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花紫珠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2021-12-03康兴东叶阳
康兴东,叶阳
(1.南京中医药大学新中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2.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 201203;3.江西普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江西 吉安 343100)
裸花紫珠是马鞭草科植物裸花紫珠(Callicarpa nudiflora Hook.et Arn.)的干燥叶,具有消炎、解肿毒、化湿浊和止血的功效,在细菌性感染引起炎症肿毒、急性传染性肝炎及内外伤出血等疾病中有较好的疗效[1]。裸花紫珠是海南道地药材[2],也是一种常用的海南传统民族药材,被称为黎药[3]。裸花紫珠在亚洲、非洲、北美洲和南美洲均有分布;在我国南部沿海区域的海南、广东、广西及福建等省份野生资源较多,在江西、贵州、云南、四川、重庆、湖南、甘肃和台湾等省也有野生资源;海南、江西等地已开始大面积人工种植裸花紫珠[4]。裸花紫珠现有的中成药制剂较少,主要为单味药制剂,包括片剂、颗粒剂和胶囊剂等剂型[5]。
近年来裸花紫珠的研究工作日益扩展深入,涵盖了药材资源、化学成分、制备工艺、质控技术、药理药效和临床应用等多个方面。2016年裸花紫珠颗粒获得国家中药标准化项目立项。裸花紫珠药材也被《中国药典》2020年版收载,其药效作用得到了充分认可。通过整理相关研究报道,本文对2013-2020年间裸花紫珠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以期为其药材和产品进一步的临床应用与质量控制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1 化学成分
国内外对裸花紫珠的化学成分研究开展较晚,在2013年前对裸花紫珠的化学成分研究报道还较少。2013年后,国内外对裸花紫珠化学成分研究的热度逐渐增加,化学成分的研究报道逐渐增多,主要集中在挥发油类、黄酮类、三萜类、二萜类、倍半萜类、环烯醚萜类和苯丙素类等成分,其中二萜类、倍半萜类和环烯醚萜类成分是研究的热点。
1.1 挥发油
王勇等[6]采用GC-MS法分析海南白沙产裸花紫珠挥发油,发现挥发油中以单萜和倍半萜类成分及其含氧衍生物为主,其中-蒎烯(20.70%)含量最多,-蒎烯、石竹烯、石竹烯氧化物、邻伞花烃、反式-4-侧柏醇和桃金娘烯醇等成分的含量也较多。
1.2 黄酮类
黄酮类化合物是裸花紫珠的特征性成分之一。林朝展等[7]从裸花紫珠中分离获得5,4′-二羟基-3,7,3′-三甲氧基黄酮、8-乙酰基哈帕苷、芹菜素、芹菜素-7-O--D-葡萄糖苷、6-氧-香草酰筋骨草苷、木犀草素、木犀草素-7-O--D-葡萄糖苷和木犀草素-4′-O--D-葡萄糖苷等黄酮类化合物;周志强[8]从裸花紫珠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分分离获得槲皮素、异鼠李素、5,4′-二羟基-3,7,3′-三甲氧基黄酮、木犀草苷、木犀草素-3′-O--D-吡喃葡萄糖苷、木犀草素-4′-O-(6″-E-咖啡酰)--D-吡喃葡萄糖苷、木犀草素-7-O-(6″-E-阿魏酰)--D-吡喃葡萄糖苷、木犀草素-3′-O-(6″-E-咖啡酰)--D-吡喃葡萄糖苷、木犀草素-7-O-(6″-E-咖啡酰)--D-吡喃葡萄糖苷和philonotisflavone等10余种黄酮类化合物;马燕春等[9]从裸花紫珠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野漆树苷、6-羟基木犀草素-7-O--D-吡喃葡萄糖苷、木犀草素-7-O-新橙皮苷和木犀草素-7,4′-二-O-葡萄糖苷。另外,研究人员还从裸花紫珠中分离获得柯伊利素-7-O--D-吡喃葡萄糖苷[10],珠藓黄酮[11],芹菜素-7-O--D-葡萄糖醛酸苷丁酯[12],金圣草黄素-7-O--D-葡萄糖苷、木犀草素-3′-甲氧基-6-羟基-7-O--D-吡喃葡萄糖苷[13],山柰酚[14],芦丁、5,7-二羟基-3′-甲氧基黄酮-4′-O--D-葡萄糖苷[15],槲皮素3′-O--D-葡萄糖苷[16],香叶木素和3,7-二甲氧基-槲皮素[17]。裸花紫珠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以木犀草素及其衍生物为主,木犀草苷为裸花紫珠含量测定的主要指标成分。
1.3 萜类
1.3.1 三萜类 三萜类化合物是裸花紫珠的主要成分之一,主要为乌苏烷型和齐墩果烷型三萜,包括齐墩果酸和熊果酸[7];周志强[8]从裸花紫珠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分分离获得乌苏-12-烯-3-醇、2,3-二羟基-12-烯-28-乌苏酸、2,3,19-三羟基乌苏烷-12-烯-28-O--D-吡喃葡萄糖苷、2,3,19-三羟基乌苏烷-12-烯-28-O--D-木糖(1→2)--D-葡萄糖苷、2,3,19,23-四羟基-12-烯-28-乌苏酸、2,3,19,23-四羟基-12,20(30)-二烯-28-乌苏酸、2,3-二羟基-12-烯-28-乌苏酸、2,3,19-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2,3,19-三羟基乌苏烷-12-烯-28-O--D-吡喃葡萄糖苷和2,3,19-三羟基齐墩果烷-12-烯-28-O--D-吡喃葡萄糖苷等10余个三萜类化合物;黄波[9]从裸花紫珠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部分分离获得2,3,19,24-四羟基齐墩果烷-12-烯-28-O--D-吡喃葡萄糖苷、2,3,23,29-四羟基乌苏酸-12,19-二烯-28-O--D-吡喃葡萄糖苷、2a,3a,19a,23-四羟基齐墩果烷-12-烯-28-O--D-吡喃葡萄糖苷、2,3,19,23-四羟基齐墩果烷-12-烯-28-O--D-木糖-(1→2)--D-吡喃葡萄糖苷、2,3,19-三羟基齐墩果烷-12-烯-28-O--D-木糖-(1→2)--D-吡喃葡萄糖苷和2,3,19-三羟基乌苏烷-12-烯-28-O--D-木糖-(1→2)--D-吡喃葡萄糖苷。
1.3.2 二萜类 二萜类化合物是裸花紫珠近年来关注的热点,获得较多的新化合物,主要为半日花烷型二萜、松香烷型二萜和海松烷型二萜等,包括裸花紫珠苷A、3,12-O--D-二吡喃葡萄糖基-11,16-二羟基-8,11,13-三烯syn-3,4-seco-12R-hydroxy-15,16-epoxy-4(18),8(17),13(16),14(15)-labdatetraen-3-oic acid、nudiflopene A、nudiflopene B、nudiflopene C、nudiflopene D、nudiflopene E、nudiflopene F、nudiflopene G、nudiflopene H、nudiflopene I、ent-12,15-epoxy-3,4-seco-4,8,12,14-labdatetraen-3-oic acid、12E-3,4-seco-labda-4(18),8(17),12,14-tetraen-3-oic acid methyl ester、12E-3,4-seco-labda-4(18),8(17),12,14-tetraen-3-oic acid、14-hydroxy-7,15-isopimaradien-l8-oic acid、isopimaric acid、14-hydroxy methyl ester-7,15-isopimaradien-l8-oic acid、nudiflopene J、nudiflopene K、nudiflopene L和nudiflopene M[8,9,17-19];董琳和张蕾等[20-23]分离获得callicarpaolide、methylcallicarpate、callicarpic acid、callicarpic acid A、ent-3,4-seco-14-carbonyl-15,16-epoxy-4(18),8(17),13(14)-labdatrien-3-oic acid、syn-3,4-seco-12R-hydroxy-15,16-epoxy-4(18),8(17),13(16),14(15)-labdatetraen-3-oi c aci d、syn-3,4-seco-12S-hydroxy-15,16-epoxy-4(18),8(17),13(16),14(15)-labdatetraen-3-oic acid和3,4-seco-12R,13S-dihydroxy-4(18),8(17),14(15)-labdatrien-3-oic acid等多个二萜类新化合物。
1.3.3 倍半萜类 倍半萜化合物是裸花紫珠的特征性成分之一,主要为石竹烷型、丁香烷型、megastigman型和蛇麻烷型等,其中有较多的降倍半萜化合物,包括(3S,5R,6R,7E,9S)-megastigman-7-ene-3,5,6,9-tetrol、(6S,7E,9R)-6,9-二羟基-megstigman-4,7-二烯-3-酮-9-O--D-吡喃葡萄糖苷、(6S,9R)-roseoside、(3R,4R,5R)-5-hydroxycaryophyll-8(13)-ene3,4-epoxide、7,8-epoxy-1(12)-caryophy-9-ol、kobusone、caryophyllenol-Ⅱ、humulene diepoxideA、caryolane-1,9-diol、caryolane-1,9-diol、(-)-clovane-2,9-diol和pubinernoid A[8,11,18]。
1.3.4 环烯醚萜类 环烯醚萜类化合物也是裸花紫珠的特征性成分之一,以梓醇及其衍生物为主,包括nudifloside、裸花紫珠梓醇A、7-O-E-p-coumaroyl-gardoside、6′-O-caffeoyl-3,4-dihydrocatalpol-7-O-E-p-coumaroyl-8-epi-loganic acid、梓醇、益母草苷[10];6-O-caffeoyl ajugol、5″-methoxy-ampicoside、6″-O-trans-caffeoylcatalpol、6″-O-trans-feruloylcatalpol、3″-methoxyagnucas-toside C、10-O-(e)-p-coumaroylgeniposidic acid、ampicoside、6-O-trans-feruloylcatalpol、agnucastoside C、6-O-vanilloylajugol、6-O-syringoylajugol、linearoside、CallicosideA、Callicoside B、Callicoside C、Callicoside D、Callicoside E、Callicoside F和minecoside[9,10,16,24-27]。
1.4 苯丙素类
1.4.1 苯丙酸类及其衍生物 苯丙酸类化合物包括咖啡酸、1,6-di-O-caffeoyl--D-glucopyranoside、tortoside F、6-O-咖啡酰--D-葡萄糖、6-O-咖啡酰--D-葡萄糖、迷迭香酸甲基酯、leucosceptoslde A、syringalide A、3′--L-rhamnopyranoside、原儿茶醛、对羟基苯甲醛、对羟基桂皮酸和水杨酸[8,15-17]。
1.4.2 香豆素类 香豆素类化合物目前报道的仅有七叶内酯[8]和6,7-二羟基香豆素[14]。
1.4.3 木脂素类 木脂素类化合物也较少,包括董琳等[21]分离得到sesamin和paulownin以及罗跃华等[28]分离得到3个新木脂素类化合物(1R,2R,5R,6R)-1-hydroxy-2-(3,4-methylenedioxyphenyl)-6-(3,4-dihydroxyphenyl)-3,7-dioxabicyclo[3.3.0]octane、(1R,2S,5R,6R)-1-hydroxy-2-(3,4-met hyl enedioxyphenyl)-6-(3,4-dihydroxyphenyl)-3,7-dioxabicyclo[3.3.0]octane和(1R,2S,5R,6R)-1-hydroxy-2-(3,4-dihydroxy-phenyl)-6-(3,4-methylenedioxyphenyl)-3,7-dioxabicyclo[3.3.0]octane。
1.5 苯乙醇苷类
苯乙醇苷类化合物也是裸花紫珠的特征性成分之一,包括毛蕊花糖苷、连翘酯苷B、异毛蕊花糖苷、alyssonoside、角胡麻苷、松果菊苷、金石蚕苷、cistaneside C、连翘酯苷E、cis-alyssonoside、alyssonoside和forsythoside B[7,9.10,13,15-17,29],其中毛蕊花糖苷为裸花紫珠含量测定的主要指标成分。
1.6 其他
裸花紫珠中的还包括酚苷类成分benzyl-4′-hydroxy-benzoyl-3′-O--D-glucopyranoside、密花树苷K、甾醇类成分-谷甾醇和胡萝卜苷等[8,13]。
2 药理作用
2.1 抗菌作用
裸花紫珠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很多耐药菌也有较好的抑菌作用,具有开发抗耐药菌用药的潜在价值。谢泳超等[30]研究发现裸花紫珠和万古霉素联用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协同抗菌作用,较裸花紫珠或万古霉素单用效果更好,可提高抗生素对耐药菌的疗效。王孟等[31]研究考察了乙醇等5种溶剂的裸花紫珠提取液抑菌效果,其中乙醇和正丁醇组对大肠杆菌及枯草杆菌均表现出良好的抑菌效果。杨郴等[32]进行体外抑菌实验结果显示,裸花紫珠对链霉素耐药和链霉素敏感的结核分枝杆菌均表现出良好的体外抑菌活性。周覃[33]研究发现,裸花紫珠对结核分枝杆菌标准菌株、临床分离的非链霉素耐药菌株和临床分离耐链霉素菌株均有杀菌作用,进一步的抗菌机制研究发现裸花紫珠会导致细菌细胞壁形态发生明显改变,且细菌细胞壁损坏程度呈剂量依赖性。庄汝柏[34]通过体外实验研究发现裸花紫珠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生长作用。范路路等[35]考察裸花紫珠颗粒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抑制作用,发现100 mg/mL和50 mg/mL浓度的裸花紫珠颗粒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9.7±0.45)mm和(10.8±0.26)mm,说明裸花紫珠颗粒对幽门螺旋杆菌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对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胃炎、胃溃疡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2.2 抗病毒作用
裸花紫珠抗病毒的主要活性成分为黄酮类和苯丙酸类成分。周芹芹[14]发现裸花紫珠乙酸乙酯部位为其主要抗单纯疱疹病毒(HSV)活性部位,其中木犀草素和木犀草素-7-O-葡萄糖苷为抗HSV活性成分;6,7-二羟基香豆素、阿魏酸、木犀草素和木犀草素-7-O-葡萄糖苷等可以促进脾脏细胞的增殖,并呈现剂量依赖性;6,7-二羟基香豆素、阿魏酸和木犀草素在体外可以促进巨噬细胞的细胞增殖,说明裸花紫珠在抗HSV方面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可直接抑制病毒,也可通过调节免疫增强机体的抗HSV活力。范路路等[35]研究发现裸花紫珠颗粒对肠道病毒71型(EV71)病毒的治疗指数为35.26,有较好的体外抗EV71病毒作用,有望用于防治EV71病毒感染导致的小儿手足口病等疾病。
2.3 止血凝血作用
裸花紫珠具有良好的止血凝血效果,相关研究多涉及裸花紫珠提取物。庄汝柏[34]研究发现裸花紫珠有显著的止血凝血作用。易博等[36]研究发现裸花紫珠醇提物纯化后可显著缩短小鼠出血时间,且以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的效果更好,推测可能是通过影响内源性凝血途径发挥止血作用。裸花紫珠粗提物和40%甲醇洗脱部位均能缩短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提高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含量;推测裸花紫珠凝血的有效部位可能在40%甲醇洗脱部位[37],并通过影响凝血系统的多个环节发挥其凝血作用[38]。陈铃等[39]研究发现裸花紫珠能降低急性血瘀大鼠全血高切黏度、血沉、血沉方程K和红细胞刚性指数;缩短血瘀大鼠凝血酶原时间;缩短血瘀大鼠APTT,降低其FIB,且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说明裸花紫珠能通过改善血瘀大鼠异常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同时缩短凝血时间,降低纤维蛋白原含量而表现出一定的化瘀止血功效。罗晨煖[40]研究发现裸花紫珠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部分可显著缩短出血和凝血时间,降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增加血小板数量,同时刺激血小板活化,具有显著的止血作用;付剑江等[41]研究发现裸花紫珠乙酸乙酯部位可增强二磷酸腺苷二钠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反应,促进血小板释放血栓烷素B2(TXB2)和5-羟色胺(5-HT);上调腺苷二磷酸(ADP)诱导的血小板活化,其止血机制可能与其增强血小板ADP受体(P2Y12)所介导的信号转导有关。邓慧鸣等[42]研究发现飞机草-裸花紫珠1:2比例配伍比单用飞机草或裸花紫珠具有更佳的促凝血效果。潘孝研等[43]将裸花紫珠提取物制备的生物止血消毒剂止血效果优于云南白药。裸花紫珠水提液能明显减少家兔耳缘静脉出血量,高剂量组的出血时间较阳性组云南白药创可贴组更少[43]。付辉政等[57]研究发现,裸花紫珠中的1,6-di-O-caffeoyl--D-glucopyranoside和木犀草素-3'-O--D-吡喃葡萄糖苷具有抑制血小板PI3K/Akt信号通路的作用;同时1,6-di-O-caffeoyl--D-glucopyranoside还具有抑制PLC/PKC信号通路的作用,通过多重作用机理降低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和血小板中P-选择素、血栓素A2(TXA2)的含量,有较强的抑制花生四烯酸所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2.4 抗炎作用
裸花紫珠的抗炎作用突出,二萜类成分可能是裸花紫珠主要的抗炎活性成分。孙晓丛等[18]发现从裸花紫珠中分离得到的二萜类成分nudiflopene F和nudiflopene I对脂肪酶(LPS)诱导的小鼠小胶质细胞内NO生成有较好的抑制活性。WANG等[19]研究发现从裸花紫珠叶中提取的7种二萜类化合物均能明显抑制NO生成,具有抗炎作用。庄汝柏[34]研究发现裸花紫珠能减轻小鼠耳肿胀度。邓慧鸣等[42]研究发现飞机草与裸花紫珠配伍使用对二甲苯所致的小鼠炎症组织肿胀和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效果优于云南白药阳性药组。杨子明等[45]研究发现裸花紫珠粗提物及各分离洗脱部位都有较好的抗炎作用,推测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前列腺素E2(PGE2)的合成、对抗自由基损伤有关。潘争红等[46]研究发现裸花紫珠乙酸乙酯部位和石油醚部位对LPS诱导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的NO生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其抗炎活性部位。杨娟等[47]研究发现裸花紫珠正丁醇提取物可治疗宫颈炎症,这主要是通过抑制组织中PGE2、TNF-的合成,增强组织IL-1水平,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力,达到修复组织的作用。付辉政等[57]研究发现裸花紫珠中的毛蕊花糖苷及木犀草苷、木犀草素-3'-O--D-吡喃葡萄糖苷、木犀草素-4'-O--D-吡喃葡萄糖苷、木犀草素、5,4'-二羟基-3,7,3'-三甲氧基黄酮、5-羟基-3,7,3',4'-四甲氧基黄酮等黄酮成分对LPS诱导的小鼠单核巨噬RAW264.7的NO生成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2.5 促进伤口愈合作用
裸花紫珠可促进伤口愈合并减少疤痕生成。张仲等[48,49]采用大鼠深二度烫伤模型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裸花紫珠的水提物促进伤口愈合效果最好,水提取物石油醚萃取层和正丁醇萃取层也有促进伤口愈合的效果但作用稍弱,该作用主要通过早期上调VEGF,促进伤口挛缩,后期下调TGF-1和Smad3蛋白减少伤疤的形成。刘颖等[50]研究结果显示裸花紫珠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均具有较好的促进家兔伤口皮肤愈合的作用。
2.6 抗肿瘤作用
裸花紫珠对多种肿瘤均有抑制作用。黄波[9]研究发现裸花紫珠梓醇A对人肝肿瘤细胞株HepG2和人胃腺癌细胞株BGC-823具有良好的细胞毒活性。马燕春等[10]研究发现裸花紫珠醇提物的5个组分对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和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A549有相似的抑制活性,其中野漆树苷对MCF-7、nudifloside对He1a均有较好的抑制活性;裸花紫珠醇提物50%、70%乙醇洗脱物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陈学武等[51]研究发现裸花紫珠可抑制人结肠癌细胞HCT-8和人结肠癌HCT-8/5-Fu耐药株增殖,作用呈浓度依赖关系,并可促进HCT-8细胞和HCT-8/5-Fu细胞凋亡;裸花紫珠与5-氟尿嘧啶联用时作用增强,能抑制细胞凋亡的相关蛋白Bcl-2和耐药相关蛋白HSP-27基因的表达,升高IL-6、STAT3蛋白表达,推测裸花紫珠是通过激活IL-6/STAT3信号通路实现对结肠癌细胞体外耐药的逆转作用。陈斌等[52]研究发现裸花紫珠乙酸乙酯提取物可显著降低裸鼠肺组织中人CK19 mRNA的表达,干扰肿瘤细胞与细胞外基质蛋白之间的黏附,显著抑制p-Snail,并增加E-cadherin的表达,推测抑制细胞内p-Snail的活化可能是裸花紫珠抗转移乳腺癌作用的机制之一。付辉政等[57]研究发现裸花紫珠中2,3-二羟基-12-烯-28-乌苏酸和(3S,5R,6R,7E,9S)-megastigmane-7-ene-3,5,6,9-tetrol等成分可通过抑制细胞骨架蛋白F-actin的聚合而下调肿瘤细胞的体外运动能力,降低PI3K/Akt通路上PI3K110等蛋白表达,进而抑制MDAMB-231和MDAMB-46肿瘤细胞的体外侵袭和迁移能力。
2.7 其他作用
张力军等[53]基于系统药理学探索发现神经系统是裸花紫珠中成分作用的主要靶点之一。陈玲等[54]利用Morris水迷宫检测记忆障碍模型小鼠,发现裸花紫珠组较模型组学习训练记忆潜伏期更短,穿越平台次数和目标象限的活动时间更多,说明裸花紫珠从记忆获得、再现和巩固3方面明显改善学习记忆障碍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裸花紫珠可显著减少记忆障碍小鼠海马组织中的乙酰胆碱酯酶含量,进而减轻记忆障碍小鼠海马组织中的胆碱能神经递质ACh的失活,对清除自由基的主要成分SOD的活性有促进作用,可降低促炎因子含量,升高抗炎因子含量,推测裸花紫珠可能通过改善胆碱能系统、抗氧化及抗炎等作用改善学习记忆障碍。潘争红等[55]研究发现裸花紫珠的多种提取物和木犀草素、木犀草苷及毛蕊花糖苷等主要成分均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巴立娜[56]研究发现裸花紫珠提取物具有抗银屑病作用,并推测其作用机制是通过诱导凋亡而实现的。付辉政等[57]研究发现裸花紫珠中的毛蕊花糖苷和黄酮成分木犀草素及木犀草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3 临床应用
裸花紫珠药材及其制剂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已有比较广泛的应用,在寻常型痤疮、产后出血、内痔出血、上环后出血、肾综合征出血热、消化道感染、呼吸道感染、病毒性肝炎、带状疱疹、过敏性紫癜、烧伤和肺结核等疾病的治疗中已经显示了较好的疗效[58]。近年来,裸花紫珠制剂在妇产科、耳鼻喉科应用较多[59]。
3.1 妇产科
裸花紫珠制剂在妇产科主要用于加速止血、减轻炎症反应和加快创面愈合,如加快流产术后止血[60,61],对产后、宫腔镜术后和宫颈锥切术后等手术后的止血、抗感染效果显著[62-64],对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肝郁肾虚型的经间期出血、放置宫内节育器后的子宫异常出血及不规则引导出血等也具有较好的止血作用[65-68]。裸花紫珠制剂单用或与其他药物联用均可改善慢性盆腔炎的炎症反应[69-73]。
3.2 耳鼻喉科
裸花紫珠制剂单用或与其他药品联用可抑制扁桃体炎症反应,明显消退扁桃体肿胀,缩短咽痛时间[74-76]。该制剂还可抑制过敏性鼻炎、变应性鼻炎等炎症反应,缩短鼻出血的止血时间[77,78]。符青等[79,80]采用裸花紫珠辅助治疗风热犯表型咽峡炎,可有效改善症状和体征,减轻炎症反应。薛章委[81]研究发现裸花紫珠胶囊可加速喉接触性肉芽肿切除后的伤口愈合。
3.3 其他科室
裸花紫珠制剂可减轻溃疡性结肠炎[82]、慢性末端回肠炎[83]等消化道炎症反应,改善临床症状;还可改善牙种植术后的出血、感染和肿胀[84],抑制牙周炎的炎症反应[85]。
4 展望
近年来,裸花紫珠颗粒、裸花紫珠片和裸花紫珠胶囊等裸花紫珠制剂的临床疗效已获得认可,市场销量日益增长,国内外对裸花紫珠的研究热度也逐渐升温,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分离获得了多个二萜类、倍半萜类和环烯醚萜类的新成分,对其止血凝血和抗炎的物质基础、作用机理等方面也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在临床中妇科和耳鼻喉科应用较多,主要发挥其抗炎止血的功效。虽然裸花紫珠的研究日益增多,但其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依然还不够深入。裸花紫珠具有良好的抗炎药效,探索裸花紫珠临床抗炎应用会是其重要的研究方向,其中探索裸花紫珠抗新冠肺炎的作用可能会是近期研究的热点。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有望逐步明确其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裸花紫珠药材和制剂的质控技术也可进一步优化,更有利于产品品质和药效的统一,并保障裸花紫珠制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