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服务民族服饰文化传承与创新实践
2021-12-03王宇晓
王宇晓
(山东服装职业学院,山东 泰安 271000)
1 发展背景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建设,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进一步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由文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制定,经国务院同意并发布,明确了未来几年我国振兴传统工艺的重要意义、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要求开展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工作,加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经典文献的保护和传播,做好少数民族经典文献和汉族经典文献互译出版工作;实施中华节庆礼仪服装服饰计划,设计制作展现中华民族独特文化魅力的系列服装服饰[1]。
按照中央关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决策和部署,国家大力倡导面向世界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急需开展民族服饰文化保护,培育民族技艺“大国工匠”,但我国在民族服饰及相关传统手工技艺资源库和人才培养方面仍然相对匮乏。“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民族文化的宝藏开发潜力很大,民族服装与服饰市场发展空间非常广阔。加快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大国地位相适应的国家文化软实力,积极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充分展示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中国民族服饰要在创新中突围,将民族传统文化与时尚相结合,创造中国自己的服饰名牌,让中国民族服饰走向世界。民族服饰的继承、发展和创新面临的挑战,为民族服装与饰品专业毕业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需要大量的应用型人才。
2 建设过程
2.1 立足山东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依托服饰博物馆、省传承创新技能平台,精准专业定位
山东服装职业学院凭借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十多年的建设,充分发挥特色优势,秉承“文化传承、人才培养、产业振兴”三重使命,依托科普基地服饰博物馆、省传统服饰文化创新平台,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为指导,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创业为导向,深化“市场+项目+融合”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1],为服装行业培养德能兼备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为产业升级、企业新产品开发提供技术和人力资源的支撑,将民族服装与饰品专业建设成同类专业中起示范作用的品牌专业。培育工匠精神,助力中国制造2025目标达成;加强文化输出,增强文化自信,深化职教内涵,促进民族文化产业的经济繁荣。
2.2 “内培外引”,组建专业团队,完善实践教学和产品开发系统,打造非遗传承阵地
采用好的方法,抓好“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从企事业单位聘请能工巧匠、兼职教师,实行专兼结合,改善学校师资结构。加强学科、学术带头人的选拔、培养工作,重视中青年学科、学术带头人的选拔、扶持、培养工作;加大教师对外学术交流的力度。专业团队整体实力处于全省同类院校、同类专业的先进水平,良好地满足了教学、科研和生产的要求。参与了教育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研讨会、中国设计师协会民族服饰文化论坛、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
秉承“传承与保护、开发与创新”的宗旨,创办了非遗工作室,聘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对学生进行技艺传授。将鲁绣、盘扣、染缬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民族服装与饰品专业课程体系。加强民族服装服饰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养,推动人才培养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相结合,围绕与民族服装服饰相关的非遗传承与保护,调整专业设置,加强专业建设,更新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实施对口培养,为民族服装服饰相关非遗的传承、创新、研究和管理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2.3 构建民族服装与饰品专业课程体系,研究制定专业教学标准,促进专业建设规范化
以人才需求调研和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密切联系民族服装与服饰岗位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科学设置教学内容,体现山东特色,努力为民族服装与服饰行业发展和山东区域经济建设服务。秉承“思政育人+文化传承+课证融通+项目创新+创业孵化”的课程理念,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创业为导向,深化“市场+项目+融合”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优化产品化项目课程体系。
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扩大选修课程范围,增强适应能力,加强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积极探索项目化课程改革方案。专业课程涵盖以民族、传统服饰创新设计为核心概念的各个产业流程及知识结构,分为理论基础课程、设计课程、技术课程、营运课程四大板块,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穿插结合。充分利用学习通建立精品课程,目前已开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服饰文化”“民族服饰创新设计”“民族服饰传统手工艺”等课程,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线教学、互动交流、传承传播文化、展示创新产品。加强民族服装与服饰、民族传统手工技艺等民族文化相关课程的建设,将传统服饰文化与创新设计教学相结合,从民族服饰文化研究、民族技艺传习等方面,探索民族服装与服饰教学实践、设计实践相结合的新思路。
研究制定相关专业教学标准,促进专业建设规范化。作为全省最早开设该专业的院校,被山东省教育厅确定为山东省高等职业院校民族服装与饰品专业标准制定单位,2019年,该方案顺利通过山东省教育厅的评估。
2.4 产教融合,以赛促学,推动区域民族文化传承工作
依托团队人力资源和技术优势,开展职业培训、技术服务等社会服务工作。构建产学研一体办学格局,提升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依托民族文化传承从事自然科学应用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申请发明专利,力争取得突破性成果。
本专业采用了产学研协同的育人机制,与相关企业建立良好的校企联合关系,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与青岛启东君仪商贸合作研发汉服和香云纱等民族服饰,举办职业技能月活动,以赛促教[2]。2019年,第七届西塘汉服文化周活动在浙江省西塘古镇举行。山东服装职业学院被批准为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汉服与国学文化发展联盟会员大会理事单位,为下一步民族服装与服饰社会服务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2.5 提质培优,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打造高水平专业群
建设具有显著优势和鲜明特色、能够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的民族服装与服饰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点,进行民族服饰与非遗文化创新研发,形成深度融合、合作发展的局面,推动非遗项目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创新,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护、传承与创新。开辟新的市场,不断积聚产业增长动能,推动民族服饰产业发展、变革、调整,孕育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
按照《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提质培优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意见》要求,为更好地服务重大战略、重大工程,建设一批区域离不开、业界认可、全国领先、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专业(群)。以此为契机,民族服装与饰品专业联合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设计与工艺、服装陈列与展示设计、时尚表演与传播4个专业,打破专业壁垒、跨学科打造高水平专业群,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进一步深化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层次递进的课程体系,着力提高专业教学团队的执教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教师、教材、教法改革,培育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为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高等职业教育进行文化的传递与保存、选择与活化、交流与融合、更新与创造,是其不容忽视的文化功能,是民族文化得以传承与创新的重要途径。民族文化职业教育既有职业教育的共性,又有民族性的个性。山东服装职业学院牢固树立“职业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理念,在推动职业教育传承与创新民族服饰文化方面作了有益探索,为职业教育开展民族服饰文化传承与创新积累了一定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