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评估先天性心脏病心功能的研究进展
2021-12-02覃秋梅
覃秋梅
(武宣县人民医院,广西 来宾,545900)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s,CHD)属于小儿常见出生缺陷疾病,同时也是导致婴幼儿死亡的主要因素[1]。CHD存在心脏内外病变复杂性、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多样性等特点,以及受年龄、疾病严重程度等因素影响,令该疾病患者心功能变化差异较大,故而对该疾病心功能变化状态有效评估在临床中具有重要价值[2-3]。近年,随临床超声技术的不断进步,超声心动图问世,同时该技术凭借无创、无需造影剂、可重复等优势成为了临床诊断、评估CHD的主要手段[4]。基于此,本次探究旨在对超声评估CHD心功能的研究进展展开以下综述,内容如下。
1 血流频谱多普勒
连续波多普勒与脉冲多普勒均包含在血流频谱多普勒中,其中后者的心肌工作指数,在临床中有被称为Tei指数,即通过对房室瓣、半月瓣脉冲多勒普血流频谱的测量,对等容收缩时间、等容舒张时间相加之和与心室射血时间的比值进行换算,在临床对CHD心室收缩、舒张功能的评价中,属于代表指标之一[5]。完玛南杰等[6]研究中,42例不同类型CHD患者与Tei指数的相关性,结果显示,该患者的血流脑钠肽水平与该指数存在较深关联。但若应用而为超声心动图进行测量,会发现其他心功能指标总结出的一致性都较差。曾芳等[7]研究中,发现患者术后10年检测的右心室Tei指数与心脏核磁共振对运动耐量、右室射血分数的测量结果可呈现负相关联。即,当Tei指数>3.可预测右室射血分数<35%的特异度、敏感度具体数值可为多少,由此可知,Tei指数可作为法洛四联症患者右室功能的评估指标。但Tei也存在缺陷,对于同一心动周期的房室瓣血流、半月瓣心室射血血流的数值不能进行有效测量,同时也不可为临床对心律失常CHD患者判断准确性的提供数据支持。
2 组织多普勒显像
组织多普勒显像(tissue doppler imaging,TDI),此功能与血流频谱多普勒相反,该原理是通过计算机进行处理,对多普勒血流信号进行滤除,从而对低速、高振幅室壁组织运动信息进行有效保留,以及对不同部位的心肌组织运动速度、时间曲线有效获取[8]。其中,房室瓣瓣环处收缩期峰值速度、舒张早期峰值速度、舒张晚期峰值速度均可对心室收缩、舒张功能有效评价[9-10]。例如,不同类型单心室患者的相关收缩、早期、晚期等峰值指标与同龄健康儿童相比,会呈现显著降低趋势,由此可提示,单心室室壁运动功能存在不良。畅芳叶等研究中,发现房室隔缺损患者导致术后亚急性脑钠肽水平升高的独立危险因子分别为年龄增长、二尖瓣瓣环处低舒张期速度。同时研究还发现术前TDI对潜在左室舒张功能不良的评估能力,可对封堵术后心力衰竭现象的发生预见。近年,研究发现TDI二尖瓣瓣环位移指数,即RDI收缩峰值速度曲线下速度-时间积分、舒张末二尖瓣至心尖部距离之间的比值,可不被患者体表面积、年龄、心率有所影响,比较单纯峰值速度指标可对左室收缩功能更好评估。
3 总结
综上所述,超声心动图新技术的作为对CHD整体、节段心功能准确评估的超声技术,临床应用过程中,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实施相应技术鉴别,选择更为稳定、准确性的针对性技术流程,确保向临床提供依据真实有效。将不同技术联合不同证型患者结合的有利性发挥至最大。同样,临床应对此技术进一步研究,以便为医疗技术的全面、全方位发现提供有利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