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企校协同培育新就业形态的基础与必要性分析

2021-12-02杜雪花

科技创新导报 2021年20期
关键词:必要性基础

杜雪花

摘  要:为给经济发展持续注入新动力,有必要为新就业形态的发展提供保障条件。从“政企校协同”的基本内涵、就业政策背景、政、企、校三者的主要社会功能出发,运用系统论、公共治理论、协同论分别论证政企校协同培育新就业形态所具备的理论基础;从宏观、中观、微观三层面逐一分析,论证政企校协同培育新就业形态所存在的现实必要性。

关键词:政企校协同  新就业形态  基础  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F2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1)07(b)-0173-03

Analysis on the Basis and Necessity of Government Enterprise School Coordination in Cultivating New Employment Form

DU Xuehua

(Changsha Commerce&Tourism College, Changsha, Hunan Province, 410001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continuously inject new impetus into economic development, it is necessary to provide guarantee condi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ew employment forms. Starting from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government enterprise school coordination", the background of employment policy and the main social functions of government, enterprise and school,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government enterprise school coordination in cultivating new employment form by using system theory, public governance theory and coordination theory; From the macro, meso and micro levels,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the practical necessity of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government, enterprises and schools in cultivating new employment forms.

Key Words: Government enterprise school coordination; New employment form; Base; Necessity

新冠疫情催生了基于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新就业态,为就业寻得瓶颈突破口。作为经济生态系统里的三大主体——政府、行企、高校有必要协同发挥功能,培育好新就业形态。

1  “政企校协同”的基本涵义

技术带动的经济发展或者经济发展带动的技术革新,都缺少不了政府、行企、高校三者的共同作用,其中教育是革新与发展的根本动力源。最初的“政企校协同”源于“政企校融合”“政校企合作”“产学研融合”的提出与实践,其本质上是机制架构与管理制度层面的融合与创新,其核心在于充分整合三方主体资源、发挥三方核心要素聚合力的协同作用。学术界一致认为“政企协同既能高效整合、运用资源,还能倒逼政府改进资源配置方式,有利于政府服务行业发展, 提升政府部门的监督与管理能力”、各主体能“各司其职, 各尽其能, 各取所需, 在融合中共赢, 在共赢中创新”[1],因为“高校和企业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两大主体,各自拥有不同的创新资源要素”、“政企校之间的创新要素优势具有明显的互补性”,所以在政府的协调引导下“校企协同创新对于实施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大意义”[2]。

2  政企校协同培育新就业形态的基础

2.1 政策基础

当前,我国从“保就业”到“稳就业”的布局持续深化,扩大就业容量、优化就业政策、支持与发展新就业形态已然成為“十四五”规划的战略目标。

在“全面强化就业优先政策”的大方针下,围绕着“稳就业、保民生”工作,2020年,发改委、中央网信办等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  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之后各系统、各层面、各部门、各行业全面拓宽就业渠道,聚焦培育新就业形态。政府组织协调保护、行企创新平台与技术、高校提升人才培育质量与加强科研攻关的局面初步形成,三方协同培育就业形态有着优渥的政策基础。

2.2 理论基础

2.2.1 系统论

系统论的核心观点是系统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撇开环境影响因素,其中任一部分功能的发挥,都将受到其他部分的参与与作用。政府、行企、高校三方各自都具备重要的社会功能;三方协同合力,将各自的优势充分发挥,才能高效、持续推动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三方均受大环境(社会)的影响,相互间也存在作用与反作用,如此循环而形成开放、目的性一致的有机整体。这个有机整体在功能层次上又有明显的结构。当生产生活有新需求,企业为满足新需求而启动;企业出现人才与技术的需求,高校就会为满足其需求而启动;整个过程需政府牵头做好协调与组织,比如资源分配、安全保障、秩序维持等。

2.2.2 市场供需论

新冠疫情加速了新就业形态的发展,即加快了对人才、平台、组织、制度、产品的新需求。这些综合性需求并不是经济生态系统中部分发挥功能就能得到满足。新就业形态的培育是一项涉及多主体、多学科的系统工程,根据市场需求论与功能匹配原则,政府、行企、高校这经济生态系统中的三大主体自然肩负着这一重大使命[3]。市场论是三方协同作用的重要理论基础。

2.2.3 公共治理论

新就业形态的发展,是经济与社会进步的一种体现;新事物的产生,必定要求有新平台、新秩序、新规则来为其持续发展提供保障。行企与高校是被政府管理者,但都对优化、完善政府公权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新就业形态所需新人才,企业与高校应为人才培育发挥作用,政府为此应调整治理公权、放开专业设置、人才流动等方面的限制,将更多主动权交还校企;新就业形态所需新平台,行企与高校应共同搭建、创建,政府为此应协调配置资源、优化就业程序与审批限制,为新就业平台的创建铺好路;新就业形态所需新技术、新组织,行企与高校应共同创新技术、共同创新管理模式,为此政府应引导资源、提供条件,协助技术的市场转化与管理模式的运用。新人才、新技术、新平台、新组织更需政府出台政策、制度为其在市场中的运行保驾护航;而政策、制度的出台,必然基于企业的现实反馈、高校的研判分析[4]。可见,公共治理论是政企校协同培育新就业形态的必要理论基础。

2.2.4 协同论

协同论是系统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吸收了信息论、突变论、控制论等重要理论精髓发展而来。政府、行企、高校看起来是完全不同的系统,但因具有目的一致性特点,所以具有深刻的相似秉性[5]。三者在培育新就业形态过程中因受相同目的与相似特性的支配,其合力将自然趋同,而不悖于单一主体自有功能。三方的协同作用使整个经济系统产生新的结构并形成强大内生动力,新就业形态的持续良性发展正是这种内生动力的表现形式之一。

2.3 现实基础

新就业形态的发展是否可良性持续,完全基于现有的政治、经济、技术、社会等条件。执政党的敏锐洞察力、坚定的决心、开放的政治态度为社会各阶层、各功能单位提供了信心;我国内需体量巨大;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5G网络逐渐覆盖城市乡村;人们的生产生活观念也日益改变,对就业平台、就业形式表现出极大的参与兴趣与包容态度。这都是政府、行企、高校协同发力培育新就业形态的有利条件。

3  政企校协同培育新就业形态的必要性

3.1 宏观层面

3.1.1 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经济改革进入深度期,新就业形态给整个经济生态注入了新活力。去产能调结构后,各功能单位的要素得以重新配置,就业市场需用心呵护与培育。所以,政府、行企、高校协同发力培育好新就业形态是当前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3.1.2 公共服务提升的需要

“共同富裕”已然是“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内容。要提升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是首要前提。近年来,有关部门多次出台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的通知、意见,足见国家对此的重视程度。公共服务是由政府主导、保障全体公民生存和发展基本需要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全方位职能。其中的政府、学校都属于直接提供公共服务的部门,而企业以创造价值的形式间接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企业创造的价值通过以税收等社会财富再分配手段,为直接公共服务部门,比如教育医疗、政府机构提供资金与资源。新就业形态的培育涉及到了公共服务的各个部门,其中政府的组织协调、行企的执行创新、高校的育人研发是其中核心的服务。

3.1.3 综合国力增强的需要

国力是指包括经济、政治、军事力量、文化、科技、教育、人力资源等实力的综合性指标,反映一个国家的实力水平。我国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综合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新就业形态的培育有利于开创就业新局面,提升经济实力;同时将倒逼教育、科技、政治等进行改革。政府、行企、高校都是综合国力评价指标中最关键的因素,三方协同培育新就业形态无疑也是全面提升国力的需求[5]。

3.2 中观层面

3.2.1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需要

当资本投入与人力成本饱和时,生产率可以通过发展科技、优化生产要素配置等手段得到提高[6]。随着改革的推进,经济渐泛疲软,当前重点是通过发展科技、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来提高生产率。新就业形态的出现,也是拉动内需的一种表现,更是科技进步、生产要素重新配置的重要内容。在此过程中,培育新就业形态的重任势必由政府、行企、高校共同挑起。

3.2.2 深化就业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需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中提到要“加快培育技术和数据要素市场”,其中的“技术”和“数据”就是就业要素内容之一,除此之外的教育、人力也属就业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7]。每一个要素都与政府、行企、高校的功能紧密相关。因此,培育新就业形态、完善就业要素市场化配置,三方都应协同发力。

3.3 微观层面

3.3.1 政策、法律與制度出台的需要

上层政策、法律与制度的出台离不开企业与高校所提供的依据、建议。培育好新就业形态必须出台相应政策、完善相应法律法规,制定有利创建新就业形式、新就业平台、保证就业者与就业平台合法权益的制度[8]。这一过程势必由政府、行企、高校三方协同完成。

3.3.2 技术研发与人才培育的需要

新就业形态的发展离不开新技术与新人才。政府要提升服务能力、主导能力、协调能力,行企要提高生产效率、创造更多价值,高校要研发新技术、培育校人才、创新新模式,这不但是提升就业、拉动内需的需要,更是三者自身发展的需要。

3.3.3 体制与机制构建的需要

培育新就业形态是一项涉及多主体、整合多要素的综合性系统工程,构建合理科学的培育机制、有序高效的运行机制,其发展方可持续有效。体制与机制的构建是由就业要素决定,所以作为就业要素中的政府、行企、高校只协作一致,方可构建新就业形态的培育机制、运行机制。

参考文献

[1] 李雪梅.校企协同创新驱动要素分析[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15.

[2] 罗鹏.看报告,寻机遇,2021年就业之路怎么走[J].中国大学生就业:综合版,2021(4):14-16.

[3] 张军.保障好新就业形态下的大学生就业[N].光明日报,2020-06-30(15).

[4] 董旖旎,高婷婷.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四元协同”机制:理论模型与实践探索[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21(4):21-27.

[5] 李瑞晶,王丽丽.京津冀县域普惠金融发展的时空格局及驱动因素研究[J].华北金融,2021(7):41-48.

[6] 关博,王哲.新就业青年权益保障:困局、调适与破题[J].中国青年研究,2021(4):22-28.

[7] 钟波,胡微,徐浩.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融合机制创新研究[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5):27-30.

[8] 钟立书.产业结构与就业质量的协同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19.

猜你喜欢

必要性基础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评当前基础音乐教育中的几种非理性倾向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五抓五促”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