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九戒:卓越教师的品读之道
2021-12-03裴跃进施小龙
裴跃进 施小龙
读书的思想启蒙、境界提升、专业丰赡等价值意义,凡为师者大都知晓。但教师读书仍存在一些偏差与低效。为此,本文就卓越教师的品读之道(读书九戒)与大家做一探讨。
戒不诚
不诚现象处处皆有。曾国藩感慨:“人必诚,然后业可大可久。”教师须读书,乃世间常理。但要彻底步入书的世界,须怀揣虔敬而笃实的情愫,体现严谨而诚实的行为。读书要虔敬,不是要教师舍弃应得应有的利益追求与物质享受,而是说读书的动机与姿态尽量不要被世俗物欲所“绑架”,努力使这种文化行为成为人生风景线上一棵卓然傲立的大树,日后即使离岗退休,这棵大树也不会萎谢枯残,依然苍翠如初地为人生撑起一片盎然绿荫。
读书要笃实,贵在一个“行”字。空想易误事,言美行多寡。时时心存书香,天天展卷不辍,即使达不到朱熹所言“为学须是痛切恳恻做工夫,使饥忘食,渴忘饮”的程度,但也是非常贴近笃实了。
戒追潮
任何时代都有潮流,但潮流并不一定就能成为主流。规律与轨道是社会运行的基本法则与趋势,主流决定了社会与人心的基本走向。
作为一项社会公共事业,彰显主流价值、传播主流文化、维护主流精神、培育主流人才是教育的使命,也是教师应当知晓的教育常识。因此,当市场上出现一些标榜新思路、新概念、新形态的新潮之书时,教师可先以专业思维、文化常识、工作经验等尺度去衡量辨别一番。凡经得起时间的严厉检验审核之书籍,大都是理正而道宏、文深而情诚的好书,可信、可读、可诵。
戒浮浅
浮浅之书向来存在,只要有浮浅的人群,就会有浮浅的阅读行为,浮浅之书的存在自是情理之中。浮浅之书之所以浮浅,不仅有观点缺乏支撑、内容缺乏价值等缺陷,甚至还有编制浮华、颠倒是非等不良倾向。
长期阅读浮浅书籍,一来易使认知日趋滑坡,心志日趋枯萎;二来易形成浮浅的阅读心态,不愿再用朱熹期待的“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的精神去刻苦研读。对此袁枚曾扼腕兴嗟道:“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蠹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浮浅书籍流行的现象教师无法改变,但拒绝阅读浮浅之书应是教师的一种阅读原则。因为深化认知、传承文化、弘扬真理是教育的重要使命。“造烛求明,读书求理”,教师远离浮浅书籍,不仅可使自己心明道正、立端行直,重要的是影响与带动学生从小树立良好的阅读取向与阅读习惯,远离浮浅书籍,不做浮浅之人。
戒捷径
世间捷径举目可见,如实施班级授课制以提高教学效率,发明各种交通工具以提升出行速度,研发先进的CPU 以提升计算机运算速度等。若从社会进化的角度来看,上述都可视为捷径。教师阅读经典书籍,直接向文化大家、专家学者求得思想判断与实践知识,这本身就是一条最省力、省时、省功的专业进步捷径。但由于认知不深等原因,不少教师还是视循序渐进阅读文化经典为长征远途,幻想通过浏览若干本一劳永逸类的“奇书”,即可满足教学生涯与专业成长的全部需求。清代阮元的“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言明了读书非下苦功不可的道理;宋代朱熹的“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指出了读书的进程与方法。读书自古无捷径,获取真知须苦功。
戒不宽
人生天然局促狭窄。纵览一世,认识数百人,交心者寥寥无几。再看教师,虽已读大学,所专也就一科,每日能与数十位学生相处,但也总局限于校园之内。“人生不过百,常怀千岁忧”,虽然现实狭窄有限,但灵魂永远应当浩瀚丰富,教师要超越狭窄的现实局限。法国作家法朗士早已指明:“读书是灵魂的壮游,随时可发现名山巨川、古迹名胜、深林幽谷、奇花异卉。”学科专业之书固然要精读、细读、反复读,但思想哲学、文学历史、科学探索之类的书籍也应广泛浏览,如此方能感受“名山巨川”般伟人英豪的旷世风姿,观赏天然与人工辉映成趣的“古迹名胜”,领悟思想名刹中的“深林幽谷”,陶醉于文化艺术“奇花异卉”的芬芳中。书读博了,人之视野开阔不狭仄,人之内涵丰富不空虚,人之气质雅致不粗俗。这样的教师站在课堂上,自身就是一门课程,就是一座文化大山。也只有这样,教师才无愧为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学生成长的领路人。
戒不恒
“不恒”行为自古有之。正如孔子所云:“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有恒,贵在有志。“立志不坚,终不济事”,朱熹之言,道明了“守正笃实,久久为功”的关键所在。成事贵有恒,教师的读书行为更是如此。“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不仅仅“须有一桶水”,更要有“长流之水”,教师有恒的读书习惯则是保障教育“细水长流”的关键所在。读书有恒的教师,眼界会开阔、学养会深厚、思考会周到,可以助推教育活动与教学工作,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反之,读书无恒的教师,无“源头活水”不断地补充文化营养,是难以赢得学生的尊重与敬佩的。“士之于学也,犹农夫之耕。农夫不耕则无所食,无所食则不得生。士之于学也,其可一日舍哉?”宋代程颐的论述通俗而深刻,将读书“不恒”的危害说清了,亦将读书有恒的事理说透了。
戒不思
不思的人生触目可见。在闻言就轻信、见利就想要、喜欢从众走等心理的支配下,社会上出现了多少可悲可叹的闹剧。这其间的因素固然复杂,但最大的元凶还是不思考!正是人们对现象、人心等缺乏斟酌、判断,才导致了苦难的屡生不绝。
明白此理后,教师在读书时应始终铭记程颐“学原于思”的苦心告诫,不仅要心怀虔敬与需求,更要揣着审视与思虑步入书的世界。一是思书。看到一本书时,不妨先浏览一下本书的前言、目录、后记,用专业知识、学科理论与文化常识衡量一下这本书是否值得阅读。品读时则着重思考书中讲述哪些新信息、新趋势?在知识体系中有何新发现、新突破?在思维方法中有何新创举、新路径?如此的思考性阅读,可最大化地汲取书中精华,提升阅读效果。二是思己。好书是一面镜子,能清晰如实地映照出读者的各种不足。教师读书时,一定要把自己放进书中去,衡量一下自己与书的差距。“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程颐此叮嘱一语中的。
戒不录
《明史·张溥列传》中记载:“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抄,抄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抄,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张溥读书七抄七念七焚的进程,就是一个古代文人“不动笔墨不读书”的经典缩影。不可否认,世间确有天资颖慧之才,如东汉王充、唐代常敬忠等,他们仅凭双眼浏览即可出口成诵。但这仅是人类文化苍穹中寥寥无几的巨星,只可赞美欣赏,无法学习模仿。
常人若要读书有效果,除了脑记心铭之外,必须还得借助其他手段来辅佐强化。一是朗读,朗读能使精气神高度专注,瞬间将文字符号转换为音节符号,利于符号意义在大脑里面留存;长期朗读文章,还能优化语感,有助于深入感受文章的风采意蕴。二是记录,书中深邃的洞见、精妙的观点等都应及时记录,分类保存。精华摘录利于增强大脑记忆,也为写作准备了优质的学术资源。
戒不化
“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唯读书则可变化气质。”在此,曾国藩讲得很清楚,读书是要用来转化气质的。读书,让人明事懂理,知善厌恶,逐渐将自身一些不良性情消解摒弃,进而实现情通理达、身正品端、辞善语蔼、志高行雅的读书效果。
在读书的目的方面,朱熹讲得言简意赅:“大抵学问只有两途,致知力行而已。”读书要致知,更要力行。教师知晓书中的观点见解、策略方法后,在积极理解与充分消化后,应迅速转化为自己的认知与判断,并重新调整修正自己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方式,以新的姿态与行动来开展教学工作。“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英国作家布尔沃的这句话睿智深刻地讲明了“读书要化”的道理。那些读书与心智改善永远不契合、读书与实践永远不融合的行为,于己于人,除了消耗时间与精力外,实在看不到任何益处。
倘使教师既能明白此九弊之危害,又能发愿力行逐一除去,则读书目标会大为纯净,读书态度会大为端正,读书方法会大为优化,读书效果会大为提高。如此,不仅教师的文化品位会持续提高,学生的人生品格与学校的教育品质也将随之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