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赓续百年初心担当育人使命

2021-12-02杨恒芳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1年47期
关键词:初心思政教师

杨恒芳

摘  要:今年是第37个教师节。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开局之年、“十四五”的开端之年,为今年的教师节赋予了特殊意义。教育部将今年教师节的主题确定为“赓续百年初心,担当育人使命”,这个主题内涵丰富,既具有厚重的历史感,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既体现了广大教师承载的光荣历史使命,又体现了党和人民对教师的时代重托。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思政教师必须结合学科特点,关注学生终身的可持续发展,关心国家的进步和强大,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政治教师的人格魅力。

关键词:初心;育人使命;思政;教师

在佛山市高明区沧江中学,有这样一位老师,她甘于奉献、勇于担当、立德树人、开拓进取;对待学生,她用爱心去滋润、用诚心去感化、用真心去引导;对待年轻老师,她以身作则、谆谆善诱、甘做“人梯”。

廖醒菊,课程主持人,道德与法治学科组长,中学政治高级教师,2000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长期担任佛山市高明区沧江中学九年级教学,多篇论文获省级奖励,2020年被聘任为高明区兼职教研员。多次在佛山市、高明区区作中考备考策略分享发言;参加“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曾获部级优课奖励;参加佛山市教师基本功大赛曾获一等奖;曾获高明区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高明区名教师等荣誉称号。

2021年8月,广东省教育厅公布广东省中小学中职学校思政课优质建设课程评审结果。在各校各地遴选推荐基础上,省教育厅组织专家评选出广东省中小学中职学校思政课优质建设课程100门。佛山市高明区沧江中学九年级廖醒菊的思政课入选。

上好一堂思政课,就像烹饪一道美味佳肴,需要优良的食材、精细的刀工、恰当的火候。通过廖醒菊精心研制的思政课犹如一道美味佳肴。接下来,让我带领大家一起走进她的思政课堂。

一、打造“三环五步”智慧课堂教学模式

为进一步深入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佛山市高明区沧江中学长期贯彻落实“三环五步”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智慧课堂”的核心理念是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即把教学主导权交给教师,把学习权还给学生,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达到了水乳交融的状态,有力促进学生学习素养的养成。“智慧课堂”的教学原则: 先学习,再教学,决定教学。结合我校实际和思政学科特点,廖醒菊树立“以学论教,为学而教”的教学观,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引导学生利用“接力法”“坐庄法”“小组互查法”“叽叽喳喳法”等小组合作策略开展合作学习。廖醒菊的特色课堂有效提升了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成为学生们追捧的热门课。

二、转变育人理念,促进学生心灵的智慧重塑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课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教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方法,坚持“以生为本”。在廖醒菊的智慧课堂中,学生永远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她注重把握正确的育人方向,向学生输送正能量,歌颂真善美,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021年以来,在廖醒菊的引领下,政治科组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创新思政课教学方式,将思政学科与“智慧课堂”理念相融合,创新开发具有学科特色的新授课、试卷讲评课、复习课智慧课堂基本流程,将思政课打造成充满活力、紧贴学生心灵的课程。

三、做好教学设计,挖掘乡土资源,创设真实的课堂情境

红色资源是红色文化与红色精神的载体,是红色教育的源泉。红色资源既具有国家性民族性的特征,也具有地域性历史性的特征。有特色才有吸引力,有特色才有风格,努力挖掘地域文化的独有内涵是增强红色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径。

在《重温革命艰难路 践行时代新精神》主题教学活动中,廖醒菊始终围绕三维教学目标,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真情境中学会自主分析问题,提高思辨能力,领悟真善美。廖醒菊将数字媒体投入到思政课堂中,带领学生重温高明革命岁月,让他们直观感受那段峥嵘岁月。借助教学一体机的技术支撑,高明重要的历史画面在全息影屏上一一呈现。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們党的未来和希望。作为新时代的思政老师,要努力做好‘四有好老师’,做好‘四有引路人’。”廖醒菊认为。

四、解放教材,打造校本化课堂,结合社会大课堂讲好思政课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打造校本化课堂显得极为迫切。廖醒菊抛弃“唯教材至上”的思想,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和省教学指导意见的要求,解放教材,凸显学校核心价值观和办学风格。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她还利用鲜活的高明乡土素材开发具有地方生活特色的教材资源,让学生在家乡生活中感悟教学内容的内涵和价值。

此外,廖醒菊秉持以生为本的一贯教学风格,大胆地放开课堂,扩大学生参与。开设《三分钟时事新闻点评》的学科特色校本课程,让学生在课前“三分钟”观看新闻联播并进行时政综评,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直面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为他们提供对社会热点问题各抒己见的机会。

透过廖醒菊的优质思政课,为我们如何成为一名优秀思政教师指明了方向。我们要着力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素养,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大力提升教书育人本领。愿我们努力实现“四个相统一”,做好“四有”好教师、“四个引路人”,以昂扬姿态奋进新时代,以磐石初心坚定育新人。

参考文献:

[1]《赓续百年初心,担当育人使命》,王炳明,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教育家》,2021-08-31。

[2]《用好红色资源 讲好红色故事》,本报特约评论员,韶关日报,第 F02 版,2019-8-12。

猜你喜欢

初心思政教师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最美教师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永远的初心
教师如何说课
思政课“需求侧”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论“不忘初心”
十八而志 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