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剧艺术的跨媒介传播模式探析
——以电视剧《鬓边不是海棠红》为例

2021-12-03刘墨航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21年9期
关键词:京剧媒介艺术

刘墨航,周 卓

(北京印刷学院,北京 102600)

电视剧《鬓边不是海棠红》(以下简称《鬓边》)改编自同名网络小说,以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北京为叙事背景,讲述了一代名伶商细蕊与爱国商人程凤台因戏结缘,两人在梨园百态和纷争战火中振兴京剧国粹,携手抵抗残酷命运的故事。该剧不仅再现了民国时期京剧艺术繁荣鼎盛的状况,而且通过故事情节普及了许多京剧知识,获得了豆瓣评分8.2分、同期电视剧网络点击量第一的成绩。

本研究通过对《鬓边》网络超话、粉丝群、LOFTER社区、B站话题等社交平台的观察和评论搜集,分析在《鬓边》开播初期、中期、末期不同时段观众对京剧认识的变化。同时在平台发帖收集观众评论,并对其中反馈信息较多的评论者进行深度访谈,了解其通过观看《鬓边》对京剧产生的看法、变化等,以考察《鬓边》通过影视化实践探索出的当代京剧艺术跨媒介传播模式。

一、京剧艺术在历史上传播模式的变迁

(一)京剧艺术的起源及发展

京剧是一门集众家之长,唱腔以西皮和二黄为主,有明确系统和规矩,并集合了音乐、美术、武术、杂技、文学等诸多文化元素的综合性艺术门类。京剧艺术发展历史悠久,流派众多,以程式化和虚拟性为主要特点,也是众多剧种中知名度最高、流传范围最广、艺术成就最高的戏曲剧种。1790年(清乾隆五十五年)四大徽班三庆、四喜、春台、和春陆续进京,经过“皮簧合流”和“花雅之争”,逐渐形成一种系统化的表演形式,在当时被称为“皮簧戏”。1876年《申报》首次在报道中使用“京剧”一词,而后京剧作为一种剧种名称在全国范围内流传。

京剧自清朝始,在不断融合、吸收、发展的过程中确定了自身的艺术风格和艺术形式,剧目逐渐增多,并在全国范围内流行开来,成为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戏曲剧种,逐渐发展成为“国剧”,这一阶段也是其不断融合吸收发展、沉淀自身艺术形式的时期。1917年到抗战前夕,是京剧形成的中期,也是京剧发展的鼎盛时期,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这一时期涌现出很多京剧名家,也逐渐产生不同的京剧流派,以旦角为例,就有“梅尚程荀”四家。各个流派不同唱腔争奇斗艳,各大京剧名家带来了早期的“名人效应”,影响力逐渐扩大到全国,甚至借梅兰芳赴美演出的契机走向世界。巅峰时期的京剧是当时最流行和时髦的娱乐方式,当时的京剧演员如同现在的明星偶像,受到戏迷的追捧和喜爱,对京剧演员的推崇甚至超过了京剧本身。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一种新型现代京剧“样板戏”出现,学界对这种“革命样板戏”褒贬不一,有人认为这是对传统京剧表演规律的破坏,但也有人认为是历史环境下京剧适应时代变化的新尝试,这种具有艺术和政治双结构的“现代京剧”是对京剧艺术的丰富和发展。但无论其如何影响了京剧本身,当时“样板戏”作为一种宣传教育社会主义革命精神的手段进入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而到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京剧在传承和发展上都遇到了困难,各种新兴的娱乐方式都对京剧造成了强烈的冲击。京剧的观众大幅流失,老一代观众逐渐逝去,新一代观众因生活节奏、文化选择、审美意趣等因素而敬京剧而远之。京剧从上至王侯贵族下至平民乞丐都能哼唱的流行艺术变成了现在听者寥寥甚至被当成旧时代象征的小众艺术,以至出现了“是否应该让京剧灭亡”的诸多讨论,令京剧艺术的现代发展雪上加霜。

(二)京剧传播模式的变迁

1.京剧早期的传播模式

京剧形成初期主要的传播模式为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这样的传播模式受制于当时的社会发展条件,信息通常只能通过信件、布告等传播,而这些传播媒介的传播范围也十分有限,故而大多数消息都是通过民众的口耳相传来传播。作为当时普通民众主要消遣娱乐方式的京剧也不例外,其传播途径可细分为戏班内部和戏班外部。

京剧在戏班内部的传播主要为科班学艺。科班指集学、演京剧于一体的戏班,是当时成为京剧演员的唯一途经。这种科班在明朝就已出现,到明末清初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培养出了一代代优秀的京剧表演艺术家。除此之外,传统的京剧学习还有一种规矩之外的方法,就是“偷师学艺”,当然通过偷师学成的少之又少。偷师者一般是从为演员整理服饰头面的“跟包”做起,深入其日常生活,以达到学艺的目的。可见无论是科班学艺还是偷师都离不开和班主演员的“近距离接触”。在戏班外部,戏迷观众们对京剧的传播也是通过口耳相传实现的。慈禧太后对京剧情有独钟,统治者的推崇,使京剧的传播在当时形成了一种上行下效的局面,普通百姓也会对演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相互推荐演员和戏班,京剧因此通过这种传播方式逐步流行。

2.京剧鼎盛时期的传播模式

媒介技术的发展为近现代京剧带来了新的传播方式。1905年由谭鑫培表演的电影《定军山》作为中国第一部电影问世,虽然只是无声京剧片段,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是京剧通过大众媒介传播的起点。此后随着留声机和无线电技术的广泛应用,京剧在这一时期内成为中国的流行文化之一。1927年《顺天时报》举行五大名伶新戏票选活动,梅兰芳的《太真外传》、尚小云的《摩登伽女》、荀慧生的《丹青引》、程砚秋的《红拂传》等作品脱颖而出,这四人也被大众媒体冠以“四大名旦”的称号,一时之间看京剧、捧“戏子”成了一股潮流。

尽管大众传播时代的到来为京剧的传播带来了新的契机,报纸、广播、电影、唱片等多种媒介的出现有效提高了京剧的传播速度,扩大了传播范围。但京剧在这一时期还是属于 “剧场艺术”,去剧场听戏依然是当时百姓的首选。

3.京剧当前的传播模式

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的媒介形式不断涌现,跨媒体传播成为各门类艺术传播的趋势,京剧的传播模式也再次发生转变。由于当代观众审美意趣、生活节奏的变化,京剧不得不打破以传统“剧场传播”为主的群体传播模式,开始以碎片化的形式出现在各种媒介平台中,用解构、包装戏曲的方式进行传播。

(三)京剧艺术传播的难点及困境

京剧在形成初期属于“俗文化”的一部分,但由于其在艺术性和文学性上的不断提升,又经历过“样板戏”带来的传统戏曲断层,京剧在今天并没有成为大众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京剧程式化的特点导致了对观众的要求较高,观众必须在听懂故事的同时与台上的演员互动,不然就是“好没有叫在点子上”,无形中为京剧的普及和大众化传播设置了门槛。传统京剧的内容多涉及历史故事,例如《黄鹤楼》《龙凤呈祥》皆取自三国时期的故事,这就对观众的历史知识水平有一定的要求,阻碍京剧的下沉传播。另外,由于京剧集百家之长,其发音为各个方言集合的“尖团字”,也成为京剧传播难点之一,在访谈中有网友表示“之前不爱听因为听不懂,没有字幕”。

受众流失是京剧在当代传播面临的最大问题,新媒体时代的受众更乐意用少量的时间获取大量的信息。故而京剧面临着老观众逐渐流失,又无法吸引新观众的局面。作为传统戏曲艺术之一,京剧因其独特的欣赏方式使得很多观众想要了解京剧、听京剧,但却因不知道如何“叫好”且不明白故事背景望而却步。京剧要想扩大传播范围,就要适当降低门槛,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传播,但这又难免出现传统艺术的媚俗化倾向,使京剧的当代传播陷入了困境。

二、电视剧《鬓边不是海棠红》中京剧元素的应用

(一)历史场景

《鬓边》通过场景的选择和氛围的营造还原了京剧在鼎盛时期的“至尊”状态。剧中无论是戏楼戏院,还是主角商细蕊所住的戏班“水云楼”都十分考究,营造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时北京的文化风貌。作为当时的“京城红角”,商细蕊只要开戏,戏院必会坐满戏迷,还原了当时人们以追捧名角、去戏院听戏为主要娱乐方式的场景。此外,剧中还经常通过角色的对话普及京剧常识,比如台下戏迷往台上扔钱这一做法表示这是戏迷们给台上演员的彩头。

(二)服化道设计

京剧服饰文化是京剧艺术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京剧视觉艺术的主体,精致考究的服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其吸引力。在收集到的观众评论中,“蕊蕊子(商细蕊)那么可爱”“之前只是觉得服装好看”等视觉感受所占比例较高。剧中大到商细蕊表演《贵妃醉酒》的蟒袍凤冠,小到剧中演员上妆的脂粉刷子,都体现着剧组的用心之处。“中传大数据”的报告显示,该剧男女观众比例相差较大,其中女性观众占78.79%,男性观众仅占21.21%。此外,观众中90后与00后为主体,分别占比56.11%和34.50%,其他年龄段观众占比极少。由此可见,精致考究的服化道确实能有效吸引年轻女性观众。尽管这些观众中大多不会成为真正的“京剧票友”,但也为京剧打开了新的观众群体。

(三)剧目选择

《鬓边》中出现的京剧剧目经过了创作者的精心挑选,除去剧中两本“新戏”《赵飞燕》和《潜龙记》,其余都是广为流传的“骨子老戏”。其中《贵妃醉酒》出现最多,主角商细蕊也是因唱杨贵妃出彩而名声大噪,此外还有广为流传的《武家坡》选段等。京剧剧目中不乏技术难度更高的作品,但这样的选择更多考虑了普通观众的感受,流水板的快节奏更加适应现代年轻人的审美偏好,并打破了年轻受众对京剧“节奏拖沓”的刻板印象。

(四)京剧名家联动

电视剧热播的同时,由余派女老生王珮瑜及其团队联合打造的国内首档京剧脱口秀节目《瑜你台上见》也在“爱奇艺”平台作为衍生节目播出。《瑜你台上见》从京剧艺术自身体系出发,将剧中出现的情节和元素作为切入点,对其进行更为深刻的趣味解读,在节目最后还会根据当天内容唱上一折戏。观众在剧中看不懂、注意不到的京剧元素,都会被放在衍生节目中深入讲解,而王珮瑜近年的个人热度也为《鬓边》和京剧艺术拓宽了传播范围。

三、电视剧《鬓边不是海棠红》对京剧艺术的跨媒介传播

(一)《鬓边》的跨媒介传播模式

《鬓边》对京剧艺术的再现和影视化实践,为京剧在新媒体时代的传播探索出一种跨媒介传播模式,即“书—网剧—综艺—剧场”的跨平台传播。

《鬓边》的剧本和大框架来自同名网络小说,从2010年起作为“鬓边IP”的“试水”之作在“爱奇艺”阅读平台连载。书籍作为一种“热媒介”,能极大调动读者的感官对书中的场景和人物展开想象,并在阅读过程中对京剧艺术有所了解,为后期的影视化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潜在受众。2020年3月电视剧《鬓边不是海棠红》播出,在吸引了“鬓边IP”书粉的同时又因其中融合了京剧文化受到了京剧戏迷的追捧。这些新的受众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演员的粉丝,二是本身对京剧感兴趣的少数“剧迷”。对于第一种来说,这部剧对他们的吸引之处不在京剧,而是剧中饰演人物的演员;而后者则带着一种审视的态度,他们会深究剧中京剧元素的合理性和规范性,甚至在网络弹幕互动中对评论区的问题进行科普和讲解。与此同时,《瑜你台上见》的播出将“鬓边IP”再次进行综艺衍生,对剧中营造的“京剧文化”专业深化,观众看不懂、注意不到的细节元素都会在综艺中集中体现,给观众带来一种“陪伴式”的观剧体验。值得一提的是,《瑜你台上见》综艺本身也是以跨媒介形式呈现,节目前半部分为名家讲解,后半部分京剧演员伴着胡琴妆造正式唱一折戏,给观众原汁原味的京剧体验,同时引发观众去剧场看戏的兴趣。

综上所述,《鬓边》所探索出的以IP为核心的跨媒介传播呈现出一种开放式矩阵模式,受众能从其中任何一种媒介中感受到京剧艺术的魅力,从而对京剧文化主动学习和探索,最终走进剧场,成为京剧艺术的忠实受众。

(二)《鬓边》的艺术传播策略

1.创新京剧文化节目

《鬓边》的内容创作较好地贴合了当代青年观众的审美和娱乐需求,在视觉设计和叙事手法上都进行了大众化的尝试,特别是着重突出京剧艺术中最有吸引力的元素,并和 “乾旦”这些网络流行话题相结合,在遵循京剧艺术特性的同时,将圈外人眼中枯燥拖沓的京剧表演变得更多元立体,让观众观剧的同时体会到传统戏曲的意蕴悠远和博大精深。接受访谈的粉丝“思多法”表示:“以前也想了解京剧,但是不敢去听,就连B站弹幕上都会有人说我看得不专业,《鬓边》出来之后我还是很惊喜的,觉得京剧居然还可以这样看。”可见《鬓边》较成功地在年轻受众中普及了京剧艺术。

2.充分运用新媒体传播京剧艺术

2015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指出,“发挥互联网在戏曲传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通过新媒体普及和宣传戏曲。京剧在当代的传播离不开媒介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上个世纪京剧曾借助广播、唱片、电视等大众媒体走出剧场实现了更广范围的普及,例如中央电视台的戏曲频道,上海大剧院的空中剧场等等。而在融媒体时代,传统戏曲的传承和传播同样要依靠各类互联网新媒体平台,实现京剧文化的多元化、交互性、立体式传播,“鬓边”模式以“鬓边”IP为核心,在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剧场京剧”的同时,通过多平台多类型作品的制作和播出,吸引了更多的年轻受众关注京剧艺术,最后学会真正欣赏其艺术魅力。

3.“名人效应”的运用

《鬓边》在选角上充分利用了演员具有的“名人效应”,同时结合了京剧艺术自身的规范和特性。比如乾旦长相不能太富有棱角,青衣扮相要足够清秀,花旦扮相要足够富贵等,这些都能在商细蕊的扮演者尹正身上有所体现,甚至其中的配角陈纫香、宁九郎等都具备京剧演员独有的风韵。此外,“鬓边”衍生综艺节目的主角、京剧名家王珮瑜因其近几年致力于京剧的“破圈”传播,在全国各地举办清音会等京剧巡回演出,喊出了“在流量时代做一个京剧观众”的口号,收获了一大批粉丝。《瑜你台上见》的播出更是将“剧粉”和“戏迷”集结在一起,给《鬓边》和京剧艺术都带来了不小的热度。

四、结语

《鬓边不是海棠红》探索出了京剧在当下传播的新路径,这种“书—网剧—综艺—剧场”的开放式跨媒介传播模式可视为新时代京剧传播的有效途径之一。但京剧在试图通过新形式和新模式传播的同时,也要坚守自身的文化属性,努力寻求 “通俗”与“高雅”、 “传统文化”与“新文化”之间的平衡,实现传统戏曲艺术在新媒体时代的复兴。

猜你喜欢

京剧媒介艺术
我和康爷爷学京剧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书,最优雅的媒介
纸的艺术
她眼里只有京剧一件事
摄影做媒介引无数爱心扶贫手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关于京剧《辛追》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