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想教育:唤醒儿童天性的育人实践*
2021-12-03庄惠芬
庄惠芬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星河实验小学(以下简称“星河实小”)首创儿童创想教育,进行培育儿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育人模式创新实践,把握6—12岁儿童学习品质培育的关键期,确立全链条育人思维,建构小学综合育人的思路、阶段和变革的策略方法,以“创想无界,心筑未来”为学校教育哲学,形成了一套具有实践操作性、普适性、推广性的实践模式,以期“办一所人人有好奇心、个个有创造力的创想学校”。
一、创想教育的内涵厘定
“创想无界,心筑未来”是一种价值观的选择,“创想教育”的提出是基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旨在探索并重构教育者的使命和责任,抵及的是学校的本真、儿童的本性、教育的本质。
创想是一种珍贵的天性,每个儿童都是天生的创想家,而教育要做的是发现、唤醒、呵护、激活和培育这种天性;创想是一种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能将天马行空的想象化为不拘一格的创造力,能将前所未有之事物经过想象、创造变成现实;创想是一种独特的实践行为,能结合现实中的问题创造出新的途径、策略和成果。
创想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想品质、创造习惯为价值取向的教育。学校应通过富有创想的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教育途径,达到培养创想人才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创想教育的育人模式是基于对儿童育人规律的认识,并在育人规律的指导下进行人才培养的一种策略,能将创想的核心要义融入师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渗透到学校日常的学与教的重构、管理与机制的升级中,构成一个立体完整的育人模式。
二、创想教育的意义靶向
一是符合人的创造性本质。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不断进化、不断创新的过程。从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到如今的机械作业、现代农业,从古代四大发明到如今“互联网+”、人工智能、航天航空事业等,都是人类创造力的展现,创想教育的理念正是人的创造性本质的充分体现。
二是符合儿童的发展规律。教育的目标在于开启人的可能性、保证人的人格健全、实现人的全面而持续的发展,儿童的世界充满幻想和想象,教育应顺应儿童成长的规律、满足成长的需要,发现和开启每一个儿童创造的潜能。
三是培养儿童的好奇心、责任心和自信心。创造性来源于好奇心,儿童通过感官、动作、语言来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好奇。情景性的认知强化逐渐变成认知与情感、思维、实践的结合,从而开启想象力的大门。自信心是坚信自己能够成功的心理素质,是对自身能力的客观判断。责任心则让人把好奇心、自信心安放在价值坐标里。好奇心、自信心、责任心三者构成了创想素养的基石。
四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想象力是儿童的翅膀、创新的源泉,激活儿童的想象力能够赋予创新之可能,想象力是成功完成创造性活动必备的心理品质;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内在潜能,是智慧的人类改造社会并不断向前迈进的动力源泉。创想教育以培养儿童创造力与丰富想象力为核心,让学校成为儿童创新素养发展的摇篮与孵化地。
三、创想教育的育人实践
创想教育为培育儿童创新素养、创新创造能力、责任担当意识服务,学校推行创想教育,应坚定一个信念,形成两种意识,把握三个关键。
1.一个信念: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办学。
学校推行创想教育,应时刻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之使命,时刻牢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办学目的。学校从“创想无界,心筑未来”之教育哲学、“不求第一、但求唯一”之办学理念出发,以学校的善创文化为原点、儿童创想课程为主干,培育儿童创想生长之果。创想教育要让这所创想学校时时可创想、人人爱创造、处处可创新,让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能萌发儿童的创新意识,激发儿童探索、研究和实践的欲望。我们办的学校应朝向儿童,朝向学校的价值追求,更应朝向民族的未来。
2.两种意识:儿童自主意识与教师发展意识。
儿童自主是创想教育的核心。儿童天生具有好奇心,是有着“十万个为什么”的好问者;儿童天生就爱思考,儿童思维与行为的创造性、独立性密切相关;儿童想象力丰富,对事物的错综复杂性感兴趣,喜欢用多种思维方式探讨复杂事物。创想教育呵护、激发和培育儿童的好奇心与想象力,进一步提升和完善对儿童创造性行为的认识,开辟新的育人模式的研究视角,丰富学校育人模式的内涵,凸显儿童生命成长规律的本质。
教师发展是推行创想教育的关键。学校应以创想文化为核心,聚焦教师团队的生长样态,重视教师一般性素养以及创造性素质的提升;关注并研究教师特有的成长样态,即创造式的生长样态。教师团队文化建设,要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培植“创造型”教师的特质,即慈爱、博雅、敏锐、善创。星河实小通过“合作·共生”项目,增强学校各类共同体(备课组、年级组、课题组、项目组)和教师整体队伍成员间的创想融合度,提升教师对学校办学理念和文化的认同感;以“有光书院、名师工作室”等为载体,以优化骨干教师、青年教师专业能力为途径,通过机制创生、平台搭建、文化浸润,促进教师的学习力、研究力、合作力、担当力的提升。
3.三个关键: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整体育人。
一是站在“课程育人”的高度来设计创想课程。创想教育需要创想的课程,星河实小以“培养世界眼光、中国情怀和创想素养的当代少年”为育人目标,设计儿童创想课程。首先,做到国家的核心素养与创想的关键素养(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融合,形成“端行、好学、健美、乐创”的星河学子形象特质;其次,从学习科学的三维视角(科学认知、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建构包括核心课程群、协同课程群、支撑课程群在内的创想课程群落;再次,变革学习方式,创想学习以问题解决为目标,低年段侧重游戏化学习、中年段侧重问题四驱学习、高年段侧重混合式学习;最后,变革课程评价方式,从儿童化的课程环境、弹性化的课时设置、个性化的星式课堂、数字化的技术支持等方面入手,设计情境化、指标化、数据化的评价指标。
二是基于“实践育人”的深度来构建创想社区。儿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学校的使命,也是家庭、学校、社会的共识。星河实小让95%以上的家长都到学校里来当起了创想课程的导师。星河实小成立FSC联合会(F,指family,家庭;S,指school,学校;C,指community,社区),开启儿童创想社区。学校建成36个主题课程馆,让学生随时可创想、随处可创造;开辟33个校外课程基地,每月组织一次野外课程,让学生在大自然的课堂中做学玩合一、思创行一体。同时,星河实小也邀请社会各界参与儿童创想社区的建设,开启了“星期五计划”和“星期天计划”,让1+1+1>3,让学校成为美好事物的中心,让全社会成为儿童的成长资源。
三是探索“整体育人”的广度来设计创想生活。星河实小探索条块结合机制,建立经纬之间积极、双向、有效互动的创生式运行机制,为儿童创想教育的实施提供保障。学校设立学习组,让儿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打造朋辈圈和生活共同体,让儿童可以寻找同伴、生长想法、唤醒自我,在朋辈圈中孕育出混龄同伴关怀,让儿童在班集体、项目组、学习组、角落群中成长,让儿童能协同学习、共同生活,建构自己的学习系统,找到自尊和归属,经历适合每个个体的创想生活。基于儿童成长序列,设立青苹果学园、红苹果学园、金苹果学园,让学与教的变革更加贴近儿童。撤销校长室、教务处、总务处等行政部门,全面建立儿童创想教育研究院,完善共同体管理机制,形成儿童创想教育研发和实施的共同体磁场。
星河实小建构并践行儿童创想教育的育人模式,旨在实现让每一个儿童自由而全面地发展,让人从自然、社会和人自身中获得解放,对自己的本质进行全面占有、丰富和完善,唤醒儿童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