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养殖中牲畜常见疾病发生与防治
2021-12-02曹庆富
曹庆富
(湖南省永兴县便江街道办事处 423300)
畜牧养殖业的迅猛发展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一定助力,在畜牧养殖业中,牲畜养殖尤为重要,由于牲畜的常见疾病发生概率高,一旦防治措施不到位,会对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牲畜的常见疾病预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分析畜牧养殖业中牲畜常见疾病,并提出一定的措施,避免由于疾病影响牲畜养殖的经济效益。
1 畜牧养殖中牲畜常见疾病分析
1.1 牲畜体内的寄生虫
家畜寄生虫病是由于原虫、蠕虫和蜘蛛昆虫寄生于家畜体内或体表导致牲畜发病。是牲畜养殖中的常见疾病,主要通过宿主体内营养成分维持生存,通过慢慢地消耗牲畜体内能量,使牲畜表现出瘦弱、贫血、营养障碍和生长发育不良等现象,影响牲畜身体健康,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牲畜死亡,其传播方式主要靠接触。这类疾病对牲畜养殖有很大影响,但只要确保牲畜防疫工作到位,可避免造成经济损失。
1.2 牲畜的传染性疾病
畜牧养殖业的牲畜传染性疾病是影响牲畜生命健康的最危险疾病,传染性疾病在发生都有明确的传染源,通过病毒微生物的不断繁殖,在牲畜体内造成内脏等器官的工作异常,使牲畜不能健康生长,该类疾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一旦发病时如未采取及时有效的控制,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使牲畜死亡。传染性疾病主要的疾病诱因有很多,发病时会出现明显的特征,加之传播途径及传染方式多样,使其具有很强的危害性[1]。
1.3 牲畜常见疾病
牲畜在养殖过程中的疾病在发病时一般具有一定的发病特征,部分疾病是慢性疾病,发病开始时并不明显,但随着时间变化,发病特征越来越明显;还有一些常见的疾病发病快,治疗难。牲畜常见疾病中内科疾病发生概率大,如牲畜呼吸道感染、牲畜消化道异常等,都属于牲畜内科疾病;除了牲畜内科疾病外,牲畜还存在妇科疾病,该类疾病是由于牲畜产前、产中及产后的疾病;外科疾病是饲养牲畜时由于身体外伤引发的疾病。
2 畜牧养殖中牲畜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
2.1 科学选择牲畜的建厂位置
牲畜养殖的科学建厂是牲畜养殖的基础,也是对牲畜养殖的基本需求。养殖户需要根据养殖牲畜的生长习性及检查建厂周围的各种环境判断是否满足牲畜养殖需求。一般的牲畜养殖场所大都是需要保证有良好的通风设施,以保证牲畜正常通风,其次要选择光照充足的地带,保证牲畜光照需求,尽量选择地势高的位置,保证牲畜厂排水性。在牲畜建厂选址时尽量使牲畜厂远离市中心及化工厂,还要确保其交通便利。通过以上多种条件的规划,实现科学建厂,为牲畜养殖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2]。
2.2 做好牲畜养殖消毒工作
牲畜养殖过程中,养殖户要充分做好养殖管理工作,有科学的管理理念,以“预防为主,防治为辅” 为原则,定期为牲畜生长环境及活动环境进行消毒,保证基本的疾病预防工作,在消毒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消毒药剂,确保不影响牲畜日常进食及活动。一旦发现牲畜消毒药剂错用或误用,及时咨询专业的兽医进行解决。养殖场的科学消毒是牲畜养殖疾病防护基础工作,是牲畜疾病预防的第一道防线。
2.3 严格把控牲畜的疫病检查
疫病检查是牲畜疾病预防的关键内容,养殖户在牲畜养殖过程中需要严格对待牲畜的防疫检查。建立健全的防疫制度,由于牲畜养殖大部分都是群居,群居面积大,牲畜相互接触,一旦有病毒入侵,将会造成牲畜大面积感染。所以要严格把控牲畜疫病检查工作。在养殖场内严格控制外来人进入养殖场所,如果是特殊情况,外来人员及外来车辆需要进行场外消毒,等待防疫人员检查合格后方可入厂,通过这样的方法能极大程度的控制外来病毒的侵害。
2.4 做好牲畜疫苗免疫工作
牲畜在实际饲养过程中,由于部分疾病属于季节性发作,所以需要养殖户做好该类疾病的预防,通过利用疾病季节性发作特点,在季节交替及更换过程中提前做好牲畜疫苗接种,通过对牲畜接种疫苗能极大程度的提高疾病预防作用,减少牲畜常见疾病的发生。与此同时也避免了当牲畜发病时出现的感染情况。牲畜养殖场在做好牲畜季节性疾病的预防后也需要不断加强对病毒种类的检测,及时做好牲畜二次疫苗接种,减少牲畜疾病的发生概率。
2.5 牲畜发病时做好科学的疾病预防处理
饲养者每天在对牲畜喂养过程中需要仔细观察牲畜进食情况及牲畜粪便是否异常,一旦有疾病发生征兆,需要立即采取措施,将发病牲畜与畜群隔离,再根据牲畜发病状态及病发特征为牲畜进行合理用药,及时隔离病畜可以避免疾病大面积传播,即可采取措施减少养殖户的经济损失。在进行药物直射防治过程中需要控制用药量,确保食品不对人体器官造成伤害。疾病发生时间紧,科学的疾病预防与处理有利于规避经济损失的风险。
2.6 提升牲畜饲养员疾病防治能力
饲养员是与牲畜密切接触的主要人员,对牲畜生活习性及生长状态都极为了解,想要做好牲畜疾病科学防治,需要提升牲畜饲养员的疾病防治能力。养殖业是地方性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政府需要积极参与其中,相关防疫负责人可以将牲畜养殖户组织起来定期进行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是牲畜常见疾病,疾病预防方法及疾病治疗方法等。除此之外还可以邀请牲畜饲养大户或牲畜饲养经验丰富的养殖户传授经验,让更多的养殖户掌握科学养殖知识[3]。这样养殖户及饲养员不仅能充分掌握牲畜常见疾病种类,还掌握了疾病预防与治疗方法,同时对科学养殖牲畜有新的认识,极大程度的提升牲畜养殖效果。
2.7 做好牲畜疾病预防的科学宣传
政府在参与地方经济建设过程中需要充分做好牲畜疾病预防宣传工作,让养殖户重视牲畜检疫防疫工作,做好“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宣传工作,帮助养殖户建立科学的牲畜养殖观念,进而形成科学的牲畜养殖管理,降低牲畜疾病发生概率,保证提升牲畜肉质的同时保证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3 总结
综上所述,畜牧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牲畜养殖变得尤为重要,牲畜常见疾病的发生影响畜牧养殖业的发展,本文分析牲畜常见疾病种类,并提出一些解决办法。主要是科学选址、科学消毒、防疫检查、疾病预防处理等一系列措施。通过“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的理念实现科学的牲畜疾病预防,提升牲畜疾病预防管理水平,保证养殖户的经济发展。