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创新的经济学分析

2021-12-02王昭

科技创新导报 2021年20期
关键词:治理结构经济学国有企业

王昭

摘  要: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国有企业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经济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国有企业的运行制度与经济方面都发生了一定的改变,越来越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多变的发展。在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过程中,国有企业的改革脚步也在不断迈进,但是这两者在协同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在现如今的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在这之中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创新方面尤为突出。因此,本文针对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创新的经济学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我国国有企业今后的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国有企业  治理结构  结构创新  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2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1)07(b)-0086-03

Economic Analysis on the Innovation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 Governance Structure

WANG Zhao

(National University, San Diego, California, 92123 USA)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hina's social economy,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re an important economic component. With the passage of time, certain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operation system and economy of China's state-owned enterprises, which are more and more adapted to the change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urrent social economy. In the process of establishing the characteristic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 system, the reform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s also moving forward, bu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two. There are still some deficienc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especially in the innovation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in China. Therefor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conomics of governance structure innovation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so as to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 China.

Key Words: State-owned enterprises; Governance structure; Structural innovation; Economics

現如今,国有企业不再是计划经济时代的“铁饭碗”,国有企业的发展要跟随时代的脚步与时俱进,在国有企业治理结构上要积极发挥创新精神,充分提升国有企业的发展质量。目前,我国企业在治理结构上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如国有企业缺乏自主经营的权利、国企职工不思进取、国有企业缺乏切实有效的激励制度等问题都影响到国有企业的治理效率。除此之外,一些国有企业由于自身的发展原因,往往缺乏技术上的创新意识,这导致生产效率无法满足应有的标准,针对这种情况,国有企业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创新治理结构。本文将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创新进行分析。

1  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创新在经济学方面的分析

1.1 内部人控制方法的主要作用

从经济学角度上进行分析,国有企业的结构创新所采用的内部人控制方法是契合实际的。我国的国有企业利用内部人控制方法有着以下几点主要的作用。首先,我国国有企业在治理结构的过程中可以先将权力进行下放,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持续性发展,以此来使改革真正落实到位。其次,由于权力下放,使得国有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充分提升,让国企员工更愿意奋斗在工作岗位上。再次,由于经济利益的吸引,会使得国有企业的领导层重新审视当前企业内部的资源分配问题,通过适当改良来保障国有企业的稳定利益。最后,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民营企业与私有企业的发展势头较为良好,这也为国有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可以借鉴的基础。与此同时,也形成了一种无形的竞争力,通过这种竞争力的体现可以促使国有企业在未来保障自身的良好发展[1]。

1.2 内部人控制方法的主要优势

总体来说,内部控制人代表的就是一种国有企业在经济制度上的发展方案,针对这种情况,在经济学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可以得知,内部人控制对于国有企业的发展来说是极为有利的,对于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而言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而且根据我国针对国有企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数据显示,国有企业通过内部控制人这种经济制度上的发展,不仅充分提升了国有企业的发展动力,也提高了国有企业的发展速度,经济收益提升情况较为明显。在这种发展情况下,国有企业员工的福利待遇水平也切实提升了。

1.3 内部人控制方法的重要性

就我国国有企业当前的发展情况来看,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一些国有企业由于自身传统思想包袱过重,导致始终坚持股东主权的发展模式,这种由政府主权的国企发展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了,股权的多与少是不会影响到最后的决策项目的。众所周知,企业归根结底还是一种契约,是由企业的参与者之间利用这套契约来互相制约合作,通过参与者差异性的产权主体来向企业投入资金,以此来形成企业的发展基础。但总体来说,企业良好的发展并不完全取决于股东的资金等相关投入,同样也离不开企业的经营者与支撑企业正常运转的工作人员。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如今的企业发展已经有了极大的改变,现如今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竞争压力是极大的,市场环境对于企业的良好发展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从这个方面来看,企业发展环境越复杂、越困难,就越离不开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优质的人力资源储备不仅能够帮助企业良好发展,更重要的是能够为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基础。由此可见,国有企业在治理结构创新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员工的关注度,提升员工的工作素养[2]。

2  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创新在企业治理方面的分析

2.1 国有企业各类权利的内涵

对于国有企业来说,企业治理结构的实际表现就是如何将国有企业的各类权利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例如剩余的索取权与控制权。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首先是要将企业内部人员的剩余价值进一步进行索取,然后通过掌握对这方面的控制权来成为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同时还要肩负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切风险与问题。在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中,索取权的拥有者一般是企业资金收益分配过程中的末尾索取者,也就是说在排除国有企业日常运行的资金支出以及员工的福利待遇之后所剩余的经济收益,这种剩余的经济收益被视为风险收益,但是从本质上来看,这种收益也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盈利或亏损都是可能出现的。对于国有企业的剩余控制权来说,是排除各类员工以及企业发展中所出现的控制权后的剩余权利,这种权利一般表现为最终的决策权,国有企业在正常的运行过程中是离不开最终决策的,这种决策权对于国有企业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

2.2 国有企业投入要素与员工可控性的重要性

一般来说,国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除了决策者与管理者,还有其他组成国有企业的重要人员要素,如股东、国企员工等。上述人员需要存在于一个合理的结构组织中,在结构的治理安排下来保障国有企业的投诉要素与员工的可控性,这对于国有企业的发展而言是极为必要的。目前,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创新的主要手段是进行差异化的治理。例如,国有企业并不是普通企业类型,它是以为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服务或产品为发展目标的,因此国有企业并不能自行承担盈亏,而是需要国家财政给予相应的支持,以此来保障国有企业的正常运营。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首先需要按照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来进行统一标准,将政务与企业事务分离开来,通过这种治理结构来促进国有企业的良好发展[3]。

3  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创新在企业价值方面的分析

就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现状来看,国有企业的属性与类型是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的。国有企业的类型与价值的不同导致并不能将治理结构的创新归为一类,而是要做到分类发展。例如,一些具有商业价值的国有企业就需要向经济效益高、发展效果好的私营企业学习,而承担社会服务职能较多的国有企业则应该以“为人民服务”为最终发展理念,将以人民为本作为基础来进行治理结构创新,通过上述内容来提升国有企业的发展质量。

4  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创新对国有企业发展的价值所在

4.1 激发国有企业活力,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

在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创新过程中,首先需要基于市场化基础进行改革,从国有企业的发展与运营制度切入,同市场进行协同。通过市场化的发展模式来改良自身的经营模式,以此来提高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实力。此外,还要提升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力度,激发国有企业的发展动力,多元化地提升企业主体种类,为国有企业未来的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切实提升国有企业的竞争力。最后,我国国有企业还要积极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企业管理模式,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高效的国有企业管理体系,形成一个优质的企业激励制度,让国有企业员工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不断激发自身的工作能力,为国有企业未来的良好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4]。

4.2 学习其他优秀企业,提升国企的福利待遇

对于国有企业的发展来说,创新是必不可少的发展元素。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国有企业应该基于实际发展情况,学习其他优秀企业的管理模式,并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意识,更新企业运行模式与治理结构。同时,还要提升国有企业员工的福利待遇水平,如加强工作餐的丰富程度,保障员工每日必需营养的摄入。在这种福利待遇下,特别是新生代的国企员工,例如“90后”会更加投入工作,因为这种福利待遇满足了当代员工的生理与心理需求,这表面上看是一种福利,但是从深层次来讲更是一种对员工的认可和激励。在吃完工作餐后,员工会更加投入地工作,提升自身的工作效率,以此帮助国有企业形成治理优势,提升发展力度,这对于国有企业未来的发展来说是极具现实意义的。

4.3 专业事交给专业人,解決国企发展的难题

在国有企业创新治理结构的过程中,应该创设职业经理人的工作制度,将专业的工作交给专业的人才来完成。首先,国有企业的发展情况与内部的管理制度都可以切实反映出职业经理人的能力与办事效率。一个优质的职业经理人不仅可以加强国有企业工作队伍的工作能力,还能提升工作质量,因此职业经理人对于国有企业的发展而言是极为关键的。其次,在国有企业中,分管不同领域的中层领导由于自身工作性质的不同导致工作时的状态也有所不同。一些中层领导常常业务较为繁忙,而一些业务相对清闲的部门领导则在工作中较为平稳,能够将工作内容处理得井井有条。从这方面可以看出,部门分工不同,会导致不同领导的工作状态出现差异化,而这也正能体现出各自不同的领导能力。因此对于这种情况而言,首先应该端正中层领导的工作态度,将自身的主要精力放在工作上,对工作工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切实解决,在这种高效的领导下,国企员工也能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自身的工作效率[5]。

4.4 促进国企文化建设,形成国企发展的合力

若想保障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创新顺利开展,首先需要促进国有企业的文化建设,激发国有企业内部的爱国精神,坚定不移地拥护党与国家的正确领导。众所周知,国有企业的政治核心是基层党组织,因此在国有企业创新治理结构过程中,应该加强党组织的决策性,定期开展党员培训活动,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激发周围国企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切实提升国企员工的工作能力与业务素质[6]。

5  结语

在当前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国有企业的使命与任务也有了新的变化。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各类经济体的标杆模范。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地位是极为重要的,因此,在国有企业的未来发展中,首先应该及时转变发展观念,与时俱进地进行经营改革,以及内部治理结构的创新,满足市场需求,这是保障国有企业在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发展途径。

参考文献

[1] 陈嘉中.新时期国企如何改革创新提质增效[J].城市开发,2021(14):76-77.

[2] 孙筱彦.国有企业财务监管制度的创新研究[J].财经界,2020(26):162-163.

[3] 王文兵,王淑豪,张春强.新时代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机制创新研究——以党组织嵌入公司治理结构为视角[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20(3):54-63.

[4] 张震,刘继广,张雪彦.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体制创新、实现路径与治理结构研究——产权经济学视角的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28):57-64.

[5] 张红海.监事会监督效能发挥的路径探索与创新——以重钢集团为例[J].冶金经济与管理,2019(2):39-41.

[6] 邵华,金相权.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创新的经济学研究[J].山西农经,2017(8):39.

猜你喜欢

治理结构经济学国有企业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探讨创业板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基于院校治理的管理会计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公司治理研究
经济学
经济学的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