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韶华水墨的美学追求与人格写照

2021-12-02访谈艺术家周韶华

艺术品鉴 2021年31期
关键词:纸本水墨中国画

访谈艺术家:周韶华

采访、撰文:张敏

周韶华简介

1929年10月出生于山东荣成市石岛,现居武汉。1941年参加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支队,1950年毕业于中原大学美术系。2008年获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终身成就艺术家”称号。2015年获评2014年度“中华文化人物”。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任中国国家画院院务委员。先后举办“大河寻源”“梦溯仰韶”“汉唐雄风”“荆楚狂歌”“黄河·长江·大海——周韶华艺术三部曲”“神游东方——周韶华艺术大展”“俯仰天地——周韶华”等画展。相继出版文集《抱一集》《面向新世纪》《大河寻源》《感悟中国画学体系》等以及出版《大河寻源画集》《周韶华画选》《周韶华六十年艺术探索画集》《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周韶华》《周韶华梦溯仰韶画集》《周韶华汉唐雄风画集》《荆楚狂歌 周韶华画集》《黄河·长江·大海——周韶华艺术三部曲》《周韶华全集》等个人画集十余种。

周韶华《山耶云耶远莫知》 纸本水墨 68×136cm 1987 年

将中世纪仅仅作为艺术史发展的过渡期,是文艺复兴人的共识;另一边,中国美术史的复古风潮一旦伸手,总是朝向汉魏晋唐。是疲于应对今日的困境,还是隔代的内容真有必要时时回望,这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答案。上世纪80 年代,周韶华提出了“隔代遗传”论,隔代遗传指跳过宋以后文人画的陈陈相因,直追汉魏晋唐雄风,他认为,那里藏着中国文化真正的大气魄。

周韶华曾言:“明清帝国的文化所具有的汇总性质,是集成式的暮年,是回溯而非推进,守成多于创新。”从此句话来看,不同历史时期的答案或许仅仅是在消极回溯与积极推进中取其一而已,因此,与“隔代遗传”一起提出来的,还有“横向移植”理论,“横向移植”指对以西方为代表的其他地域艺术形式的借鉴。如果说“隔代遗传”会让不少人怀疑这是否是新一轮的复古风潮,那么“横向移植”便表明了周韶华的立场:今天的时代同样重要,除中国本有的艺术形式外,西画的媒材、方法也需要囊括进考量范围之内,中西、古今、天地人兼顾,由此得出他的“全方位观照”论。

全方位观照论是为中国画谋出路的理论,是为画家将目光从稳固的笔墨程式上挪开,也从个人身上挪开的理论。周韶华曾四次黄河行,面对仰韶彩陶和两汉石刻肃然起敬,被黄河激流的气势震撼。喷薄欲出的精神表露和稳定框架的冲突是近现代的意义,也是中国水墨画形态大转折的前提。

上图:周韶华《大别山上一劲松》纸本水墨 123×246cm 2006 年

下图:周韶华《天山积雪》纸本水墨 122×247cm 1998 年 何香凝美术馆藏

而意识到问题之后如何变,将是另一个漫长的过程。周韶华较早便肯定中国画的形式美,肯定吴冠中用西学积淀大胆改革中国画的方式,他个人在不同阶段亦有许多次创作细节上的实验经历,尝试将具有书写意味的笔墨线条与西方的面进行结合、将墨与色做巧妙融合,西方现代艺术在形态上的演变启发了周韶华,许多古典范畴内被忽视的内容都被他提到台面上来论一论,实践实践。

但启发不等同于站在西画的角度,在这种“合”中,西学只是他兼顾的一个方面,其他民间文化、少数民族文化、黄河长江文明都是他设立中国画新坐标的基础。周韶华打破固有语言规则的锐意探索行为,是基于他对方法论之上的另一重“界”的坚守,即中华民族真正所具有的浩然之气,是大我,它既是美学上的高级追求,也是一种人格写照。传统水墨画家虽然也注重对程式基础之上精神性内涵的把握,但这种把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表现为以个人意志为主,以约定俗成的与笔墨语言规则为手段的创作模式。

当然,肯定变革并非否定中国画完善自身结构的历程,对于不拒绝时代的周韶华来说,这只是一个很简单的态度选择题:也许不该拾人牙慧,继续再这样画下去了;对于热爱生活的周韶华来说,那也只是换了一个新玩法,艺术家倘若背着几千年的包袱和责任前进,是画不好画的。

方法论可以被改写,不会被改写的则是方法论之上的宇宙观和超越个体存在的独自面对,我们时时向古典张望,也许就是因为那曾切实存在过。但那是前人的方式,我们呢?这是周韶华的自我发问,也是他艺术创作具有前瞻性的缘由。

周韶华的前瞻性不止于绘画创作,除了图式上进行开创性实践,同样兼顾理论,在他的推动下,湖北地区逐渐成为代表中国画创新的主要阵地,推出了一大批画家和批评家群体。从时间线来看,他所做的许多工作要早于我们所熟知的85 美术思潮,如邀请理论家举办“神农架会议”,组织策划“湖北十人中国画联展”等。

柳词曾有“暮霭沉沉楚天阔”一句,原句是对离别之后的情境预想,但若脱离上下文语境,“楚天阔”一词却大有挥散阴霾之势的力度。于治史之人来说,脱离历史的上下文语境或许不够严谨,然对于身处其中的当事人,不合规矩的超前或“隔代遗传”不仅合理,而且重要。

周韶华自述前言

中国水墨年鉴项目的推介至周韶华先生已是第十一期,《对话》部分一直非常重要,此次,当我带着早早设立好的采访提纲去武汉见到周韶华先生时,却顿生舍掉这一重要部分之感,92 岁高龄的先生在看到《艺术品鉴》石鲁纪念专刊中一张石鲁的照片时,突然流出泪来,他说:“火焰山一样的头发……”,又说:“他是真正进入角色的那个人”,遂顺着“角色”一词自述开来,似陷入了另一段时空之中,一个我不能旁观的时空。

当我在他“不成形”的、自创的语言逻辑里一路曲曲折折,远行再返回,返回再远行的过程中,明显看到了他画中粗犷的、几笔勾勒出的九曲黄河,他早早就离开“象”了,如今,更是追不上。提纲此类在采访与被采访者之间起到的提醒和限制作用自然不可挡其势,遂改访谈录为自述,为周韶华先生的“无象”清障,由他做主导。

周韶华《九龙奔江之一》纸本水墨 144×365cm 1998 年

周韶华自述:进入角色

自述内容根据2021 年10 月19 日访谈整理

我认识的一些艺术家朋友,其一最喜欢石鲁,其二最喜欢吴冠中,对其他很多人都表示尊重,因为他们二位的作品是动感情的,我个人的艺术欣赏也是,都是基于感情,当我们都进入感情之中,就会不由自主流眼泪。眼泪是一种语言,人最能表达感情的时候是通过眼泪的,鸟兽鱼虫,它们也要流泪的,是吧?

绘画讲究观察生活,观察的是什么呢?就是生命力和情感,搞艺术的尤其要注意这一点,只有走进角色,走进生活和情感才能叫艺术,否则艺术在门外。这个观点是一位电影导演给我的启发,演员在拍戏时他突然喊了停,然后对演员说:“你演的是你自己,而不是骆宾王,你没有进入角色。”这句话其实非常有分量,无论是演员、作家、画家,都应该进入自己所演的角色,这是最根本的东西,不能进入角色就无法得到真情实感,没有真正的艺术感受就谈不上真正的艺术表现,所谓表现、形式,都源于生活,源于精神。创作必须要将最精彩的东西于生活和精神中提炼出来,甩掉多余的枝节,抓住最主要的东西来表现,很多艺术家搞了半辈子没走进艺术,就是因为他没有得到真情实感,没有提炼的过程,他画的不是生命,而是自己脑中固有的条条框框。

周韶华《狂澜交响曲》纸本水墨 125×248cm 1983 年 中国美术馆藏

上图:周韶华《海滩观日》纸本水墨68×68.5cm 2006 年

下图:周韶华《西天风云》纸本水墨68×68cm 1985 年

无论是演员、作家、画家,都应该进入自己所演的角色,这是最根本的东西,不能进入角色就无法得到真情实感,没有真正的艺术感受就谈不上真正的艺术表现,所谓表现、形式,都源于生活,源于精神,创作必须要将最精彩的东西于生活和精神中提炼出来,甩掉多余的枝节,抓住最主要的东西来表现。

真的艺术应该是真的生命力,不是假洋鬼子,不是装腔作势,只有真的生命力才能体现境界,这样,绘画的形式和表现能力就到位了。但是现在的学校很少有老师这样教学生,教学生从本真和本质入手,更多是浮于表面。我虽然不是专门教书的老师,这一辈子也遇到过几个非常有聪明才智的学生,但很多学生画到最后也是进入不了角色和生活了,于是开始重复之前的一套框架。搞艺术最怕的是重复自己,这是大败笔,重复就是丢掉了艺术本质,丢掉了艺术生命。

我至今四次黄河行,为的就是进入艺术家的角色,深入观察生活,学习黄河文化。

黄河水千古不朽,它的历史可能有一两百万年。我曾经跟王朝闻老师表达过一个态度,就是黄河是中国人的母亲河,长江文化是在黄河文化兴盛起来之后逐渐发展起来的,黄河文化影响太深远了,它对中国画坛的影响同样非常重大。以石鲁为代表的“窑洞画派”(编者注:长安画派)深入生活、表现这里生活的人民的做法为我们做出了榜样,所以长安画派我是非常敬仰、尊敬他们的,在和他们的交流交往中学到了不少东西。包括后来刘文西画陕北人民也是真的达到了对生活在黄河文化区域内的人民生活的切实表现,他观察生活、注重生活,刘文西做的这一点我们很多人还没有做到。

而直接画黄河,很多人画不出黄河激流。壶口瀑布惊天动地,很远就能听到声音,用音乐来表达黄河激流的经典作品当属《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的表现力非常有张力,歌词写得好,曲也谱得好,当时冼星海还在世,参与了《黄河大合唱》的创作。我曾经画了几张黄河题材的画给王朝闻老师看,他给我的评价使我非常感动,他说这是“造型式的黄河大合唱”。王朝闻老师对中国画的评论很犀利,我很荣幸他这样评价我的画,遗憾的是在他走以前我没能为他留下一些文章,表达对他的赞美。

我是个“杂牌军”,当时在湖北担任的工作非常多,既是湖北文联的主席,又是湖北省美术院院长、湖北美术家协会的副主席,各种职务压到我身上分散了我很多精力。但我那时身体好,美术院的院子很大,晚上家家户户都看不见灯亮了我还在画室里工作,白天是做公事,晚上搞艺术,开始真正进入角色,《黄河魂》《狂澜交响曲》都是在那时候画的。

《黄河魂》是黄河行的收获,是我走进生活去采风采到的,当时在陕西的碑林博物院看到一座东汉的石雕,每次看都要在那下跪磕个头,佩服啊,佩服得五体投地。霍去病墓前的石雕石刻作品,作者更了不得,他歌颂的,是一个20 多岁的年轻将军。我每次去西安都要走十几里地去茂陵看,那些形象是在大自然打磨之后的基础上用很少的手笔雕琢而成的,它有生活原型,大自然的痕迹在,人为的痕迹很少,但是活灵活现。中国文化讲神韵,神韵是最高境界,最高的评判标准。什么是神韵,就是大自然和人为的痕迹都有,但是造化天成!

猜你喜欢

纸本水墨中国画
丰谷秋歌(中国画45cm×33cm 2022年)
张睿作品
韩景燕作品集
《岩高千尺虎》
中国画
水墨
《远方》中国画
陈芳桂艺术作品
《岁有长又长》(中国画)
泼尽水墨是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