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研究进展
2021-12-02温小娟
温小娟
(宁明县人民医院,广西 崇左,532500)
子宫肌瘤是临床妇科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多见于育龄期女性,临床发病率较高,且随着目前社会不断发展、工作压力的增加及不良生活习惯的养成,患病人群近几年逐渐趋于年轻化,因此多数子宫肌瘤患者对临床治疗要求有所提升,且由于大部分患者要求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治疗逐渐不被选择[1]。近几年临床治疗逐渐从有创发展至微创及无创,微创治疗手段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因此子宫肌瘤常见的非治疗手段除常见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米非司酮、乌利司他几种药物治疗外,还常应用子宫动脉栓塞术、超引导射频消融术及高强度聚焦超声[2]。
1.微创治疗
1.1 子宫栓塞术
子宫栓塞术主要是在子宫血管造影下明确子宫肌瘤位置后,将聚乙烯醇及微球栓塞子经导管注射至子宫肌瘤供血血管及正常子宫动脉部分分支末梢血管,栓塞子宫肌瘤供血血管及子宫动脉起到切断子宫肌瘤供血的作用,使子宫肌瘤缺血性坏死萎缩,从而达到治疗目的[3]。与手术治疗相比,子宫栓塞术可有效保留子宫功能,且对患者造成的损伤较小,安全性高、操作简便,若临床治疗效果不佳,患者仍可进行其他治疗方式。临床有学者针对子宫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进行分析[4],发现可有效减少子宫肌瘤体积,并且治疗后仍可受孕,复发率较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1.2 超引导射频消融术
超引导射频消融术以物理热疗为治疗依据,利用在高频振荡下产生的热效应使肿瘤组织凝固、变形及坏死,灭活子宫肌瘤组织中的雌激素受体及神经并使供血血管形成血栓,导致肌瘤组织缺血坏死,最后经机体吸收排除,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保留生育能力的优点[5]。该项微创治疗一开始被应用于临床肝癌患者治疗中,取得显著效果后逐渐被其他疾病应用,在治疗过程中可发现,与手术治疗相比,超引导射频消融术可有效减少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因此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可在最短时间内康复。
1.3 高强度聚焦超声
高强度聚焦超声在磁共振或超声的引导下将体外超声波聚集于体内肌瘤组织,产生高温杀死肿瘤细胞及组织,坏死后被机体溶解吸收或纤维化,并对聚焦范围内的局部微血管造成破坏,阻断肌瘤营养供应,造成缺血性坏死,但对子宫肌瘤周围正常组织造成的损伤较小,具有高穿透性和可聚焦性,同时在进行治疗时不会对患者机体造成损伤,因此患者在进行治疗后不会出现相关不良反应,且无瘢痕、无创伤、无辐射[6]。
2.药物治疗
2.1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是人工合成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具有抑制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减少雌激素及孕激素分泌的作用,同时还可抑制垂体释放卵泡刺激素及促黄体生成素,明显降低生殖激素水平,抑制子宫肌瘤生长[7]。
2.2 米非司酮
米非司酮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抗孕激素,属于孕激素受体拮抗剂,主要通过阻断孕激素抑制其促进肌瘤细胞生长作用及扩大肌瘤血管作用,及减少子宫动脉血流量的方式降低子宫肌瘤供血,从而抑制子宫肌瘤生长,同时能够改善子宫肌瘤引起的出血及压迫症状[8]。但临床学者进行研究后发现[9],服用米非司酮在降低子宫及肌瘤体积的同时可增加单纯性子宫内膜增生的概率,造成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潜在风险。目前临床已确定长期服用米非司酮可出现抗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但上述反应在停药均可消失,因此不宜长期服用。目前临床应用米非司酮常联合其他药物且多数情况下位手术治疗前用药和提前绝经使用,并不建议单纯将其作为治疗子宫肌瘤药物使用[10]。
2.3 乌利司他
乌利司他是一种选择性孕酮受体调节剂,具有抗孕和抗糖皮质激素活性的作用,将其应用于子宫肌瘤药物治疗中时,其药理机制为上调活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多腺苷二磷核糖聚合酶、基质金属蛋白酶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活性,下调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蛋白及增殖细胞核抗原活性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从而起到抑制子宫肌瘤细胞增殖的效果[11]。并且在进行手术治疗前服用乌利司他可有效提高血红蛋白水平,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输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同时可有效改善因子宫肌瘤造成的反复流产或不孕的妊娠结局及妊娠率。与其他药物治疗相同,乌利司他在长期服用后可存在头痛、恶心、痛经、疲劳和眩晕等临床症状,且不适用于确定、怀疑妊娠及哺乳期妇女[12]。
3.小结
子宫肌瘤虽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女性生殖系统良性肿瘤,对患者生命安全威胁较小,但患病后可出现便秘、流产、不孕及慢性盆腔痛等临床症状,对其机体造成一定损伤。早期临床常以手术治疗为首选治疗方式,但手术治疗属于侵入性操作对患者机体造成的损伤较大,且术后恢复较慢,不适用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本文将子宫肌瘤非手术治疗分为药物治疗及微创治疗两大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常见的几种微创治疗如子宫动脉栓塞术、超引导射频消融术及高强度聚焦超声,对患者机体造成的损伤较小,且均可保留生育能力,治疗后仍可受孕,临床应用价值较大;而常见的药物治疗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米非司酮、乌利司他,虽均具有一定抑制子宫肌瘤生长的作用,但长期服用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因此仅建议在进行手术治疗或微创治疗前服用药物来提高治疗效果,且米非司酮可造成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潜在风险,对患者机体损伤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