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导提问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2021-12-03赵文钧安徽霍邱县城关镇中心小学

小学科学 2021年10期
关键词:内角思维数学

◇赵文钧(安徽:霍邱县城关镇中心小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新的教育观对各学科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小学数学来说,教师角色已经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除了要教授学生数学知识,发展学生数学思维,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问”更好地“学”。由于生问课堂教学仍处于一个发展探索期,所以在许多地方的生问课堂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笔者立足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进行简单剖析。

一、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提问,意味着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发现过程,能开发大脑,反思质疑,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数学的产生源于思考,思考也是数学的本质,发挥数学教学内容富含思维元素的优势,引导学生多开展提问活动,从被动学习发展为主动学习,就是一条重要的训练途径。课堂教学要开门见山,教师要敢于暴露问题,把材料提供出来,刺激学生关注,引发学生对所学材料探究,鼓励学生提问,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将接收性课堂转化为探究性课堂。

首先,要鼓励学生提问,引导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对提出问题的学生做出点赞、鼓掌等一系列奖励行为。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凡是因求知好奇受到奖励的学生,往往更愿意进行试验和探索。将学生提出的问题抄写在黑板上,加上着重符号等,表现出教师对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重视,从而让学生有成就感,乐于提出问题。在提出的各种各样问题中发现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培养学生想问、敢问的兴趣。

其次,教师要善于倾听,然后在学生所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再次以语言引导其多次提问,承启环节,不断提问,将知识进一步地推进和深入。完善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燃起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兴趣,使之愿意思考、渴望学习,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

二、以问引学

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问题,解决学生提出的有研究价值的数学问题。笔者回想自己教学求三角形内角和时,学生提出“为什么要求三角形内角和?”“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度?”“怎样求三角形内角和?”“三角形有外角吗?”“外角和内角有关系吗?”等等一系列问题。我将他们提出的问题一一解决。不过也要思考学生问的问题与预设问题的关联性,如果关联性不强,要思考所给的材料是否有助于学生提出问题。不断地反思和调整,培养学生“会问”的能力。借助学生的问题来引领学习,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教学形态。我们可以想象,学生在课堂中自己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提出的问题又成了同伴们共同研究的内容,最后通过探究获得了属于自己的深刻理解,自己变成了课堂的主人,这样的教学不正是体现了“学为中心,生本课堂”的教育理念吗?

教师要合理地把握“生问”的“质量”。问题要来自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要是他们主动提出来的,也可以是在老师适度引导下提出来的。问题还需要有一定的深度,不能都是一味浅显的从众问题,要能引起学生的深度思考,将数学元素、思维元素贯穿其中。要从问题中展示出学生的个性视角和思维,促使学生在提出问题和探索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升能力、增长情感。

三、循序渐进

在生问课堂教学中,要以一处关键提问为核心,聚焦难点,集中突破,再经过探究和解决问题过程,从一次提问变成多次提问,承启环节,不断提问,对所有问题逐个解决。要使得学生的思维进行合理的扩散,而不是单纯地对教师所讲述的知识点一味地练习,给学生造成接收性疲劳,因此丧失学习积极性。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学习心理,精准把握学情,科学设计过程,课堂上顺着学生的思维进行合理巧妙的引导,让问题解决水到渠成、让学生的问题落地生根。将培养学生发现、提出问题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完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切实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的有效度。要实现上述美好愿景,多让学生提问以及借助学生的问题来引领学习,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教学形态。

总之,想要更好地对生问课堂进行把握,需要教师熟悉教材,对学生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在课前,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心理来预想学生可能会提出的问题,提前对可能的问题做好适当的准备,运用不同的方法把握学生的问题,提前设计提问材料、规划课堂结构。当然,学生是有独立意义的人,是不以老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对于课堂上遇到的未预知到的问题,就要求师生一起解决问题,共同学习。同时,“生问课堂”并不是一味地仅仅是学生提问,教师也是课堂的参与者,所以我们也可以采用“学生提问”和“教师提问”相结合的办法,使得教学形式互相弥补,从而让教与学更加有效,更加和谐,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

运用生问课堂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要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紧跟新课程改革的脚步和素质教育下的职业理念,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通过提问题的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学生的兴趣高涨。这样的课堂,不就是对新课改下所要求的“学为中心、生本课堂”的充分体现吗?

猜你喜欢

内角思维数学
多边形内角和再探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三角与数列试题精选
三角形分割问题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