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大学生消极心态的诱发机理和破解路径探析*
2021-12-03廖佚
廖佚
(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当前,在高校校园里,朝气蓬勃、昂扬向上的青春气息清香四溢,广大学子们积极进取、努力学习,为祖国更美好的明天而奋斗前行。高校在重视专业教学的同时,对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与日俱增,着力培养积极向上、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但是,消极心态的学生也有着他们的身影,并逐渐形成了一个群体,消极心态不仅影响着他们的学习生活,也影响着学子们的成长成才,如何破除消极影响,将大学生引导回正确航道,已成为学界关注的重要课题。
1 青年大学生消极心态的群体表象及特征
由于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同、成长经历不同,性格、爱好不一样,沟通协调能力、环境适应能力也有差异……一些学生的心态逐渐地偏向消极,他们的心理并不那么阳光,行为也并不那么积极,反而时时处处流露出“消极”因素,表现出消极心理,这对心智尚未成熟而“三观”又在形成之时的青年大学生们造成了影响。其主要的表征有:
1.1 无抱负
抱着消极心态的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对学习为什么、今后干什么没有明确的思考,对个人奋斗没有明确目标,抱着得过且过的想法,对国家、民族发展和经济社会建设的形势任务,以及新时期青年的使命责任,他们关注不多,思考较少,囿于个人世界自娱自乐;对广大学生崇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追求的中国梦理想,他们不理睬、不参与,常常追求低俗,嘲笑勤学奋进、无私奉献者为道貌岸然、装腔作势;对各类典型,他们内心麻木,很少被感动,甘愿以小人物自居,以自我降格来反对崇高,以自我麻醉来反对艰苦奋斗。
1.2 无自信
抱着消极心态的学生,关键的心理问题是普遍对个人能力缺乏信心,一般学习成绩平平,文化素质不高,与其他学生相比没有特长和优势,他们普遍对校园人际关系处理缺乏信心,一般与其他学生交流不多,融入集体生活不够,总是默默无闻、自我封闭,更多在网络虚拟空间寻找认同和快乐,他们不觉得自己受关注、受尊重,也懒得要求他人关注和尊重;普遍对个人前途缺乏信心,处于非核心、日益被边缘化的境地,他们不觉得自己的明天会更好,也懒得去创造和争取机会。
1.3 无生气
消极心态最明显的表现就是精神萎靡,长时间情绪低落,心境沉闷,缺乏虎虎生气、昂然锐气、万丈豪气,把自己摆在可有可无的位置,常讲自己就是这副样子,再怎么差都无所谓了;往往对学习生活缺乏热情,对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角色缺乏认同,找不到自身定位,对日常学习和校园活动提不起兴趣,作风比较懒散,与校园生活充实而紧张的节奏处于两个频率;往往对任何事情都不执着,以轻描淡写的态度消解一切,以不负责任的心态对待他人和学习生活。
2 青年大学生消极心态的诱发机理分析
消极心态的蔓延,有一个孕育、产生、爆发、传染的过程,乍一看以为偶然,其实则是必然,这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发酵作用的结果,主要体现为以下四点:
2.1 精神信仰偏差是根本原因
信仰支配个体的行为,影响个体的命运,信仰是当代青年大学生的灵魂和生命。有信仰才能乐观阔达,价值追求才能端正,感觉生命有意义,对生活抱有希望,勇于面对挫折挑战,始终保持“四有青年”的良好形象和本色担当。当前,受多元化意识形态影响,一些青年大学生的三观发生偏移,责任意识、忧患意识等逐步淡化消失,精神懈怠、内心空虚。学习生活失去了方向,喜好当前的安逸享乐而没有今后的长远筹划,一味逃避使命责任,逃避事业追求,逃避困难挑战,逃避现实生活。这样的精神信仰危机,成为诱发消极心态的温床。
2.2 社会转型影响是现实原因
流行性的心理问题,实质上是社会问题。校园中消极心态的产生,其实有着社会及历史原因。20世纪中期,西方国家出现了经济停滞、通货膨胀等情况,大批人员失业,这使得当时的年轻人成为迷惘的一代,西方国家的这一代面临着严重的信仰迷失以及人生观、价值观重建的问题。
反观我国,自改革开放至今,国家经济总量持续上升,已至全球第二,但也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社会结构变动等等,这些让广大民众的思想、意识也随之发生着变化。同时,这个时期,中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新规定、新举措、新变革的接踵而至,部分青年大学生不适应形势的发展,感到人生道路堵塞,忧前途、忧后路,学习生活“压力山大”。特别在偶然接触到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后,就对靠努力和才智成长进步失去信心,进而选择自我降格、拒绝“上进”来对抗社会的板结现象和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
2.3 心理自我保护是直接原因
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认知系统存在着使某些情感态度和评价之间保持平衡稳定的自我保护机制。面对“理想的丰满、现实的骨感”,大部分学生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正确的价值观念,积极上进,艰苦奋斗,不断取得学习生活的新成就;部分学生转而采取“改变不了世界,就改变自己的世界观”的方式达成个人认知平衡,以玩世不恭、嘲讽他人和自我的方法寻求心理冲突的和解。
嘲讽社会和他人的变成了愤青,自嘲的成为了消极学生。经校园调查发现,许多消极学生的自嘲,是一种自发的自嘲,一种群体性的自嘲,他们一般会在即将受到嘲讽之前,就首先把自己嘲讽一番,对方尚未开口,他们就以笑脸相迎的方式,通过自嘲的外在降格,达到了内在的心理平衡,避免产生严重心理问题。
2.4 竞相比惨心理是重要原因
著名的老子《道德经》中有曰:“坚强处下,柔弱处上”。这是告诉我们,只顾眼前而妄为争强,必然每况愈下;立足长远而善柔用弱,方能蒸蒸日上。这一思想的正确传承是形成谦虚人格,而其错误传递则形成了比惨的文化传统。有一段时间,个别原本昂扬向上的演讲比赛演变成了诉苦的比惨大会,个别节目选秀演变成了比惨故事秀,就是比惨文化传统影响的结果。比惨是一种追求心理平衡或让对方感到心理平衡的方式,更是一种争取生存空间、进行自我保护的手段。消极心态的自嘲和自我降格,即比惨之意,起到了寻求心理慰藉和心理发泄的目的。
3 消除消极心态不良影响的路径探析
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青年大学生会有消极心态的体验,这是正常的心理现象。因一时一事产生消极心态,能够进行自我修复,不需要特别关注,但部分学生长期陷于消极心态,无力自拔,无心自拔,就必须认真对待,采取切实举措加以解决。
3.1 加强政治信仰教育,筑牢学生精神支柱
坚持把政治信仰教育纳入日常教育。大学生的政治信仰非常重要,能使其坚定信心、明辨是非、区分黑白、心怀抱负,朝着正确的方向昂扬迈进,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还能让人学会用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促使青年学生加强世界观的改造,加强一元统领,自觉抵御多元思潮的影响,持续增进对核心价值观的心理认同、情感认同[1]。深化党史国史校史教育,充分挖掘其中的优良传统与精神资源,同时,深入学习国家和地方的先进典型,积极培养宣传学生身边典型,通过精心策划、组织宣讲,做到校园网有报道、广播上有声音、公众号上有信息、宣传橱窗上有专栏,促使青年大学生以优秀典型、先锋模范人物等为榜样,形成您追我赶争当优秀的良好氛围。同时,学生干部要带头加强思想作风建设,以良好的作风形象起到引领作用,号召广大学生铸牢信仰根基。
3.2 持续做好心理服务,维护学生心理健康
畅通寝室—班级—院系—心理中心—学校—医院六级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通道,创建教职员工联盟与学生心育骨干联盟,抓住互联网、课堂教学、课外心育实践三个主阵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青年大学生正确认识心理现象,形成客观自我认知,正确评价自身能力,保持自我认知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挫折教育作为一种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心理品质的教育方法,应在学校予以加强,强调引导学生以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问题,充分认清现实生活总是鲜花与荆棘交错,不能因一时的挫折而灰心丧气,从危机中要看到机遇、从困难中要看到成长和发展,时刻保持积极的良好心态。要加强心理自我调节教育和训练,促使青年大学生掌握一些调节方法,以此保持心理平衡与心理健康。要鼓励青年大学生养成集体意识、团队意识,在学习生活上互帮互助;同时,在学习间隙和业余时间,应组织引导学生开展互倾互诉活动,用倾诉来缓释情绪、降低压力,从而达到缓解心理冲突、保持内心安定的目的。
3.3 端正学习成长风气,疏导学生成才通道
有成才、成功的希望,才会有奋斗的动力。国家对教育培养人才的总要求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正因为“有教无类”,所以我们要因材施教,使得每个人都能通过教育,逐渐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2]。既要坚持学生主体地位,强调全面发展,又要重视个性的发展,根据每个同学的个性特点、个人基础以及相关实际情况等,有针对性地制定计划、开展教育。在教学方式上应着力改善师生关系,使师生能以平等的身份进行道德体验和学业探索,同时,在各个方面提供人性化的服务,赋予广大学生更多的尊严、价值,以推动广大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和思考。除此之外,还应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贴近社会大众,关心社会实事,培养社会责任感,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升人文素养,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天生我材必有用”!
3.4 推动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学生辨别能力
消极心态在青年大学生中的传播,媒介环境可谓“功不可没”。在信息社会,广大青年大学生处在微信、微博及广播、电视等媒介交互作用的环境中,而身在其中的媒介参与主体是复杂的,他们不分性别、年龄与职业进行广泛的实时交流,作为青年人群重要组成的青年大学生既是信息接收者又是创造者,在没有形成成熟理性思维和没有足够理性思考时间的情况下,学生们容易成为网络现象扩大化的推动者,那么,信息辨别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应对此情况可以设置媒介素养相关的课程,在第二课堂中开展以提升媒介素养为目标的系列活动,扩大媒介素养教育覆盖率,潜移默化地将媒介素养知识和正确理念输入到广大学生的头脑中,润物细无声地沁润到广大学生的内心里,从而达到自内而外的改变,褪去消极心态和消极外壳,成为昂扬向上的新时代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