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现状、内容与实施路径
2021-12-03张新晨
党 印 张新晨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北京 100048)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大量劳动者参与经济建设所释放的人口红利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职业院校承担着培养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的重要角色。教育部网站数据显示,2015至2019年普通高职院校毕业生人数分别为322.29万、329.81万、351.64万、366.47万、363.81万,中职院校分别为567.88万、533.62万、496.88万、487.28万、493.47万。当大量的职业院校毕业生以劳动者身份走向工作岗位后,不少毕业生不愿从事基层工作,缺乏基本的劳动精神,稍有不满就辞职跳槽,或者是工作能力与技能不符合企业要求,企业不得不增加职业培训力度,人力成本相应增加[1]。本文将分析新时代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的现状和内容,探讨新时代职业院校加强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
一、职业院校加强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
从提高劳动者素养的角度,职业院校加强劳动教育是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现实要求。2019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劳动素质应为每一个国民所必备的素质,劳动教育应成为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2]与其他学段劳动教育不同,职业教育注重劳动实践,是劳动教育的专业版,需要强化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从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角度,职业院校加强劳动教育可以以点带面全面提升育人效果。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教育部发布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要将劳动教育纳入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开设劳动专题教育必修课,并将劳动教育融入公共基础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功能,在各个育人环节中加强劳动教育既有现实可行性,有利于提升劳动技能、塑造劳动品格,也有利于提升人才培养总体质量。
二、新时代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一)劳动教育主要体现在顶岗实习中
职业院校主要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维修、建造等方面的实用性人才,学生在校期间需要学习某些专业知识和技术,走出学校后需快速适应岗位工作。为使学生提前熟悉未来就业场景,职业院校普遍安排了顶岗实习。《意见》和《纲要》发布后,一些职业院校将顶岗实习视为劳动教育,认为顶岗实习就是参加生产性劳动或服务性劳动,学生通过顶岗实习提升劳动技能和劳动品质。然而,根据《意见》和《纲要》的精神,顶岗实习只是劳动教育的一个方面。并且一些职业院校在顶岗实习方面也存在明显的问题,比如,由于缺乏周密的过程管理,学生在实习前充满憧憬,实习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没有得到及时有效解决,实习后对所在企业或行业充满意见,于是转到其他行业就业,就业对口率不高。以上问题的根源在于学生在校学习和顶岗实习期间的劳动观念、劳动精神、劳动意识等方面教育有所缺失,没有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未能正确看待所从事的职业,容易产生功利性心理,最终无法适应工作而离开。[3]
(二)普遍没有开设劳动教育通识课
《意见》指出:“职业院校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教育,其中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不少于16学时。”《纲要》指出:“职业院校开设劳动专题教育必修课,不少于16学时,主要围绕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劳动组织、劳动安全和劳动法规等方面设计。”目前大多数职业院校没有开设劳动教育通识课,没有充分认识到劳动教育通识课在传授劳动知识、树立劳动价值观方面的重要意义。一些院校将专业实训课的一部分学时列为劳动教育通识课学时,或将一些讲座时间计入劳动教育通识课学时。个别学校开设了劳动教育通识课,不过课程内容参差不齐、教学方案和方式的规范性不够,课程的形式大于实质。
(三)缺乏劳动教育专任教师
职业院校没有开设劳动教育通识课程的原因之一是没有劳动教育专任教师。一些文科院校可以从各院系选调教师合开劳动教育通识课程,理工科院校则存在较大困难。一些院校由辅导员讲授此课,虽是积极尝试,也只是权宜之策。与此同时,不少学校校内外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由任课教师或辅导员兼任,由于任课教师和辅导员均有其他方面的工作,投入在劳动教育方面的时间和精力普遍有限,因此,学生既没有接受系统的劳动通识教育,在劳动实践活动中又缺乏系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价值观培养,劳动教育在整体上处于零散状态。
三、新时代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
曲霞、刘向兵(2019)认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表现为劳动思想教育、劳动技能培育与劳动实践锻炼三大任务领域。”[4]《意见》和《纲要》指出,劳动教育的内容包括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中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我们认为,劳动思想教育与劳动价值观教育紧密相关,劳动思想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展现积极向上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知识和技能教育与职业发展直接相关。新时代职业院校劳动教育需要贯彻《意见》和《纲要》的精神,顺应企业和行业发展需求,强化培养劳动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并通过校内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一)关于劳动价值观的教育
劳动价值观教育是为了劳动的教育,是劳动思想层面的教育,需要学生充分认识劳动分工、劳动意识和劳动精神等,从思想上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劳动价值观教育需要通过课程劳动教育、专业劳动教育,近距离与劳模或大国工匠交流等实施。
课程劳动教育包括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两方面。在公共基础课教学中,需要有机融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内容,让学生们明白劳动的内涵、劳动的意义及劳动的价值,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价值观念”[5]。专业课包括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训课。在专业理论课中,各门课程需挖掘与劳动有关的内容,比如劳动经济、劳动法律、劳动安全、职业发展和劳动者故事等,这些知识是专业知识的延伸和补充,对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支撑和促进作用。在专业实训课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技能中提升对安全意识、工匠精神的认识,磨练意志品质,加深对劳动精神的理解。
专业劳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从新生入学教育,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管理,到毕业典礼的未来寄语,专业劳动教育与劳动习惯、劳动素养的培养紧密相关。学生一方面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中感受到学校的匠心设计、教师的辛勤工作;另一方面在参与学校的各项学习和活动中诚实劳动、辛勤劳动,使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成为一种自然的习惯,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在与劳模或大国工匠的近距离交流中感受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国家定期评选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表现突出的劳动者,授予全国劳动模范或大国工匠称号,他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展现出“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以及“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是整个社会的榜样,也与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发展紧密相关。职业院校需要创造条件设立劳模或大国工匠工作室,定期举办劳模或大国工匠面对面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劳模或大国工匠的工作场所,近距离与劳模或大国工匠交流,向榜样学习,激励学生成为高素质劳动者。
(二)关于劳动知识与技能的教育
劳动知识与技能是关于劳动的教育,是学生参与社会分工、加入产业工人队伍的基础。劳动知识既包括与专业相关的劳动规范和技能知识,也包括与劳动有关的知识,即劳动组织、劳动法律、劳动安全、劳动经济、劳动与社会保障等。除了相关课程中融入这些知识外,有必要开设专门的劳动通识课程,以理论讲授为主,以参观交流为辅。劳动技能是某一项或几项专业技能,需要在专门的实训课程中学习,并在校内外实践活动中锻炼提高。
职业院校普遍有专门的校内实训场地或教室,开设有专门的技能课程。不同的是,有些职业院校有仿真实训中心,学生在实训教室经过系统学习后,可以到仿真实训中心进一步锻炼提高。比如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既有专门的茶艺教室、调酒教室、烹饪教室、房务教室,也有专门的酒店实训中心,接待跨校区上课的教师,该中心仅在财务方面与真实酒店的运营不同。学生在各个实训教室系统学习后,到酒店实训中心进行体验,感受真实的工作氛围,为下一步到校外酒店实习积累经验。
校内外专业竞赛和“1+X”证书是提升劳动技能的重要方式。职业院校普遍有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传统,差异在于竞赛活动的丰富多彩程度和学生的参与度,以及竞赛是否与“1+X”证书挂钩,是否有利于学生进一步考取专业技能证书[6]。竞赛对知识和技能的促进作用有三方面,一是促进学生自我学习,通过竞赛查漏补缺,在之后的学习中更有针对性;二是提供一种激励方式,通过对优胜者进行奖励,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三是通过规范的竞赛模式,培养学生争创一流、艰苦奋斗、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推广“1+X”证书可以大幅提升学生训练劳动技能的积极性,提升就业竞争力。
(三)关于劳动实践的教育
劳动实践教育是通过劳动的教育,是一项综合教育,是对前期劳动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检验和提升。劳动实践教育一般包括校内外的公益劳动或志愿服务、创新创业和校外顶岗实习。
公益劳动和志愿服务的目的是锻炼能力、服务社会。学生通过参与这样的劳动实践,一方面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通过传递爱心温暖他人,传播正能量,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劳动实践活动中来;另一方面,学生的劳动精神得到升华,“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得到传承。并且,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可以增长见识、磨练意志,通过参加不同形式的劳动丰富和提高劳动技能。
创新创业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职业院校学生拥有创新的勇气和创业的梦想,在掌握一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在学校政策的支持和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完全有可能创办出富有价值的商业项目,成为行业发展的推动力量。创新创业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促进学生成为一名优秀的高素质劳动者。
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中普遍安排有顶岗实习的环节,不过有的学校在执行过程中严格要求、统一管理,有的学校让学生自主选择实习单位,实习过程中缺乏管理或管理松散,导致虚假实习或实习效果有限。《纲要》中明确指出职业院校“依托实习实训,参与真实的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增强职业认同感和劳动自豪感。”新时代职业院校需充分认识到实习实训的重要性,深化校企合作,增加校外实践基地,为学生和企业创造双选机会。在学生到企业后,要求企业为学生选定专门师傅,在实习过程中,学校与企业加强沟通,强化实习过程管理,使学生平稳、有序、愉悦地度过实习阶段,增强毕业后从事该行业的意愿,立志成长为该行业的优秀人才。[7]
四、新时代职业院校实施劳动教育的路径
劳动教育要落地实施,需要一整套实施体系,使其内化为学校的育人理念和学生的内在动力。新时代对劳动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职业院校要打破之前的劳动教育零散局面,整合校内外资源,从机构、课程、师资、基地和评价等方面构建劳动教育实施体系。
(一)设立专门的劳动教育机构
职业院校系统全面地推进劳动教育工作,需要一个统筹规划的部门,即劳动教育中心或劳动教育教研室,专门负责本校与劳动教育相关的事务。劳动教育专门机构的主要职责包括五个方面:第一,依照国家和地区政策、学校特色、专业技能、职业岗位的需求,开设本校劳动教育通识课程,协调校内外教师上好这门课程。第二,建立健全校内外实训场地和实践基地,加强对校内实训场地的管理,提高实训场地使用效率,密切联系校企合作单位,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习和实践条件,在此基础上以劳动教育周或劳动教育月的形式组织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和公益服务活动,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劳动实践锻炼。第三,设立劳模或大国工匠工作室,组织师生参观劳模或大国工匠的工作场所,或邀请劳模和大国工匠进校园作报告,使师生近距离聆听先进事迹,感受劳模精神。第四,定期组织教研活动,面向本校教师培训劳动教育的相关内容。第五,建立并完善本校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每学年组织一次测评,总结本学年劳动教育相关工作的不足与收获。
(二)开设劳动教育通识课程
《意见》和《纲要》要求职业院校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学生完成16学时的专题学习。从贯彻落实国家政策的角度,职业院校需要将劳动教育通识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从行业发展和人才培养规律的角度,职业院校也应顺应行业需求,真正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功能,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人才,提高毕业生就业对口率,减少毕业后频繁转换工作的现象。职业院校需要以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为引领,使学生形成关于未来就业场景的全面认识,以积极的态度掌握劳动技能,以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引领职业工作,展现出积极向上的劳动精神面貌。
(三)建立健全劳动教育师资队伍
无论是开设劳动教育课程、举办劳动教育活动,还是组织开展劳动教育评价,均需要一定数量的劳动教育专任教师和兼任教师。《意见》指出:“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根据学校劳动教育需要,为学校配备必要的专任教师。”《纲要》指出:“建立劳动课教师特聘制度,为学校聘请具有实践经验的社会专业技术人员、劳动模范等担任兼职教师创造条件。”
专任教师是劳动教育的主导力量和中坚力量,向学生讲授基本劳动知识,带领学生掌握基本劳动技能,指导学生参加劳动实践活动。有条件的学校可将这三类工作分开,由三位教师或三组教师分别承担,条件有限的学校可由一个教师或一组教师承担多项工作。专任教师既可来自学校既有的师资队伍,也可面向高校应届毕业生和社会人员招聘。
兼任教师既有来自校内的班主任、辅导员和其他课程教师,也有来自校外的实践教师、劳模或大国工匠。班主任、辅导员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劳动幸福观;其他任课教师在讲授的课程中融入劳动教育元素,使学生从多个学科、多个角度、多个层面认识劳动,形成对劳动的立体认识,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合法劳动的意识,认真、高效并创造性地劳动。校外实践教师一般为企业的技术骨干或中高层高管,受邀到学校举办劳动讲座,或在校内外实践场所指导学生劳动实践,在实践中传授劳动技能。劳模或大国工匠定期到学校举办讲座,讲授行业发展历程和劳动者故事,使学生感受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各学校需建立校外兼职教师库,定期更新,动态调整。
(四)升级打造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实践锻炼是职业教育的必要环节,也是劳动教育的必然要求,校外实践基地需满足劳动实践锻炼的多重要求。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有两种可选模式:一是充分运用现有的校企合作实践基地,完善现有的校企合作机制,升级实践基地的硬件条件,在现有实践基地中加入劳动教育方面的教学和培训;二是设立新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按照行业发展的新需求和劳动教育的新要求,配备硬件设施,实行新的管理规定。新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有三种模式:一是学校全资开发;二是学校与地方政府或企业共同开发,供本地区相关院校共同使用;三是企业根据学校要求全资开发,学校按年或按次支付费用,相当于购买社会化服务。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既与专业教育相关,也与劳动教育相关。一个规划合理、设计周密的实践基地是优秀人才的摇篮和孵化器。
(五)建立并完善学生劳动教育评价体系
劳动教育评价是检验劳动教育效果、进一步优化劳动教育方案的参照点。劳动教育评价包括劳动教育课程、技能学习和某次实践活动中的单次评价,也包括每学年的综合评价。单次评价由各门课程和各次活动的教师或发起人负责,年度综合评价应由学校劳动教育机构统一组织。2020年前“三好学生”是各学校年度评先评优的重要标准,在新时代五育并举的背景下,各学校需贯彻《意见》和《纲要》精神,重新审视原有的学生核心能力评价体系,[8]将评价标准从“德智体”三方面转向“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评价标准转换后,引领学生重视劳动教育,提高学生参与劳动教育的意识和积极性,提升劳动教育的整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