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课堂背景下的高三文言文有效教学探微

2021-12-03蚌埠九中刘娟

家教世界 2021年25期
关键词:文言学情高三

□蚌埠九中 刘娟

智慧校园的建立、智慧课堂的运用,极大地改变着学生的学习环境,考验着教师重组资源的能力,也为文言文的有效教学提供了契机。我校教师聚焦学情,刻苦实践,并结合文言文教学特点,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索。

一、推送资源,营造氛围。

我校高三学生的文言文积累,除课本上的名篇,很少涉猎课外文言阅读。基于营造氛围考虑,我们注重文言文学习环境的打造,让学生明白:学习文言文,不只是为了高考得高分,它精神内涵深厚,具有很强的育人功能,平时多阅读、背诵,可以丰富认识,获得生活智慧。为此,我们从《世说新语》《说苑》等中选取文言小传记,定时推送,要求或品读,或复述情节,或译成现代文。因其短小,又有人物情节,学生较感兴趣。学生在读故事的过程中,培养文言阅读好习惯,积累文言知识,极大地提高了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

二、追踪学情,以学定教。

以往高三的文言文教学,大多按照120个实词、18个虚词、四大特殊句式逐一讲解,耗时长、见效慢,教师教得辛苦,学生记得更辛苦,智慧课堂背景下,我们怎么做呢?“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教学也是如此。学生之前的学习中,已掌握一些文言知识,教师只需制作文言方面的调查问卷或知识卡,把一些需掌握的信息渗入,让学生课前作答,老师备课时打开问卷表,聚焦学情,有针对地制定教学内容,如有些实词重点讲其本义、比喻义、引申义,有些则不需要,突出重难点。再如文言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较易掌握,但倒装句类型多,学生易混淆,可重点讲相关语法知识、典型例句,同时打开“互动”推送屏幕,让学生截屏保存,以便复习。

三、放大“问题”,解决问题。

文言文翻译一直是文言文的重难点。智慧课堂使用初期,高三某班从开学摸底考试到高三二模考试,文言文翻译部分就从班级均分5.6分升至7.3分,教师是如何做到的呢?

比如,文言文阅读《宋史·谭延美传》,把“虽盗贼无赖,亦厕其间,与屠狗贩缯者何以异哉?”译成现代汉语,这题失分较多,老师课前会把学生的答题拍照保存,上课全屏分享,讲某生失分所在。再针对某生的答题,师生合作,做到“给分有理,扣分有据”,把“问题”放大再解决,让学生认识到失分点,这样引导学生思考,效果甚佳。此举一改面批作业的局限,在智慧课堂上,放大“问题”,全员参与,认真讨论,解决问题,这是提升文言文教学有效性的得力举措。

四、重视反馈,作业个性化。

大数据分析与反馈系统通过对学生群体和个体学业数据的采集,为教师提供阶段性学情追踪,帮助教师精准定位学生薄弱知识点,为学生的个性化作业设置提供了依据。教师可以设置错题重做,可以筛选精品题库里的习题等。如高三某班在断句及古代文化常识方面,学生知识点较薄弱,还需教师细讲相关习题和方法技巧,强化相关训练。因此,针对易错学生群及易错题型,教师发布有针对性的作业,改善“题海战术”等低效作业模式,正是提高文言文教学有效性的有力保障。

信息化时代,大数据的运用、智慧课堂的推广,不仅是硬件上的突破,更是通过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助力实现减负增效。这就要求教师与时俱进、智慧教研,灵活运用智慧课堂,服务文言文教学,从而真正助力学生,变怕学为爱学,变难学为易学,变低分为高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智慧课堂下高三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文言学情高三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作业批改中如何了解学情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摭谈闻一多的文言诗
文言断句判断法
文言实词50例
文言实词推断法
高三·共鸣篇
高三后期如何做到有效复习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