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衰防治科普小知识
2021-12-02邓晓琼
邓晓琼
(绵阳市中医医院,四川 绵阳,621000)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其病机是心脏结构或者功能性疾病使机体心室充盈或者射血功能受到损伤,心排血量无法满足机体组织代谢需求从而引发心衰,心衰的临床表现有肺循环、体循环淤血,器官和组织血液灌注不足,患者在发病时会出现呼吸困难、无法正常进行体力活动和水肿等症状,在老年群体中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心衰不但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病情进一步发展还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提高对心衰相关临床症状和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及早进行预防对于减少心衰的发生具有积极意义。
一、心衰的危险因素
(1)高血压
心衰最重要和最常见的高危因素就是高血压,通过对血压进行长期有效的控制能够大幅度降低心衰发生的几率,因此科学控制高血压能够有效预防和延缓心衰的发生。患有心血管疾病以及存在靶器官受损的患者,血压不能高于130/80mmHg。
(2)糖尿病
糖尿病作为心衰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患有糖尿病时会大幅度增加心衰的发生概率,相比较于男性糖尿病患者,心衰在女性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更高。
(3)其他危险因素
血脂异常、肥胖、糖代谢异常等因素也是心衰发生的危险因素,合理控制糖代谢和血脂,预防肥胖等都可以减少心衰的发生。戒烟、酒对于心衰的预防和延缓心衰的发生也有积极意义。
二、心衰的分级
Ⅰ级:心脏病患者,日常基本活动不会受到影响,进行一般的体力活动不会出现心悸、气喘、心绞痛和过度疲劳等情况。
Ⅱ级:患有心脏病,进行日常体力活动会受到影响,在休息时不会有明显症状,在进行一般的体力活动时会出现心悸、气喘、心绞痛和过度疲劳等情况。
Ⅲ级:患有心脏病且疾病会使日常活动受到限制,在休息时不会有明显症状,在进行比一般的体力活动还轻微的活动时就会出现心悸、气喘、心绞痛和过度疲劳等情况。
Ⅳ级:不能进行任何体力活动,即使是休息状态下也会出现心衰的相关症状,在活动后症状加剧。
三、心衰的治疗
(1)病因治疗
所有心血管疾病患者和心脏功能受损的相关疾病都会引起心力衰竭,在进行心衰治疗时,应该对患者的原发疾病进行了解,根据相关病因进行针对治疗,才能避免心衰进一步发展恶化。
(2)药物治疗
心衰治疗的基础是药物治疗,心衰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改善症状治疗。改善症状治疗是通过强心、扩血管、利尿等常用措施来改善患者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主要通过温阳、益气、利水在治疗心衰方面有一定优势,辅以中药浴足、针灸、穴位贴敷、耳穴埋豆等达到疏通血脉、护心养心和稳定心率进行治疗。
四、心衰的预防
(1)预防感染
感染是心血管疾病患者发生心衰的最重要也是最常见的诱因,预防感染可以有效降低心衰的发生,尤其是要注意预防肺部感染。在发生肺部感染后,会出现咳嗽、发热、心跳加快等症状,这些症状的发生会使心脏负担加重,在被感染后还会对心肌直接造成损伤,很容易使心血管患者发生心衰。冬春季是流感高发季节,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而言,在这段时间应该尽量避免外出,减少去人员密集和环境密闭等场所的次数,外出时带好口罩,勤洗手,注意环境卫生,养成讲卫生的习惯,减少接触病菌和病毒的机会,从而避免发生感染。
(2)保持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
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对于保护心脏和预防心衰的发生具有积极意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增加患者高血压、冠心病以及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的的风险,会增加心脏负担,还会加速心脏功能恶化,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加强锻炼,进行适当运动,运动锻炼不但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还能改善心功能;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少熬夜,保持心情愉快。除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之外,健康的饮食习惯对与心衰的预防也有重要意义,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饮食清淡,多吃低脂肪和富含蛋白质、纤维素以及矿物质的食物,注意营养均衡。心肺气虚证宜食甘温、忌生冷肥腻之品,如:莲子、花生、蜂蜜。气阴两虚证宜食甘凉,忌辛辣、温燥、动火之食物,如:山药、银耳等。阳气亏虚证宜食温热,忌生冷、寒凉、粘腻食物,如:冬瓜、玉米、鸡肉等。
(3)积极治疗原发病
积极治疗原发病是防止心功能恶化的关键,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应该积极接受治疗。在接受治疗时,药物的种类和药量不能随意增减,应该按照医生嘱托按时按量服药,如果随意更换药物或者用药剂量,不但很难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而且还有可能会使病情恶化,从而诱发心力衰竭。
结语
虽然治疗心衰的方法有很多但具体还是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辩证治疗,从而达到改善患者预后的目的。对于患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以及心血管相关疾病的患者,应该积极接受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养成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护好心脏,防止心衰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