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生物安全实践中常见误区漫谈
2021-12-03陈小强
陈小强
(广东温氏种猪科技有限公司,广东 云浮 527400)
2018年非洲猪瘟进入中国,在生存的压力下,中国养猪人迅速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生物安全体系升级革命,实践的生物安全措施有如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中国养猪业生物安全的升级与完善,离不开从业者的广泛交流;作为一名从业兽医,笔者有幸参与其中,并经历了诸多误区,在此与诸君做教训分享。由于个人水平有限,很多认识肯定存在谬误,还请不吝赐教。
1 思想认识误区
1.1 措施盲目变态,缺乏理论依据
经过血与火的洗礼,变态防非洲猪瘟常常成为至理名言。几乎随时封场,人员3~6个月休假一次,要多重分级隔离5 d并多次洗澡,使用消毒水洗澡,蒸桑拿30 min,人员通过气雾消毒通道;饲料要经过85 ℃30 min高温处理,肉菜熟化处理,药物物资5次消毒,出猪多次中转,冬春季节不出猪,猪舍带猪消毒,环境与道路每天淋水消毒,戊二醛消毒药通杀……诸如此类,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在笔者看来,很多措施缺乏科学依据。比如蒸桑拿30 min,如果是排汗法排毒,简单的洗澡行为足以实现,这种排汗也未必能排干净;如果是想通过所谓高温杀毒,以非洲猪瘟为例,由于人体的汗液微环境,局部皮肤温度未必达标,头发加流汗本身具有较好的隔热性能,温度也未必达标。比如人员通过气雾消毒通道,笔者已验证过基本没有多少消毒效果。比如带猪消毒或直接环境消毒,猪体表及周围环境存在大量的有机物与生物膜,在没有去除有机物与生物膜的情况下,消毒药不能穿透,杀毒显然是不充分的,充其量把最表面的少量病毒杀灭了,对于减少疾病的传播(尤其是烈性传染病)作用不大,更多的是一种作秀、心理安慰和推卸责任的借口;反过来,如果带猪消毒有效,是不是我们不用做全进全出,空栏消毒可以不清洗栏舍,只需要反复喷洒消毒就可以了?非洲猪瘟阳性猪舍,可以只喷洒消毒几天就进猪?
笔者认为,实施某种生物安全措施,应该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在符合基本科学原理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应对措施,目标是有效而不过分。
1.2 措施追求绝对有效,忽略人性因素
制定的生物安全措施当然希望有效。为了有效,常常会使用很多极端的措施,而忽略了措施是否符合人性、可执行。表现在措施越细越好,一个小的动作包含多个技术含量的细节,比如换鞋洗手消毒入舍流程,分解成5~6个步骤,结果需要很久才学会全流程,执行时未必全到位;表现在在对一个小学生讲一大段文字知识与措施,他们难理解、记不住,难执行。表现在每次洗澡先把头发抹上洗发液,硬性要求10 min,整个流程多次洗手、洗脚再洗澡,每次洗手先抹上显色液;表现在随意决定封场、长期封场,人员3~6个月休假一次,让员工长时间在猪舍吃住,在猪场生活区穿统一服装,在员工通道、活动场所使用刺激性强的消毒药,洗手、衣服消毒使用醛制剂,直接损害人体健康;表现在食材只能7 d进一次,而多数新鲜食材要求熟化入场,只能食用1~3 d等等,这些措施都站在了员工对立面,导致抵触情绪强、执行力差,导致不少人难以接受,选择离开;表现在措施事无巨细都是重点,长期紧张疲劳,增加犯错风险;表现在大量的重复控制,诱导员工思想上麻痹(反正后面还有相同控制,这一关可以放松一下要求);表现在从总部到分公司到猪场到基层,层层加码措施。
所有措施都是由人来执行的,如果忽视了人性因素,往往是想得很丰满,效果很骨感。要解决这种矛盾,制定的措施一定要考虑到是否简单易执行,是否会导致员工对立,好的措施最好能自下而上形成,不停讨论措施是否人性化。
强调人性化,并不是说让措施迎合人性短处,让执行者怎么方便怎么做、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措施体现效果是前提,在此基础上符合人性基本要求。原来的习惯往往效率更高,但不符合生物安全原理,往往是无效的,需要重新建立新的平衡,既有效也高效。
1.3 一招通吃,缺乏动态变通
这是比较容易走入的误区。春夏秋冬、大江南北、不同周边环境、不同疫情压力下的猪场都执行同一种控制措施,天晴下雨都同样级别控制。疫情紧张时所有措施照旧,救火时人、车、物、猪流维持拖拉原状,不同素质的人施用教材相同,关键岗位没有使用高素质的人员。针对责任心差的人员没有实施严格的监督,新员工没有达标就上岗,针对高风险人员没有差别对待。人员紧缺时生物安全线没有及时补充,不同种类的车辆、不同来源与去向的猪、不同种类的物品进出都采取同样的控制流程等。
事物是千变万化的,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点也是不停发展变化的,生物安全措施应区域对待,不能搞千篇一律,要因时、因地、因人事物、因场而异。既不能对高风险事务放松要求,也不能全部、持续高要求。最终实现一场一策,一时一策,风平浪静时期有紧急预案,惊涛骇浪时期也常驻温馨。
疫情发展也是多变的,控制措施也要不断升级改变。生物安全措施的制定者,应根据发展变化不停修订生产安全策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有的要增加,有的可减少。
1.4 片面强调人力作用,忽视硬件改良
作为一名从业20余年的兽医,笔者坚信疾病防控硬件软件二八分配原则。八分靠硬件,两分靠软件。一个在新疆偏远地区的猪场,显然只需要关注人、车、物进入把关,做好猪、废物输出中转,其他基本可以不考虑,流程设计要简单得多,也容易执行到位,而一个南方的猪场,要考虑所有生物安全要素的防控。
良好的硬件,宏观方面包括周围良好的疾病环境,人、物、猪流一次以上缓冲,良好的病原切断硬件(人员良好的洗澡条件,物资达标的消毒设施,车辆达标的洗、消、烘条件,猪只良好的隔离条件,良好的防生物媒介硬件),猪场区、猪舍、人、物、猪控制节点全密闭系统。饲料有一定的高温消毒手段及全流程封闭式转运,饮水过滤(或无害消毒)去毒,甚至高危区域配套空气过滤解决空气传播问题。微观方面包括很多控制细节,优先考虑硬件改良,让员工更简单方便执行到位,比如车辆配备底盘自动清洗系统,出猪无倒流的硬件设计,物品使用传送带连接车厢与仓库……良好的硬件,可以实现很多生物安全要素不控制,很多要素简单控制,可以大量减少人员参与度,大量减少控制关键点,使很多流程简化为只控制一个节点,宏观上大量节省人力,大量减少了控制点、面,防控效果更好,微观上通过简化流程避免了犯错。
当缺乏硬件支撑时,只有靠复杂的流程与人的行为管控来弥补。人都会犯错,人从事高强度、复杂的流程更容易犯错;人有动作偏差与情绪,监督的人也会走神或打岔,监督硬件也难实现360°无死角。错误是客观存在的,人力参与度越多,错误就越多,最终导致措施效果大打折扣。
生物安全努力的方向是,不断用硬件改良来减少错误的发生,而不是默认错误不停发生。
当然,硬件改良是肯定要花钱的,有的还要花很多钱,老板很难下决心来投入,因为,或许你的措施是无效的,或许他相信人定胜天。所以,客观上生物安全体系的改良得慢慢来,最好你能证明你是对的,最好决策者也懂得一些基本原理。生物安全成效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上层决策。
1.5 重视文件制定,缺乏有效执行监督
往往文件是写得比较完美的,常常没有落到实处,一方面是文件没有考虑可执行性,另一方面是缺乏有效执行监督。员工只做你紧盯着的事情,这就需要用到监督措施。
常用的监督手段包括人员现场监督、视频实时或事后监督、仪器设备智能监督几种(未来可能还有很多)。最好能实时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实在不行,事后监督也应尽量及时。清单式双岗制监督是最佳的现场监督方式。监督人员应有较高的素质及较强的责任心。借用现代仪器实现智能化自动监督报警是未来的方向,目前已有一些成果开始应用,比如视频报警系统、人员活动轨迹监督系统等。
1.6 只强调应该怎么做,没有告诉为什么
长时间以来,下发了很多份文件,说的都是应该怎么怎么做,没有告诉为什么这样做,没有讲解生物安全原理。
在基层工作人们知道,事情总是不断变化的,同一个流程,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新情况,而且出现新情况的概率很高。而我们的文件不可能照顾到每一种情况。当情况发生了变化,如果照搬以前的文件执行,常常会出现执行错误。要让员工懂得变通,就要告诉他基本原则,让他学会根据原理正确处理各种变化。当然,这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停地试错纠正,百练成钢,人们要有耐心。
另外,如果人们理由充分,也方便决策者权衡轻重,一来硬件投入会更容易到位,二来执行的阻力也会大大减少。
1.7 反复强调执行到位,没有充分解决员工动力问题
人员主动做事与被动做事,其效果差异何止千里。提升生物安全效果,要解决员工动力问题。让生物安全事件变得与他们息息相关。
解决员工动力问题,常用措施包括:生物安全措施设计上兼顾人性化与可执行性,自下而上制定生物安全措施;更高的收入,生物安全事件奖罚措施,各级干部身先士卒带头;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良好的饮食、住宿、文化娱乐、交通条件,正常的休假制度等等。
解决了员工动力问题,才留得住人,才能坚持不懈打造高素质生物安全队伍,生物安全措施及理念才能从行为变成习惯,才能从根本上全面提升生物安全执行效果。
1.8 不分主次,均匀用力抓生物安全
生物安全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内容纷繁复杂,同一时间段(甚至同一时间点)会发生很多生物安全事件,全面都抓、每一个流程每一个细节都高强度抓显然不现实,全面突击效果也不好。同样应使用二八原则,集中80%的精力抓20%的关键点才能出成效。针对同一个生物安全链条,不需要全面斩断每一个节点来实现防病传入,一般说来抓住1~2个关键点切断即可。使用优秀的骨干,每一个生物安全链条抓数个关键点落实效果,用有限的人力做有限的事情,这才是长久抓生物安全之策。
换言之,同一生物安全链条中的非关键环节,能简化则简化,能合并就合并,因为没有持续有效的人力重点关注,抓也效果不好,就让员工自觉去完成。生物安全体系运作是一个高成本的过程,从成本角度出发,该节约就应该节约。
1.9 忽视有效的培训方法,导致理解执行不到位
把文件或原理转化为员工的执行,离不开合理的培训方法。员工素质有高有低,总体上是不高的,应采取他们能接受、愿意接受、容易掌握的方式培训,因人施教。
为了提升培训效果,可关注几个方面:1)要考虑分岗位培训,一个人学完所有操作,短时间内不现实也没必要。2)有培训有考核,可以将考核成绩与收入挂钩,解决学习动力问题。3)因人制定不同的教材,高素质的人重点讲原理,启发自主创新的生物安全措施,低素质的人以实操为主,适当讲一讲原理;教材多使用图片、视频资料,更容易接受,最好现场互动,使体会更深刻;如果能提供反面教材,则效果更好;文字宜简明,朗朗上口。4)现场实操培训与监督纠错培训相结合;不同的猪场,生物安全需要执行的细节不同,依赖骨干将理论转化为猪场实际操作,在生产现场讲解;各级干部持续监督各场的各项操作,及时纠偏及时培训,让员工在实践中不断成长。
2 具体措施误区
2.1 过分放大人员带毒风险,采取严厉措施控制
参加很多国内的有关防控非洲猪瘟的会议,很多专家都会展示各类要素的检出比例,其中人的因素通常是30%~40%。于是,养猪人高度重视人员带毒的传入,一个员工要想进入猪场,通常需要3次隔离、5~6次洗澡更衣换鞋、若干次洗手;如果是一个外来人员,就更多了,比如到某个猪场引种,整个流程达7 d的不在少数。
人员真的有这么大风险吗?是,也不是。大量的数据摆在那里,肯定不是做假,当前社会污染面确实可能有这么大。但这样的数据是如何造成的呢?来源于没有事前控制。这是显而易见的,一个猪场往往是新员工、外来水泥工等第一次入场,完全不懂自我保护,茫茫然接受采样被检出带毒,而老员工很少被检出。并不是老员工会造假,采样的人员是经过专业培训的,且全程视频监督,如果真带毒,是肯定会检出的;是因为老员工经过培训,学会了一整套事前自我保护的措施,比如提前洗澡更衣换鞋、剪指甲洗手,事前事中不乱吃东西,不携带多余物品,搭乘安全的车辆到场。近1~2年多数老员工回场一次都没有检出过阳性,说明这一套措施有效阻断了人员传播。
事实上,一个人去掉所有随身物品,在单向流程的洗澡房,经过两次认真洗澡,已足以消除存在于体表的绝大多数猪烈性传染病病原了。大家不放心,可以设置两级控制流程已足够了。当然,来场人员的前期控制要坚持并执行到位。
另外一个需要关注的事情,很多的人员前置控制节点,不是全封闭体系,流程设计也不合理,导致本来安全的人员被污染,重新变得不安全,导致老板决定延长控制链条,这其实是不停地重复“先污染后控制”思想,再长的链条也未必有效。
把人的控制流程做得很长,其本质上,是不相信科学,是少数人流程设计不合理惹的祸。其带来的后果很严重:所有从业人员大量的时间浪费在路途中;由于人员流程长,被迫要3个月休假一次;大量的专业人员配套,更多的硬件投入,更多的采样与检测费用,更多的员工有情绪与离职;一句话,为了1~2次意外事件,增加了很多成本。
2.2 同一流程多重控制,重复同样的错误
上文已述,针对某一个生物安全流程,不必要全节点切断,一般两次切断、重复两次控制已足够。当然,这样的两次控制,其措施必需到位,不能马马虎虎,需要足够的硬件投入、配合合理的流程设计、加上合理的监督执行。
事实上人们看到,在基层存在大量的重复控制,但每次都是马马虎虎,漏洞不少,不停地重复“先污染后控制”,很多同样的错误在多次控制中都重复。比如物资控制,从采购到入猪舍,一般要经过5次消毒,自从第一次控制时把物资用网袋打包,以后好几次都不再打散,就算打散也是采取类似的方式打包,整袋或浸泡、或熏蒸或烘干消毒,大量存在死角可能消毒不到位,实际上相当于静置的效果。比如上述人员控制流程,每一个节点都是不封闭的,充分暴露在周围的村落里,接受可能污染的苍蝇骚扰、路边的粉尘污染。比如车辆多级洗消,每次都强调轮胎控制,但净污道路口常常只相隔数米甚至是重叠的。人们很多重复控制,是想法很好,听起来有道理,实际落实效果不令人满意。
并不是反对重复控制,最好的重复控制方式是每一次重复各有侧重点,重复是为了弥补前者的不足,前后互为补充,使控制效果1+1更接近2,而不是1+1接近1.5。如果是重复犯错,取消也影响不大。
2.3 过分强调消毒的作用,较少采取切断措施
这几年,消毒药及消毒设施养活了不少厂家,这是不争的事实。这是旧的防疫思路的延续,以前讲生物安全就是讲防疫,讲如何消毒到位。
人们知道,任何消毒方式都有局限性:消毒药的不足在于,需要足够的清洁度,足够的浓度与作用时间,足够的湿度,不具有穿透性。液态消毒物品要能浸泡,气态消毒要消除死角;高温消毒的不足在于,物品能耐受高温,不同材料的物品热传导性不同,需要不同的作用时间,紧密堆放容易存在死角。猪场存在许多不适合消毒的情况,比如前文所述猪舍内带猪消毒;对道路及猪舍周边环境进行喷洒消毒,由于大量存在泥沙及杂草等,加上阳光暴晒几秒钟就干燥了,这种消毒更多是在表演给老板看,赶一下蚊子;冬春季节气候干燥温度低,对露天的车辆进行消毒,很快就干燥了加上气温低,消毒效果也很差;下雨天对露天的车辆进行消毒,消毒药根本没有作用时间;猪舍内穿的鞋底很脏,使用踏脚消毒无效,同样,一辆车没有清洁的情况下直接过消毒池也是无效的;输精管、纸巾、口罩等物品不适用于一般的消毒措施……
想办法采取切断措施,让病原不延续往往是一个很有效的思路。当然,消毒也是一种切断方式,只是这种方式不一定彻底,这里讲的切断是指物理切断,通过硬件改良、流程优化,让病原彻底终止,通过一次性投入切断传播、简化流程,放弃消毒。大的方面,比如将猪场建在深山老林杜绝大多数传染源,将靠近猪场的社会道路或河流改道,环场一圈采取防鼠硬件防止老鼠进入,出猪采取中转,猪场大范围硬化防止粉尘等。小的方面,比如将脚踏消毒盆改为换鞋,洗手消毒改为戴手套,饭菜转移采取无污染倾倒法,垃圾输出采取小包装隔墙抛出,出猪无倒流硬件设计等。可以说,多数流程都可以实现切断而不需要强调消毒,这样做可以大大提高劳动效率,也能提升生物安全控制效果。如何实现切断,有待大家共同去探索。
2.4 过分放大检测的作用,忽略流程本身的控制
现如今,各大公司都建立了强大的实验室检测体系,在生物安全风险评估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但是也逐渐形成了“唯检测论”,仿佛一切都要通过检测才最终确认安全,检测阴性成为了金标准。人员、车辆、物资、猪只入场要多级检,无差别全方位检,检测阴性就放心了,甚至基层员工放松了生物安全要求,比如死猪检测阴性就可以随便处理了,物资检测阴性就可以随便使用,人员检测阴性就可以正常入舍,外来车辆检测阴性就可以到场拉猪,饲料检测阴性就不用强调车辆改造及运输控制,水源检测阴性就可以维持现有控制措施,猪场周边道路检测阴性就可以放松生物安全要求……
要知道,检测结果是受多方面影响的,采样是否全面、真实反映物品带毒情况,样品保存与运输是否合理,检测是否及时,试剂盒是否有问题,检测操作是否无误,采集的单份样品是全样本抽提核酸还是只取了一部分(很多环境样品溶液由于核酸浓度低存在泊松分布情况,只取一次样品不具有代表性),检测仪器是否存在故障或误差等。光说第一步采样,是否真能做到100%表面积采样?就算使用纱布(拖把或其他)做到了100%表面积采样,是否100%把污染物转移到样品容器了?就算100%进入了容器,是否100%释放在了溶液中?综合看来,样品的检测存在很多偶然性,能检出阳性,一种可能是待检样品病原含量浓度足够(病毒载量高),怎么误差都能检出;一种可能是你确实运气好,少量核酸也被你捕捉到了。再分析一下检测结果,任何试剂盒都存在敏感性与特异性的问题。检出阳性不一定是真实的,尤其是在阴性阳性临界点,而这种情况往往又没办法重复结果,只能当时来处理,这倒不难,大不了折腾一下人而已;弱阳性变为检出阴性问题就大了,会导致病原累加或散毒。
笔者觉得,做生物安全还是要回归根本,重视流程与措施的落实到位,检测只是其中的控制手段之一,是很小的一部分,甚至是可有可无的一部分,因为就算检测阴性,那也可能是假的,你仍然不能改变操作。针对即将入场的人、车、物、猪,检测提醒人们风险的大小,适当做做即可;针对猪场内部环境高频率检测,就好比大海捞针,偶然检出了阳性,也多半阻止不了病原传到猪舍,大量的检测阴性只是在浪费钱,当然,可以就少量关键点(比如换鞋处)定期监测还是有点意义的。
2.5 追求频率控制,忽略单次控制效果
大规模猪场比小规模猪场更容易发病,这是因为大规模猪场有大量的人、物、猪、车辆流动,假设每一个物品(人)带毒概率相同,同一生物安全链其总体带毒量大很多,即感染风险大很多,大猪场人、物、猪、车辆流动的频率也会高很多。于是不少人提出控制频率降低风险的概念。
客观上,控制频率确实能降低疾病风险,但不绝对。当控制对象是数量较少的人或车辆,一个月进10次与一个月进2次比,显然前者更容易被感染;当每天进1/4车物资到大门口,每个月进4次总共进一车物资,与每个月只进一车物资相比,前者也容易发病;当每个月进20车物资到大门口,每天进一车,20 d进完,与每天进4车,分5次进完,两者相比,未必后者会更安全,因为单次进物资的量太大,需要大量的人力,单位时间内人多更容易犯错,更容易监督不到位。另外,一般的猪场大门口仓库很小,这些物资要么只能露天放在大门口(当然地上会铺彩条布),这会增加物品被二次污染的可能,要么让大门口快速完成所有消毒动作,为下一车物资进入清空消毒间,同时要求总仓库、生产线仓库都需要大量清走(一般不可能清空)一次,一连串的集中操作会犯更多的错误,很多的物品前后批次重叠会降低以前物资安全性。再深入分析一下,现在多数猪场配备了前置消毒站,物品本身带毒的概率已极低,物资入场其实更大的风险来自车辆在路上行驶带毒入场,那总共20车次,是不是几天入场一定比20 d入场更安全呢?未必,本质上还是每一车次控制是否到位,相对而言,同一天进4车可能污染量更大更容易成为导火索。还有一种情况,比如出猪粪或者出猪,所谓的一次,有可能是连续多天、多车次统称为一次,与人们想的一次频率不同,这样在短时间大量流动,其风险也是极大的。
说到底,人、物、猪、车辆流动,要想降低他们本身带来的风险,本质上要减少总数量,或者确保每单一物品采取有效措施实现无污染。如果总量不变,一次进大量物资与一次进中量物资适当分几次进,谁更有优势可能存在争议;本质上是你的物资要得到有效消毒,你的专业人员单位时间处理能力决定你进场频率。如果考虑运输车辆带来的风险,本质上只有总车次的差异,与每个月分几天进无关,当然,你可以用大车代替小车来降低车次。如果说,你想有规律地安排每个月每一天的生物安全事件,便于人员的协调,你当然也可以适当增加某些元素流动频率,重新做一个月计划出来,同样也可以实现人员的协调。控制频率不是绝对的,一切以你的实际情况为准。
2.6 只重视外部安全,忽略猪场内部交叉
不少猪场的生物安全措施,常常只针对大门口及以外,最多达到猪场生活区,对于进入生产线乃至到猪舍内,内容涉及不多,软硬件配套明显不足。以非洲猪瘟为首的多数传染病防控,都将是持久战,被感染是大概率事件,一旦中招,损失都将十分惨重。为了降低损失,场内需要配备一定的生物安全措施,当然也不能过度强调生物安全而荒废正常的生产流程。
生产区的生物安全措施一般包括:硬件方面,应配套物资再次消毒的设备,良好的洗澡房设计,全密闭的连廊及猪舍环境,进猪舍换鞋洗手条件,怀孕舍通料槽适当分段,大栏适当隔挡等。流程方面,应强调进入每一栋猪舍换鞋、洗手消毒,少到猪舍活动,合理处理剩料积水,减少猪只调动与混群等。
3 结束语
回顾过去的两年多,走过的误区还有很多,以上只是例举了一部分。生物安全体系的完善是一个长期行为,中国养猪人想用数年的时间走完发达国家几十年的路程,必然煮的是一锅夹生饭,必然会步入诸多误区,会事倍功半,所谓矫枉过正也!随着养猪人的长期深入实践,产学研的广泛结合,在正确的理论指引下,人们终将迎头赶上,走出一个又一个误区,直至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