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变电站二次设计的关键问题探讨与分析
2021-12-02珠海电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郭文高
珠海电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郭文高
1 自动化智能变电站概述
智能变电站是采用集成环保的智能设备,自动完成信息采集等基本功能,支持电网实时自动控制等高级功能。自动化智能变电站的主要作用是为调控一体化提供技术支撑,实施电网监控操作,满足大用户要求。自动化变电站能监测物理状态,通过通信平台传递异常状态信息,智能化一次设备建立在传统设备上,智能组件主要承担控制等基本功能,智能化二次设备主要承担状态监测等功能,智能辅助设备主要实现与监控系统的信息共享。
自动化变电站采用智能设备,提高设备的集成化程度,常规变电站按功能设计,自动化变电站从其构成进行系统整体协同一体化设计。常规变电站采用大排行模式,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自动化变电站采用全站共享的信息共享机制,体现了信息的全站唯一特征[1]。我国自动化变电站电网建设包含发电等环节,变电站经历了集中式变电站的发展历程,智能电网建设为变电站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集中式变电站采用面向点的数据采集柜,系统某一模块故障将导致系统故障。90年代中期出现分散式变电,采用包含GPS对时等设备的间隔层。21世纪初出现面向间隔设计,采用电子式互感器实现就地化数字采集,应用功能智能化,全站信息共享等方面进行提高。
电网设施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很多国家将智能电网发展提上日程,2010年我国政府报告首次写入智能电网。自动化变电站能实现不同电压等级电网信息交互,自动化智能变电站具有网络化结构,具有采样就地数字化,通讯规约标准化等优势。我国智能变电站发展经历各种挑战,IEC61850标准制定引起电力领域的重视,国家电网调度中心进行系统产品开发,开发实现IEC61850定义的功能设备[2]。清华大学等单位自90年代开始电子互感器研究,二次设备集成高级应用开发等取得很大成效。智能变电站分为站控层、过程层等结构,自动化变电站自出现后不断发展,变电站二次系统未来发展方向是系统智能化等。二次设备发展方向是应用数据就地采集技术,对检测结果实时分析。
2 自动化变电站二次系统的研究
近年来国家电网推行特高压项目建设走向实用化,未来大规模新能源得到广泛应用。新能源需根据资源配置优化要求制定协同配合运行测量。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快速发展促进一二次设备网络化发展。自动化变电站实现网络化二次系统,系统可用于调控变压器等基础设备为主的一次系统[3]。二次系统采用安全的一体化智能设备,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控等基本功能。
自动化变电站二次系统通过互感器与一次系统联系,传统变电站无法实现子系统信息共享,对二次系统提出更高的要求,要实现对一次系统的测控等基本功能,需具备电子式互感器等高级应用。随着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自动化变电站为相关技术研究奠定良好基础。国内外对智能变电站理论研究趋于成熟,研究高压自动化电气设备对电网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我国自动化变电站理论研究迅速发展,一些技术仅停留于概念上[4]。国内技术水平相比国外存在一定差距。目前研究设备状态检修包括一次设备状态检修,二次系统中过程层设备要发展为智能一次设备。目前投运的自动化变电站采用智能终端箱就地配置方式,将设备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自动化变电站模块化建设关键技术包含预制式智能控制柜等,实际工程参照典型施工图设计时应按相关规程规范应用,二次设备实现规模化生产,有效的进行现场装配与调试工作,使电网实现智能化调度控制[5]。模块配置主要依照功能为对象分类,智能站继电保护主要设置站控层设备模块,中高压侧间装置元件,根据预制舱具体布置开展多模块组合设置。采用机架式模块化屏柜结构为基本设备单元,实现二次设备模块化,对外预制光电接口形成高级模块。
3 自动化变电站二次系统设计注意问题
智能自动化变电站二次系统设计关键是二次虚回路设计,要明确智能装置包的含义。智能装置是通用的运作平台,要注意软件开发商与型号。智能变电站中包括数字化变电站,可通过配置数据描述系统功能安置情况,常规变电站二次工程设计不存在传统二次电缆回路,智能变电站应认真配置各GOOSE 信息。
自动化变电站二次安防体系设计要注意间隔层,做好相关配置优化工作。二次安防系统设计要关注配置中出现的问题,如某二次安防系统设计中采用主机为双套配置主机,需要对信息子站共享。二次防护系统设计要加强过程层设备配置,如变电站在220~750kV 内智能终端要进行冗余配置。二次安防系中传统设计无法抵抗外界危险因素干扰,需要对保护配置等优化,保障信息互动性[6]。
变电站二次系统设计中要注意及时记录网络传输数据信息。自动化变电站应用装置SV 输入信号与GOOSE 端子存在对应关系,开入断路器位置应考虑线路保护,将变电站设计位置传入智能终端。虚端子无法对常规变电站可见断开点设置,回路可拥有明显断开点。目前很多过继电保护厂商采用GOOSE 数据流向图完善二次回路设计,按设备电压等级划分内容。根据设计图纸确定二次系统技术方案,变电站设备间电流通过SV 数据流图标识。二次设备厂商提供相应Excel 表格形式装置输入端子定义,完成二次系统回路设计。
传统大型变电站采用强电一对一控制方式,90年代中期改进传统变电站控制系统,改进控制系统未根本改善效益,设计单位往往常规控制与计算机监控方式并存,使用常规控制方式时计算机监控系统成为变电站的摆设,伴随运行部门认识提高,对变电站应广泛采用计算机监控方式,能有效的预警突发事件。电气工程人员应重视电气二次系统设备与一次设备连接问题,高压断路器机构内长有电气防跳回路,会出现危机保护情况必须将机构防跳回路断开,主接线设计原则是简化接线,电压互感器运行中不起作用,现场耐压试验时将电压互感器TV与主回路分开。
4 自动化变电站二次系统设计
潮州110kV 东津输变电工程计划2022年12月建成投产,110kV 东津变电站位于潮州市湘桥区意溪镇上津村,目前该片区主要由110kV 桥东站供电,建设用地面积约40平方公里。预计“十四五”期间用电负荷增长,为缓解110kV 桥东站供电压力,减少10kV 供电半径,提高湘桥电网的供电能力,建设110kV 东津输变电工程十分必要。
110 kV 东津变电站规划首期主变规模2×40 M VA,变电站采用全户内G IS 布置方案,110kV 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推荐站址为唯一站址,站址交通条件便利。地势较平坦,站址规划红线用地面积为5597.4m2。110kV 东津变电站为新建变电站,解口桥东-意溪110kV 线路1回,本期工程在本站配置自动化设备。根据业务通道需求建设光缆;在110kV 东津变电站配置传输设备、通信电源等通信设备,满足远动自动化和调度电话物理路由的通道要求。电力系统二次设计范围包括系统继电保护、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通信等。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高变电所安全可靠运行、降低运维成本的有效措施,由于目前综合自设设备技术不够成熟,不同设备设计方案组成自动化实施方法不同。变电站采用综自系统是加强电网管理的重要措施,变电站采用综自系统有利于减少现场误操作事故,提高电网运行管理水平,降低变电站建设运行成本,带动电力企业技术进步。为使交流操作系统电源具备稳定性,直流平铺提供直流220V 电源,改用UPS 输出交流220V 电源提点。跳合闸回路使用交流220V,UPS 提供保护等微机装置故障电源采用交流220V,机构储能电源使用交流220V,中央信号回路采用直流24V,开关电源输入为UPS输出交流220V。
交流操作综自站10kV 开关多采用户外杆上操作机构,屏面布置应注意不同柜体间相同性质安装单元,在屏面高度等对应一致;相同保护测控装置应考虑安装同屏面上;屏面布置元件满足调试运行巡查方便要求;变压器保护设备等布置在不同屏面。同安装单元各套独立保护配置在屏面上。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可以使其运行更加安全可靠,目前综自技术设备较为成熟,可购置必要二次设备改进综自二次设计,实现自动化变电站安全高效运行。变电站二次设计要注意设备选型与系统优化,二次设备选型要注意母线电压切换、线路过流保护装置等问题。
目前35kV 变电所设备选型中,10kV 断路器主要选用真空断路器。正常运行不使用断路器基本防跳回路,断路器本体防跳回路应在投运前接触,重合闸装置要实现自动投退,重合闸电源应自动投入,遥控与当地操作跳闸后,重合闸装置自动放电。低频减负荷抓昂志动作跳闸自动闭锁重合闸。微机综自变电所实现无人值守,目前35kV 变电所主变选用载调压变压器,应选用实现电容器分级自动投切的综自装置。通过结合母线电压对档位升降调节。高于110kV 电压等级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率较高,线路保护中采用零序电流快速切除单相接地故障。为避免变压器发生电流保护无选择性动作,高压复闭流过保护时间级差大于低压侧过电流保护最小动作时限。将断路器跳开,避免导致母线失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