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衡阳湘黄鸡产业发展瓶颈与对策研究

2021-12-02贺晓霞

湖南畜牧兽医 2021年1期
关键词:黄鸡衡阳市衡阳

贺晓霞

(湖南省衡阳市农业农村局,湖南衡阳421001)

衡阳作为湖南省家禽养殖大市,家禽养殖生产方式逐步由分散的小规模生产向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生产转变。据统计,2019 年衡阳市出笼家禽共1.21 亿羽,其中,衡阳湘黄鸡出栏量达到约8500 万羽,占整个家禽出栏量比重达70%以上,总产值已突破50 亿元。“衡阳湘黄鸡”作为衡阳市畜牧业生产的拳头产品和支柱产业之一,被湖南省政府列入“多县一特”的农业特色产业,被衡阳市政府列入了“三黄二茶”特色农业产业之一,并于2019 年12月,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认证产品保护区域涵盖全市7 县5 区现有行政区域,保护面积148 万公顷,总生产面积51 万公顷。

1 “衡阳湘黄鸡”的特点

1.1 人文历史底蕴深厚

衡阳湘黄鸡具有悠久的养殖历史,据《衡阳市志》第四十八编(1905 年)记载,始自汉代,明嘉靖年间《衡州府志》第四卷,“禽獣类”中,就已有对“雉”的记载。清乾隆年间《清泉县志》卷六- 食货志中已有“鸡”的明确记载。清同治年间《清泉县志》卷四- 贡赋中“物产”部分,有“鸡”的记载,说明当时清泉县将鸡作为贡物,向朝廷进贡。清光绪年间《衡州府志》卷十九- 物产中也已有关于“鸡”的记载。清朝光绪年间,“三黄鸡”被皇室列为“贡品鸡”,由衡州府定期进贡。

衡阳湘黄鸡养殖对衡阳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产活动产生很多重要影响,衡阳境内出现与鸡相关的地名,如衡阳县的鸡窝山、衡南县的鸡笼街、衡东县鸡公岩村、常宁市的鸡公塘村,并留有相应的传说,说明湘黄鸡对衡阳市的影响之重要。

1.2 生产性能独特

衡阳市域内独特的人文历史、土壤、水质和气候环境孕育了一个独特的地方优良家禽品种——湘黄鸡,它是湖南四大名鸡之首。根据《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家禽志》记载:湘黄鸡又名黄郎鸡,原产地为湖南省衡南县的泉溪、双林、花桥,衡阳市的七县五区均为主产区,周边的永州、郴州、邵阳、长沙等市县也有分布,是湖南省优良地方鸡种。“衡阳湘黄鸡”,具有“皮黄、毛黄、脚黄”的特征,属蛋肉兼用型品种。作为本地优质土鸡,该品种体型矮小、体质结实、体躯稍短,对丘岗山地适应能力强,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耐粗饲,易于饲养管理。150 日龄公鸡平均全净膛屠宰率为75%,母鸡为68%;母鸡平均开产日龄为170 天,平均年产蛋165 枚,个别高产鸡年产蛋达200 个;26 周龄之后的衡阳湘黄鸡成鸡,母鸡重 1.2~1.5kg,公鸡重 1.5~1.8kg。

1.3 产品品质性能优良

“衡阳湘黄鸡”以肌肉纤维细小、肉质嫩滑、脂肪沉积丰富、皮脆骨细、味道鲜美著称。湘黄鸡的药用价值较高,能补虚损,健脾胃,强筋骨,调经血,止白带,是妇科要药,衡阳民间久病体虚者及产妇有炖食湘黄鸡,以达滋补、恢复健康的目的。权威机构检测表明,“衡阳湘黄鸡”中呈味氨基酸含量达8.93 mg/100g,蛋白质含量达20.4 mg/100g,牛磺酸含量达26.9 mg/100g,硒含量达0.251 mg/100g,这些指标都大幅度超过检测标准值,大幅度超过其他地方土鸡的检测指标。

1.4 餐饮文化源远流长

《孟子·尽心上》说:“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老者足以无失肉矣。”,鸡成为判断人民生活是否富裕的标志,衡阳民间有“无鸡不成宴”的传统,湘黄鸡品质好,衡阳市当地的湘厨们充分利用当地食材与湘黄鸡搭配,推出衡阳茶油炒土鸡、衡东黄贡椒炒鸡、水煮鸡、卜辣椒炒鸡、白辣椒炒风吹鸡、祁东叫花鸡等特色湘黄鸡菜系。

湘江流域的衡阳市城区段曾是晚清时期曾国藩湘军水军屯兵大本营。被誉为湘军水师创始人、中国近代海军奠基人的衡阳名人彭玉麟每次率军出征与太平天国作战胜利班师回衡时,必定大宴将士,具有滋补作用的衡阳湘黄鸡老母鸡汤是桌上犒劳水军将士必不可少的美味佳肴之一。

2 “衡阳湘黄鸡”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瓶颈

尽管“衡阳湘黄鸡”产业建设有所成效,但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瓶颈和短板,需要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关心与支持,逐个予以协调化解。

2.1 缺乏龙头企业,引领作用较小

龙头企业是构建产业链的核心要素之一,龙头企业的强弱决定了产业竞争力、创新力的高低。“衡阳湘黄鸡”龙头企业还处在起步、培育阶段,带动能力较弱,吸收配套能力较弱,对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方面投入的资金和精力不够,甚至没有一个销售额超千万的企业,更没有形成“市场联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带发展模式,大多数企业从事的只是产业链低端的养殖环节,产品附加值较低,市场化程度不高,未形成整体优势。

2.2 缺乏种业工程,品种优势弱化

近些年来,可以说全市没有一家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化种禽企业,更缺乏家禽选种育种专业技术人员。“衡阳湘黄鸡”的品种保护和改良工作进展迟缓,几乎没有开展什么基因提纯复壮和品种选育工作,以致于“衡阳湘黄鸡”品种性能退化,优秀遗传基因有所丢失,品质特征不突出,生产性能和市场竞争力下降,导致养殖效益降低。从调研中我们发现,近几年“衡阳湘黄鸡”育肥体重越来越小,体重由原来的 1.3~1.4kg 退化到目前 1.0~1.3kg,鸡群的质量性状不整齐,数量性状走下坡路,抗病力弱。

2.3 缺乏财政投入,重视程度不够

我市本级财政对粮食产业、蔬菜产业、茶叶产业和油茶产业年投入资金分别为1500 万、800 万元、2000 万元、10000 万元。而对“衡阳湘黄鸡”产业长期以来缺少财政金融政策扶持,没有形成良好的政策支持体系,各级财政投入很少,产业支持项目投入基本处于空白状态,致使该产业缺乏龙头企业,从种鸡培育到肉鸡生产均是以小散规模养殖户为主,影响了产业的集聚发展能力。财政和金融投入不足还导致产业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造成一些科技项目无法实施,科技推广工作难以开展,科技服务难以配套。

2.4 缺乏全产业链,发展空间有限

全产业链是现代农业最成熟、最具竞争力的商业模式,其核心就是确保产品品质稳定、食品安全有保障。而我市在“衡阳湘黄鸡”原种保种、良种繁育、定点屠宰、生鲜加工、深加工和冷链配送等方面基本处于起步阶段,有些环节甚至没有。目前,我市还基本停留在肉鸡活禽直销的阶段,产业链条短,加工流通等环节获利小,产业整体效益低。现有企业缺乏对养殖户系统专业的技术培训,没有专业团队对养殖基地实行标准化生产管理,更加无法实现统一检疫、统一回收、统一屠宰、统一上市。

2.5 缺乏品牌支撑,附加产值不高

产品标准化才能为品牌化奠定坚实的产业链基础,品牌化则反哺产业的良性发展。虽然衡阳市目前打造了一些“衡阳湘黄鸡”品牌,但是品牌带动效应还不明显,科技含量低,精细度不足,品牌价值还不高,附加产值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同时,行业质量监控体系和行业产品标准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产品入市和出口受到严重制约。“衡阳湘黄鸡”组织化程度还不够高,协会、合作社发挥标准示范的作用还不够大,抗风险能力和标准化生产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3 “衡阳湘黄鸡”产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衡阳作为农业大市和家禽养殖大市,必须要将“衡阳湘黄鸡”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充分挖掘其生产潜力,提高其产业开发的程度,形成自己的知名农产品地标品牌,以达到致富农民、振兴衡阳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因此,我们建议:

3.1 要培育好“衡阳湘黄鸡”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组建龙头企业是产业带经营的关键,要在建设经济实力强、带动能力强、辐射面广的龙头企业上下功夫,着力引进和培育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发挥龙头企业的拉动作用。力争在2025 年以前在衡阳市建成一个湘黄鸡年产值达5 亿元以上、3 个湘黄鸡年产值达1 亿元以上的衡阳湘黄鸡产业龙头企业,并将其打造成“衡阳湘黄鸡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龙头带动全市湘黄鸡养殖大户,实现养殖户与市场、生产与销售的有效对接。对龙头企业不能采用普惠制,要采用特惠制,建议制定优厚政策对投资衡阳湘黄鸡产业的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行奖补,可以采取对湘黄鸡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湘黄鸡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每一千万奖补100 万,300 万封顶的奖补政策。

既要重点发展生产加工型龙头企业,又要积极发展湘黄鸡流通型、湘黄鸡种苗型、中介服务型龙头企业,着力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提高行业的抗御重大风险、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通过“政府扶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形式组织生产,同时积极推广“企业+科研+基地+农户”的运作方式和“核心户带农户、散养湘黄鸡”的饲养模式,实现区域化发展。

3.2 要打造好“衡阳湘黄鸡”区域公用品牌

利用好“衡阳湘黄鸡”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这一区域公用品牌,规划并建立衡阳湘黄鸡品牌文化及产品推广发展计划并逐步付诸实施。

(1)重点打造“湖南衡阳湘黄鸡文化餐饮旅游文化节”。利用这个节会全方位组织开展多姿多彩的活动,来提升衡阳湘黄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如衡阳湘黄鸡产业发展招商引资经济贸易洽谈;衡阳湘黄鸡产业开发技术论坛;衡阳湘黄鸡湘菜名厨菜品创新厨艺大比武;最美衡阳湘黄鸡艺术摄影征集活动;衡阳湘黄鸡背后的故事征文活动;衡阳湘黄鸡赋征集活动等。

(2)加大衡阳湘黄鸡在媒体、户外广告和展会上的宣传力度。在中央电视台农业农村频道制作并播放有关宣传衡阳湘黄鸡专题片,在湖南卫视天气预报栏目设立衡阳湘黄鸡宣传广告,设立衡阳湘黄鸡高铁专列及城际干线媒体广告,在衡阳市高铁站和高速公路出口设立衡阳湘黄鸡户外宣传广告,在平面媒体和纸媒体定期投放衡阳湘黄鸡宣传广告。在每年的湖南农博会专门设立“衡阳湘黄鸡馆”,充分利用好农博会这个宣传平台向广大观众宣传展示衡阳湘黄鸡的历史文化、产品品质和品牌。

(3)积极开展“衡阳湘黄鸡”各生产企业产品的“三品一标”绿色认证。推动产品精深加工,以品牌为纽带,发挥资源优势,利用已建成的基础设施,通过合作引进管理、技术、市场,尽快形成生产规模效益,扩大品牌效应。要积极开展“衡阳湘黄鸡”各类产品“三品一标”绿色认证,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建立“衡阳湘黄鸡”品尝基地,免费对广大消费者开放,提高产品知名度和生态绿色效益。

3.3 要建设好“衡阳湘黄鸡”的种业工程

加快“衡阳湘黄鸡”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支持衡阳湘黄鸡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投资建设衡阳湘黄鸡国家肉鸡核心育种场,对获得了国家农业农村部颁发的衡阳湘黄鸡国家级核心育种场的企业实行一次性奖补300 万的特殊支持政策。支持衡阳湘黄鸡国家级核心育种场建立湘黄鸡核心群种鸡场、曾祖代和祖代种鸡场、专业化品系种鸡场和父母代种鸡场,形成“衡阳湘黄鸡”科学完整的良种繁育体系。深入开展保种选育,加强湘黄鸡选育工作技术力量配备,严格落实各项选育措施,大力加强“衡阳湘黄鸡”保种选育工作,切实提高湘黄鸡品质,形成具有生产性能优秀、市场优势明显的种群,保障种源充足。强化湘黄鸡种业体系创新,加强自主育种能力建设,积极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高校为补充的产学研相结合的衡阳湘黄鸡品种繁育体系的建设,保障“衡阳湘黄鸡”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采取招商引智办法,力争在衡阳市虚拟大学城或衡阳市科创谷引进全国一流的家禽育种科技创新专家团队着力打造衡阳湘黄鸡基因芯片育种技术研发中心。

3.4 要出台“衡阳湘黄鸡”产业的财政金融支持和扶持政策

全市各级政府要重视“衡阳湘黄鸡”产业发展,要建立“衡阳湘黄鸡”产业发展地方投入、社会投入、自身投入相统一的广泛筹措资金的多渠道投入机制,积极整合“菜篮子”工程建设资金、农业产业化扶持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以工代赈资金、精准扶贫资金等项目资金用于发展“衡阳湘黄鸡”产业带。加大对“衡阳湘黄鸡”良种繁育体系和保种选育方面的投入,将其遗传资源保护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每年从财政拿出一定数量的专款用于建设良种繁育体系、产业带建设和重大动物疫病的预防。要制订优惠政策,实行奖励和激励机制,对从事衡阳湘黄鸡的规模养殖、种业工程、屠宰加工、活禽贩运、线上线下销售的在企业用地、行政审批、税收方面予以支持,增强“衡阳湘黄鸡”产业化发展后劲。

鼓励并倡导衡阳市各大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要加大对衡阳湘黄鸡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各规模养殖户的金融扶持力度,对一些信用度高、有偿还能力和有良好发展前景的衡阳湘黄鸡规模养殖企业发放一定数额的低息贷款,或者由地方财政对衡阳湘黄鸡产业的金融贷款进行适当财政贴息,使“衡阳湘黄鸡”产业发展能够得到强有力的金融资金保证。

3.5 要完善好“衡阳湘黄鸡”的屠宰加工销售产业链

截止目前,我市出栏的湘黄鸡肉鸡全部是以活鸡的形式销售,没有进行屠宰加工,产业链短,附加值低。因此有必要通过招商引资,建设湘黄鸡肉鸡屠宰加工线,把肉鸡生产、加工、流通、消费作为一个完整产链来打造,补齐当前湘黄鸡产业的短板。通过补齐产业的短板,一方面,纵向延伸了湘黄鸡产业链,从纵向角度使产业链向前向后延伸,并主要在湘黄鸡肉鸡产品深加工业上做文章,尽可能提高产品精深加工比例,实现价值增殖。另一方面,横向也可以延伸湘黄鸡产业链,从横向角度对每一环节进行拓宽,使得各个产业环节和产品功能得以扩充,尤其要注重填补肉鸡集中屠宰、生鲜加工和线上线下冷链配送这些环节的空白。

3.6 要支持衡阳湘黄鸡的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衡阳湘黄鸡”生产不仅是获得产品的过程,其间,利用现代化农业的生产性、观光性、娱乐性、参与性、文化性、市场性,可以开发衡阳湘黄鸡的旅游观光农业,建立“衡阳湘黄鸡历史文化博物馆”,还可以发展衡阳湘黄鸡的农业教育基地、农业科研基地等。达到扩充强化产业链,实现壮大衡阳湘黄鸡的农业产业规模。支持衡阳餐饮行业与衡阳湘黄鸡产业的良好对接和深度融合,让餐饮门店可以直接对接湘黄鸡养殖基地,建立一批衡阳湘黄鸡餐饮文化标杆店,让湘黄鸡的品牌宣传内容上墙,让以湘黄鸡为食材并命名的菜系上菜谱,让广大消费者都知道衡阳湘黄鸡这道名菜。支持在淘宝网建立统一的衡阳湘黄鸡的线上网络销售旗舰店,让衡阳湘黄鸡产品系列通过网络销售这个便捷的渠道进入全国市场,做大市场这个蛋糕。

猜你喜欢

黄鸡衡阳市衡阳
衡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作品选登
衡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水彩作品选登
衡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水彩作品选登
两个朋友
乱用成语的忘忘熊
衡阳市:传承水口山工运精神,汲取砥砺奋进力量
衡阳市德丰源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On how to streng then the?Education?of?Middle School students’Moral?accomplishment
Funny English Expressions of “Convenience”
抢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