以GMV(成交总额)统计,排前3位的分别为天猫(50.1%)、京东(26.51%)、拼多多(12.8%),以淘宝平台紫米月销售量为基准,京东月销量为17 346单,拼多多8 376单,故紫米全年总销量为785 220单,若按每单交易最少1 kg计,年销量最少78万kg。从全网紫米销售数据看,销售价格主要为25.8~28.9元/kg。

1.2 钦州

1.2.1 钦州市紫米生产基本情况 钦州市有种植紫米的传统,紫米栽培历史悠久。据明嘉靖知州林希元编撰的《钦州志》,当时民间种植的紫米品种为“乌独粒,皮颗尖而黑”(卷二 食货物产之谷属)。清代编撰的《钦州志》,钦州紫米以“乌米”的名称出现,被收录到卷一舆地志之物产名录当中。广西农业科学院20世纪80年代调查显示,钦州是广西有紫米稻种植的7个地区之一;在当时广西紫米稻种植分布的32个县市中,灵山县和浦北县也榜上有名[14]。据2020年钦州市农业农村局调查显示,全市紫米种植面积约146.67 hm2,产量约550 t,其中,灵山县紫米种植面积19.73 hm2,主要分布在石塘、太平、三隆、丰塘、旧州、烟墩等6个乡镇;浦北县40.6 hm2,在福旺、小江等地种地种植;钦南区40.2 hm2,分布在那思、那彭、黄屋屯、犀牛脚等地种植;钦北区约46.67 hm2,主要分布在大寺、大直、长滩、板城等地种植。

钦北区大寺镇继枝家庭农场多年来坚持种植农家紫米品种钦紫一号,产量稳定在400 kg/667m2左右;2020年晚造种植钦紫一号4.2 hm2,11月20日机械收获实测湿谷产为522.95 kg/667m2,折合干谷379.1 kg/667m2;客商到户收购早造散装紫米的价超过12元/kg,晚造散装紫米则为17元/kg,田间销售湿谷6.6元/kg,产值为普通稻米的2倍以上,增收效果十分明显。继枝家庭农场生产的钦紫一号品质优良,在2020年广西好种好品擂台赛中获特色稻铜奖。钦南区远辉种植专业合作社在那思镇那京、米子、定蒙等村带动群众种植紫米,通过“苏妹趁圩”电商渠道进行销售,初步打出“软香紫米”品牌,价格超过20元/kg,产品供不应求。浦北绿源合作社在福旺镇种植当地黑米、黑糯等农家品种,及坤两优22等紫米约6.67 hm2,也获得了较好效益。另外,钦北区六丰水稻专业合作社生产与紫米功能类似的红贡米,产地提货价为24元/kg,合作方在深圳终端市场销售价格为64元/kg。

1.2.2 钦州市发展紫米产业的优势

1) 气候优势突出。钦州市滨海临江,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太阳辐射强,季风环流明显,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属亚热带向热带过渡性海洋季风气候,年日照时数为1 633.6~1 801.4 h,年均温21.4~22℃,年总积温7 800~8 200℃,年均降水量1 649.1~2 055.7 mm,年均无霜期329~354 d。紫米生长需水量高,形成1 kg紫米约需水500~800 kg;喜高温、多湿、短日照,对土壤要求不严。钦州市适宜的气候条件不但有利于紫米培育壮苗,而且对分蘖、拔节、孕穗、乳熟等生长阶段十分有利,对提高结实率和粒重意义重大。

2) 土地资源丰富。全市地形以低丘和河谷平原为主,土地稍平坦;境内有大风江、钦江、大榄江、茅岭江、金鼓江大河流贯穿,水资源充足,具有得天独厚的农业生产资源优势。据钦州市农业农村局资料显示,全市可利用耕地212 560 hm2,其中水田128 993.33 hm2,占全市耕地面积的60%以上,且均匀分布在市两区两县(钦南区和钦北区,灵山县和浦北县),其中钦南区约23 013.33 hm2,钦北区约31 713.33 hm2,灵山县约54 233.33 hm2,浦北县约21 366.67 hm2。充足的土地供应,是全市发展紫米产业不可替代的基本生产资料。

3) 品种来源有保障。近年来广西审定一批优良的紫米品种,如常规稻种桂育黑糯、穗香黑糯,杂交稻种坤两优系列(包括坤两优1号、3号、22号)等,依法可以在广西范围内推广,为钦州市发展紫米生产提供了新品种;钦州市还有传统农家自留品种钦紫一号、浦北黑糯、浦北黑米等常规稻紫米种质资源可以利用;全市选择常规稻紫米品种为主导品种进行推广,在生产上可自行留种。只要全市统一建立起20 hm2种源基地,种植一造就可满足2 000 hm2大田生产的用种需求,加上农民首次引种后可自行留种供应下一造种植使用,因此在种源上有可靠保障。

4) 群众种植有基础。稻谷是钦州市主要农产品,紫米属于稻谷的一种,从种植普通稻谷到种植紫米的转换,普通农民群众能够轻易实现,不存在生产条件升级和技术转换难题,完全可依托现有水稻种植基础进行推广,无需对种植户进行紫米种植专业培训,也无需对生产工具进行更新换代,节约人力物力,推广种植难度低。

5) 经营主体有规模。据钦州市农业农村局统计的2020年粮食生产合作社生产情况可知,2020年,全市有规模化粮食生产主体78家,总播种面积2 747.4 hm2。其中,种粮专业合作社34家,播种面积1 871.07 hm2;种植大户(家庭农场)39家,播种面积463.67 hm2。粮食种植企业5家,种植面积412.67 hm2;这些新型经营主体,思想解放,市场意识较强,容易接受新事物,可作为今后全市扩大紫米种植规模的主体力量。强大的水稻种植团队让紫米品种推广、示范田建设、技术支持拥有扎实的保障。

2 钦州市紫米生产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有资质的种子生产企业

虽然钦州市紫米大多采用农户自留种的繁育模式,几乎无需经过种子生产企业,但农户自留种对种子质量把控、产量保证不到位。目前全市没有一家有资质的种子生产企业,农户种植的种质资源大部分属于自留种,品种混杂退化、质量参差不齐致使在栽培过程中出现种子纯度降低、抗逆性和适应性减退、产量下降及品质劣化等现象,加大了农户种植紫米的风险,影响了紫米在全市大规模推广种植。

2.2 品种栽培技术研究不够

长期以来,紫米的栽培技术研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由于受经费、品种审定、推广及经济效益等多方面限制,目前很多育种单位不愿涉足紫米育种工作。新品种选育工作起步较晚,科技力量和研究经费投入不足,开展紫米研究的种类少,技术水平低,研究深度不够,与新品种相配套的规范化栽培技术,良种繁育体系和推广应用体系还不健全。

2.3 产业未实现规模化

钦州市紫米生产经营各自为战,特别是品牌建设和销售渠道建立没有形成合力。紫米种植还处在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单打独斗式的阶段,在发生病虫害时,难实行统防统治措施,紫米产业抗自然风险能力低。全市紫米产品加工还停留在稻米去壳形成糙米的初级、低附加值产品加工阶段,进一步深加工研发滞后;产品加工缺乏标准,产业规范和产业全链条一体化尚未形成。农户销售紫米渠道单一,目前除了“苏妹趁圩”等少数当地电商在销售,其余紫米多数仅通过商贩上门收购,产销合作不稳定且受市场影响较大。目前打出的“软香紫米”等品牌宣传力度不够,品牌知名度低,竞争力弱。

3 加快钦州市紫米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3.1 加强引导,制定紫米发展中长期规划

钦州市在紫米生产上有潜力可挖,国内有广阔的市场需求。积极发展紫米生产,既能顺应市场需求,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举措。现在需要着力解决的是转变观念,明确目标和措施,建立推动产业发展工作机制。建议由相关部门成立紫米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组织专门人员深入基层掌握第一手资料,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全市产业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和重大决策,筹措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力争让紫米发展成为钦州新的特色农业产业,打造全国最大的紫米产业基地。

3.2 做好种子保障工作

通过引进有资质的种子企业,或培育具有种子生产许可资质的企业等承担种子的保障任务。提前做好种子生产计划,以商品粮基地用种2.5 kg/667m2计,1 hm2的种子基地足以保障100 hm2的大田用种,如全市发展紫米产业种植规模达2 000 hm2,也仅需种源基地20 hm2。对于能够自行留种的常规紫米品种,各地可指导农民在生产过程中采取片选、块选、相选、粒选等方法自繁自留种子;对于无法留种的次要品种,有种植意愿的群众可通过市场途径自行购买。

3.3 持续开展品种试验和筛选

钦州市的桂育黑糯、钦北紫米、浦北黑米等地方品种,品质口感好,但种植面积小。建议由科研、育种、推广等单位(企业)牵头建立区域化、专业化良种繁育基地,加强紫米良种选育和提纯复壮工作,开展种子质量与产量、成分的相关性研究,研究制定种子质量标准,建立良种繁育技术操作规程和良种繁育制度。在生产上推广主导品种的同时,继续引进紫米新品种,挖掘传统农家品种,开展试种观察和适应性研究,从中筛选出适宜钦州市大面积推广种植的品种,为产业持续发展提供良种储备。

3.4 抓好宣传发动和技术培训

通过报纸、电视、互联网和手机端开展宣传,发动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到紫米产业发展中,努力营造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及时开展栽培技术培训,通过发放明白纸和举办培训班等方式,开展与当前推广品种特性相适应的栽培技术培训,将高产技术传授给农民群众。开展常规稻紫米品种选种留种技术培训,减少购买种子成本,助力产业发展。

3.5 抓好生产组织与基地建设

开展调查摸底,将有意愿参与紫米生产经营的公司(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和普通农户登记造册,按公司(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模式进行有效组织。围绕年度发展目标,层层分解任务,具体落实到镇、村、地块。以公司(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为主体,建设一批示范片,辐射带动周边,形成“示范片+辐射区”的基地建设格局。

3.6 强化技术指导与服务

一是分片包干,开展“一对一”服务。县(区)农业主管部门和乡镇农技站要采取分片包干办法,推动紫米生产发展。突出抓好示范片建设,并由乡镇农技站安排技术人员与示范片建设主体“一对一”结对帮扶,提供生产全程的指导、咨询与服务。二是组建专家团队,强化科技支撑。建立市、县(区)、镇、村四级联动,由科研、农技、土肥、植保、种子、农安、农机等多种专业人员联合组成紫米产业发展技术团队,开展紫米良种良法的研究、推广和相关服务,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三是加强农机与农艺的融合。推行全程机械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

3.7 创新市场营销渠道

一是引导生产企业做好产品加工与包装。紫米的米皮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活性物质,加工过程应尽量避免米皮的损伤,因而对加工设备要求较高。引导大米加工厂引进先进设备与工艺,加工紫米产品;根据市场需求搞好新产品研发,多研发深受市场欢迎的高附加值紫米产品。开展包装外观设计,鼓励采用真空包装、礼盒包装,提升产品档次。

二是加强品牌建设。充分运用自治区“三品一标”补贴政策,鼓励紫米生产经营主体申请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统一开展品牌设计、整合与宣传推广活动,努力打造“钦州紫米”公共品牌,树立安全、绿色、健康的品牌形象,创造条件申报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登记。

三是加强产品销售服务。组建行业协会,引导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组成产销联合体规范成员经营行为,采取订单生产、结合招商引资等办法统一建立、分享销售渠道,降低市场开拓成本。积极开办网店,充分运用线上线下多种方式,解决“卖难”问题,畅通销售渠道。

四是强化大农业发展理念,加速推进三产融合,学习借鉴日本的稻田艺术和美国的玉米迷宫项目,积极发展与紫米相关的休闲农业和旅游业。

4 结语

当前,大健康产业方兴未艾,紫米产业开发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充分发挥钦州的有利条件,采取有针对性措施克服发展短板,将紫米产业发展壮大为全市新兴特色优势农业产业,不仅对钦州市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将为破解粮食生产效益偏低的难题提供新的途径。

猜你喜欢

钦州市生产
物联网管大棚 防寒生产两不误
安全生产没有旁观者
让安全生产执法真正发挥震慑作用
阿宽的生产小组
童画世界
黑白灰
钦州市城乡中小学体育教育比较研究
坍塌式腐败
反生产行为差异化治理策略
微生物发酵生产DHA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