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作业设计新视野
2021-12-02林志明
□林志明
语文作业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对学生“学”的检测,也是对教师“教”的导航。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将语文作业设计得科学一些、有趣一些、人文一些,如何让学生越学越聪明,越学越有兴趣,越学越有灵性,是教师需要重新思考的问题。下面以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组织编写的《语文作业本》为例,来谈谈语文作业应该如何设计。
一、坚守语文学科的第一性原理——语言的建构与运用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1]也就是说,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的第一性原理,也是语文教学的独当之任。教师在设计语文作业时,应当紧紧抓住这一缰绳,让学生在丰富的言语实践中形成语感,掌握语理,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
(一)关注语言积累,变“单项检测”为“综合考查”
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是语文学习的基本途径。在以往的作业中,教师往往会设计一些字词填空或诗文默写之类的题目,意在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语言积累程度。这样的练习固然有一定的价值,但需谨防题型的格式化和内容的简单化,否则,非但起不到检测的效果,还会空耗学生的精力,加重学生的负担,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设计作业时,教师应当将零散的、孤立的知识点统整起来,变“单项检测”为“综合考查”,让每道题变得既灵动又厚重。
【题例1】
这是六年级上册《丁香结》中的一道题。乍一看,此题似乎并无特别之处,可仔细一琢磨,却发现其中整合了三个知识点:一是在具体的语境中填写词语;二是理解重点词的意思;三是体会作者用词的丰富与生动。这样的练习能更加精准、多维地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比那些单一、静态的知识检测更具思维含量,更能发挥检测功能。
(二)关注语言运用,变“应试之学”为“应用之学”
语文学习的“根”在于积累,“旨”在于运用。换言之,积累是基础,是手段,运用才是核心,是目的。积累的语言只有通过实践运用才能转化为能力,否则,不过是储存在头脑中一堆无用的消极语汇罢了。
在传统的语文作业中,有不少语言运用类练习,如改写句子、仿写语段等,但大多形式古板,内容僵化,往往“为练而练”,缺乏与当下现实生活和生命处境的联结。而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作业则特别关注学生的“语文生活”,往往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来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题例2】
这是六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中的一道题。此题取材于真实的生活场景,不仅轻松有趣,而且具体可感。学生完成练习,就像完成一次旅游攻略一般,自由畅快,情趣盎然。这样的作业不仅体现了语文是“应用之学”而非“应试之学”,同时也向学生传递了“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处处有生活”的现代语文学习理念。
二、把握核心素养时代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由于应试教育积弊太深,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迷恋于知识的讲授,忽略了学生思维的提升。这是导致语文教学一直无法走出“高耗低效”这一怪圈的关键所在。
随着核心素养时代的到来,思维的意义被重新发现与放大,一些有识之士甚至发出“核心素养最应该聚焦的是思维素养”[2]的呼声。站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节点上,语文作业自然应当转变思路,认清方向,从“关注知识”走向“关注思维”,尤其要关注学生的想象思维和审辩式思维。
(一)培护想象思维,让学生跳出“标准答案”的桎梏
想象是语文的灵魂。谁富于想象,谁就能更好地阅读与写作。法国作家雨果曾说:“想象是人类思维中最美丽的花朵。”可见,想象是一种极为可贵的思维品质。所以,语文作业应当开放灵活、富有情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跳出“标准答案”的桎梏,自由驰骋在想象的世界里。
《语文作业本》特别关注学生想象思维的培护,类似的练习也很多,限于篇幅,仅举一例加以说明。
【题例3】
这是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中的一道阅读题,让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根据词语来想象画面。这样的练习没有标准答案,教师也无法给学生提供一个固定的模板,学生只能靠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来作答。试想,如果将这题改为“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那该多么无趣。
(二)培育审辩式思维,为学生解下“知识至上”的枷锁
在由“知识核心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的今天,教师需要“发展学生的审辩式思维能力,使学习成为一个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一个记忆和拷贝的过程”[3]。所以,语文作业应当解下“知识至上”的枷锁,从满足学生的个性思维、鼓励学生的多元思维出发,关注学生审辩意识的觉醒和理性精神的培育,还学生一个独立思辨、自由表达的空间。
比如,六年级上册《丁香结》一文的最后有这样一句话:“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针对这句话,《语文作业本》设计了这样一道题。
【题例4】
这一题到底选B还是C?很多学生摸不着头脑,不少教师也颇感困惑。何以至此?在笔者看来,出现这样的困难,很大程度上源于教师缺乏审辩式思维。长期的“罐装式”教学已严重阻碍甚至扼杀了学生独立判断、理性思考、发表独特见解的能力。事实上,这题中的后两个解释说的是同一个意思,只是一个从正面直接回答,一个从反面间接回答罢了。所以,这题无论选B还是C,只要学生言之有理,都应得到肯定。这是本题的价值所在。
三、撬动语文作业的育人杠杆——文化的熏染与传承
语文学科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它承载着教人求真、教人向善、教人臻美的文化使命。然而,当语文课改从“浅水湾”走向“深水区”之时,不难发现,很多语文作业依然没有改变冰冷僵化、苍白无力的“面瘫”形象,更缺乏“文化”的观照。事实上,由于语文学科有其独特的文化特质、文化生态和文化精神,语文作业应当具有浓浓的“文化味”。这个“文化味”就是氤氲在作业中的书卷气和人情味。
(一)多一些书香墨韵,让作业洋溢浓浓的“书卷气”
所谓“书卷气”,通常指一个人身上散发出来的高雅气质和优雅风度。我们常说语文教师要有书卷气,其实语文作业同样需要书卷气。一道好的习题就像一位饱读诗书的儒者,上面透露出纸的清香、墨的芳香,以及设计者智慧的醇香。
【题例5】
这是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中的一道题。在传统的练习中,设计者往往会安排一些填空题或连线题,以此来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这样的题型固然有其可取之处,但在形式上过于“冰冷”,缺少温度。而这道题的巧妙之处在于打破了以往那种惯有的模式,将书法、国画、书画装裱等文化元素融入其中,不仅在视觉上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拓宽了学生的视野,熏陶了学生的心灵,整道题也因此有了思维的深度与文化的厚度。
当然,不是说编了几道国学题或诗文题,语文作业就有了“书卷气”。其实,作业中的“书卷气”与人身上的“书卷气”一样,是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睿博之气、高雅之气和悲悯之气。而这取决于设计者学识的宽度与精神的高度。
(二)多一些人文关怀,让作业充满浓浓的“人情味”
但凡好的作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那就是流淌在题目间的一种浓浓的人文关怀。对学生来说,一次作业不仅是一次知识的检测、能力的考查,同时也是一次情感的熏陶与心灵的洗礼。所以,如何改变语文作业“板着面孔说话”的姿态,是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语文作业本》的一大特色就是编写者在题目旁边安排了很多小泡泡(如图1)。
图1
这些小泡泡大小不一,各具功能。有的给学生提供学习支架,有的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有的开拓学生的认知视野,有的提醒学生值得注意的地方……这些“温馨提示”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同时也让作业多了一份温情。
综上所述,在从“知识素养”走向“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随着统编教材的全面使用,教师需要拆掉思维的围墙,用更加多元、更加开阔的视野来审视当下语文作业中的成与败、得与失,并在实践中不断提炼、不断完善,让语文作业能更加科学地测评学生的语文素养,更加精准地为教师的日常教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