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评论类电视新闻节目特征比较
——以中国央视《焦点访谈》和法国电视二台《午夜座谈》为例
2021-12-03何春耕
何 瑶,何春耕
一、评论类电视新闻节目的涵义与主要类型
关于评论类电视新闻节目,中国国内学术界的看法颇多。
观点一,评论类电视新闻节目是就新闻事实发表议论、见解的节目类型,它的主要任务不仅是报道某事实,而且要通过对具体事实的分析提示,阐明对事实的见解、态度,借以影响、引导社会舆论。评论类新闻节目是电视作为新闻媒介的旗帜和灵魂,它代表电视台的政治思想水平[1]268。
观点三,评论类新闻节目主要是通过对新闻事实的分析发表议论、阐述道理,鲜明地提出电视台或评论者对当前具有普遍意义的事实的看法,从而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它是电视新闻的旗帜、灵魂[3]。
总之,评论类电视新闻节目是指凭借电视媒介,以图像、声音、文字等为传播符号,以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为基础展开说理,从政治、社会、文化等多角度进行分析,并在其中鲜明地表明态度、阐述见解和主张,以影响和引导社会舆论的具有重要地位的新闻节目。
中国评论类电视新闻节目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发展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1980年7月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评论性栏目《观察与思考》标志着中国评论类电视新闻节目的诞生。1994年4月,《焦点访谈》出现在荧屏上。这是一档高水准的评论类电视新闻节目,至今生命力强盛,影响力不减,深受广大受众欢迎。
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出现了《新闻调查》《鲁豫新观察》《杨澜工作室》《小莉看时事》等一些以主持人点评为特征的新闻评论节目,它们也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
欧美国家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自20世纪40年代末出现以来,一直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例如,《午夜座谈》是法国电视二台(France 2)于2006年9月16日创办的一档相对“年轻”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外国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样式丰富,电视台开办评论员评论节目,消息类新闻节目由主持人主持以后,评论员评论和主持人议论逐步取代了播报评论文章的形式[1]268。
综合中国国内学者对新闻评论电视节目的不同理解,从节目形态的角度来看,可以将评论类电视新闻节目为四种,即时型、谈话型、新闻述评型和电视辩论型。
二、中外评论类电视新闻节目的相似性
(一)受众定位广泛
评论类电视新闻节目是指凭借电视媒介,以新闻事件为基础展开说理,从政治、社会、文化等多角度进行分析,并在其中鲜明地表明态度、阐述见解和主张,以影响和引导社会舆论的具有重要地位的新闻节目。注重的是其中蕴含的理性抽象道理而不是单纯的直观事实,以求反映和推动解决社会进步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该类节目的受众范围也比较广泛,从一般百姓到高层政府官员,从小学生到老人都有可能成为它们的忠实观众。
(二)环节设置简单
一般来说,评论类电视新闻节目的环节进程是较为固定的段落式结构,大致分为事件背景介绍、事件资料回放、记者发表看法或者是主持人与嘉宾进行讨论进一步阐释事件意义。其中,最后一个评论环节是整个节目最为重要的部分。
早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学界就非常关注京剧现状与未来走向。李宁《京剧与当代青年——在北京、苏州两地青年中调查京剧现状的报告》[4]一文选取了北京的146位青年和苏州的265位青年进行了文学、电影和戏剧爱好的调查,通过表格展现青年人对于戏剧的选择最少。提出京剧需要自身改革、提高质量,扩大宣传的建议。这篇文章写于1984年,首先就文章含金量不作评判,但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不久,学者就开始关注京剧的发展,提出保护京剧的方法。笔者下文中的调查方法与其相同,但重点有所不同。笔者调查针对京剧这一具体剧种展开,对民众的年龄没有区分。
例如,《焦点访谈》每期15分钟左右,关注1~2个主要事件。节目的开始由具有标志性的雄浑大气的前奏音乐和一句“用事实说话——焦点访谈”的画外音来提高观众的注意力。《午夜座谈》节目开始时,主持人先介绍当周所发生的很显眼的新闻,然后在大屏幕上展示一周内发生的重要新闻的图片,让在场的每个嘉宾挑选最感兴趣的一张图片就事件进行评论,紧接着到场的每一位嘉宾会轮流接受主持人的访问。《焦点访谈》与《午夜座谈》都以简单而清晰的环节设置,集中体现了评论类电视新闻节目通常以事件背景介绍、事件资料回放、记者发表看法或者是主持人与嘉宾进行讨论等段落式结构为内容环节,并具有一定固定性的共性特点。
(三)社会影响较大
评论类电视新闻节目是引导社会舆论导向的重要工具,尤其是在中国,特别重视舆论导向的正确引导。同时它也是体现电视台政治素养的重要方面,以宣传主旋律为主,弘扬真、善、美,注重对崇高思想的升华,从而起到教育大众的作用。国外也很重视新闻评论节目的作用。
因此,无论是中国的《焦点访谈》,还是法国的《午夜座谈》,都是具有很大社会影响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具有难以取代的地位。《焦点访谈》常年是中央电视台一台排在《新闻联播》之后的收视率第二的节目,收视率一直稳定在30%左右。自1994年开播以来,不仅老百姓喜欢看这个节目,许多政府官员也是《焦点访谈》节目的粉丝,其多次获中国新闻界最高奖项。《午夜座谈》每期的时长约为3个小时,其时长是法国电视节目时长之最,受到了各个年龄阶段人群尤其是年轻群体的青睐。
三、中外评论类电视新闻节目的差异
中外评论类电视新闻节目的差异是多方面的,如因制作理念的不同,其节目定位、制作方式、包装风格也不一样。《焦点访谈》与《午夜座谈》两者虽为同一类型的电视新闻节目,在本国各自具有重要的地位,但是两档节目在定位、内容、风格、制作和主持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区别。
(一)节目定位:“热点透视”与“良性引导”的区别
中外评论类电视新闻节目的定位,虽然都关注时事问题与大众话题的评论,但是由于社会环境与价值诉求的区别,两者在定位方面的明显差异表现在中国更加关注“热点透视”,欧美国家则突出“良性引导”。
例如,《焦点访谈》栏目的定位以“社会热点透视”为核心。因此,《焦点访谈》报道比较集中的内容是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同时对公用事业、生态环保、交通通讯这些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报道也呈逐步上升趋势。在《焦点访谈》的舆论监督中,最受群众关注、涉及最多的领域是政治和法律。《午夜座谈》每周六晚上10:30在法国电视二台(France 2)播出,被打造成针对性强和节目内容综合度高的专题新闻评论节目。其选材考虑多数受众的需要,注重其公益性和对社会的良性导向作用。
此外,在评论内容方面,中外评论类电视新闻节目某种程度上存在深刻性与表面性的差异。外国评论类电视新闻节目的内容往往注重体裁的新颖性和观点的深刻性,中国的评论类电视新闻节目选题、策划的标准有时候过于模糊,主题不太明确,节目中所选取的题材多为已经引起社会热议的新闻事件,评论的层次往往较浅。
(二)制作理念:热点聚焦与有话题性
首先,中外评论类电视新闻节目在节目的内容表现方式上存在差异。《焦点访谈》的“焦点”是指聚焦与社会热点息息相关、与时代特色密切相连、最受群众关心的问题,在舆论监督方面具有一种厚重真实的权威感,因而成为人们多角度观察社会舆情的重要窗口。《焦点访谈》是将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融合为一体的一种形式,把报道事实与对新闻事实分析和评价进行整合。虽然其在篇幅上是叙述性信息多于意见性信息,但叙述是手段,评论是主要目的。《午夜座谈》在每周六晚上10:30播出,它的受众群定位主要为年轻观众,所关注的新闻也是政治、文化、娱乐等方面的热点问题。该节目运用“座谈”的形式,与谈话类新闻评论节目接近,主持人请嘉宾围绕新闻事件或社会话题,直接进行交流和探讨,并进行评论。作为“午夜”播出的节目,它所讨论的话题轻松的居多,与严肃的政治新闻交替进行。该节目的嘉宾涉及各行各业,现场观众随着节目跳跃的节奏给出适时的反映,整个节目的气氛时而愉快时而紧张。
其次,两档节目的选题重点也不一样。《焦点访谈》的舆论监督中,批评报道里最受群众关心、涉及最多的领域是政治和法律。《午夜座谈》的选题无所不包,只要足够吸引眼球、有话题性就概不例外。该节目中有对政府不作为的吐槽,也有娱乐明星的八卦,其谈话风格极其自由,对于当期的讨论话题主持人与嘉宾唇枪舌剑,让观众看得过瘾。
(三)节目形态:“叙”“议”结合与“软”“硬”相济
中外评论类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存在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侧重“叙”“议”结合与重视“软”“硬”相济特点的不同。
例如,《焦点访谈》的主持人对事件作出评论时,一般是开头点题,中间通过旁白的方式发表议论,在节目的结尾明确态度、表明观点并加以评论。这些评论以旗帜鲜明的态度、具体的资料、深刻的分析和鲜明的观点对某一现象进行批评和建议。
《午夜座谈》节目所邀请的嘉宾横跨不同领域,他们都是直言不讳的“敢说”者。可以说,《午夜座谈》是一种融入了软新闻和硬新闻的评论类节目,其节目形态灵活多变,轻松自然。
(四)主持风格:庄重严肃与活泼奔放
《焦点访谈》采用演播室主持和现场采访相结合的结构方式对事件进行调查后曝光。在制作节目中,记者或主持人的叙述以及不同的采访对象对记者观点验证式的回答这两种形式交替使用,以逻辑思维编排“事实”的展示过程。该节目的主持人有劳春燕、侯丰、张羽、张泉灵、敬一丹等,每一位主持人都有自己的主持特色,总体上风格都与《焦点访谈》的节目风格一致。《焦点访谈》是一个严肃的新闻评论节目,这也就决定了主持人的语言和仪态风格都应当以庄重为总基调。
《午夜座谈》的主持人劳伦特·卢奇儿(Laurent Ruqier),是法国著名的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他擅长以幽默的语言来讽刺受访者,其主持风格活泼奔放,倍受观众好评。《午夜座谈》的节目都在演播室内完成,嘉宾、观众齐聚一堂。在节目中,由于立场不同常常会出现观点不同的针锋相对,这也是该节目最有力的“吸睛之处”。节目里曾出现嘉宾被主持人的犀利言语戳中痛点失声大哭的场面,更有包括饶舌歌手Doc Gyneco在内的几位嘉宾在节目中愤然离席的情况。不论是面对政客、艺术家、学者还是普通人,劳伦特绝不会因为嘉宾的地位或是受欢迎程度而口下留情。
无论是中国的《焦点访谈》,还是法国的《午夜座谈》,都是具有很大社会影响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中法两国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2003年8月26日,温家宝总理视察中央电视台,在《焦点访谈》演播室赠言:“与人民同行、与祖国同在、与世界同步、与时代同进。”并“希望《焦点访谈》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越办越好”[4]。
总之,评论类电视新闻节目以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为基础,从政治、社会、文化等多角度进行分析,对社会舆论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引导作用。国内外电视评论类型节目形式多样。中国的《焦点访谈》与法国的《午夜座谈》作为深受广大受众欢迎,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充分体现了中外评论类电视新闻节目具有的受众定位广泛、节目环节设置简单、社会影响较大等相似性特征。《焦点访谈》与《午夜座谈》两档节目在节目定位的“热点透视”与“良性引导”,制作理念的热点聚焦与有话题性,节目形态的“叙”“议”结合与“软”“硬”相济,主持风格的庄重严肃与活泼奔放等方面的不同,显示了中外评论类电视新闻节目因社会、文化背景不一样所形成的差异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