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松育苗技术要点及主要病虫害防治

2021-12-03

农村实用技术 2021年12期
关键词:红松虫害树苗

庞 岩

(新宾满族自治县边外林场,辽宁 抚顺 113207)

红松主要生长在我国的东北地区,具有耐腐蚀性强和可塑性强的特点,也是我国重要的造林树种。在红松育苗的过程中,要确保生长环境,提高红松的育苗技术水平,提高成活率。在土壤选择方面,选择土质湿润肥沃的酸性土壤或砂质土壤,做好排灌和肥料管理工作。需要注意的是,红松的育苗周期比较长,对土壤的要求较高,要确保土壤的疏松度,满足红松生长的需求。此外,还要做好红松病虫害的防治,减少病虫害造成的不利影响。

1 红松育苗技术

1.1 选地整地

在育苗中,做好选地工作很关键,要做好育苗地的考察工作,选择交通便利和水源充足的地方,并且结合红松生长的实际需要确定种植的面积。选择的种植地区必须平坦,并且排水条件好,控制好pH值,选择没有病虫害的土壤。如果选择山地苗圃的话,坡度应该低于15度,选择地势较为平缓的地区,并且控制好土层的厚度,并且选择棕壤土和沙壤土。另外,需要做好苗圃地的排水工作,并且避免积水。红松对生产环境的要求不高,如果土壤环境比较理想,会促进红松的健康生长。在育苗之前要做好整地工作,主要包括翻耕、平整、细碎土壤,并且结合土壤的特征选择有机肥料作为基肥,在翻地之前可以使用辛硫磷,可以有效的预防地下害虫。在播种之前使用硫酸亚铁溶液、迪克松和五氯硝基苯,对床面的土壤进行消毒,能够减少病虫害的出现。

1.2 种子的选择和处理

在红松生长的过程中,种子的选择和质量非常的关键,红松种子选择应该坚持以下几方面的原则。第一,选择质量较高的红松种子,在每年的9月份,要做好种子的采收工作,采收完成之后要脱粒,并且做好种子的分级工作,分级完成之后放在袋中储存,保证环境的通风,并且干燥和整洁。还要做好种子的处理工作,在之前要进行种子的消毒,可以使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种子,时间为一小时左右,或者使用硫酸亚铁溶液浸泡种子两小时,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此外,在播种前的10月中下旬可以使用混砂越冬埋藏法处理种子,第2年春季播种前的3~4天取出种子,之后放在背阴处进行催芽处理,当种子有30%~40%的裂口之后可以播种。

1.3 播种技术

在红松播种之前要做好床面的平整工作,选择在每年的4月份到5月份之间播种最为适合,土壤深度为5厘米左右同时温度达到10度能够过。需要注意的是,要严格的控制播种量和密度,可以采用撒播的方式,确保播种的均匀性。在播种完成之后要做好镇压和覆土工作,覆土之后再镇压,控制好覆土的深度。在播种完成之后到幼苗出土之前需有专人看管,防止鸟害。

1.4 加强灌溉和施肥管理

第一,红松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比较强,尤其在寒冷的冬季也能健康的生长。在树苗生长的初期阶段,要做好灌溉工作,减少立枯病发生的概率。在树苗进入快速生长阶段要结合当地的生长环境和气候环境确定灌溉量,选择在每天的早上和傍晚灌溉,能够促进红松的健康生长。第二,在树苗生长的过程中,要做好施肥管理工作。在红松幼苗期阶段,选择氮肥,少量的使用磷肥。通常情况下,选择在每年的4月中下旬进行施肥,将硫酸铵均匀的撒在苗床上,控制好施肥量,避免烧苗。当幼苗比较成熟时,要观察幼苗生长情况适当地追施氮肥,并且控制好施肥量。需要注意的是,进入7月20日之后要停止追肥,确保苗木木质化和顶芽的饱满。在施肥的过程中还要做好除草工作,将杂草清理干净,避免和幼苗争夺养分和水分。

1.5 苗圃的管理

第一,土壤灌溉之后可能形成板结,要做好土壤的疏松工作,满足幼苗生长的需求。通常情况下,树苗的深度大约为4厘米,随着幼苗的生长深度逐渐的增加,要做好土壤的管理工作。第二,在树苗生长中,要控制好密度,如果密度大于标准范围,要做好间苗管理,并且控制好树苗之间的间距。在日常管理中,种植人员定期观察树苗的生长情况,将长势不利或者已经感染虫害的秧苗及时的拔除,在间苗工作完成一个月之后还要做第2次间苗工作。第三,在树苗生长期间要做好灌溉工作,在起苗中要保证土壤的干燥,在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采取人工方式起苗。如果土壤的湿度比较大,不适合起苗。如果起苗会造成稳固性降低,会对树苗的根系造成不利影响。

1.6 红松的栽植

红松的栽植方法有以下几种。第一,选择容器苗栽植方式,做好红松根部的保护工作,才能提高栽植的效果,该方式的主要特点是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还要结合当时的种植情况选择具体的栽植要求。第二,裸奔栽植。改种方法的主要优点是操作简单,并且经济成本较低,但是在栽植的过程中容易影响根部的质量,导致成活率下降,影响栽植效果。第三,穴植和缝植。该种方法是当前比较常见的栽植方法,能够保证植物根系的湿润,提高栽植的效果。

1.7 越冬防寒

一年生的红松苗木越冬要做好防寒处理。在早春时节,要做好幼苗的越冬防寒工作,一般情况下,一年生的幼苗根系的土壤对于水分的吸收能力比较差,可能缺水现象的出现,造成土壤的干旱,影响幼苗的成活率。要做好该时期的幼苗防寒处理工作,可以采取覆盖的方法,使用稻草和草帘覆盖,或者使用土壤覆盖,效果比较好。在土壤解冻之前的2~3天覆盖即可,否则会影响树苗的生长。

2 病虫害的防治

在红松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应该坚持预防为主和综合防治的原则,能够掌握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和原因,做好田间管理的工作,加强对病虫害的预防和预报,减少病虫害发生的可能,避免病虫害的扩散和蔓延。

2.1 立枯病的防治

立枯病是红松常见的病害之一,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将五氯硝基苯和敌克松混合,然后和细土混合搅拌均匀,之后均匀的撒在土壤中消毒处理。或者使用一定浓度的硫酸亚铁水溶液喷洒三天到四天左右,之后对苗木统一的冲洗,可以提高苗木的抗病能力,防控效果显著。另外,可以使用敌克松喷雾防治,能够全面提高红松的抗病能力。

2.2 落叶病的防治

落叶病主要危害两年生的红松,在发病的初期阶段,叶片呈现黄色,如果不能及时的处理病害,会造成叶片的脱落。有些红松针也在感染病害之后可能不会脱落,但是会形成大量的散斑壳,发现该病之后要采取科学的防控对策,确诊之后积极的用药治疗。

2.3 红松烂皮病的防治

该病害对红松的枝叶梢和干部的危害较大,患病部位呈褐色或者黑褐色,针叶逐渐由绿色变为红褐色,之后逐渐的枯黄脱落,对枝干的危害比较大。在发现该病之后要采取积极的防治对策,积极的透光采伐,避免病害的扩散和蔓延。增强红松的抗病能力,加强抚育管理,科学的整枝,做好林地卫生管理工作。此外,选择药物防治,可以使用石硫合剂和蒽油乳膏喷干和涂刷患部,防治效果显著。

2.4 红松疱锈病的防治

该病发病初期症状不明显,之后被害部位稍微有隆起,并且产生裂痕。要做好该病的预防工作,应该清除寄主植物。采取混交林种植,及时的疏伐和透光,保证林内的通风透光,促进林木的生长,破坏病原菌的生长条件,减少发病的概率。此外,完善检疫制度,避免疾病的大范围扩散和蔓延。在患病部位涂抹含酚油或者焦化蜡等药剂,能够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2.5 红松皮象防治

该病害对树皮部分的危害比较大,做好防治工作很关键,要加强苗圃管理,做好施肥管理,能够减少病害对于树木的损伤,保证红松的健康生长。做好日常的管理,发现有病害之后及时的使用药物防治,可以减少病害的危害。

2.6 松梢螟的防治

松梢螟的幼虫危害红松的新芽和球果部位,如果害虫的基数比较大,会造成叶片的枯死,影响红松的正常生长发育,导致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下降。为了有效的防治该类害虫,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做好幼林的抚育管理,能够减少病虫害的威胁。科学的修枝管理,减少枝干伤口,避免虫害在伤口产卵。第二,做好天敌的保护工作,如果虫害的数量比较多,可以释放一定数量的赤眼蜂,可以减少害虫的基数。第三,该类害虫有一定的趋光性,利用黑光灯能够诱杀成虫。第四,选择药物防治。在越冬成虫出现期或者孵化期,可以喷洒杀螟松乳油、桃小灵乳油、天王星乳油等,能够起到很好的灭杀效果。

2.7 松毛虫的防治

松毛虫是红松常见的害虫之一,种类多,并且危害范围广,要做好重点防治工作,采取科学的防治对策,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营造针阔混交林,能够减少松毛虫害的发生概率。第二,采取封山育林对策,丰富林分结构,为松毛虫天敌营造健康的生长环境。第三,在发现虫害之后,可以使用烟参碱喷烟防治幼虫,效果显著。

2.8 红松球蚜的防治

红松球蚜一年能够发生三代,低龄幼虫主要在叶丛的基部过冬,到第2年春季发育成熟之后产卵,对红松的危害比较大,要做好该类害虫的防治工作,否则会影响红松的生长,具体的防治方法如下所述。第一,在虫害威胁新梢之前,可以采取药物喷洒防治,使用杀螟松乳剂或者乐果乳油,能够毒杀害虫,效果显著。第二,可以保护和利用虫害的天敌,如异色瓢虫和大灰食蚜蝇等,在减少害虫基数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减少虫害造成的不利影响。

3 结语

红松在我国的东北地区有着广泛的种植范围,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通过完善红松疫苗技术能够保证红松的质量,发挥红松的价值。此外,红松在生长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病害和虫害,直接威胁红松的生长质量。为此,相关的工作部门和工作人员应该掌握病虫害的发病原因和规律,制定有效的预防对策,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减少病虫害带来的不利影响,保证红松的健康生长。

猜你喜欢

红松虫害树苗
气候变化下的林业虫害防治对策分析
气候变化下的林业虫害防治对策分析
绕口令
移栽树苗
没有红松的红松林
桑园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
合影
三棵桃树苗
美国油梨虫害进一步加重
快乐的暑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