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的培养与提升

2021-12-03江苏省苏州高新区长江小学校贺亭亭

数学大世界 2021年12期
关键词:知识结构图形数学知识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长江小学校 贺亭亭

现代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知识较为抽象,同时也较为重视学生数学思维的引导和培养,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多种方法进行思维的引导,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强化。

小学数学内容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学”的相关知识,知识内容较为烦琐又较为分散,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并将抽象的知识进行概括和转化。小学生由于受到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尚未成熟的局限,其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熟练运用水平并不高。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能够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系统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增强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一、系统化数学知识,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

要想增强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教师必须要能够对教学内容进行处理,使其符合小学生的知识结构特点,将其系统化,在讲授新知识的同时,加强其与之前所学习知识的联系,使学生的知识结构联系更加紧密。通过对数学知识的系统性梳理,让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完整,基础也更为牢固。

例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在于让学生认识小数,了解小数的形式。教师可以在课前安排学生进行知识预习,并为学生布置几个问题,如:“小数的形式与之前我们学过的数字有什么不同呢?”“小数的加减能不能用以前学过的整数加减法去计算呢?”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复习以往所学过的数学知识,并将其与新知识建立联系,从而达到梳理数学知识结构的目的,让学生能够加深对数学知识之间联系的理解,进而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二、创新生活化课堂,促进学生数学知识理解

知识来源于生活,大部分的知识都是通过生活中的观察和研究,经过千百年来先辈的研究与积累形成和记录下来的,是通过大量的实践验证后所传承下来的知识总结。因此,教学必须要注意生活元素的融入。小学数学学科知识同样如此。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较好,而数学知识抽象性较强,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往往较难。教师要能够不断创新生活化实践课堂,让学生能够通过更加形象的课堂学习去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通过生活化情境与数学知识的比对和结合,实现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并逐渐形成数学思维。

例如,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二)》的教学过程中,需要让学生认识到图形的拼组。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复习“认识图形(一)”当中的知识内容,再从现有的图形中去辨认所包含的图形,从而让学生掌握图形的拼组知识,总结出知识的规律。教师可以将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图形引入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出学生的观察力,让学生从生活视角去观察其中存在的知识。比如教师展示公共汽车的侧面平面图形,并尝试引导性提问:“汽车是什么形状的?”“长方形。”“车轮是什么形状的?”“圆形。”在进行图形的组合时,让学生学会总结归纳,从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逐渐形成数学的系统性思维。

三、构建立体化空间,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图形认识以及空间观察能力的培养,是为学习数学学科中的几何知识打基础,教师需要通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想象力来提升学生对图形和空间的认知,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新思维能力,这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模式的形成。教师必须要能够通过教学来帮助学生构建出立体化空间,实现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一课的学习中,教师需要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去进行引导。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一处从不同角度拍摄同一物体的图片,让学生去观察和寻找不同点,或者将杯子的侧面和底面的图片展示出来,让学生去感受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的差异。如此就能够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为学生构建出立体化空间,培养学生思维空间能力,增强学生的想象力。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要能够结合教学的内容,融入生活中存在的数学知识以及熟悉的元素,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要能够发挥出多种方法的作用,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这对于以后学生学习更加高深的数学知识有着极大的助益,也是学生能够快速理解数学知识的基础,教师必须要能够运用更多的教学技巧去开发学生的智慧,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知识结构图形数学知识
基于技能映射的知识结构和推测关系研究
概率统计知识结构与方法拓展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分图形
找图形
图形变变变
图形配对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简单的运动”学习指导
怎样建造你的知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