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助纺织科技集团将废布条“变身”时尚环保袋
2021-12-03
一方面棉花等纺织原材料锐减,价格波动大,棉纺织企业吃不饱;另一方面废旧布料存量大、利用率不够。近年来,不少棉纺织企业面临如此窘境。然而,位于阜阳界首高新区北城科技园的一家传统棉纺织企业依靠科技创新,牵手高校院所,将废旧布条布角变成了华美布匹,并“犇”向规模化的废纺织产业园。安徽省天助纺织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飞正组织人员将废旧纺织品再利用项目由实验室搬进生产车间试生产,规模化生产在即。只要一有时间,从事棉纺织30余年的他都会到车间转上几圈。看着一堆堆的废旧布条进入开松机变成结构蓬松、手感柔润的棉束,再经过开棉、混棉、成卷、纺纱、织布等工艺流程,变成时尚的环保袋,颇感欣慰。
成立于2002年的天助纺织原以棉花初加工、销售等传统产业为主,早些年经营红火。近年来,因工艺流程等技术相对滞后,企业发展一度面临困境。“不转型升级、不创新,只有死路一条。”意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李飞带领企业开展功能性纱布研发项目,加快自动化、智能化步伐。同时,加大与东华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的合作力度,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成立技术研发中心、试验中心、中试基地,年科研投入超过销售额的3%。
当前,包括阜阳在内的全国各地棉花种植面积锐减,纺织行业原材料紧缺已成为常态;与此同时,废旧纺织品存量巨大,利用远远不够。如何在节约资源的同时加快废旧纺织材料的回收利用,正成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急需解决的课题。在远赴江西、上海等地考察后,天助纺织决定开展废旧棉纺织品再生利用项目,依托东华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的技术资源,企业挂牌成立安徽省废旧棉纺织品再生技术及综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向废旧布料再生利用领域进军。经过一段时间的攻坚,天助纺织已拥有废旧纺织品再生资源利用方面的专利技术36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主持制定了国家标准《废旧纺织品回收技术规范》1项、行业标准1项,并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项。
目前,公司已形成以废旧纺织品回收、开松、纺纱、再生棉抗菌纱线、织布、再生棉环保袋等为主导的产业链,实现了废旧纺织品闭环循环利用的全产业链发展。在这一项目的拉动下,去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6亿元。尝到甜头的天助纺织有了新的谋划:进一步延伸废旧纺织品的产业链,打造攀树绳、吊床、宠物玩具等文旅休闲时尚用品,吸引废旧纺织品再利用的相关产业集聚,努力打造百亿废纺产业园。阜阳界首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曹伟表示,天助纺织科技的废旧纺织品再生利用填补了界首在这一领域的空白,丰富了界首再生资源利用产业类型,为界首再生资源产业的提档升级注入新的动力,为县域经济跨越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来源:阜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