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化学习的观察能力培养策略
——以“设计美食宝典”为例
2021-12-02单群群
□单群群
习作一直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虽然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但他们无法在生活和习作间架起一座桥梁,让生活为习作提供素材,让习作更好地记录生活。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欠缺观察能力。借助项目化学习,将观察能力的培养融入项目中,可以引导学生针对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展开合作探究,让他们在解决问题、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习得观察方法,提升观察能力。那么,如何设计高质量的项目,借助项目化学习,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呢?下面以“设计美食宝典”为例,谈谈具体方法。
一、寻找关联,巧设项目
开展项目化学习前需要做一系列的研究:研读课程和教材,把握项目参与者应达到的学科水平,深入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清楚他们在生活中的兴趣点和能力范围。只有进行多个维度的研究,才能设计出符合学生发展需求、操作性强的学习项目,为他们架起一座连接课堂和生活的桥梁,让生活与学习融为一体、互相促进。
(一)研读教材,厘定联结点
研读教材可以发现,中段习作教学中观察能力的培养是重点。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要求学生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把观察所得写下来。三年级下册第一、二、四单元要求学生试着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能关注到观察对象的变化,把实验过程写清楚。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及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则要求学生能留心生活,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并能进行连续观察,学会写观察日记。研读教材后,可以提取以下关键词:有序观察、连续观察、关注变化、清楚记录。这就是设计学习项目时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是项目化学习和课堂学习的联结点。通过表1,“设计美食宝典”这一学习项目与中段观察力培养目标之间的联系就一目了然了。
表1
(二)研究学情,确定突破点
三、四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对周围的新鲜事物较容易产生浓厚的兴趣,但他们对事物的感知不够准确,对事物的关注也不够持久。这导致他们在观察时会顾此失彼,不能很好地做到有序观察,对于一些变化的事物,往往会忽略细小的环节或动态的生成。学生的这些特点是教师设计项目时的突破点。光是让他们看,他们的注意力集中不了多久,为此要改变教学方法,设计学生感兴趣的项目,让他们动手参与,边做边观察,让动手和动脑结合起来,从而帮助他们把注意力持续聚焦在应该观察的事物上。那么,生活中什么事物既是学生喜欢的,又可以让他们在动手操作中顺利完成这一学段的观察任务?有了研究方向,教师可以进一步确定项目内容。
(三)链接生活,锁定兴趣点
链接生活,可以发现小学生最喜欢的莫过于吃和玩了。锁定“吃”和“玩”,再筛选有哪些实践活动易于操作又可以让学生保持兴趣,几经比较,决定让学生尝试做菜。这是因为要想做好一道菜,必须学会仔细观察,这样才能把握制作菜肴的火候。做菜的过程中,声音、气味、颜色等因素频频出现,动态明显,非常适合学生观察,而且每位家长都可成为指导老师。同时,这一活动见效快,学生可以收获满满的成就感,观察的兴趣自然比较持久。那么,该以怎样的任务驱动学生去观察、实践并清楚记录呢?可以让他们在学做自己喜欢的菜后,以海报的形式设计一份美食宝典,把这道菜的烹饪方法及自己在烧菜过程中观察到的细节分享给同学。如果别人看了这份美食宝典,就能照着样子做好这道菜,那才算成功。
二、逐步推进,发现问题
中华美食多得不可胜数,每位家长都有自己的拿手绝活,网上的学习资源也多如牛毛。如果统一规定学生去学做同一道菜未免过于单一,但所学菜肴都不相同又不利于交流讨论,因此以小组为单位完成项目最为合适。
(一)小组合作,明确学习任务
在项目实施前要让小组成员明确学习任务,这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聚焦“靶心”。具体任务如下。
1.小组讨论,确定自己组要推荐的美食名称。
2.分头看视频,了解这一菜肴的制作过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制作步骤。
3.亲自动手制作,记录自己在掌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觉得最难的环节。
4.小组讨论,梳理问题,明确下一次实践应该注意的事项。
(二)观察视频,有序记录过程
对很多学生来说,做菜是有难度的,所以不用急着让学生动手,可以先让小组成员分头观看相关视频。如果没有现成的视频,可以请小组里某个学生的家长录一个,因为学生想做的菜一般都是家人烧给他吃的菜。如果没有条件录制,也可以上网查找。通过看视频,学生除了整体感知烹饪过程,还能梳理出做菜的流程。而且这种方式也方便学生观察,遇到看不清的地方可以重复播放。小组成员看同一个视频,也便于后续展开小组讨论。经过这一环节的学习,学生学会了有序观察,并在观察中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提取关键步骤,记录下来。
(三)问题驱动,细化观察重点
看着容易做起来难,在烧菜的过程中学生对这句话有了深刻的体会,原来完成流程图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紧接着的第一次下厨让大部分学生狼狈不堪却兴趣盎然,这也为他们后续作文提供了丰富有趣的素材。有些学生尝试了多次,在家长的帮助下才勉强完成任务。针对记录下的烧菜过程中的尴尬瞬间,教师引导学生在组内展开讨论,提出问题,分析原因。在问题的驱动下,他们像专家一样思考,并进一步细化下一次实践时要观察的重点。虽然每个组烧的菜不一样,但他们得出的结论却是大同小异的:烧菜时仅知道大概步骤是不够的,还要仔细观察每一个细节,一个环节也不能落下。除了食物的颜色、气味,就连锅里发出的声音、冒出的水蒸气都得兼顾,这样制作出来的美食宝典才有实用价值。经过这一个阶段的尝试,学生离项目的达成又近了一步。
三、支架引领,初出成果
当学习者能力不足时,学习支架就像一位无声的老师,为他们指明努力的方向。针对学生在第一次做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美食宝典”的设计需要,教师梳理出最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形成支架(如图1),让他们凭借支架完成观察任务,避免在次要问题上过分耗费精力,妨碍主要目标的实现。有了支架,教师可以把自己的“教”减到最少,把学生的“学”放到最大。
图1
(一)依循支架,再下厨房细观察
第二次下厨房,学生显得信心满满,尤其是拿到图1这张“下厨导图”后,更是踌躇满志。这张图中,上半部分指向烹饪步骤,下半部分则表示在进行这一环节时观察到的现象,涉及菜的颜色、气味,锅里的水蒸气、泡沫,等等。经历了第一次尝试及反思,在学习支架的提示下,学生在做菜的每个环节都会有意识地进行观察,在连续观察中关注动态的变化。支架只是一种引领,告诉学生要关注哪些方面,之后学生还要把观察到的情况记录在笔记本上。从学生的作业中,可以感受到学生在有序观察的基础上开始尝试观察事物的细节,关注它们的动态发展。
我们常说学生在习作中观察不够深入,其实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就是习作教学目标不集中,没有针对性。只有对庞大的知识进行微化处理,从中分解出较为重要的微小环节,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实践,这样引导才会落地生根。
(二)交流分享,取长补短共成长
如果说第一次实践后的交流主旋律是反思问题,那么第二次实践后的交流主旋律就是分享亮点了。在支架的引领下,学生一边做菜一边观察,“有序观察”“关注变化”“清楚记录”这些学习要点几乎都做到了。一些学生在记录时还根据食物的特点加以想象,运用以前学过的修辞方法,把观察到的事物写得生动有趣:有人发现新鲜的春笋剥去外皮后就像白白嫩嫩的胖娃娃,闻起来还会有一股清香;有人说热好油以后倒入春笋,这锅就会开启音乐会模式,噼里啪啦唱起歌来,这时就得赶紧翻炒……细致的观察、生动的语言让人看了印象深刻,更容易记住,也就更容易学会做这道菜。同样的流程,同样的事物,观察角度不同,记录的语言也不相同。就算大家观察角度相同,不同经历、不同性格的人记录的语言也是各不相同的。小组交流给了大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机会。组员们在交流、比较中互相欣赏,互相学习。
(三)合理分工,齐心协力绘宝典
经过一系列的实践,学生对自己要分享的美食已充分了解,这时就可以设计“美食宝典”了。它是对前面所有实践与思考的叠加与整合。如何调动已有知识、能力,将观察到的一系列内容整合到菜肴的制作过程中并以海报的形式向大家宣传呢?对此,小组成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他们先确定美食宝典各个板块的内容,再敲定海报的整体布局和每个人的任务,然后分头准备。如负责画画的学生先画出大框架,这时其他学生分头做自己的工作:有的负责写感受;有的整理之前完成的做菜流程和把握火候的秘诀,对这些材料进行整合;有的记录做菜时需要注意的细节……这些美食宝典清晰地体现了每个小组、每位学生在每个阶段的实践状态。如果实践过程中没有细致、有序地观察,是无法拿出让人满意的项目成果的。
四、验证评价,不断完善
小组合作完成项目后提交的海报是小组成员深思熟虑后的成果。教师可在教室里展示每个小组的成果,让学生互相欣赏、评议,并选出“最强美食宝典”。完成和评价项目成果并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项目只是学习的载体、合作的媒介。项目成果能反映出学生学习的收获与不足。教师要用足这一资源,引导学生对项目成果进行进一步的验证、反思。为此,每个小组都选择一份宝典,回去尝试着做一做,然后进行二次评价,帮助美食宝典的制作者找到观察中疏忽的细节。从各个小组听取同学意见后所写的感言中,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验证、评价对完善项目成果、提升观察能力的作用。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生总害怕写作文,觉得无事可写,无话可说。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没有将写作与生活融为一体,没有学会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寻找写作的素材。实践证明,学会了观察,生活这一“源头活水”就会源源不断地为学生提供精彩的写作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