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种植体表面释放金属离子和颗粒的研究进展
2021-12-03魏霆
魏霆
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浙江杭州310000;2.浙江省口腔生物医学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00;3.浙江大学口腔医学院,浙江杭州310000
当前,在各类相关材料中,最具代表性的是Ti-6Al-4V合金及工业纯钛TA3,针对工业纯钛TA3而言,其有着比较高的强度,但是在抗腐蚀性上,却比较低;而对于Ti-6Al-4V合金来分析,其则与之相反,即抗腐蚀性高,但强度低[1]。尽管钛实为一种较活泼的金属,其表面在空气中暴露,便能形成氧化膜(主要成分为TiO2),保护内部金属,使其免受腐蚀,但在种植体手术中,或者是使用种植体时,种植体都会来自各方且大小不同的外力,并且如果长期处在此种口腔环境中,不仅会加重腐蚀程度,而且还会增加磨损,造成口腔内牙种植体材料出现不同程度的降解[2]。伴随种植技术的持续推新与完善,许多缺牙患者为了获得良好的口腔功能,维持口腔美观,积极寻求种植修复治疗,而在修复后,在机体与组织长时间接触中,种植体的功能得以发挥,而要想持久保持此功能,需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种植体的综合性能,比如耐磨性、抗腐蚀性能等[3]。对于骨结合的种植体来分析,伴随时间推移,会有大量的金属颗粒或者离子被释放出来,而且还会在人体的远端大量分布,对生物体具有潜在影响;因此,该文以牙种植体为研究对象,围绕其释放金属离子与颗粒这一情况,总结、分析其既往研究进展,为种植临床操作及相关技术改进提供理论支撑与依据。
1 牙种植体表面释放金属离子与颗粒的分布及对生物体的影响
1.1 牙种植体表面释放金属离子与颗粒的分布
近年,诸多研究证实,在人体中,钛及钛合金种植体会持续性且大量化释放金属颗粒、离子[4-6]。有报道将牙种植体覆盖螺丝旁口腔黏膜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活检。结果显示,在样本中45%发现存在有吞噬金属颗粒以及金属颗粒的免疫细胞[7]。有学者分别选取没有接受种植治疗人群与下颌植入种植体患者,经对比得知,如果解剖位置相同,那么相比于未种植人群,种植患者骨中的Ti在具体的离子含量要更高[6]。
对于钛及钛合金种植体来考量,由其所释放的金属离子,或者是金属颗粒,大多分布在种植体的周围组织中,但有研究经动物实验发现,其在远端组织器官当中也有分布,此情况受到临床高度关注[7]。而在种植体周围组织中,或者是种植体周围炎的组织中,均检测出Ti颗粒,其直径区间为100 nm~53μm,并且其密度在临近种植体组织中更高。有研究以大鼠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种植手术后,测定各个脏器中的钛含量,结果显示各个器官中钛含量均有显著增高[8]。有学者围绕种植患者,用X射线能量色散荧光分析技术对其实施检测,在其指甲中成功检出钛元素,而从正常人群的指甲当中,并没有测出钛元素[9]。
1.2 对生物体的影响
EAO会议共识(2018年)指出,TiO2颗粒或者Ti离子/颗粒对成骨细胞、巨噬细胞、内皮细胞等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10]。有报道指出,成骨细胞会内化TiO2颗粒以及Ti离子蛋白质聚合物,诱导其释放细胞因子(如COX-2、IL-6等),降低迁移分化能力以及成骨细胞黏附能力,加速凋亡,且都存在浓度依赖性,Ti离子蛋白质聚合物的生物活性高于TiO2颗粒[11]。另有学者指出,巨噬细胞细胞对TiO2、Ti颗粒有内化作用,而且会造成IL-1β、TNF-α等的大量分泌,加剧局部炎症反应,而且还会较大程度影响Ti颗粒[12]。有研究强调,内皮细胞与Ti-6Al-4V接触后,会形成较强的氧化应激反应,损伤细胞活力[13]。
2 对牙种植体金属颗粒与离子释放造成影响的因素
2.1 对牙种植体耐磨性造成影响的因素
磨损实际是种植体表面以一种物理形式或者机械形式进行降解,在此过程中,会有大量金属颗粒生成。对于牙种植体来分析,在进行植入操作时,受各种因素影响(比如金属氧化膜被破坏、过大扭矩等),会有大量金属颗粒产生,而且还会在周围组织中不断残留。有学者指出,在将种植体植入过程中,易造成表面损伤情况,且已处于脱落状态的金属颗粒,会不断聚集于螺纹顶端[14]。种植义齿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基台-种植体界面会出现微动,从而导致种植体磨损,大量金属颗粒被释放出来。有研究以钛合金、氧化锆为研究对象,围绕其上部结构,对其开展全面分析与对比,从中证实,受磨损的持续影响,氧化锆的基台-种植体界面会产生了比钛合金的更多的金属颗粒[15]。究其原因,可能与氧化锆在机械强度上更高相关。此外,有学者经研究发现,如果种植体与基台间有微间隙,那么会加重基台与种植体之间的摩擦强度,受此影响,种植体金属颗粒在具体的释放量上会有大幅增加[16]。
2.2 对牙种植体抗腐蚀性造成影响的因素
腐蚀从根本上来分析,即为种植体表面出现不同程度的电化学式的降解,或者是化学式的降解,在此过程中,会有可溶性金属离子产生。需要指出无论是生物膜菌斑的定植、上部结构的材料,还是种植体表面改性技术、氟化物的使用等,都会直接影响到种植体的总体耐腐蚀性能,此外还会造成金属离子在具体释放量上的大幅增加。但在此过程中,会使种植体在抗腐蚀性能上出现大幅降低;现阶段,已有许多表面改性技术用作强化种植体的骨结合能力,此些方法在强化抗腐蚀性能方面,有着不同的效果与性能。有学者围绕5种种植体表面处理技术(即机械加工、喷砂酸蚀、酸蚀+阳极氧化及2种酸蚀技术),就其对抗腐蚀性能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对比,最终结果得知,经酸蚀+阳极氧化处理所得到的纯钛种植体,有着最强的抗腐蚀性[17]。有学者经研究发现,基于高血糖条件下,或者是炎症环境中,TiUnite种植体有更强的抗腐蚀性[18]。
3 材料及表面处理技术优化
3.1 新型材料分析
为了能最大程度提升种植体表面的抗腐蚀,并同时提高其耐磨性能,许多研究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积极研究新型的钛合金材料。有报道指出,相比于纯钛种植体,Ti-5Cu合金(显微结构为α-Ti+Ti2Cu)除了有着更好的抗菌性性、抗腐蚀性能外,还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强度[19]。有学者以Ti-12Mo合金(采用金属粉末注射成型技术制成)为研究对象,经研究证实,其能够形成TiO2-MoO3氧化膜,因此,其在具体的抗腐蚀性能方面,较纯钛种植体优[20]。有学者经研究发现,围绕Zr-20Nb-3Ti合金,在对此采用热氧化处理技术处理后,其无论是在抗腐蚀上,还是在耐磨性能上,均比较优异[21]。上述此些合金在耐磨、抗腐蚀性能上均有着良好的表现,现阶段,正对其骨结合能力以及生物相容性进行研究。
3.2 表面处理技术
由于TiO2氧化膜的骨结合性能较好,因而在具体的研究方向上,大多围绕增强或者修饰氧化膜(种植体表面)来开展,借此来合理化提升种植体表面的总体抗腐蚀性。有研究在种植体手术中,采用低压有机化学气相沉积法,在种植体表面形成TiO2膜[22]。有报道经研究指出,将一定比例的Ca/P加入到微弧氧化层当中,能够阻止种植体释放金属颗粒或者金属离子[23]。有学者在Ti种植体表面上,采用磁控溅射法沉积TaN层,借此促进种植体表面耐磨性能、抗腐蚀性的提升[24]。但需要指出的是,采用上述方法进行处理后,在牙种植体植入中,涂层的稳定性仍需深入研究。
4 小结
综上所述,牙种植不管是在植入中,还是长期使用中,受许多内外部因素的影响或感染,都会发生金属颗粒、离子被大量释放的情况;对于此些颗粒与离子来分析,其会影响机体中的一些细胞功能,并且所影响的大小密切相关于颗粒尺寸以及离子的浓度。另外,所释放的颗粒与离子可造成局部组织过敏情况。当前在治疗缺牙患者方面,种植牙已经成为其治疗的常规手段;对于口腔医师而言,需要不断增强自身的临床操作技术,在手术开始前,对患者情况进行详细评估,且规避不利因素,以此促进种植体金属离子与颗粒释放风险的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