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高职课堂教学效果的探究
2021-12-02梁洁
梁洁
摘要: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要满足各个企业和行业的用人需求,应该根据生产、服务等一线的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来组织教学活动,重视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创新的相关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职业教育 课堂教学 教学效果
高职院校的教学要满足各个企业和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显示高职教育的职业性,使高职院校学生实现从知识到技能的转变。本文就如何就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来对高职的教学效果进行了以下探讨。
1.高职院校以学生的教学应该以职业技能为重点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人才的目标,即为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的一线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高等职业院校在于对各行业和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的不断满足,所以高职院校要改变本科教育中灌入式的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方法。构建以技能为重的的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课堂教学,结合行业产业技术水平的现状、社会发展及和区域经济、建立满足岗位能力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需求的培养目标,以就业上岗的要求为标准来建设课堂教学。
在众多的目前热门的高职专业中,应该以“必需、够用”为度,强调基础课按专业学习要求,不盲目追求理论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注重应用性的知识讲授。特别是如旅游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专业更应增加实训的比例。设计一系列递进的技能项目,以课堂学习的某项职业技能为基本能力,来提高学生专业技术能力;还可让学生将所学习的职业技能加以运用,设计出一系列“全真”或“仿真”的职业任务,以提高综合运用适应职业环境的能力和学生专业技术职业能力。
在进行基础的职业技能教学时,教师还可成立几个学习小组。在老师教授某个职业技能之后,由老师和各组长负责安排练习,并在练习过程中相互学习、纠正。在老师的指导下,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竞争意识,以小组学习的形式完成项目技能的练习、巩固和提高。
2.高职院校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应以职业沟通为基础去构建
人际沟通是大家最重要的交际的能力,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特征就是较好的语言沟通能力。从我国的实际经验出发,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建立初步确立了我国核心能力体系框架的八个模块:自我学习能力、外语应用的能力、与人交流的能力、数字应用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创新的能力、信息处理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有项与沟通合作有关,两项直接与语言有关,这足以证实职业沟通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地位。
体现在高职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教师应当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锻炼运用语言获得和传递信息的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就业后职业的要求为教学准则,运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依据学生的行为表现来引导沟通能力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整个学习过程为,首先教师把知识内容进行必要的传达后,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进行实际操作,掌握沟通技巧的技能;根据课堂教学内容,模拟训练事先设计不同的职业场景进行,让学生让高职学生体验角色并恰当地应用职业语言进行有效沟通,设身处地在情景里面,切实地加入到职业活动的情景中去,完全提高沟通水平,达到课堂技能练习。
教师还可以将课堂教学的气氛与职场实际场景相结合,运用“角色扮演法”“模拟教学”“项目教学法”等教学方法,使学生们成为学习的主角,引导学生应用职业化语言。
3.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课堂教学应以“职业道德”为主线
技能实践、职业语言、知识讲授以及职业能力创新,均是高职教学中的重要问题,但高职院校教学的重中之重是职业道德教育。检验高职学生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是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判断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砝码。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
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他们思维活跃,自我意识也很强,注重个人的艰苦奋斗,有强烈的自我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意识。但是在这种美好憧憬和希望的背后,又藏着他们对未来所从事职业的一些困惑和迷惘。一部分学生认为只要具备很强的专业知识与技术就能完成工作,忽视了良好的职业道德水平既是就业者达成个人事业愿景的一个必要条件,并且也是在就职后赢得单位信任和重视的必要条件。
因此,高职教育应该完全运用学生的课堂实践环节,从实践的方面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的训练与教育。只有让学生到实践中去领会和感悟职业道德,才能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处理好本人个人利益与本行业集体利益以及与具体服务对象利益、以及公众利益和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
一方面教师安排聘请实践、实习基地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走进课堂介绍该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和要求。另一方面,由教师指导学生将实际操作的现场感觉和体会职业道德和从业精神的内容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交流。通过一些实践,对学生开展从业态度和职业道德规范教育。
为了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在高职学生学习过程中随时的对学生的表现和进步做出恰当评价。其中的期望评价,都会成为被评价者的行为目标和行动准则,并进一步转化为下一阶段学习的精神动力和行为动力。可以说高职教育的职业道德培养不能离开学校和老师的环境熏陶和教育影响。
4.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课堂教学应以“职业技能创新”为目标
根据高职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比较强的特点,高职教育需要培养学生对新的职业情境的适应和创新能力必须改进现有的课堂教学方法,提高在校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高职院校教师更有必要在课堂上加强对学生思维的指引,锻炼学生对某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发散性思考,或者对一些相互联系的问题进行思索、总结,训练其自主思维能力,从实际上提搞学生的自我创新能力。
理论是来源于实践的,实践中的问题一定要及早发现,即便不能直接解决问题,但是一定要具备发现问题并将其表达出来的能力。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用理论基础和积极地思考使职业技能创意和创新出现在高职院校的课堂上。
在高等职业教育的课堂教学的不断摸索中,只有掌握和自主运用教育规律,才能使高职课堂教學适合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的需求,使课堂教学更有效地引导高职院校学生实践,使课堂教学不再限制于知识性教育而是更重视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教育创新。
【参考文献】
[1]耿明杰,融入企业要素,建立高职合作办学的良性运行机制,中小企业科技与管理,2009.06.
[2]金丽英,刘炳炎等.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新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