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据“一气周流”和“肠-脑轴”理论分析用“健脾运胃”手法治疗失眠症的机理

2021-12-02林文伟熊广明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11期
关键词:一气失眠症手法

林文伟,熊广明

(1.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广西 南宁 530000;2.赤壁市中医医院针灸科,湖北 赤壁 437300)

失眠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睡眠障碍性疾病。此病患者以夜晚入睡困难、白天困倦和早醒为主要的临床表现,多伴有头痛、眩晕、乏力、健忘等症状。近年来,中医疗法被广泛地应用于失眠症患者的治疗中。本文主要是依据“一气周流”和“肠-脑轴”理论分析用“健脾运胃”手法治疗失眠症的机理,以期为失眠症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 失眠症的病因、病机

失眠症患者的脏腑机能紊乱,阴阳转化失常,阳不入阴,气血互衰,而致心神不安。此病的发生可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1]。近年来,我国失眠症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一项流行病学的研究结果显示,在我国的成年人中,发生失眠症的患者高达57%[2]。现代医学认为,失眠症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人的睡眠-觉醒是由中枢神经系统调控的,并在相关神经递质、细胞因子等物质参与下主动产生的过程。多数研究者认为失眠症的发生可能与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系统功能异常、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功能紊乱、褪黑素及其受体的作用紊乱、中枢神经递质分泌失调、相关细胞因子调控作用有关[3]。

2 “一气周流”与失眠症的关系

“一气周流”是清代著名医学家黄元御提出的。《四圣心源》是黄元御的代表作之一。该著作上溯《内经》,下究《伤寒》,探究了阴阳五行的本源。《四圣心源》中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即一气周流、土枢四象。在此观点中,以“一气周流”为中心阐释了脏腑气机的圆运动规律。“一气”指的是人体内浑然一体的土气,即中气、脾胃之气。“周流”即“左路木火升发,右路金水敛降,中焦土气斡旋”。人体的一气呈“如环无端,周流不息”的运行状态[4]。《素问·逆调论》中曰:“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素问·厥论》中曰:“太阴之厥,则腹满胀,后不利,不欲食,食则呕,不得卧[5]”。《灵枢·邪客》中曰:“今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满,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6]”。可见,“脾胃气逆,气机升降失司,心神受扰”,“阴阳不交则不寐”[7]。《四圣心源》中曰:“气含阴阳,升则为阳,降则为阴。清则浮升,浊则沉降,清浊之间,为中气”。中气为阴阳升降之枢轴,中气即为土。土分戊己,戊土为胃,己土为脾。脾土左旋上行,阴升而化阳。阳气半升于左则为肝,肝全升于上则为心。胃土右旋下行,阳降而化阴,阴半降于右则为肺,肺全降于下则为肾。机体阴阳的升降出入正常,赖以脾胃的运化正常。若中气衰败、运转失常,则“周流”环形通路紊乱,阴阳气机升降失职。若肝体阴而用阳,肝气被郁,郁而不升,阻碍肝气生发。肝不升,则君火不降。肝郁化火,相火不降,肝愈阴虚,则火愈旺。肝胆同气,肝不升则胆不降,转而克伐戊土。胃胆不降,肺失肃降,相火不降。周流失常,心火与肾水失交。总而言之,“交济水火,升降金木之权,总在于土”。中土作为中气滋生的源泉,脾土固、运化正常则中气生生不息,一身之气周流正常。通过“一气周流”对失眠症的病机进行阐述,为运用“健脾运胃”手法治疗失眠症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3 “肠-脑轴”与失眠症的关系

研究表明,人的精神意识不仅与大脑有关,还与腹部密切相关,这就是“肠-脑轴”理论的核心思想[8]。肠-脑轴是指通过中枢神经系统或外周神经系统将胃肠道与大脑联系起来的神经-内分泌网络,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9]。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解剖和细胞生物学系Gershon MD教授认为,人类除大脑以外,还有第二个大脑(又叫肠脑或腹脑)[10]。肠道内的神经系统由分散在食管、胃、小肠、结肠组织上的神经元、神经传感器和蛋白质组成,分布有丰富的自主神经纤维,与大脑的工作原理一致。肠和脑通过自主神经系统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进行双向调节。调节人体睡眠-觉醒周期、生物节律的松果体素也双重分布于肠、脑内[11]。迷走神经是将胃肠信息传至大脑的主要通路[12]。在神经传导通路中,γ-氨基丁酸和谷氨酸是参与冲动传导的重要神经递质,对睡眠节律的调节起着决定性作用[13]。人肠道内可以产生γ-氨基丁酸和谷氨酸,通过血脑屏障、迷走神经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内的γ-氨基丁酸和谷氨酸,进而可影响睡眠的节律[14]。《续名医类案》中曰:“人之安睡,神归心,魄归肺,魂归肝,意归脾,志藏肾,五脏各安其位而寝”[15]。《厘正按摩要术》中曰:“腹者,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灵枢·五癃津液别》中曰:“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入于骨空,补益脑髓”,即脾胃充养脑髓[16]。《灵枢·本神》中曰:“脾藏营,营舍意”。《素问·八正神明论》中曰:“血气者,人之神”。以上种种证据表明,肠-脑轴对胃肠及大脑起着双向调节的作用。睡眠是大脑调节的一个主要的生理过程。采用“健脾运胃”手法对失眠症患者进行治疗,可起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4 用“健脾运胃”手法治疗失眠症

采用“健脾运胃”手法对失眠症患者进行治疗的具体方法包括运八卦法、推侧腹法、勾揉上腹法、推脾运胃法、分腹阴阳法、指揉二经法、拿揉腹直肌法、拿腹角法、拳揉脐周法、肘压上腹法、掌擦全腹法、振腹法。1)运八卦法的具体操作方法是:医生将双手掌面置于患者的腹部,两手掌交替按顺时针环形摩动,摩动的范围逐渐扩大,直至摩遍全腹。2)推侧腹法的具体操作方法是:使患者取仰卧位,医生以两手掌交替横推患者的腹部,按照先右后左的原则反复推按。3)勾揉上腹法的具体操作方法是:医生用右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勾揉患者的剑突下至脐上部位,重点勾揉其胃脘区及上腹部的阿是穴。4)推脾运胃法包括推脾和运胃两种方法。推脾法的操作方法是:医生用左手掌指自鸠尾穴起,经巨阙穴、幽门穴、期门穴推而运之。运胃法的操作方法是:医生用右手掌指循胃脘穴呈钩形运而抹之。在操作时用力要均匀和缓,持续连贯,推而不滞,运而不浮。5)分腹阴阳法的具体操作方法是:医生用两手拇指的指腹从剑突起,沿着肋弓分推至平脐面。6)指揉二经法的具体操作方法是:医生用一只手的拇指按揉脾经、胃经,并用一指禅推腹部的府舍穴、腹结穴、大横穴、腹哀穴、梁门穴、关门穴、天枢穴、外陵穴、水道穴、归来穴、气冲穴等穴位。7)拿揉腹直肌法的具体操作方法是:医生对患者的肋弓下至耻骨上进行拿揉。8)拿腹角法的具体操作方法是:医生用双手的拇指与其余四指的指腹拿捏腹角。9)拳揉脐周法的具体操作方法是:医生对患者脐周4 cm处进行环形揉动,力度由小至大。10)肘压上腹法的具体操作方法是:医生用肘部按压患者的胃脘穴,沿着两肋弓下缓慢地按压。患者在吸气时用力向下压,患者在吐气时收力。11)掌擦全腹法的具体操作方法是:医生使用手掌推拿患者的腹部,直至其腹部皮肤微红或发热。12)振腹法的具体操作方法是:医生将单侧手掌放在患者的腹部,掌心对准其神阙穴做高频率的振动。采用上述手法每隔3天对患者治疗1次,每周治疗2次,每次治疗的时间约为20分钟。

5 小结

在了解和掌握“一气周流”和“肠-脑轴”理论的基础上,采用腹部推拿手法对失眠症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地改善其脾胃的气机和运化功能。推侧腹、清盲肠、疏通结肠、勾揉上腹、推脾运胃、指揉二经等手法均可以起到健脾运胃的功效。在采用机械手法挤压失眠症患者腹部的过程中,可促使其肠道蠕动,产生压电效应。压电效应传向神经系统,通过“肠-脑轴”的作用调节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从而改善失眠症患者的临床症状[17]。

猜你喜欢

一气失眠症手法
神门、三阴交配伍对失眠症睡眠质量和血清GABA、5-HT的影响
下 雨
层递手法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七步洗手法
一气周瑜(二)
一气周瑜(一)
浅谈蒙医诊治失眠症
蒙医药治疗失眠症30例临床观察
宁神定志汤治疗失眠症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