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视域下悬疑推理剧的突破浅析
——以《沉默的真相》为例
2021-12-03林凡友
文/林凡友
在融媒推动下悬疑推理剧近年来迎来了新一轮的创作高潮,剧中全新鲜明的现实主义指向使其承载内容较之以前更具看点和爆点。由陈奕甫所执导的《沉默的真相》一剧自上线以来口碑就逐渐累积,最后以“高开炸走”的豆瓣9.2分稳居近期影视作品评分榜首。七年历程的真相探寻,三条线索的交错穿插,这部作品作为社会派推理的典型作品其意义早已超越影片本身,剧中的现实主义气质使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更具反思与批判性。本文拟以《沉默的真相》为参照文本,从内容、人物、主题三方面进行深度剖析,从而展现融媒时代视域下悬疑推理剧的发展突破。
一、内容:多维呈现 合理流畅
(一)文本重塑
“媒介融合使内容横跨多种媒体平台传播流动成为不可避免”①,IP改编目前已经成为悬疑推理剧的新兴创作风向,从2017年的《无证之罪》,到2020年的《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和《摩天大楼》等剧,这些剧目的大放异彩很大程度上来自原著本身。但小说和影视作为两种完全不同的表现形式,如何用影视思维将文本内容组织展现成为IP改编的一大难点。而且悬疑推理类作品为保证推理逻辑的合理性,尤其注重细节的铺垫伏笔,改编难度自然又上一层。
《沉默的真相》将原素材顺序全部打乱,重新以现实主义为导向形成自己的叙事逻辑,并将部分事件进行增添改写,让事件重新拼接使该剧更具逻辑性与可视性。人物或事件的更改并没有改变故事原有的严密逻辑,反而让作品更加紧凑与精彩。
在“按集购剧”的商业模式推动下,注水长剧逐渐成为影视行业的基本操作。在融媒时代,碎片化的冲击让倍速和快进逐渐成为绝大多数观众观看此类剧集的最佳选择。而从《我是余欢水》上线以来,更适应互联网思维的精品化短剧便进入了人们的视线。仅仅12集的《沉默的真相》在前几集就把三个时空的线索快速引出,张超—江阳—李静—侯贵平—张超这几个案件中主要人物也都已形成闭环,且该剧又通过大量蒙太奇手法的巧妙运用,进一步推进着剧情与矛盾紧凑发展,使该剧始终保持着高强度的叙事张力,最大程度上调动观众的情感情绪。
(二)叙事交叉
《沉默的真相》采用三线并行的叙事手法,从2010年到2000年再到2003年三个时间段逐层展现;与此同时,侯贵平遇害、江阳伸冤、严良破案三个事件也在逐步串联。三个时空的人物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跨越生死追寻真相,且其在这三条线索中穿插联动,带动情节进一步发展。而且本剧让观众拥有先知视角,观众在一开始便知道真凶,当真凶是谁已为观众所知,破案便不再成为核心,但案件为何发生、将如何进一步发展、案件背后又隐藏着何种内幕,这些都将成为观众所期待了解的,也是该剧要逐步展现的。
虽然叙事线索庞杂,但该剧通过流畅的类似性剪辑,让观众跟随剧情在三个时空中穿梭:李静与警方的对话自然地引出了侯贵平的支教生活;下课铃声又让画面自然切入到江阳走入学校的场景;严良和江阳在两个时空所进行的飙车戏,通过剪辑造成一种两人擦身而过、彼此凝望的错觉,也使两条叙事线索遥相呼应。
(三)视听强化
在《沉默的真相》中,三条叙事线索分别与三种镜头语言相对应,叙事与视听紧密相连。在该剧最开始的苗高乡,大部分的固定镜头与暖色调的画面表现着年代久远的同时展现着侯贵平对理想的追寻;在平康县,画面在冷暖之间跳转且不稳定,江阳追寻真相的路途注定不会平坦;而在雾气弥漫的江潭市,灰冷色调充斥着屏幕,镜头动感也在逐渐增加,人们追寻真相的紧迫感骤然而生。
叙事环境是影片特色的重要展现,也是影片给予受众的第一视觉冲击,悬疑推理片尤其注重环境氛围的营造,因此对于拍摄场地的选择更是至关重要。《沉默的真相》《少年的你》《在劫难逃》和《非常目击》等剧都以山城重庆为背景,重庆周边至今仍然保留着九十年代错落有致、富有空间感的乡镇建筑,并且因为气候原因使整个城市色调偏灰而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朦胧感,使本就“沉默”的真相更显扑朔迷离。
与影片冷静严肃的基调相对应,剧中的固定长镜头似乎正在向我们娓娓道来那一路的艰辛。当侯贵平给李静寄出自己人生的最后一封信后,虽然俯拍长镜头中的他在凝望夜空时显得弱小无力,但那份为正义牺牲一切的使命感又让他与众不同。在最后江阳自缢的长镜头中,从起初的淡然诉述到最后的坦然赴死,虚弱的语气当中仍然包含对正义的坚定追求,其一言一语无不让人触动。
剧中的镜头隐喻细细琢磨也是可圈可点:三条线索的相似性剪辑,在增强叙事流畅性的同时,也表现着侯贵平、江阳、严良三人的正义承接性,尤其在第四集结尾处,严良、江阳、候贵平在同一角度同一景别里的转身,给人一种正义追求薪火相传的感觉;当他们谈到卡恩集团时的天色骤变,也表明着他们随之接受的严峻考验。
音乐是烘托情绪的绝佳方式,剧中每位主人公都通过自己的专属音乐去塑造表现,随着人物历程的变化,音乐也随之进行着改变。江阳刚出场时的音乐是明快的,一切都是未来可期;而案件调查开始时他的音乐转向忧伤的小调,表现着江阳调查进程的曲折无力;随着调查深入,江阳的背景音乐也越发悲凉,直至最后江阳自缢,其悲怆形象在音乐渲染下跃然屏幕。但音乐的运用有时也需要适可而止,在江阳丢失钱包的那场戏中,主要呈现的是人物原声,音乐运用比较克制,江阳此时崩溃无助的痛哭早已超越任何音乐的塑造表现。在该剧结尾,当镜头停留在江阳的墓碑时,代表江阳的背景音钢琴再次响起,虽不欢快,但光明终于照亮黑暗,未来又是美好可期。
二、人物:深度展现 立体形象
(一)典型塑造
“英雄是一种生活在万物的内在领域,生活在真实、神圣和永恒中的人”②,江阳形象的成功塑造不仅在于其自身“言必信,行必果,诺必诚”的东方侠客型人物气质,更在于其也是无数追求正义的个人形象缩影。
剧中依次出现的侯贵平、江阳、严良三个主要人物分别是三个时代中对于正义的传承者,他们都在自己的时代中与不公力量相抗争。侯贵平想将强奸学生的罪犯绳之以法,江阳想为侯贵平洗刷冤屈,严良最后突破种种束缚终将真相昭告于天下。尽管阻力重重,但在“普天之下你大不过法”的信念下,黑暗终将破晓。值得一提的是剧中严良战友明洋的存在其实也和江阳有所对应,他们都是用自身去完成使命并最终获得“认可”。而且在该剧最后,严良将代表对儿子思念的网球送给了江阳的儿子小树,这是一份坚守正义的信念传承,也是一份希望的另类展示。
(二)多面表现
“电视剧是叙事艺术,叙事艺术以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为根本任务”③《沉默的真相》对于剧中的每个角色都进行了多元化的形象塑造,深度挖掘了剧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性格特征,每个人都是有着优点与缺点的“普通人”。江阳有时过于理想化而导致考虑事情不细致;朱伟有时过于较真而导致做事欠缺考虑;老陈有时过于圆滑而导致遇事会退缩。但正是这些缺陷才让剧中人物更加立体可信,使这些平凡的角色塑造深入观众内心。
江阳通过前后的形象对比,形成个人的戏剧张力与独特魄力,使得正派人物塑造有所突破。在形象上他从年轻有为的检察官到被陷害入狱的阶下囚再到癌症晚期的垂死者,巨大的形象落差让观众为其“步步揪心”;在性格上,从最初犹豫退缩的普通人到追寻真相的正义者再到决然赴死的勇敢者,渐进的性格表现让观众为其“支持增援”;曾经被称为“平康白雪”的刑警大队长朱伟变为一个落魄送水的临时工,这些自身的变化历程,让人物的外在形象与内在塑造更加多元。
该剧配角表现也是可圈可点,其与主要人物的隐形对立也在丰富着剧中的叙事线索。江阳前女友吴爱可从最开始的义无反顾要帮侯贵平翻案,但是受到各种阻碍后选择了放弃逃避并与江阳分手;记者张晓倩虽然既是受害者,又是报社记者,但最开始的她只想掩盖过去,好好生活;检察官老吴在手握翻案关键证据的情况下,思前想后最终还是选择了明哲保身……但也就是这些人物的现实感,才使本剧更有警醒反思的意味。
(三)演技精湛
演技优劣是影视作品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沉默的真相》的演员从主角到配角阵容可谓强大,既有廖凡、谭卓、宁理这些老戏骨,又有白宇、黄尧这些新生代实力派演员,全员在线的演技表现给予观众一番绝佳的视听体验。
新生代演员白宇虽然在娱乐圈中算是比较低调的存在,但其演技不容小觑。从风华正茂到垂老病死,白宇对于江阳的人物状态精准把握。当胡一浪用其家人威胁江阳时,白宇将对黑恶势力嚣张的愤怒、对家人安全的担忧全都细致地表现出来,甚至连眼袋都在不由自主地抖动;当退休的吴检送来自己隐藏多年的证据时,白宇并没有我们设想的欣喜若狂,苦心寻求的证据竟被吴检掩盖,一向尊敬的前辈竟是如此不堪,江阳此时只有崩溃与痛心;在全剧高潮江阳丢失钱包的一幕中,江阳遗失的不仅是金钱,更有自己的职业、生活和名誉。江阳蜷缩在墙角彻底崩溃,扭曲的神情、无助的哭声、虚弱的肢体将其心中的委屈瞬时爆发出来;在最后自杀的这场剧中,江阳虽然语气虚弱但眼神坚毅,从容赴死的“勇士”形象也在此升华。
《沉默的真相》作为柏林影帝廖凡的首演网剧,其在剧中可圈可点的演技让观众啧啧称赞。该剧对于严良的角色设定是一个情不外露但实力超强的刑警队长,所以廖凡的整个表演情绪既需要有力,又需要收敛。严良对于任队工作失误的一瞪,其眼神当中充满了不满与愤怒,其力量让观众也顿时感同身受;严良听完朱伟自述后那种不外露的情绪波动,也在廖凡表演的言语动作中渗透给观众。
从《隐秘的角落》转战《沉默的真相》的宁理,在法庭上前一秒还是供认不讳的杀人犯,后一秒就转为精英律师控诉道:“我从来没有杀人!”;在与严良的对手戏中,本来自信满满的张超在猛烈攻势中逐渐变得恐慌,但在最后说二十四天后就会知道真相时,神情又变为几分期待和坚毅。这种快速的神情转换体现了宁理的极高演技造诣。
三、主题:哲理表现 共情共鸣
(一)真相揭露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在时代氛围的烘托下,主题选取的现实性是目前绝大部分影视剧的自然选择。中国悬疑推理剧经历了从以《重案六组》等剧为代表的本格推理时代到以《法医秦明》等剧为代表的变格推理时代,再到如今以《隐秘的角落》等剧为代表的社会派推理时代的发展路径。《沉默的真相》作为紫金陈“社会派推理”的作品,与本格派推理有显著区别,其在注重推理的逻辑中,也会表现出对人性的剖析和社会的关注,其作品可以算是“一扇窗户”或“一面镜子”,既可以窥看人性,也可以折射时代。
近年来悬疑推理片格外注重对社会现实的反映:《隐秘的角落》讨论的是未成年犯罪,《摩天大楼》讨论的是女性成长困境,《我们与恶的距离》讨论的是无差别犯罪……《沉默的真相》所表现的是对正义的追寻,该剧情节在善恶交叠中逐层展开,并把以权谋私、官商勾结等社会中的黑暗面呈现给观众;但其也会有侯贵平、江阳、严良等正面形象的展现。在该剧中,故事内核推动观众不断地思考:真相如何不再沉默?
(二)情感传递
表现现实的作品,都希冀去改变现实。社会效应是衡量一部影视作品传播效果的重要表现,而话题度则是社会效应的重要呈现。《沉默的真相》自上线以来,引发大量“自来水”的宣传推广,并一度引起舆论对于社会公平正义的广泛讨论。影视所表现的生活,也不应该只有生活,还应有生活的意义即价值内核的传递。《沉默的真相》将精神内核融汇到内容叙述之中,在叙述善恶对立的过程中,也将善必胜恶的主题表现给观众,满足了受众情感层面的需求和共鸣,激发了观众对于自己生活的态度,实现了让观众潜移默化地接受作品当中积极价值观的目标。
在融媒时代,我们需要具有主动性,主动融入并适应,从“酒深不怕巷子深”到“酒深也怕巷子深”,这样的思维转变需要影视作品去利用网络媒体来实现自身最大层面的传播。《沉默的真相》作为爱奇艺“迷雾剧场”的最后一部,在品牌化的力量推动下,其一上映就引发大量悬疑推理爱好者的关注。后在受众思维的传播策略影响下,其将碎片化的视频在微博和抖音等社交视频软件上进行投放,并设置相应话题引导受众讨论。且爱奇艺还设置表现演员日常生活的“周边视频”和对关键剧情进行解说的“悬疑解密”等短视频栏目,形成了良好的“长+短”“大+小”的互补视频闭环生态。
结语
从近几年悬疑推理剧的发展态势来看,很多高分佳作都只是行业的昙花一现;《沉默的真相》虽是短剧却投入巨大,口碑炸裂但收益产出微不足道;部分悬疑推理剧的广告植入过于生硬,消解了剧情的可看严肃性;全部放出剧集的播映方式虽然为付费点播提供了便利,但对盗版资源也是一次“放纵”……如何借力融媒趋利避害来实现自身变革是每个影视从业者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注释:
①〔美〕亨利·詹金斯:《融合文化:新媒体和旧媒体的冲突地带》,杜永明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17年,第168页。
②〔英〕T·卡莱尔:《英雄和英雄崇拜——卡莱尔讲演集》,张峰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第255页。
③张智华:《电视剧叙事艺术研究》,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3年,第9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