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隐形”资助工作机制研究
2021-12-02朱永康
朱永康
摘要:当前资助政策已让不少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受益,但是其中仍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不规范、资助范围窄、资助方式单调、缺乏对学生信息保护机制等,本文希望利用“隐形”资助模式,既反映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关怀,也使接受资助者个体的尊严受到尊重,体现了关怀中的人文精神,做到应助尽助,希望能够为高校资助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建议及参考。
关键词:学生;家庭经济困难 ;“隐形”资助
十九届五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对高校的资助工作也具有非常深远的指导意义,同时也要求高校资助工作越来越细致化。着用读资助精确性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当前的国家资助政策已经比较完善了,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要做到精准还是会面临许许多多的实际困难。
一、当前资助政策精准落实存在的难点
在精准落实资助政策过程中,传统的方式是以核实情况是否属实为主。根据资助对象所提交的证明材料,划定困难等级,一般由学生本人个人提出申请,有些高校还会由班级学生进行评议后确定助学金发放,这种学生申请后认定单向的做法有时会给资助的精准落实带来一定的难度。
1.资助“真空”地带的存在
在资助认定方式上,除特殊困难情况能够通过相关平台关联名单外,大部分都需要学生本人主动申请,认定的单向性容易出现应助未助的学生,给资助的精准落实带来巨大挑战。
2.资助公平性与隐私保护的存在一定的“天然矛盾”
为了充分保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隐私,大多数资助工作方案都会要求注意保护学生隐私,妥善处理学生信息;但是只要对受助个体进行公示,就会有给学生“贴标签”风险,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资助“真空”地带的产生。
3.传统的家庭经济困难认定效率有待提升
当前的家庭经济困难认定方式已引入信息化系统,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家庭经济困难认定效率,但是操作过程依然比较复杂,过程当中会耗费大量的时间、人力和财力。
二、学生应助未助容易引发的常见问题
1.引发學生身心健康问题,应助未助的学生原本就有可能带有比较强烈的自卑或者过度自重的心理,自卑的学生就会越发胆怯而不善于沟通表达,过度自重的经常会变得富有攻击性,让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陷入被动状态。
2.引发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问题,由于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强,造成应助未助的学生尽可能地减少与别人的交往机会,表现出来的状态就是人际关系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容易引发冲突。
3.影响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问题,为防止返贫,巩固拓展脱贫成果,高校资助让全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得到应有的资助,尽最大能力减少或者消除应助未助情况的发生。
三、“隐形”资助机制的构建
在这一现实环境背景之下,高校可以展开对精准扶贫进行进一步的拓展,依托大数据技术等信息化开展以“隐形”资助作为辅助的学生资助工作机制,让更多本应该得到资助的学生依托信息化建设而甄别出来,助力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
1.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有效甄别
随着大数据对学生的真实状态的还原和分析能力越来越强,能够为学生资助人员提供的决策依据也就更为客观、科学、合理。首先,由于有学生日常数据的支撑,为甄别“隐形”经济困难提供了数据模型。其次,大数据精准把握资助节奏,及时对结果进行预判,制定出更加科学又富有人性化、更全面的决策。
2.采取“隐形”资助的方式开展工作,展现人文关怀
在大数据筛查出应助未助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后,辅助性开展“隐形”资助手段,如精准发放用于校内营业网点使用的电子餐券、电子购物券;在一些重要的节日通过学生辅导员发红包等方式实施精准慰问;联合校内其他部门免除应助未助学生的书本费、体检费、服装费等一系列“隐形”资助手段。这些“隐形”资助改变原来认定的唯一性、单向性的被动局面。辅助开展勤工助学,拓宽资助路径的同时也让学生更加坦然地接受学校的资助。
3.打造可靠稳定的学生资助工作团队
大数据背景下的学生资助工作人员无疑是一支工作能力超强的复合型团队,不仅需要具备超强的计算机应用技能,还需要具备丰富的学生资助工作专业知识,而且要与大数据分析系统的高度融合,高校要激励他们学习最新的知识体系,主动探索创新工作思路,把新技术新方法运用到学生资助工作中来。
4.建立有效的“隐形”资助监督反馈机制
在这种当前信息化的发展下,需要将一些重要的数据在云端运行的方式进行互联,做到无缝对接,海量的个人数据又会增加学生个人隐私的保护难度,高校在建立“隐形”资助工作机制时候就要加强管理规定的制定工作,通过有效的规章制度来约束接触信息和实施资助的工作人员,建立有效的“隐形”资助监督反差机制,避免信息泄露和腐败的产生。
参考文献
[1]黄元元.大学生隐私权保护问题及其对策分析.法制博览(下旬刊),2021(6):152-153.
[2]谢丹.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管理体系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20): 146-147.
[3]李月云,王韫梅.当代青年“隐形贫困人口”的数据调查及伦理成因初探[J].今日财富,2019(9):21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