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环境下对于会计教学的探讨
——以大连民族大学国际商学院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为例
2021-12-03侯杰徐龙孟令一葛浩楠孙岩大连民族大学
侯杰 徐龙 孟令一 葛浩楠 孙岩(大连民族大学)
■ 前言
会计这个行业对于整体社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近几年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量的剧增,电算化逐渐成为了主流。对于企业来讲,电子数据、财务软件根据着每年税务政策的改变实时更新,可以很方便地通过销售,将成本逐步嫁接给消费者公司;而对于教育使用纸质版的教材却需要经历过大量的人力物力,其中需要耗时的审批、印刷、销售,时间的滞后也逐渐造成了教材上的知识与社会环境的脱节,学生所学的知识应用性差,实操能力不强,从而导致对于社会的适应性弱。
■ 教学与课外的深度融合
教材更新的手续繁琐,对于新知识的补充,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局限性,而教学型老师也脱离了会计实操环境,对于每年政策的变更需要一定的时间解读。学生若只对书本上的知识进行一个简单的了解,对于财务环境的认知将变得有限。国家政策主导了税务的整体走向,而政策又依托于整体的市场环境,这也意味着财务的知识需要即学即用。但如何将理论知识向实操转化,成为了当下会计学教育最主要的问题。本文以大连民族大学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应届学生为例,共计发放问卷107份,得出以下结论:(1)教材过于老龄化,适应性弱;(2)实验仍以手工账为主,不符合时代潮流;(3)数据的解读能力不强。本文就以上问题,提出解答。
(一)课外知识的补充—公众号加速信息的传播
当前国内财会方面的微信公众号众多,但学校层次的不同,所能带来的平台也是不同的,不能够给所有的学生一个很好的定位。过高的自我定位,会盲目提升学生的期待值,而在无法达到后,反而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而过低的自我定位,则会使学生缺乏自信,进而错过了机遇。
“社会发展对于会计从业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他们需要掌握熟练的技能,同时要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具备较强的信息技术能力。[1]”这是时代对于新兴环境下会计的要求,同时,我们也应当借助多个平台,为学生提供尽可能详尽的帮助。这时,公众号的存在就显得极为关键。公众号的成立应该依托于学校本校的财会学生,而非整个社会群体;不以做大为目的,而以实用为核心。
同时,将国家发布的信息进行整理,通过专业老师的解读,再转换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从浅显的角度让学生先将理论知识进行牢固,方便后续学生实操地开展。最后将毕业后的学生动向,以继续深造或者就业两个方向进行发散,将优秀毕业生的动态整理出一条完整的时间线,以公众号为平台记录,方便后来学生借鉴。
(二)实操能力的提升—财会工作室向公司的转变
将理论知识向实操转化,除了专业自身的实验课外,还应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学院自身下属的会计工作室,可由学生作为桥梁,向公司进行过渡,学生独立法人,通过业务的开展,学生对于财税相关信息的变更能有更直接的体会,也能将各个税种与借贷关系理解的更为透彻。再通过公司业务,与国税局产生连接,对于纳税流程有一个完整的认知,也将财务这块的各个服务组织有个更好地了解。然后借助于学校的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以自身的专业性,为学校基地创建的企业为财务保障,将业务进行拓展,再由实操会计定期进行专题讲解,理清财务的职责与重要性,并组织学生系统性地对于财务软件进行一个认知与训练,加强学生的上手能力。同时,也需说明的是财务所需要担当的责任,以及违规操作后所带来的处罚。
(三)数据分析的认知—“计算机+工商管理”能力的提升
“互联网+”战略的实施,将教育拉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各种慕课平台的兴起,让教育摆脱了时间空间的局限,最大限度地将资源进行有效利用;与此同时,数据的“井喷式”爆发,也将数据处理和财务分析的难度加大。此时,若仍延续传统“手工账”不仅效率低下,且分析将停留在表面,无法达到多个维度的信息传输,使分析者与受用者存在想象偏差,无法将分析结果具象化,分析的效用就将大打折扣。
计算机的发展也对于会计从业者有了新的要求,理论知识将以计算机为纽带进行存储,而如何进行调用,这需要会计从业者从一个新的角度进行学习。这几年兴起的数据可视化,以及Python,Java在数据分析上的应用,实现了将计算机与会计相结合。
软件的迅速发展与更新,使得会计这个行业开始了多样化的人才需求,而传统会计教育的优势也将不复存在;无法顺应时代的潮流,就注定将被取代,若只是单纯的以专业来区分人才,那对于会计整个行业的发展也都将是不利的,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就将成为趋势。
■ 多样化角度的人才培养
(一)方向的选择
会计学作为一个工商管理下的二级学科,拥有大量的方向可供选择。从理论的研究教学,到上手的实际应用,从考研的角度,已经进行了“专硕”“学硕”的划分,这是一个大的角度。而基于行业的角度,也有“政府会计”“税务会计”“财务会计”等等几个方面的延伸。它们是符合会计行业发展的,但部分也是与时代相脱节的。
“ACCA方向班”“日本簿记”,都给予了学生一个学习的新角度,这系列的会计教学都一定程度的带动了语言的学习,拓展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对于各自对应国家的跨国公司,极具吸引力。同时,我们也可以换一种角度出发,加强实用型学生的培养,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符合社会需求,那教育的价值便得到了凸显。但学校也无法预知社会需求,不能够实时培养出需要的人才,对于学生的培养周期较长,通常需要两到三年的一个缓冲期。
(二)双学位
双学位给学习富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教师在教学的同时也要给予学生一定的建议,在不改动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可以提供一系列的新的思路。
清华大学取消会计学本科生的招生,新增的计算机与金融双学士学位,就已经将会计学教育的发展给予了一个导向,即顺应时代,采用“互联网+”,使得计算机加入会计学的教育,加速计算机与金融之间的交叉融合,这也直接表明了单纯的传统会计在未来没有市场。
这带来的优点是显著的,学生的就业方向进行了拓展与结合,可以有更多的选择空间,也将自身的能力得到了一个综合性的提升。但缺点则是单纯的“1+1=2”,两个专业的教学老师缺少一个连通,各自在自己的领域打基础,两者结合的部分则需要学生经过自己的学习之后,进行反复尝试后,总结。
这对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也带来了极大的要求,会计、计算机都是两个学习压力繁重的专业,如何将两者进行一个有效的结合,如教学方面不能带来准确的指导,学生势必会走更多的弯路;培养方案的构成,就显得尤为关键。“教学体系若想继续发展下去,继续为学生提供与时俱进、与社会企业需求相接壤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就得不断地进行创新,抛弃传统模式中落后的内容,吸收当今社会急需的元素,利用互联网的便利进行知识的不断更新和吸收,使得教学层次更分明、教学目的与社会相契合的教学体系。”[2]
■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高校教育发展中,会计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随着时代的发展,会计学的教育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高校应从多个角度出发,使会计学能够更好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