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基层人民银行安全保卫工作转型的思考
2021-12-02王海珠
王海珠
安全是人类社会一切活动考虑的重要因素和主要指标,对安全的追求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大安全是由政府统一领导,社会多部门参与,合理整合可用社会资源,对造成人、家庭、社会公共秩序、生产秩序和国家的各种危害或威胁给予全面、系统的预防和控制的观念。安全重于泰山。学习和加强安全管理的目的是识别并通过技术手段降低风险,消除隐患,减少生命、财产损失及其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
一、基层人民银行安全保卫工作演变
人民银行作为发行的银行,由于人民币发行库的设立便有了内设专职安全保卫部门。起初因为单位人员少、发行库规模小、发行基金库存小,发行保卫制度不健全等,发行保卫工作基本是2个人兼职一肩挑,白天办理出入库业务,晚上睡值班室守卫,安全保卫的目标也仅仅是保护人民币发行库的安全。随着经济的发展,现金流量的增大,人民币发行库的规模、发行基金库存也逐步加大,落实了库区封闭式管理,监控设施更新完备,与发行库安全相关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修订、完善,制度执行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安全保卫部门单设,人数增加,人员专职,24小时坐班,建立了安全保卫监控中心,制定了以“制度执行好、规范操作好、设备运行好、文明值守好、值班环境好”为内容的《“五好监控中心”标准化建设(创建)实施方案》,推进保卫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制度化管理。
2020年,人民银行提出要树立“大安全”理念,2021上级行在安全保卫工作要点中提出要全面践行“大安全”理念和要求,围绕“大保卫”向“大安全”转型思路,积极探索并不断总结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大保卫”就是以人民币发行库安全守卫为核心,全面保护本单位的人身、财产、生产安全不受威胁侵害;“大安全”就是在“大保卫”的基础上,内涵丰富,外延扩大,不分时段,把安全的触角延伸到综合治理、社会安全范畴。从这个角度说,不安全因素无处、无时、无人、无事不在。
二、基层人民银行安全保卫工作现状及制约转型的瓶颈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由于存在侥幸心理,没有树立系统的安全观念,对安全的重视只强调在会议上、讲在嘴上,写在制度里面,没有落实到用人、做事的各个环节上,或者说只讲此安全,不顾彼安全。
(二)安全人力资源缺乏。就目前的“大保卫”观念下,一是安全保卫人员数量不够。通常也就5-6人,保证正常值班尚且超负荷,轮休困难,别说节假日、人员抽调等情况出现,值班负担更重。二是人员老化,年龄偏大。就镇原支行来说,50岁以上的4人,45-50岁1人,占到了60%,况且有月值班达到28个,这还不包括上中班人员配合早班出入库车辆验证,过劳昏晕就是一种潜在的安全隐患。
(三)安全技术力量薄弱。就目前人员状况看,勉强能够操作监控管理系统常用功能模块,对更深层次就束手无策;必要的消防知识欠缺,现有安全保卫人员均没有消防证。
三、对破解瓶颈促进转型的建议
短期安全靠运气,中期安全靠管理,长期安全靠文化。物防是最易实现,通过资金投入、技术进步、装备的提升以及操作过程的改进,就能不断减少物的不安全因素。相较于物防,人是最不稳定因素,也是最大的风险源,最不可控,最难管理,最难防范。
(一)提高对安全管理工作的认识。安全管理不只是一个安全管理部门的职责,人人都要树立安全意识,安全管理从我做起,安全责任人人有責,人人讲安全守安全方得大安全。安全莫存侥幸心理,安全案例敲响安全警钟长鸣。
(二)坚持系统思维,构建“大安全”格局。要认真学习习近平就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10点要求,深刻领会其内涵和要意,把安全贯穿到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同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单位、一个区域、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安全在升级,不安全的因素也在逐步增多,教育职工要遵纪守法,遵从社会事务管理部门或行业安全规则,常怀安全之心,以个体、区域小安全奠定家国大安全。
(三)生命安全是安全管理工作的第一要务。要加强安保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和必要的岗位技能培训,通过培训使安保人员掌握一定的安保知识和技能,在大安全理念下做好区域性安全管理工作。同时,配备规定数量安保人员,并保持队伍相对稳定,确保区域性安全管理不藏隐患,无事故发生。
安全无小事。我们要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坚持系统思维,构建大安全格局”这一论述的重大意义,牢固树立“大安全”理念,在国家安全观的引领下科学定位,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孤立地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切实做好区域性安保工作,为强国复兴尽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