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春谈艺录 艺术家要咬定“空话”不放松
2021-12-02撰文王家春
撰文=王家春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之所以沦落为艺术家的一句口头禅,讨论时的面子话,最终成为了一句不是空话的『空话』,关键是不去认认真真地践行。
从哲学意义上,这个世界是对立的、统一的,对立统一的两个方向又是可以不断转化的。比如两座房子紧挨着,一个两层,一个三层,很显然,三层的是高,两层的是低,这是高低的一对统一体。忽然有一天,两层的小楼又加盖了两层,成了四层了,这个时候,原来的低就变成了高,原来的高就变成了低。
“空话”也是如此,如果你真的把“空话”当实话,认真践行,很多时候,空话就会变成实话。
四十多年前,我十四五岁的样子,和几个小朋友一块吹牛,当时家里已经为我找了一个学开汽车的学徒工,在当时可是很多人羡慕的职业,正要弃学务工。这个时段,几个小朋友在一起吹开了牛,当时我说我要上河南最好的大学——郑州大学,有个已经在工厂工作比我大两三岁的小木匠,马上奚落我:“别说空话了,你能考上大学?”弄得我当时好没面子。
回到家,就给家长表明了心愿,我不去当学徒工了,我要考大学。还好,家人同意了我的意见,两三年后,以高出本科线58 分的成绩考入了郑州大学,虽然有人说这个分数上郑大有点亏了,但我毕竟实现了我的诺言,考上了河南最好的大学。
现在回忆起这段往事,那奚落我的小木匠原来是我奋斗人生的贵人。而在他眼中的“空话”,已经变成了实实在在的事实。“空话”成了“实话”。
艺术家面对艺术创作的理论,往往留于口头之上,使流传上千年的艺术箴言,成为了空话套话,开口闭口必讲,只是没有成效。
比如唐代画家张璪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几乎每个关于中国画的讨论场合,大家都会谈到,人人皆知。但是,真正去做的又有几个人呢?只说不做,好端端的艺术箴言,不就变成了空话套话了吗?
陆游在《老学庵笔记》里述到,“从舅唐仲俊,年八十五六,极康宁。自言少时因读《千字文》有所悟,谓‘心动神疲’四字也,平生遇事未尝动心,故老而不衰。”一千年前,能活八十五六,而且身体还非常健康,应该是非常不多,用陆游叔伯舅舅的话说,很小的时候,读“千字文”,一句“心动神疲”打动了他,心若乱动,伤害精气神,于是认真践行,始终心若止水,平生最烦心之事皆不放在心上,所以年龄大了看着也不衰老。看来,能做到心静,对健康是大有裨益的。千字文中的“心动神疲”是为经典,当时有多少人读过呀,但只是读过,并未践行,因而把这句话变成了只是会背的一句空话而已,对于大多数人,并没起到什么作用。
“外师造化”,向自然学习,向生活学习,走进自然,走进生活,看似简单的四个字,做到并不容易。现在热衷的写生,也是徒有其表的形式而已,真正做到像石涛一样“搜尽奇峰打草稿”,像齐白石一样“五出五归求进境”,像黄公望一样“浪迹山川得真谛,绘制富春山居图”,不成为大师,也会成为大家。
“中得心源”,把对美的感受转化为自己的情思,再用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看似简单,其实最难,难在哪里,难在一个“心”字上,人人都有“心”,但“心”与“心”不同,同样的自然风光,在不同人的心中会有不同的反映。看到巍峨的大山,境界高的人感受到的是自然的雄壮,境界低的人感受到的是路途的艰难,心大的人画出来是一种伟岸的气势,心小的人画出来是一种突兀的寂寞,关键点在“心”。中得心源,如果“心”的修为不到,就不会感悟到自然的美好。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之所以沦落为艺术家的一句口头禅,讨论时的面子话,最终成为了一句不是空话的“空话”,关键是不去认认真真地践行。
如何践行,师造化就是要走向生活,走向自然,就如齐白石40 岁时,他的好友郭葆生写给他的信中说的那样:“无论作诗作文,作画刻印,均须于游历中求进境,作画尤应多游历,实地考察方能得其中之真谛。
左图:王家春《一山独秀》纸本设色 右图:王家春《敬神事天 君子之范》纸本设色
得心源,就是要修为自己的境界和品格,使自己对自然的感悟能够有诗意、有意境、有味道。说白了就是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这个修养,并不是单纯读传统文化经典就能得来的,问题的关键是,还能践行优秀传统文化的修为。做到此,同样的一笔下去,笔下的意味就会迥然不同了。
因此,艺术家要想有大的作为,不用其它,咬定人人知,践行者却不多,而沦为“空话”的箴言,一定会有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