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路

2021-12-02王志伟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5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学实效性传统文化

摘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求我们对不同质的人群,使用不同的宣传教育手段。思政课教学主要针对大学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阵地,融合传统文化是提高教学实效性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途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统文化;教学实效性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提出到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使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其实一个理论掌握群众的过程,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这样说过:“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

民族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如果马克思主义不能同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而实现民族化,那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于中国而言就是空谈。而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阵地的思政课教学,空洞的语言,单纯的说教对于学生来说是他们厌倦和不能接受的,不仅不利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反而上少数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学生上课抬头率不高,不能入耳,又如何能够入脑入心呢?又如何能够在他们的生活中起指导作用呢?又如何能够参与他们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塑造呢?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许多同志爱说‘大众化’,但是什么叫做大众化呢?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而要打成一片,就应当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如果连群众的语言都有许多不懂,还讲什么文艺创造呢?” 毛泽东希望广大知识分子到群众中去,“把口头上的马克思主义变成为实际生活里的马克思主义 ”。思政课理论教学和这个很类似。毋庸置疑,马克思主义是一套逻辑严密的抽象真理体系。但是如果不为学生所接受,那就口头上的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来讲,这是同马克思主义实践性和科学性的基本特征相违背的。

融合传统文化增强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的必然要求,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也由青年学生的特质所决定的。

1.融合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本质特征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的特征要求,理论掌握群众。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不是教条而是方法和出发点。这是从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就一直在强调的。他们认为某些具体的论断一定是会过时的,要求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把自己创立的理论与各国的实际相结合。在谈到《共产党宣言》中有关共产主义基本原理时,马克思、恩格斯说:“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恩格斯就曾经多次批评移居美国的德国社会主义者们,把马克思主义“强加”给工人的做法,认为他们一点都不懂的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变成推动美国群众运动的杠杆。恩格斯指出:“如果把科学社会主义只作为一种舶来品强行移植到美国,那绝对不可能在美国生根。各国社会主义政党的作用如果要想在美国的工人运动中发挥出来,就得把自己变成 ‘彻底美国化的工人阶级政党’,用当地‘通用的语言’ ( 英语) 讲述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从而使科学社会主义和欧洲多年来阶级斗争取得的经验在美国实现本土化、民族化,以有利于绝大多数的美国人所了解和掌握 。”在中国也是同样的道理,不能同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就不可能实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必须要有各国马克思主义不断丰富发展的。恩格斯明确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 。”那怎么才能实现理论的与时俱进呢?与民族文化相结合。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可见民族特色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特征之一。所以想要发展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寻求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的融合点。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 2565 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学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我们从来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应该科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科学对待世界各国文化,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武装自己。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历史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都注意汲取其中积极的养分。”

2.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在过去我们产生了令世界瞩目的璀璨的文明。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有一个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特点,就是我们有悠久的历史。而且这种悠久的历史是不需要考古来证明的。我们的文字和思想传承是世界上保留最完善和最悠久的国家的。我们打开书,就可以和两千年前的古人进行心灵上的交流。

中国传统文化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一直起着重要作用和深刻影响。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是要把传统割裂,而是更好的融合和吸收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对此习近平做过高度概括和深刻总结:“从历史的角度看,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对中华文明形成并延续发展几千年而从未中断,对形成和维护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对形成和巩固中国多民族和合一体的大家庭,对形成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对激励中华儿女维护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促进中国社会利益和社会关系平衡,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历史虽然是过去发生的事情,但总会以这样那样的方式出现在当今人们的生活之中。我国传统思想文化根源在社会生活本身,是人们思想观念、風俗习惯、生活方式、情感样式的集中表达。古代思想文化对今人仍然具有很深刻的影响。”

传统文化是不能抛弃的,马克思主义在大众化的过程中,不断吸收和改造传统文化,有了显著成果。比如说从“以德治国”思想的提出到“八荣八耻”的践行。中国从周公、孔子以来就开创了一个注重德行的观念传统,中华民族也是世界闻名的礼仪之邦。打开历史的长卷,从孔子的“仁者,爱人”到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再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无数的仁人志士正是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为祖国和人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传统文化还要求我们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传统文化也是民族复兴的不竭的精神动力源泉之一,这就是孟子说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传统文化主张不断更新的。陈来教授在《孔子与当代中国》一书中指出“无论如何,传统是不可或缺的,但传统不是完美的传统是延续的,但传统不是固定不变的传统既要经过接受,也要经过修改发展、变化、转化充满了传统传延的过程。而且传统的传延更依赖于阐释,而阐释总是反映着时代的新的变化,包含着新的发展。”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相融合、碰撞也是传统文化的焕发生命的方式。比如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对“实事求是”这个理念的重新阐释与说明,就让这个词具有了深刻的哲学道理。邓小平“小康社会”江泽民的“与时俱进”都是如此。更好的促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解决发展中新问题,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吸收和利用。习近平指出:“世界上一些有识之士认为,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 。”

3.融合传统文化,符合大学生群体的特质

大学生群体是社会群体中思维最积极、最有创造力的群体,这就要求我们思政课的教学,不能照本宣科,不同脱离实际,不能脱离传统。必须积极开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能够和传统文化融合的部分,要改变过去单一的理论教学模式,让他们通过具体的历史事实的讨论中,在第二课堂中进行创造性的学习。

大学生群体是新媒体的主要使用者。新媒体对于大学生有很强大的吸引力。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必须用生动事例来讲述道理,而不能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提高对学生的感染力,增强他们对理论的认同。

大学生时期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有无数的例子可以用,既能印证基本原理又能够引导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塑造。可以给大学生提供榜样的激励。

总之,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接班人和建设者,实现这个群体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是我们必须要的事情。而融合传统文化增强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效性即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又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2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胡锦涛,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

4.《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2014 年版。

5.《人民日报》2014 年 9 月 25 日。

6.《人民日报》2014 年 10 月 14 日。

注释:

1《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851页。

2《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858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8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93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1页。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4页。

6《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2014 年版,第 175 页。

7《人民日报》2014 年 9 月 25 日。

8《人民日报》2014 年 10 月 14 日。

9《人民日報》2014 年 9 月 25 日。

作者信息:王志伟,男(1983.10-),汉族,籍贯:河北唐山,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文化。

基金项目:本文系成都工业学院2016年校级科研项目(项目名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路编号:2016SZ02)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学实效性传统文化
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农村文化事业建设要抓住哪几个关键点
“互联网+”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研究
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创新研究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的途径
马克思主义早期大众化研究的重要学术成果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